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3-01-2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合述评
含碳金矿选冶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王会安, 卫亚儒
2023, 39(01): 1.
摘要
(
29
)
PDF
(1725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含碳金矿的开发利用率,针对该类型金矿中碳、金分离难度大,浸出过程中 的“劫金”问题,进行了碳的种类与“劫金”机理讨论,阐述了浮选、屏蔽—氰化提金、焙烧氧化、化学 氧化、生物氧化、高温高压氧化预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浮选金精矿品位低,屏蔽—氰化中屏蔽剂 及生物氧化细菌菌种选择性强,应用受限,化学氧化污染严重;基于耐高温、高压节能装备的发展 与应用,焙烧与高温高压氧化预处理将是含碳金矿工艺发展的方向,并对2 种工艺的应用情况进 行了列举。
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研究进展
陈海彬, 周振华, 张作金, 张占峰, 杨帅峰
2023, 39(01): 7.
摘要
(
26
)
PDF
(1533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推动钒钛磁铁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从钒钛磁铁矿中的铁、磷、钛、矾、钪以及其 他贵金属元素的回收等方面介绍了钒钛磁铁矿综合回收研究进展情况。分析指出,在钒钛磁铁矿 的综合利用方面,部分稀贵金属在回收方面仅局限于试验室,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偏少,应加强试验 室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提高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率,实现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再上新台阶。
金属矿山水害监测预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谢世平, 杨柱, 罗舸旋子
2023, 39(01): 10.
摘要
(
33
)
PDF
(1604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矿山水害的防控与监管水平,促进金属矿山水害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应用,首先从突水水源、突水通道和突水强度3 个方面分析了金属矿山水害的形成因素,指出需要 监测水害形成因素相关的指标,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水害监测预警;然后从水害监测指标、监测预警 模型与系统3 个方面总结了近十几年来金属矿山水害监测预警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目前现有金属 矿山水害监测预警方面存在监测指标较简单,监测预警模型等理论研究较少,部分监测系统也不 具备对矿山突水危险预警的实际功能等问题;最后结合已有水害监测预警研究应用成果,从水害 机理深入研究、监测预警模型、监测方法与设备等方向进行了展望。
地质·测量
AMT 在戌街石墨矿勘查中的试验效果分析
李松柏, 王亮, 唐喜, 朱广飞
2023, 39(01): 14.
摘要
(
26
)
PDF
(2808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物探AMT 测量方法在戌街石墨矿勘查中的可行性,选用EH-4 电磁成像系统 在已知矿段开展剖面测量试验,根据探测到的低阻异常推测了石墨矿体的空间位置,并使用IMAGEM 和MT-Pioneer 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了一维和二维反演,将反演成果与钻探资料做对比研究。 研究结果发现,电阻率断面图中的低阻条带与已知石墨矿体对应关系较好,二维反演成果较一维 反演成果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结果表明,AMT 测量方法对低阻体有良好的分辨能力,是针对石 墨矿的一种有效的勘查手段,可指导矿区下一步勘探工作的开展。
矿山测量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讨
方成成, 宋叶卫, 蔡真印
2023, 39(01): 18.
摘要
(
24
)
PDF
(1557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生产中影响矿山测量效率与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人员的管理、设备的使用及本身 的性能、数据的处理及加工等。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及现场经验分析,得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并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人员管理上,针对具体岗位明确其岗位职责,制定操作规程、奖惩办法, 提高人员的素养,实现全员管理模式;在测量设备选取时,在购置前应开展相关的调研分析,对专 业发展应有一定的前瞻性,尽可能使用专业前沿的新技术,确保设备在后续使用中能够发挥最佳 性能;最终使人员管理得到细化,测量精度得到优化,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一套可靠的地测资料。
基于大功率激电的甘肃北山多金属矿勘查
郭伟立, 冀显坤, 白运
2023, 39(01): 22.
摘要
(
25
)
PDF
(2108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甘肃北山地区找矿突破,通过对该区前期已圈定出的Au、Cu、Pb、Zn 等多 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区进行查证,针对性地在重点研究区开展大功率激电中梯和对称四极测深 工作。通过激电中梯数据处理分析,圈定出三条高极化率异常带,综合地表地质调查及物性统计 资料分析认为,IP-2 号激电异常是多金属成矿的有利地段。在IP-2 号激电异常中心位置布设了2 条对称四极激电测深剖面,进一步揭示激电异常的空间展布特征,为钻孔布设提供参考依据。最 后在II 号激电测深剖面通过钻孔验证,发现黄铁矿化及多金属硫化物矿化体,厚度达11.84 m,与 激电异常位置吻合较好,但地层中黄铁矿较为发育,带来一定的干扰因素。根据钻探和探槽结果 分析,认为该区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可以开展进一步的勘查工作。
长距离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矿山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孙勇, 廖冲斌, 罗阳, 邓涛
2023, 39(01): 27.
摘要
(
33
)
PDF
(1951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长距离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矿山勘测中的数据质量,以三维激光扫描系统 的点云坐标测量和坐标转换为基础,设计了RIEGL-VZ2000i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矿山勘测中的精度 检测试验,从扫描结果的内符合性和外符合性评定RIEGL-VZ2000i 的单站扫描精度。结果表明, RIEGL-VZ2000i 在良好的观测环境和测距500 m内,单站扫描距离、平面、高程的内符合误差分别 为0.005,0.010,0.020 m左右,随距离变长其误差呈同步增大趋势;单站扫描距离、平面、高程的外 符合误差分别为0.010,0.010,0.050 m左右,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矿山土石方量等测量需求。 研究结果对长距离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精度评定研究和项目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刚果(金)上加丹加省SOKOROSHE 铜钴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李继业
2023, 39(01): 33.
摘要
(
30
)
PDF
(2937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OKOROSHE 铜钴矿位于中非铜矿带刚果(金)亚带,褶皱、断裂构造发育,具有良好 的成矿地质条件。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对相关文献和控矿因素进行分 析研究,进而类比带内典型矿床,指出矿床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殊性。研究结果表明:该 矿床赋矿层位主要为恩古巴群,围岩种类多,赋矿岩性以构造角砾岩为主;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具 有分支复合现象,受断裂构造控制作用明显;矿石矿物组合较简单,主要为孔雀石、黄铜矿、辉铜 矿、水钴矿。恩古巴群地层提供了良好的物源基础和条件,次一级的北西向断裂为矿床形成提供 了空间、动力。该矿床地表孔雀石化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铜草”、“钴笋”可作为植物找矿标志, 对于区域内矿床勘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贵州瓮安大坪磷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陈志友, 王景腾
2023, 39(01): 38.
摘要
(
26
)
PDF
(1651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对深部地质找矿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大坪磷矿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 邻近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大坪磷矿所在区域的成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坪磷矿 位于白岩—高坪背斜南段西翼,总体为单斜构造;矿层呈层状赋存于下震旦统洋水组;主矿体A矿 层在矿区内走向延伸大于3.75 km,倾向延伸大于1.01 km。根据大坪磷矿与相邻矿区地质特征的 对比研究发现,研究区含磷岩系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减小,A 矿层和B 矿层厚度也逐渐减小,B 矿层 甚至出现尖灭现象。综合分析认为,大坪磷矿北侧、东侧以及其与大湾磷矿之间的空白地带均有 较好的找矿潜力。
安徽省泾县雷塘钼矿点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研究
吕呈, 鲍雷, 孙锐, 庾江华
2023, 39(01): 42.
摘要
(
37
)
PDF
(1529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塘钼矿点为泾县包村—旌德县板桥地区金铜多金属矿资源调查评价区新发现矿 点。通过1∶5 万钻孔揭露岩体深部发育钼矿化,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等,主要赋存于花岗闪 长岩石英细脉中或石英脉边缘,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钼矿石。通过与区内其他类似矿床进行对比研 究,发现雷塘钼矿点位于茂林花岗闪长岩体北部边缘地段,茂林岩体的侵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 为本区矿化富集成矿作用提供了必要的热源,并与构造及热液蚀变都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 明,雷塘钼矿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钼矿床。
新疆精河县库鲁铁列克提一带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李平, 伏多旺, 杨小强
2023, 39(01): 45.
摘要
(
26
)
PDF
(2392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分析库鲁铁列克提一带金成矿特点及产出特点,研究区以破碎蚀 变岩型金矿、斑岩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为主攻目标,运用大比例尺地质测量、面积性化探、物化探 剖面和槽探等方法手段圈定找矿靶区。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发现了4 条蚀变带,圈出含金矿化 体5 条,金品位(0.1 ~ 0.6)×10
-6
,地表含金矿化体长100 ~ 320 m,厚0.8 ~ 7.1 m;矿化体呈脉状、似 层状产出,主要赋存于青白口系凯尔塔斯群下部褐铁矿化、碳酸盐化微晶灰岩中,地层附近常见有 脉岩穿插,以细脉状的石英碳酸盐岩为主,北西向的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具有卡林型金矿 的典型特征,即含矿围岩为碳酸盐及碎屑岩,且具有品位低、规模较大的特征,含矿元素组合主要 为Au-As-Cu-W-Mo-Sb。
浙江谢圣岭矿区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付青
2023, 39(01): 50.
摘要
(
25
)
PDF
(1803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谢圣岭地区在千家村岩体(背斜)的南翼存在规模较大的洞山矿段,上台门铅锌矿、榔 槿坞铅锌矿等多金属矿,由于这一成矿带的成矿条件较好,具有形成中型规模以上矿床的潜力。为 了进一步开发谢圣岭矿区铅锌矿,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等进行综合整理和归纳总结,从区域 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地质条件2 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本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谢圣岭矿属 热液充填型及矽卡岩型成因矿床,区内北东方向磁异常及石英脉、褐铁矿、磁铁矿充填的F1 断裂构 造带,花岗闪长岩体中的断裂破碎带以及近岩体的矽卡岩、角岩带为本区重要的找矿标志。
采矿工程
某金属矿破碎带地层地面预注浆技术研究
董庆欢
2023, 39(01): 54.
摘要
(
22
)
PDF
(1643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某金属矿立井井筒在开凿过程中面临地下涌水问题,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 行研究分析,提出预注浆技术,对围岩进行堵水加固治理。通过对破碎带地层进行分析和有效控 制注浆压力、注浆时间,顺利完成工程应用,经过压水试验检测,在掘砌过程中井筒顺利通过基岩 含水层,注浆后剩余涌水量为3.37 m
3
/h。井筒地面预注浆工程设计及施工工艺等创新研究在金属 矿山地面预注浆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扇形孔技术在中间沟—断层沟铅锌矿区探矿工程的应用
毛生录, 李正明, 刘复兴
2023, 39(01): 57.
摘要
(
33
)
PDF
(2015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间沟—断层沟铅锌矿区是锡铁山主矿区的南东延部分,其地质特征与锡铁山主矿 区基本相同。为了有效减少探矿工程、降低探矿成本,本文对矿体负变较大区域及探矿工程施工 条件不满足现行探矿要求的矿体采用扇形孔技术探矿。通过勘探阶段与生产探矿阶段探矿结果 对比研究发现,在生产探矿过程中应用扇形孔技术,可以对变化较大的矿体进行精准控制,很好地 探明矿体特征(形态、规模、厚度、产状、品位)的变化。通过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生产探矿过程中 应用扇形孔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勘查效率,减少探矿工程,降低探矿成本,保证矿山可持续发展。
微动法在马坑铁矿采空区的应用分析
孔令添, 王超凡, 林烨, 李文杰
2023, 39(01): 61.
摘要
(
24
)
PDF
(3270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坑铁矿受早期石灰石采矿影响,在83 ~ 87线地表发生过局部塌陷,为保证矿山井 下开采的安全,通过采用微动法探测地表塌陷区及其外围50 m 附近区域岩石的破碎程度。平行 已有地质勘探线开展微动测量,圈定采空区顶板、底板和边界范围,大致查明塌陷所在区域内采空 区平面分布范围及空间展布特征。探测结果显示:推测灰岩层横波波速值为350 ~ 750 m/s,与常 规值相较严重偏低,说明该区域内灰岩整体岩体较破碎,下一步勘探工作前应加强安全管理,同 时,勘探区域碎石土较多,测试接地条件较差,数据质量较差,局部区域可信度低。微动法能快速 反映采空区形态、大小、埋深等空间分布特征,为采空区边界的划定提供依据,可在区域内对采空 区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综采工作面动压区回撤通道施工方案及支护技术
王雪龙
2023, 39(01): 66.
摘要
(
23
)
PDF
(1906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马脊梁矿8127 工作面结采期间围岩应力大,围岩破碎严重以及顶板支护失效率 高等技术难题,通过对比分析决定对工作面回撤通道采用自成巷施工工艺,对回撤通道顶板采取 爆破预裂卸压技术,以及“恒阻锚索+柔性纤维网+锚索钢带”等联合支护技术。通过实际应用效果 来看,回撤通道采取自成巷法施工工艺减少了工作面巷道掘进工程量,降低了大应力区回撤通道 围岩动压扰动影响。通过现场观察发现,联合支护技术后将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5 m以 下,切顶线采空区侧顶板实现了全部垮落,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铜山采场危险边坡治理研究
初利群, 毛思羽
2023, 39(01): 70.
摘要
(
25
)
PDF
(3355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露天边坡岩体中常有软弱层和破碎带,且长期受到降雨与地震等因素的影响, 会造成矿山边坡失稳,这不仅会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还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以铜山采 场边坡为例,研究不同的治理方案对矿山隐患边坡的治理效果。该矿山边坡在断层的影响下出现 了坡面裂缝和地表下沉等不良现象,分别采取削坡减载和锚杆锚索加固2 种方案对其进行治理。 通过软件计算分析2 种治理方案实施后边坡安全系数都显著提高,均满足规范的要求。通过对2 种治理方案进行比较得出削坡减载工艺简单但会受到场地限制,锚杆锚索加固施工工艺复杂但治 理效果更优且不会影响采场现状。
基于爆破漏斗试验在马坑铁矿VCR 成井爆破技术中的应用
王志东
2023, 39(01): 76.
摘要
(
38
)
PDF
(2058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位溜井的施工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为简易、安全、高效地施工高位溜井,马坑铁 矿拟采用VCR 成井爆破技术,解决高位溜井施工环境差、通风困难等施工难题。以利文斯顿爆破 漏斗理论为基础,对马坑铁矿进行单孔爆破漏斗试验,试验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药量分别为150 g 和300 g。试验结果得出药包最佳埋置深度及爆破漏斗半径,根据药包比例埋深及对应的漏斗半 径,经单位炸药量爆破漏斗体积公式换算,确定VCR 成井技术的炮孔合理间距、装药长度及孔底 堵塞长度。
综采工作面超前应力区围岩破碎机理及控制技术
孙阳
2023, 39(01): 81.
摘要
(
30
)
PDF
(1679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挖金湾矿8107 工作面回采期间受多重集中应力、煤层赋存、支护技术等影响,在 工作面回采至450 m处时回风顺槽超前应力区出现严重破碎现象。为解决该问题,分析超前应力 区围岩破碎机理,提出在超前应力区采用“深孔卸压+液压伸缩棚+水力膨胀锚杆”联合支护技术。 现场应用效果,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7 m以下,底鼓量控制在0.32 m以下,两帮收敛量控制在0.35 m以下,有效控制了应力区围岩变形现象,大大提高了应力区巷道围岩成型效果,保证了工作面安 全高效回采。
基于AHP 法的大万矿业竖井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方案优化
吴翔伟
2023, 39(01): 85.
摘要
(
22
)
PDF
(3044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选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直接关系到企业近期的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远期的建设 和扩大再生产。大万矿业新建竖井工业场地,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平面布置,而且要考虑与现有选 厂、道路、运输的衔接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方案评选模型,综合考虑平面布置、矿石 运输、建设投资等因素,将问题分解为4 层共10 个要素,建立两两比较矩阵,采用和积法计算分析,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出2 个方案权重,选择出最佳方案。层次分析法对改扩建项目、新建工业场 地总平面布置选择及优化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低价值极厚大矿体采矿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谢炫蓉, 陈章林, 查裕波, 笪良霞
2023, 39(01): 90.
摘要
(
30
)
PDF
(1894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某硅灰石矿开采矿种为方解石、硅灰石,矿体总体为缓倾斜极厚,矿岩稳固。 目前矿山采用的房柱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采矿成本相对较高,安全性一般,贫化率高等问 题,为此采用一房一柱、上下两层布置、浅孔落矿的方式,从矿块参数设计、采切工程布置、回采工 序简化、矿房空区地压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使得开采此类低价值、缓倾斜极厚矿体变得更加安 全、经济、高效,从而极大提高了回采作业安全条件,降低了采切工程量和采切成本,控制了矿石贫 化率,为后续低价值、缓倾斜极厚矿体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大水头煤矿高瓦斯易燃综放工作面快速回撤技术实践
金世虎, 赵亮宏, 师军卿, 武竣身
2023, 39(01): 95.
摘要
(
33
)
PDF
(1530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瓦斯易燃煤层综放工作面末采回撤时可能存在矿压增大、巷道变形、老塘侧发火、 瓦斯升高、回撤设备工艺复杂、运输系统线路长、职工劳动强度大、受伤概率高等诸多问题。通过 优化生产工艺,创新支架运输方式,强化设备管理,协同综合防灭火等方法,实现了23 d 安全高效 完成大水头煤矿东104 综放工作面设备回撤工程,比计划工期提前了12 d,有效避免了高瓦斯易燃 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有害气体超限等自然发火征兆的发生,对综放工作面末采期间安全管理及安 全高效回撤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凹山采场不良地质体回采技术研究
张启文, 刘文胜, 朱末琳, 贺仁华, 郑意, 郭奇峰, 张英
2023, 39(01): 99.
摘要
(
23
)
PDF
(1526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大程度地利用采场空间内的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对凹山采场开采末期 固定边帮存在的不良地质体进行回采技术研究。通过对凹山采场空间状况和资源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减震爆破技术、边坡多元耦合在线监测系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边坡生态再造技术,确定了 挂帮矿开采部位及相应的开采方案;从矿山经济效益和生产作业两方面对技术方案的实施效果进 行了论证,对不良地质体回采技术的创新性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既可有 效治理采场露天边坡,也为采场后续空间综合利用提供了保障,有效解决了不良地质体对开采安 全影响的问题,实现了凹山采场开采末期的生产安全。
混沌分形理论应用于露天矿粉尘研究的趋势
田冬梅, 贾畅畅, 姚建, 宋文江
2023, 39(01): 102.
摘要
(
33
)
PDF
(1532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露天矿粉尘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文章阐述了混沌学及分形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趋势,探究了混沌分形理论应用于矿山粉尘研究的进展,最后讨论利用混沌分形理论建立粉尘分 形扩散方程和构建露天矿立体空间模型。粉尘粒子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其分布可用分数维来描 述,以此得出露天矿作业中粉尘的分布特征和扩散规律,能为露天矿的防降尘工作提供理论与技 术支持。
某露天矿边坡变形区治理及开采方案研究
王浩然, 侯成恒, 常剑, 苏强, 郭霁, 李晓雨
2023, 39(01): 106.
摘要
(
28
)
PDF
(2493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保露天矿变形区安全高效开采煤矿资源,以国内某一露天矿为依据对边坡变形 区进行治理及开采方案研究。通过地质资料、现场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方法研究变形区地 质条件,对变形区煤、岩体进行物理力学实验并综合分析得到物理力学指标,建立工程地质模型,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边坡变形破坏机理,根据边坡稳定性计算结果制定边坡治理及开采方案。 结果表明:①边坡变形区变形集中在上部,以沉降变形为主,下部受上部重力载荷影响存在应力集 中,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圆弧式”变形破坏;②边坡变形区采用先治理后开采的技术方案,使变形 区边坡达到稳定,满足开采要求。先治理后开采是在普通工况下确保边坡变形区安全高效开采的 最佳方案,对于工况相近边坡治理及资源开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麻黄梁矿充填开采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规律研究
宋英明, 刘东升, 张军飞, 邱华富
2023, 39(01): 111.
摘要
(
36
)
PDF
(286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保证“三下”压煤的安全、高效开采,降低“三下”开采对地表设施和生态环境的 影响,以麻黄梁矿为背景,基于UDEC 数值模拟与实际观测对建筑物下条带充填开采的可行性进 行了分析,并对地表建筑物和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采用的“采8 留24”条带充填开采技术可以满足矿山安全高效的生产;充填开采对麻黄梁矿区地表建筑物以及 工业场地的影响较小,下沉量约10 cm,与实际监测结果相近,保障了开采安全。研究成果将对提 高煤炭资源采出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促进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某铁矿强泥化强富水巷道突水治理技术研究
殷登才, 孙茂贵, 张清, 印提军
2023, 39(01): 116.
摘要
(
35
)
PDF
(1864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铁矿在井下巷道开拓过程中遇强泥化、强富水地层时发生片帮塌方,进而导致突 水突泥。抢险治理时,挡水墙施工困难,且传统注浆技术对细小裂隙充填效果差,容易引发二次突 水。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一种挡泥墙控泥、挡水墙控水的双挡墙结构体,并结合化学浆充填细微 裂隙、超前管棚预支护的综合治理技术进行治理。通过双挡墙封堵,置换巷道开挖轮廓线外部泥 化闪长岩,采用化学注浆材料充填细小裂隙,采用超前管棚对破碎软弱的泥化闪长岩进行预支护, 以及在接下来掘进施工时采用短掘短支等一系列措施,保障了巷道的安全通过。通过实践验证, 该技术不仅能在抢险施工中有效预防二次灾害发生,还能运用于各类软弱岩石、泥化闪长岩细微 裂隙等复杂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围岩加固,防止片帮、冒顶及突水,极具推广价值。
矿物加工工程
安徽某含碳铅锌矿选矿工艺试验
吴磊, 朱国庆, 杜淑华, 夏亮
2023, 39(01): 120.
摘要
(
23
)
PDF
(3156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高效综合回收安徽某含碳铅锌难选矿,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矿进行了 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铅锌优先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铅品位55.35%、铅回收 率94.76% 的铅精矿,锌品位55.46%、锌回收率91.98% 的锌精矿,硫品位43.55%、硫回收率70.90% 的硫精矿,为该矿石的回收利用确定了最优的浮选工艺。
弓长岭铁矿石高压辊粉碎—湿式预选试验研究
董利娟, 杜艳清, 余莹, 刘瑞冬, 程福超, 肖赫, 高峰, 岳贵琳, 王家奇
2023, 39(01): 126.
摘要
(
37
)
PDF
(2547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弓长岭选矿厂现有生产工艺中流程长、磨矿能耗高等问题,开展了高压辊 粉碎—湿式预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辊磨机辊面间距10 mm、辊面压力10.5 MPa、辊面转 速14 r/min、给矿粒度-3 mm、磁场强度240 kA/m 的最优条件下,可获得预选粗精矿全铁品位 36.30%,抛尾率31.84%,铁回收率88.19% 的技术指标;该工艺可提高选矿厂的处理能力和铁精粉 产量,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九江某含铜多金属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帅途, 朱亮亮, 陈江安, 阮华东
2023, 39(01): 132.
摘要
(
32
)
PDF
(3865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高效利用九江某铜矿,针对其铜矿物组成复杂、铜损失较多等问题,通过采用 MLA 等仪器对其浮选尾矿中铜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的铜主要以原 生硫化铜的形式存在,其分布率达88.09%;其余部分主要为次生硫化铜,分布率占10.12%;铜矿物 总体属细粒嵌布,+0.074 mm 粒级占60.18%,+0.037 mm 粒级占82.52%,+0.019 mm 粒级占95%;方 铅矿和闪锌矿粒度较细小,+0.074 mm粒级分别占40.25%和58.58%;从矿物粒度考虑,黄铜矿在磨 矿过程中解离度会低于黄铁矿,-2 mm原矿中铜矿物和黄铁矿的解离度分别达34.5%和59.5%。
基于响应面法的镍渣中硫酸镍硫化焙烧工艺参数优化
田家怡, 彭祥玉, 王雯雯, 王宇斌, 赵鑫, 桂婉婷
2023, 39(01): 137.
摘要
(
22
)
PDF
(2889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含镍废渣中硫酸镍的回收效率,以黄铁矿为硫化剂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了硫酸 镍的硫化焙烧试验,并建立了焙烧温度等因素与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之间的作用模型。结果表 明:焙烧温度与配料比对硫酸镍的硫化焙烧效果影响显著,焙烧时间与配料比的交互作用对硫酸 镍的硫化焙烧效果影响最显著;3 个因素对硫酸镍硫化焙烧产物中硫化镍含量影响的作用模型为 Y=-974.428 61+2.278 60X
1
+0.775 53X
2
+210.567 90X
3
-1.377 78×10
-3
X
1
X
2
-0.066 667X
1
X
3
+0.347 09X
2
X
3
- 1.422 86×10-3X
1
2
-3.393 02×10
-3
X
2
2
-59.982 36X
3
2
;利用该模型得到的硫化焙烧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 温度749.582 ℃、焙烧时间35.862 min、配料比1.0∶1.443,验证试验得到的硫化镍含量平均值 45.20%,与回归分析所得硫化镍含量的预测值误差仅为0.115%;该试验模型准确率较高,对硫酸 镍的硫化焙烧工艺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青海某含铅锌金银复杂多金属矿综合回收工艺研究
彭贵熊, 皇甫明柱, 李法坤, 巩明辉, 张发军
2023, 39(01): 143.
摘要
(
25
)
PDF
(2645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合理开发青海某含铅锌金银复杂多金属矿,对该多金属矿进行了详细的选矿试 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原矿磨至-0.074 mm65%时,采用优先选铅—锌硫混合浮选—锌硫分离工艺 流程,实现了铅、锌、硫的有效分离;试验室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含铅73.62%、含锌1.89%、铅回收 率77.01% 的铅精矿,硫品位35.47%、含铅1.34%、含锌0.73%、硫回收率2.84% 的硫精矿,含锌 44.20%、含铅1.21%、锌回收率87.30%锌精矿,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
白云鄂博矿稀土浮选尾矿回收铌试验
刘文丽, 杜文秀, 陈宏超, 曾永杰, 彭海平, 王星, 刘嘉伟
2023, 39(01): 148.
摘要
(
22
)
PDF
(2482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白云鄂博主东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针对原设计工艺稀土浮选尾矿回收流 程长、药剂种类多、药剂制度复杂、选铁工序稳定性差的问题,对氧化矿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稀土浮 选尾矿进行了回收铌试验。根据不同矿物比磁化系数的差异,采用多段磁选作业,浮磁联合选别, 逐段实现除杂、抛尾,剔除影响铌矿物选别的杂质矿物,达到有效富集铌矿物的目的;通过将稀土浮 选尾矿磨至-0.045 mm90%,采用混合浮选—混合尾矿预选—高梯度磁选—强磁精选工艺流程,可 获得铌品位1.69%、铌回收率28.57%的铌粗精矿,为选别高品位铌精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安徽某磁铁矿脱泥抛尾选矿工艺研究
蒋丰祥, 胡城, 揣新, 李伟, 杨俊, 张亚坤, 杨顺
2023, 39(01): 152.
摘要
(
39
)
PDF
(2118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某磁铁矿为解决生产流程堵塞难题,针对含泥量大的问题,对中碎前预先筛分 筛下矿石进行了脱泥抛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原矿采用干式磁选工艺,可抛弃产率48.37%、 全铁品位13.12%、磁性铁品位4.62% 的尾矿,磁性铁回收率79.91%;②对原矿中粒75~20 mm、 20~0 mm 物料分别采用干式磁选工艺,可抛弃产率41.80%、全铁品位11.78%、磁性铁品位0.64% 的尾矿,可获得全铁品位18.37%、磁性铁品位8.81%的综合铁精矿;③原矿采用高压辊磨+湿式磁 选工艺,可抛弃产率37.75%、全铁品位9.35%、磁性铁品位0.33%的尾矿,精矿品位提高至22.89%, 磁性铁回收率达98.89%,湿式预选指标较优。
基于单纯形格子混料设计的难选胶磷矿浮选工艺优化
江旭, 李杰, 冯程, 韩远燕, 陈巧妹
2023, 39(01): 156.
摘要
(
19
)
PDF
(2158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高镁高硅胶磷矿针对选矿磷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问题,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 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佳磨矿细度和混合酸用量,并采用单纯形格子混料设计 法优化反浮选组合捕收剂,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八烷基二甲基叔铵及十二胺比例为自变 量,磷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为响应因变量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十二胺比重对磷精矿品位和回收 率的影响最大,响应曲面法优化出的组合捕收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十八烷基二甲基叔铵∶十 二胺的最优配比为18∶13∶69。在此基础上结合最佳单因素条件,通过1 粗1 扫1 精反浮选闭路试 验,可获得P
2
O
5
品位31.14%、回收率80.21%的磷精矿,解决了该胶磷矿产品品质不达标的难题。
鲁中某铁矿加工与砂石制备混用工艺实践
陈少学, 储荣春, 于强
2023, 39(01): 160.
摘要
(
29
)
PDF
(1854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鲁中某铁矿企业为难选铁矿石矿山,叠加早年市场环境因素,项目预测难以盈利,为 此搁置多年未建设。为了实现高效集约地开发该矿产资源,针对该类型磁铁矿为主的原矿特点和 现有砂石市场的产品粒度需求,将铁矿加工和砂石制备工艺进行了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工艺兼 具2 种市场产品的混合加工工艺,解决了传统工艺设备多、厂房多、占地大、操作人员多的问题,在 降低投资及成本的同时,为企业额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促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符合 国家“双碳”政策。
某赤铁矿精矿制备超纯铁精矿探索试验
喻明军
2023, 39(01): 163.
摘要
(
35
)
PDF
(2600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某赤铁矿精矿制备超纯铁精矿的可行性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该赤铁矿精矿 为磁赤混合矿去除磁铁矿后的产物,全铁品位为62.74%,通过考察磨矿细度、精选段抑制剂和捕 收剂用量对赤铁矿精矿品位、回收率等选别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试 验结果表明:赤铁矿精矿经磨矿—脱泥—1 粗2 精反浮选,可获得全铁品位68.32%的超纯铁精矿, 浮选作业回收率为78.67%。
内蒙古某高硫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张玲, 李天恩
2023, 39(01): 168.
摘要
(
24
)
PDF
(2137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高效回收利用内蒙古某高硫铅锌多金属矿,针对矿物组成复杂,闪锌矿、方铅矿与 黄铁矿间多为间隙充填、胶结,接触面弯曲变化较大,嵌布关系复杂,粒度微细的特点,采用铅、锌、 硫优先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获得的铅精矿品位45.29%、回收率38.83%、金品位 2.66 g/t、银品位59.70 g/t,锌精矿品位46.80%、回收率81.52%,硫精矿品位48.63%、回收率84.19%, 为选矿厂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国外某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王荣林, 李明军, 常鲁平, 刘军
2023, 39(01): 172.
摘要
(
33
)
PDF
(2474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某铁矿主要铁矿物为赤铁矿和磁铁矿,有害杂质硫、磷含量较低,为了高效利用 该铁矿资源,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工艺流程,可获得 产率55.98%、铁品位65.26%、铁回收率74.40%的铁精矿,选别指标良好;同时,磨选产生的尾矿还 可分级成多种副产品作建材使用,在完成铁矿物有效回收的同时实现了尾矿的资源化利用,为同 类矿石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中关铁矿铁精粉降硫提质试验研究
张庆博, 任建辉, 辉景欣, 刘聪, 刘云龙
2023, 39(01): 176.
摘要
(
31
)
PDF
(2497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中关铁矿弱磁选铁精粉中的硫含量,进行了不同磨矿细度的塔磨磨矿—磁 选降硫试验、浮选降硫试验、-0.045 mm粒级淘洗、全粒级淘洗试验研究。试验得出:铁精粉中的硫 主要赋存在+0.045 mm粒级中,+0.045 mm粒级优先采用浮选脱硫,基本可实现生产要求,且可有效 降低生产成本;若对铁精矿中硫含量要求高,可将-0.045 mm产品经过淘洗机处理,既可降低铁精 矿中的硫含量,也可提高精矿铁品位。
本溪某选矿厂选别工艺优化
罗麟
2023, 39(01): 180.
摘要
(
35
)
PDF
(1813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溪某铁矿为了稳定现场生产选别指标,进一步打开磁铁矿连生体,解离出脉石矿 物,提高后续磁选工艺中铁精矿的富集,利用中钢天源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细粉末设备TM 系列塔磨机进行了铁精矿细磨再选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塔磨机对铁精矿进行超细磨 矿,在磨矿细度为-0.038 mm70%、磁选场强为80 mT时,可得到全铁品位71.51%、回收率97.84%的 铁精矿,应用效果明显;TM系列塔磨机进行超细磨矿并配合湿式弱磁选机进行磁选除杂,可以制 备超纯铁精粉。
某硫化铜镍矿石浮选指标优化试验研究
冯艳, 宋振国, 陈康康, 陈国举, 杨洪, 刘立彦
2023, 39(01): 183.
摘要
(
30
)
PDF
(2187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硫化铜镍矿石存在浮选回收率低,精矿中镁含量高的问题,为了优化其浮选指标, 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调整剂BC 可提高铜镍矿物的上浮速度,同时降低泡沫 中脉石夹杂;闭路试验添加调整剂BC 后,铜镍金属回收率从78.72%、80.88%分别提高至81.68%、 85.37%,精矿中氧化镁品位从9.41%降低至8.34%。
铁矿石中酸溶亚铁含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宋飞, 马李, 陈哲, 丁仕兵, 管嵩
2023, 39(01): 187.
摘要
(
22
)
PDF
(1984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定铁矿石中酸溶亚铁含量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滴定测量的不确定度,对样品前处 理及重铬酸钾与酸溶亚铁的化学反应过程、滴定等步骤建立数学评定模型。通过科克伦检验,得 出日常的酸溶亚铁检测精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表明,标准偏差和酸溶亚铁含量之间没有 显著性的相关关系,以合并样本标准偏差作为A 类不确定度。B 类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涉及天 平、滴定管、容量瓶等误差,对其逐一量化并通过数学模型进行合成,从而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 展不确定度。最终得到氧化亚铁测量值在0.2% ~ 20%,单次检测的A 类不确定度为0.06%。在评 定过程发现,滴定体积是不确定度的最大来源,实验改进措施是适当扩大滴定体积和使用更高精 度的滴定管。
淮北某铁矿选矿厂设计及尾砂综合利用
薛晨
2023, 39(01): 191.
摘要
(
25
)
PDF
(1823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高效开发利用淮北某铁矿资源,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及 选矿厂设计。选矿试验推荐采用阶段磨矿—弱磁选工艺流程,可得到铁品位65.79%、回收率 93.55%的铁精矿;选矿厂设计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湿式预选—两段磨矿、阶段磨选流程,在一段 磨矿细度-0.074 mm55%,二段磨矿细度-0.074 mm90%的情况下,通过三段磁选作业,可获得铁品 位65.00%、回收率93.55%的铁精矿,并对干选废石及尾砂进行综合利用,提高了选矿厂综合效益。
河南某白云石矿煅烧试验研究
李威, 邵世威, 邓晓珂
2023, 39(01): 195.
摘要
(
28
)
PDF
(177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查明河南某白云石矿煅烧后白云岩的灼减以及活性,针对白云岩在不同煅烧温度 和时间下产生的不同差异问题进行了煅烧试验研究。通过差热分析得到白云石的分解温度,白云石 煅烧温度及时间为1 100 ℃、90 min时,煅烧后的灼减与活性度达到最大,灼减为47.36%,活性度达 225.6 mL,煅烧后产品化学成分主要为MgO、CaO,含量分别为40.50%、55.68%;物质组成主要为石灰 石、方镁石,含量分别为54%、41%。试验结果表明:白云石的煅烧适宜温度为1 100~1 150 ℃,适宜时 间为30~90 min,主要物质组成为石灰石、方镁石。
新疆某锌冶炼绿色冶金系统的工艺技术选择及应用
张存, 刘冰冰, 季常青
2023, 39(01): 198.
摘要
(
18
)
PDF
(1929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和废渣,其中废水多含有砷、汞、锌等重金属,废气含 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废渣中含有锌、砷、镉等重金属。将上述“三废”直接排放,不符 合环保要求,同时污染环境。为了解决新疆某锌冶炼企业过程中的“三废”处理问题,实现绿色冶 金过程,通过对目前已有除废工艺的对比分析,采用生物制剂法处理废酸废水,氧化锌脱硫法处理 废气,回转窑渣处理法处理废渣,并对重金属镉渣进行绿色冶炼,最终可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气 SO
2
排放指标在100 mg/Nm
3
以内,废渣实现无害化,并使镉冶炼尾气含镉在0.85 mg/Nm
3
以内,实 现环保与经济的双重效益。
材料·装备
新型陶瓷研磨介质在铁矿石细磨节能降耗中的应用
聂鑫, 王坤胜, 周洪林, 周洲
2023, 39(01): 202.
摘要
(
25
)
PDF
(2911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铁矿选厂运营成本及提高铁矿资源利用率,基于细磨作业的粉碎特征与新型 陶瓷研磨介质的研磨特性,通过试验得到了新型陶瓷研磨介质的重要使用方向,提高介质充填率 等可将其应用于国内铁矿选厂细磨作业中。工业应用表明:新型陶瓷研磨介质相比钢球,在节能 降耗方面具备明显优势,降本效果显著,在改善细磨产品粒级分布方面也产生了积极意义。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双叶轮浮选机选矿效率预测研究
陈飞, 随婕斐, 李智力, 张泽强, 秦芳, 唐远, 何东升
2023, 39(01): 207.
摘要
(
18
)
PDF
(2008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证浮选机既有足够的充气量,又能产生矿物浮选所需的静态分选环境,通过将 离心叶轮与搅拌叶轮有机结合,设计了双叶轮控制系统浮选机。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固定 双叶轮浮选机离心叶轮结构参数,选取双叶轮浮选机搅拌叶轮直径和转速为输入因子,磷矿选矿 效率为输出因子,建立了双叶轮浮选机选矿效率预测模型,并通过样本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研 究结果表明:建立的BP 神经网络模型能准确预测双叶轮浮选机选矿效率,预测值与试验值的相对 误差一般小于5%;建立的选矿效率预测模型可用于双叶轮浮选机浮选参数的优化控制与决策,可 减少试验量,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氧化铝球在泗洲选矿厂二段磨矿中的应用
张金华, 李永峰
2023, 39(01): 211.
摘要
(
28
)
PDF
(1761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泗洲选矿厂二段磨矿作业球磨介质消耗和磨矿电耗,针对传统磨矿介质钢球 在磨矿过程中自身消耗和磨矿电耗高的缺点,进行了氧化铝瓷球替代钢球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室 不同球径氧化铝球配比试验和生产现场磨矿介质充填率对比试验,得出35,25 mm 2 种球径按质 量比6∶4,磨矿介质充填率为36% 时,磨矿产品中的-0.074 mm 含量最高,磨矿过程最稳定。分析 钢球和氧化铝球生产运用对比试验数据可知,氧化铝球可使磨机磨矿电单耗下降约30%,介质单 耗下降66%,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盘式自卸磁选回收机在中关铁矿的应用
刘云龙, 张义坤, 谢安铭, 李彦科
2023, 39(01): 215.
摘要
(
42
)
PDF
(2069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选矿厂铁尾矿的回收率及降低铁金属流失率,中关铁矿在原工艺流程的基 础上,在尾矿溜槽处增加了ZX15-8型盘式自卸磁选回收机,并对尾矿回收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研 究。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盘式自卸磁选回收机后挡板高度(最佳为300 mm)、矿浆流速(给料 减速箱与进料溜槽的最佳角度为90°)以及矿浆槽内部件(导流板与搅动块混用)等因素,可提高尾 矿铁回收率;该设备的成功应用不仅可保障铁精粉产率,而且提供了一种提高尾矿回收率的可行 办法,经济效益显著。
S7-1500 DCS 在立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廖仕达
2023, 39(01): 218.
摘要
(
20
)
PDF
(1916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对车间设备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针对胶 凝材料厂主设备立磨机是否能接入S7-1500 DCS的问题,进行了立磨机结构组成、液压系统控制 原理、润滑系统控制原理、主电机系统控制原理和西门子PLC通讯原理的研究。研究得到基于S7- 1500PLC 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西门子S7-1500PLC与立磨机CPU西门子S7-1200PLC进行S7 通 讯,能实现对立磨机的远程控制、状态监测、故障预警等功能,提高了立磨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 力成本。
ZXT 型振动筛筛箱制造工艺研究
吴泽洲, 涂晓琴, 曾爱民
2023, 39(01): 221.
摘要
(
14
)
PDF
(1905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ZXT 型大型直线振动筛设计后批量生产的产品可靠性,针对振动筛大型化 设计后生产制造因素将对筛箱的运行可靠性产生更高的影响度这一行业难题,进行了影响振动筛 筛箱制造质量的制造工艺因素分析研究,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热加工变形控制、内应力控制、加工 精度控制、组装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制造工艺能可靠 避免振动筛筛箱产生横梁断裂、侧板开裂等早期失效现象,延长了筛箱使用寿命,从而为大型筛箱 的生产制造积累了丰富经验。
安全·环保
安徽某矿业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与分析
王迅
2023, 39(01): 225.
摘要
(
25
)
PDF
(2473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金属矿山采选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针对安徽某矿业 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实验室检测,对该企业职业病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 品、职业卫生管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职业卫生检测法等方 法进行分析。分析得出:该企业部分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超标,一些作业岗位噪声 超过国家限值,今后需加强现场工程防护和个体防护,进一步完善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某未知含铜物料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研究
胡小霞, 吕晓华, 张金龙, 王婷, 沙力塔娜提·包拉提
2023, 39(01): 230.
摘要
(
32
)
PDF
(2740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加强口岸固体废物监管,有效遏制固体废物非法流入我国,以一批因外观形态 异常而受海关布控的含铜物料为案例,利用X 射线荧光光谱和X 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该物料 进行了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主要含铁、硫、硅、钙、铜、锌等元素,样品主要物相 为黄铁矿、闪锌矿、硫化亚铁、硫化锌铁、石膏、辉砷铜矿、吉硫铜矿、赤铜矿、铁矾、石英石、重晶石、 黄钾铁矾等组分;综合样品外观和理化特性,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研判结果,最终推断该样品来源 于天然铜矿、铁矿、锌矿及含铁锌多金属矿的混合物,未夹杂固体废物,为海关进口监管和资源有 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浅埋煤层开采过沟谷区域动载矿压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郭中安, 赵启生, 尹聪
2023, 39(01): 235.
摘要
(
31
)
PDF
(1881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浅埋煤层开采过沟谷区域时如存在关键层缺失的情况,容易引发覆岩结构失稳,并 诱发动载矿压显现。以朱家峁煤矿1305-2 工作面通过第一条沟谷期间发生的压架事故为研究背 景,基于现场踏勘和理论推导,分析了关键层位置以及压架机理,并由此提出了动载矿压防治技 术。研究表明:压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顶板覆岩主关键层局部缺失导致无侧向水平的约束作 用力,“砌体梁”结构出现滑落失稳,并以动载形式诱发工作面矿压显现。通过力学推导得出,减小 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可有效缓解动载矿压显现,并在工作面通过第二条沟谷期间采用深孔爆破和 水力压裂联合的防治技术处理工作面顶板岩层,最终周期来压步距由18 m减小为12 m,且未发生 压架事故,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实用技术
华南某砂石骨料加工工艺应用实践
孙江先
2023, 39(01): 240.
摘要
(
24
)
PDF
(1803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减少自然砂石采挖,增加机制砂石产量,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 的,华南地区某石场利用建筑用花岗岩生产加工碎石骨料及机制砂产品,提出了预先筛分—多级 筛分破碎—湿式洗砂的干湿结合工艺。矿石经泥粉筛筛分预先筛出细粒泥粉,后经四段一闭路破 碎筛分得到3 种砂石骨料产品和石粉,同时其副产物细粒泥粉与石粉可作为原料同采矿剥离物一 并进入机制砂生产线生产机制砂,产生的尾泥与泥粉也可作为制瓷原料,通过该工艺提高了矿石 利用率和作业效率,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
某16 m³浮选系列流程考察与诊断
王小凯, 刘博锐
2023, 39(01): 243.
摘要
(
37
)
PDF
(1764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查清选钛16 m³浮选系列存在的问题及分选效果,对浮选给矿、钛精矿、尾矿进 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对单台浮选机泡沫、粒度分布以及各作业泡沫及底流产品各粒级主要元素 (TiO
2
)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各作业单台浮选机的充气量、空气分散度、矿浆相的泡沫负载率进行了 取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粗扫选、精选3 作业浮选时间不足,4 次精选作业富集比不高,扫选作业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负载率降低急剧,尾矿中损失的钛铁矿主要为单体,且以粗粒级钛铁矿为 主;建议现场控制入浮粒度,以减少浮选给矿中+0.15 mm 粒级含量,增加气量自动控制及液位制 动控制系统,实现多个作业的协同控制,确保控制精度。
某铁矿自动化生产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许丹
2023, 39(01): 247.
摘要
(
18
)
PDF
(1634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早日实现智慧矿山“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发展目标,河北省 某铁矿通过统一标准的矿井井下千兆工业以太环网络架构,建设1 个综合性的自动化生产信息平 台。构建有线或无线矿井联络通讯、矿井安全监控监测、矿山井下人员定位和矿用视频监视4 个 系统;搭建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语音通讯、视频监视的“四网合一”共用共享网络融合平台;开发 井下采矿作业过程信息共享与应急联动功能。矿山应用平台后创收直接经济效益399 万元,间接 经济效益248 万元,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满足了现代化智能矿山建设的需求,加快了 该矿实现智慧矿山的进程,具有很高的推广意义和参考价值。
数据挖掘算法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李千慧
2023, 39(01): 251.
摘要
(
23
)
PDF
(1811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矿安全实验室现有实验项目30 余项,涉及煤层瓦斯涌出预测、瓦斯抽采技术和煤 与瓦斯突出防治方向。现有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已积累了海量的实验数据,为了能够更深层次 地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应用数据挖掘算法,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到的大量 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K-means 聚类算法建立原始数据性质的聚类模型,并借助模 糊C 均值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以聚类模型为基础建立数据分布优化模型来找到数据样本中的特 征。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数据挖掘方法有效地分析出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辅助煤与 瓦斯灾害防治,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算法,能够为瓦斯灾害防治提供有效技术 支撑。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实践研究
王亮, 胡婷婷, 邓久帅
2023, 39(01): 255.
摘要
(
21
)
PDF
(2032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对矿山企业申报绿色矿山及第三方评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基 于绿色矿山评价指标,结合研究的100 套/份绿色矿山评估报告或第三方评估报告,将评价指标按 照标准的应用特性分成3 大类,从基本特性的角度对指标修改的方向、从创建特性的角度对创建 时应做的重点工作以及从评估特性对评估机构应该把握的重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绿色矿 山评价指标存在权重分配不当、考核方式有待完善、针对性应加强等问题,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管理 与制度有待完善、人员的能力及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最后,从优化绿色矿山评价指标、强化各方人 员对评价指标的学习、完善第三方评估机构管理等方面提出有关建议,为今后绿色矿山建设与发 展提供参考。
细砂回收工艺在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付贵泰, 孙伟, 王伟, 李佳伟
2023, 39(01): 261.
摘要
(
23
)
PDF
(1916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混凝土搅拌站“三废”治理工艺,提升厂区环境,针对搅拌站生产运行过程 中产生的废水、废渣问题,进行了废水固液分离工艺研究。通过在传统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进 行优化提升,将细砂回收工艺应用于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利用离心分离原理对+75 μm细砂进行 高效回收,形成骨料、砂和泥3 种产品,可使搅拌站废水、废渣得到有效分离回收,污水进行生产回 用,+75 μm细砂回收率由原来的68.86%提升至99.00%以上,成功实现废水零排放,资源回收利用 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