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39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3-02-25
    铁矿石加工与铁回收专栏
    尖端形态对磁铁矿石破碎特性的影响研究
    曹鹏飞
    2023, 39(02):  1-4. 
    摘要 ( 14 )   PDF (2425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降低磁铁矿石碎磨能耗是业界的重大课题。针对磁铁矿石生产过程中外观形 状的高度不规则性,明确尖端形态对破碎特性的影响,为降低破碎能耗提供理论支撑。利用HOG 特征提取法提取了磁铁矿石的尖端形态,运用导杆式落锤冲击试验系统,对不同尖端形态的磁铁 矿石进行了冲击破碎试验。研究表明,HOG 图像特征提取法提取尖端形状为单棱端、三棱端和平 端;尖端突起促进了冲击破碎,且尖端部位和尖端对应的底部先破坏,以此为初始点,破坏逐渐向 其他部位扩散;尖端磁铁矿石的冲击力时程曲线主要分为冲击力高幅快速震荡阶段和冲击力震荡 平稳阶段,低尖端突起量冲击力高幅快速震荡阶段最显著,尖端突起量增大促使冲击力震荡平稳 阶段逐渐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冲击稳定性;随着单棱磁铁矿石斜面幅度的增加,冲击力震荡平稳阶 段逐渐显著。
    程潮磁铁精矿磁悬浮精选机提精降杂试验研究
    李鹏飞, 陈兴, 黄雯, 陈铁军, 李超前, 郑德亮
    2023, 39(02):  5-8. 
    摘要 ( 14 )   PDF (2381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使程潮选矿厂的精矿球团满足氢基竖炉对品质的要求,在对现场精矿进行详细分 析的基础上,采用悬浮磁精选机进行了精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不磨矿,直接进行2 段悬浮磁精 选机精选,可获得品位为68.63%、回收率为96.51%的精矿,并产生品位为36.11%、回收率为3.49% 的精选尾矿;试样在磨矿细度为-37 μm占75%、上升水流为12 L/min、磁场强度为8.8 kA/m情况下 进行2 段悬浮磁精选机精选,可获得品位为68.71%、回收率为98.81% 的精矿,品位为18.38% 的尾 矿经磁选管再选可降至14.62%,获得的品位为51.06%、流程回收率为0.34%的低品位精矿可返回 再磨作业。虽然2 个流程均能获得符合目标要求的精矿,但有预先磨矿的流程不仅精矿品位略 高,且回收率高2.3 个百分点,因此,该流程有一定的优越性。
    东鞍山磁选混合精矿浮选选铁试验
    任鹏园, 侯英, 赵通林, 林松
    2023, 39(02):  9-11. 
    摘要 ( 12 )   PDF (1946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鞍山烧结厂的弱磁选、强磁选混合精矿铁品位为45.48%,其中的主要矿物为磁铁 矿、赤铁矿、菱铁矿,石英、绿泥石等少量。为获得较高品位的铁精矿,进行了分步浮选试验。结 果表明,在正浮选淀粉用量800 g/t、TD-Ⅱ用量200 g/t,反浮选粗选淀粉用量500 g/t、氧化钙用量 800 g/t、TD-Ⅱ用量800 g/t,反浮选精选TD-Ⅱ用量400 g/t的情况下,试样采用1 次正浮选,1 粗1 精3 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品位65.58%、回收率71.97%的精矿。
    东鞍山烧结厂浮选尾矿选铁试验
    马自飞, 陈培宇, 杨春, 张淑敏, 刘杰
    2023, 39(02):  12-15. 
    摘要 ( 9 )   PDF (2202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鞍山烧结厂浮选尾矿铁品位为29.42%,主要杂质为SiO2,为回收其中的铁矿物进 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在磨矿细度为-0.025 mm占95%的情况下,进行了1 粗1 精 磁选,得到铁品位为48.39% 的磁选精矿;磁选精矿在矿浆pH=11.5、温度为40 ℃,淀粉用量为900 g/t,CaO 用量为1 100 g/t,TD-2 粗选用量为500 g/t、精选用量为200 g/t情况下进行1 粗2 精2 扫、中 矿顺序返回流程反浮选,反浮选精矿TFe 品位较试验原料提高了37.03 个百分点,达66.45%,TFe 回收率达39.29%,主要杂质SiO2含量由42.56%降至2.35%,达到了理想的铁回收效果。
    河南某铁铜矿石优先浮铜尾矿弱磁选铁试验
    赵凯, 张春艳, 赵永利, 王新宇, 张东亮, 张森森, 石俊超
    2023, 39(02):  16-18. 
    摘要 ( 8 )   PDF (2609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某铁铜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均较简单,有用矿物磁铁矿和黄铜矿的粒度均 较粗。为了确定2 粗3 精2 扫闭路优先浮铜尾矿弱磁选选铁的合理工艺流程,开展了直接1 粗1 精 弱磁选、弱磁粗选精矿磨矿后弱磁精选、先磨矿后1 粗1 精弱磁选3 种工艺选铁试验。结果表明, 弱磁粗选精矿磨矿后弱磁精选工艺效果最佳,在再磨细度为-0.074 mm 90%、弱磁粗选和弱磁精选 磁场强度分别为95.54 kA/m和67.58 kA/m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65.50%、回收率53.53%的铁精矿。
    我国铁矿石选矿工艺与设备综述
    张迎棋
    2023, 39(02):  19-22. 
    摘要 ( 8 )   PDF (1555KB) ( 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促进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的进步,简要介绍了常见选矿工艺和选矿设备。指出 铁矿石的分选工艺总体可概括为一段磁选工艺、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带干式预选抛尾的磁 选工艺、磁浮联合选矿工艺、焙烧—磁选工艺;磁选设备按磁选机的结构形状不同大致可分为环式 磁选机、筒式磁选机、柱式磁选机、辊式磁选机等几类。最后指出磁选设备大型化、高效化、性能稳 定、耐久性强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固废研究与回收利用专栏
    我国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杜建磊, 杜根杰, 高建勇, 张铭
    2023, 39(02):  23-26. 
    摘要 ( 9 )   PDF (1722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2021 年我国大宗工业固废产生量及综合利用量变化的原因,识别出固废资 源价值重视不足、固废能源价值严重受制于政策、跨行业信息不对称、产废企业重堆存轻利用、缺 失多元主体市场化项目投资模式、产业政策存在协同性和落地性差等问题,并给出7 点针对性建 议:重视大宗工业固废一次资源代替、强调能源梯级开发综合效益、加强关键性难点技术攻关支 持、加强区域性工业固废专业化平台建设、提高产废企业责任主体政策的前瞻性和固废利用意识、 提升固废处置利用多元化模式、固废处理能力和体制机制多元协同。
    湖南省典型钢铁冶炼企业烧结机头灰危险特性研究
    朱烨, 周妍, 肖弘远, 李发
    2023, 39(02):  27-29. 
    摘要 ( 7 )   PDF (1892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铁企业的烧结机头灰是大宗工业固体污染物,虽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21 年版),但为了加强湖南省钢铁冶炼企业的烧结机头灰管理,选取了湖南省娄底、湘潭、衡阳 地区3 家典型钢铁冶炼企业的机头灰开展了危险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 家钢铁企业烧结机头灰 均为危险废物,娄底、湘潭钢铁企业机头灰具有铅浸出毒性的危险特性;衡阳钢铁企业机头灰具有 镉浸出毒性以及四氧化三铅毒性物质的危险特性。3 家企业机头灰铅浸出浓度及毒性物质含量存 在较大差异,铅浸出毒性浓度与机头灰pH值呈显著性相关。
    重庆某大型石灰岩矿山的石粉“土壤化”研究
    唐良勇, 程军辉, 杜江伟, 唐革新
    2023, 39(02):  30-32. 
    摘要 ( 9 )   PDF (3538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灰石粉属于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其产生量大约为砂石骨料总质量的5%~10%, 如何安全、环保、大宗量消纳成为石灰石产业健康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以重庆某大型石灰岩矿 山的石粉“土壤化”为例,论证了石粉“土壤化”是可行的,造出来的土壤适宜植物生长,且能保持水 土不流失,符合生态修复要求;石粉成功转化出“土壤”,对于退林还耕,石漠化整治等具有重要意 义;石粉转化出的“土壤”可以作为边坡复绿覆土,也可以用作采空区的回填造地用土,将采矿用地 变为农业用地,进行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塑,还可以用于石漠化整治,让原本贫瘠的荒沟荒地变成宜 机化的高质量农田。
    某铁矿一段磨矿分级系统产品提取机制砂试验研究
    孟奥书
    2023, 39(02):  33-36. 
    摘要 ( 6 )   PDF (197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铁矿为了延长尾矿库的服务年限,决定对一段磨矿分级系统产品进行机制砂提取 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一段球磨机排矿磁选尾矿产率达31.30%~34.90%,其中满足机制砂粒 度要求的+0.38 mm粒级产率为20%左右;该粒级再磨再选回收铁价值不大,直接作为机制砂出售 不仅能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3 000 万元/a 左右,而且有利于减少细粒尾矿排放量300万t/a左右,延 长尾矿库的服务年限。
    某铁矿充填尾砂力学性能研究
    毛瑞坤, 凌嘉鸿, 杨子龙
    2023, 39(02):  37-39. 
    摘要 ( 11 )   PDF (187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优化某铁矿的尾砂充填工艺技术与经济指标,开展了料浆浓度、灰砂比和新型 胶凝材料试验。结果表明:① 水泥是影响充填试块强度的主要因素,料浆浓度提高有利于试块强 度的提高;7~28 d 龄期试块的强度增长较快,强度增长约1 倍;28~90 d龄期,试块的强度普遍增长, 水泥含量较多时更明显。② 在排除沉降、结块等因素后,料浆屈服应力与料浆浓度成正相关关 系,非胶结充填的料浆质量浓度宜为74%~72%,胶结充填的料浆质量浓度宜为73%~71%。③ 添 加胶固粉有利于提高充填体试块的强度。因此,矿山应开展以新型胶凝材料替代或部分替代矿用 水泥的研究与论证工作。
    某铜矿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研究
    沈楼燕, 门建兵, 许高锋, 樊忠华, 王雷鸣
    2023, 39(02):  40-43. 
    摘要 ( 11 )   PDF (2136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铜矿的开采采用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曾经的水砂充填和分级尾砂胶结充填 工艺均存在采场滤水量大、工作环境差、充填体强度低和充填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开 展了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应用研究,确定了全尾砂浓密质量浓度、充填体灰砂比及料浆浓度等工 艺参数,设计了高度集成自动化的全尾砂膏体充填系统方案。生产实践表明,与传统充填工艺相 比,全尾砂膏体充填提升了充填作业效率和充填体强度,有效保障了采场的安全稳定性,减少了地 下开采对地表的影响,提升了尾矿综合利用率,显著降低了充填成本,减少了尾矿外排量,延长了 尾矿库的服务年限,节省了尾矿及回水输送费用,消除了因采用分级后的细粒尾砂筑坝造成的安 全隐患,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安全风险,有利于矿山可持续发展,实现矿山绿色开采目标。
    某细粒铜尾矿絮凝沉降充填性能研究与实践
    商鹏, 余茂杰, 张保
    2023, 39(02):  44-46. 
    摘要 ( 11 )   PDF (1979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比较某细粒铜尾矿絮凝沉降充填与自然沉降充填效果的差异,在进行了自然沉 降和絮凝沉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自然沉降充填与絮凝沉降充填工业实践。结果表明:自然沉降 情况下料浆浓度升高,沉降速率降低,底流浓度升高,底流浓度最大可达68%;絮凝剂可显著提高 全尾砂沉降速率,浓度为20%的尾矿浆添加20 g/t的PAM,全尾砂沉降速率提高4.66倍,底流浓度 下降6 个百分点;进料浓度升高,全尾砂絮凝沉降速率降低,底流浓度升高,絮凝沉降底流浓度达 55%左右;自然沉降充填体与絮凝沉降充填体相比,有效取芯率、完整性和有效试样数均略逊,2 种 工艺的充填体有效试样强度均满足充填体强度要求。
    地质·测量
    津巴布韦FROG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
    吴伟平, 付先荣
    2023, 39(02):  47-50. 
    摘要 ( 13 )   PDF (2208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津巴布韦地质工作较落后,地质资料缺乏,大量的矿产资源深埋地下有待开发。结 合津巴布韦成矿地质特征,从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矿化带特征、控矿因素等方面对FROG 金矿地 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古界布拉瓦约群地层及北西—南东向构造为FROG 金矿的主要 控矿因素;该矿区找矿潜力较大,找矿标志丰富。
    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综合评价研究
    杨智, 姚宗全, 肖翔, 崔鹏鹏, 马富栋, 覃萱
    2023, 39(02):  51-56. 
    摘要 ( 10 )   PDF (313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准噶尔盆地层阜东斜坡区储层影响因素多、评价难度大、储层研究薄弱这一现 状,以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为例,分析研究区样品岩石学特征及物性特征。首先,分析岩心 资料,建立测井孔隙度物性解释模型。优选孔隙度、含泥率、泥岩厚度、微相类型、含砂/砾率、砂岩 厚度作为储层评价因素,建立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评价模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选定母 子序列并计算出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进而得到评价参数的权系数;采用拐点法确定储层综合评价 的分类阈值,明确储层分类标准,实现对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储层评价。经生产测试验证, 评价结果与油气实际产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基于孔隙模型和灰色理论的储层表征评价方法 切实有效。
    综合物探方法在陈店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柴重阳, 宋玮, 姬寅东, 李万忠
    2023, 39(02):  57-60. 
    摘要 ( 7 )   PDF (2718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查证陈店异常源,探索舞阳—新蔡铁成矿带上覆盖区深部寻找铁矿化体的有效物 探组合方法,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地面高精度重力剖面测量等综合物探方法对陈店磁 异常进行研究,在物探综合剖面异常推测解释的基础上布设钻孔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陈店磁异 常为深部铁矿化体引起的矿致异常,铁矿化体赋存于太古宇太华岩群地层内,埋深较大;重磁反演 推断了区内地层结构、构造格架及磁性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河南汝阳青岗坪铅锌矿矿体特征及找矿方向
    刘荣慧, 殷建锋, 王灵敏, 马雁飞, 王亚栋, 徐琪惠
    2023, 39(02):  61-65. 
    摘要 ( 16 )   PDF (2399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河南省汝阳南部太山庙花岗岩体影响,汝阳县付店—王坪地区岩浆活动强烈,断 裂构造发育,形成了以铅锌钼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本次以汝阳县青岗坪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 过地质测量和工程揭露等方法,探索区域矿床特征,为找矿工作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铅锌矿体主 要赋存于近东西向构造带内,呈豆荚状顺带产出,矿体产状北倾,断裂构造是影响矿床分布的主要 因素。通过分析该矿床成矿机理,认为该区已发现的铅锌矿体周围及大型钼矿床外围区域仍有较 大找矿空间。
    马鞍山任村铜矿成矿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李凯
    2023, 39(02):  66-70. 
    摘要 ( 16 )   PDF (3270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任村铜矿矿区地质工作现有成果,讨论了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并进 一步研究了矿床成因、控矿因素等,提出了区域内新的找矿远景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脉状 铜矿床,矿体主要有3 种赋存状态:一是赋存在大王山组二段安山岩层中的一组北北西向近于相 互平行的节理裂隙带、破碎带中;二是产于正长斑岩与安山岩接触带附近安山岩、正长斑岩脉体内 的节理裂隙带中;三是产于花岗岩与大王山组一段凝灰岩层接触带的凝灰岩层中;矿体受接触带、 凝灰岩层内层间节理裂隙带、破碎带控制,一般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圈定了矿床北、北东 侧铜山—大泉塘—吴村铜金异常作为找矿远景区,对于该区域下一步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义。
    伏牛山区资源条件分析与国家公园规划建议
    郭家增, 李景照, 张景奇, 杨垒, 姚广宗, 何甜甜, 王单, 陈奕妃, 冯孟云
    2023, 39(02):  71-74. 
    摘要 ( 15 )   PDF (1551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伏牛山位于河南西部地市分界线上,山区建立了各种自然保护地,分属不同县市和 行业部门管理,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各自为政,不利于协调发展。资源调查表明伏牛山区文化旅 游景区众多、地质遗迹典型、生物多样性明显、淡水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国家公园的资源条件。伏 牛山国家公园规划建议:整合山区资源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公园分区兼顾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生 态修复因地制宜治建并举。伏牛山区规划建设国家公园可以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统一规划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珍稀物种、恐龙蛋化石等典型地质遗迹、丹江库区等水源地,在生态资源保护基础上 合理开发山区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像控点分布对无人机监测公路变形的精度影响分析
    牟海鹏, 杨默含, 张孝鲁, 宋坤, 高伟, 马峻岭
    2023, 39(02):  75-78. 
    摘要 ( 11 )   PDF (2321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为采动区建(构)筑物变形监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像控点是影响无人机变形 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了像控点分布对无人机监测公路变形的精度影响。研究表 明:①无人机能够快速、高效获取整个公路的变形状态,若需要获取较高的测量精度,则需要布置 较多的像控点,相应劳动强度也增加;②平面误差与高程误差均会随着像控点间距减小而降低,但 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③在进行无人机变形监测时,像控点布设对平面误差的影响较高程 误差大,随着像控点间距降低,平面误差、高程误差均快速下降,但平面误差降低的速度更快。研 究结果对无人机在采动区公路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采矿工程
    井下特大采空区放顶工程研究与实践
    胡永泉, 王海君, 朱军, 曹新海
    2023, 39(02):  79-83. 
    摘要 ( 17 )   PDF (2076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下矿山在顶板稳固而难以自然冒落时,易形成大型采空区,产生较大安全隐患。 经分析矿山技术条件,对顶板的冒落特性进行研究,设计采用局部放顶与切顶弱化相结合的深孔 爆破诱导冒落法对特大采空区进行处理。经成功实施,该方案基本消除了特大采空区的安全隐 患,对相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基于静动态浓密试验的全尾砂絮凝沉降规律研究
    王辉镜
    2023, 39(02):  84-87. 
    摘要 ( 13 )   PDF (214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尾砂絮凝沉降技术是充填采矿中充填料浆制备的关键技术。为研究银珠山铅锌 银矿全尾砂絮凝沉降规律,通过静动态絮凝沉降试验,采用正交试验与数据拟合研究方法,分析絮 凝剂、全尾砂浓度及给料速度对全尾砂絮凝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矿絮凝剂最佳选型为1 200 万分子量APAM溶液,絮凝剂最佳配置浓度为1.354‰,全尾砂最佳入料质量浓度为25.162%,絮凝 剂最佳单耗为37.925 g/t,最佳给料速度(干尾砂)为0.7 t/(m2·h)。试验结果可为该矿山浓密机选型 提供技术支撑。
    底板穿层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技术优化
    赖刘晶, 张翠兰, 张尚斌
    2023, 39(02):  88-91. 
    摘要 ( 10 )   PDF (190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林华煤矿M9 煤层煤巷条带瓦斯预抽效果差、抽采达标难等问题,从钻孔设计、 施工、封孔、抽采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包括优化钻孔设计参数以减少移钻,采用“导向钻杆+控制 压力钻机”以减少下坠量,见煤段采用风排渣以减少瓦斯动力现象,采用囊袋及FDLFZ 型快速封 孔装置优化封孔,采用二次水力扩孔以延长钻孔流量峰值期,优化埋管工艺及合理调控抽采管网。 技术优化后在林华煤矿1091 运输底抽巷穿层钻孔中实施,经过12 个月的预抽,抽采率达66.1%;抽 采达标后,没有出现瓦斯动力现象,煤巷掘进日平均进度达7 m。
    基于数码电子雷管的露天矿山爆破延期时间研究及应用
    付强, 杨军军, 张伟, 黄刚, 张峰, 刘志明
    2023, 39(02):  92-95. 
    摘要 ( 16 )   PDF (2432KB) ( 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露天矿山中深孔爆破大块率高、爆破振动大等问题,利用数码电子雷管延期 精度高、延期时间自由设置等特点,开展应用研究。通过炸药爆炸理论分析,计算出爆破网路中孔 间、排间理论延期时间;通过数值模拟对爆孔周围应力及振动速度进行分析验证,并结合大量现场 爆破试验数据,总结出数码电子雷管爆破延期时间对爆破块度和爆破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明:通过提高数码电子雷管延时精度能够有效降低爆破大块率,使矿石粉矿率从28% 提高到了 44.5%;通过精确控制孔间、排间延期时间,能够有效降低爆破振动。
    不同介质不耦合装药爆破试验研究
    李宗武, 马东, 胡世超, 高常胜, 韩雪娇, 李冬, 宫国慧, 陈宏灏
    2023, 39(02):  96-99. 
    摘要 ( 10 )   PDF (2582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耦合装药介质对爆破效果的影响,采用新型数字激光动态焦散线试验系 统,对比水、空气、黄泥3 种介质偏心不耦合装药的动态裂纹扩展特征。结果表明:偏心不耦合装 药的爆炸冲击波表现出非对称性,冲击波先作用于炮孔偏心侧,后作用于炮孔非偏心侧;水为不耦 合装药介质时,主裂纹起裂时间最早,主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峰值最大;在爆生主裂纹扩展峰值 速度方面,介质效果水>空气>黄泥。
    红林煤矿110工法沿空留巷工程试验研究
    陈华, 曹俊才, 但伸富, 杨威
    2023, 39(02):  100-104. 
    摘要 ( 9 )   PDF (2632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红林煤矿9#煤层为突出煤层,其形成采面所需巷道工程量较大,掘进成本高,耗 时长,易造成采掘接续紧张,而沿空留巷能较好地克服这些问题。由于该矿井受到瓦斯灾害及复 杂地质条件的影响,且没有沿空留巷技术施工经验,故需进行针对性地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项 目首先评估了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并基于行业规范进行了沿空留巷方案的初始参数设计;然后通 过现场试验进行了部分参数优化,并依据优化方案实施了200 m 长度的留巷工程;最后通过全程 采集矿压、变形等数据分析了支护锚索的承载力变化与围岩变形演化等规律。试验表明,优化后 的沿空留巷技术参数能够满足红林煤矿安全需求,该成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某磷矿运输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胡建钊
    2023, 39(02):  105-108. 
    摘要 ( 9 )   PDF (1775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磷矿为规模500 万t/a 的大型新建地下矿山,原设计采用主副井开拓、有轨中段运 输。针对原运输系统存在的施工困难、运输能力调节难度大、开拓工程量大、建设投资高、安全性 差和基建工期长等问题,根据储量分布特征和中段运输需求,提出全皮带运输方案和400 m 水平 主皮带+盘区卡车运输方案,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经比较,400 m 水平主皮带+盘区卡车运输方 案相对原运输方案共减少开拓工程量205 315 m3,降低工程投资11 538 万元,同时简化了提升运输 环节、提高了机械化程度、缩短了基建时间、提高了矿石副产率,并可根据市场行情调节运输能力, 经济效益显著。
    桦树沟矿区崩落法开采放顶方案选择
    曹林君, 林凡优, 王瑞鹏
    2023, 39(02):  109-111. 
    摘要 ( 8 )   PDF (1843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分析,自然崩落放顶方法在桦树沟矿区I 矿体西延10—12 线矿石回采中不可行, 需要采用人工强制放顶的方式。考虑生产成本、安全性、工作管理以及综合效益等因素,对先放顶 再回采方式、集中放顶方式和边回采边放顶方式进行技术经济对比,从而探索最佳放顶方案。结 果表明,先放顶后回采安全性高,回采和放顶管理简单,并可提前放出部分矿石,推荐采用此方案。 此方案应用后,将产生1 245.52 万元的经济效益。
    电子雷管微差爆破技术在银山矿掘进爆破中的应用
    张建华, 张玉健, 陈志强, 王国立
    2023, 39(02):  112-114. 
    摘要 ( 12 )   PDF (1970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井下掘进爆破中,电子雷管微差延期时间的设定是影响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通 过对大直径空孔直眼掏槽掘进爆破延期时间设置的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微差延期时间修正公式进 行优化。得出掏槽孔采用150~300 ms的微差间隔逐孔起爆,崩落眼和周边眼采用50~100 ms微差 间隔的同段延期起爆方案。在银山矿井下巷道掘进中实践表明,方案操作安全性大大提高,爆破 后效果良好,掏槽孔残孔基本在20 cm以下,掘进平均炮孔利用率达到93%,且极少出现残药、残孔 的现象;巷道断面成型规整,爆后岩石块度均匀、爆堆集中,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岩土工程
    层面倾角对组合岩体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李奥博, 贾兴院, 张恒, 周擎, 曹文豪, 朱亚威, 畅晓龙
    2023, 39(02):  115-118. 
    摘要 ( 9 )   PDF (2239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具有层面倾角的组合岩体具有明显的倾角效应,其力学性质会随着层面倾角大小的 变化而改变。为了探究层面倾角对组合岩体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 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单轴压缩下不同层面倾角岩石试样的RA 值、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以 及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不同层面倾角组合岩体在加载初期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加载到后期贯通 扩展为拉伸破坏;倾角15°试样主要发生剪切拉伸复合破坏,倾角25°试样主要发生剪切滑移破坏; 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随着层面倾角的逐渐增大而减小。
    边坡稳定性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发展
    夏钢源, 王黎蝶, 侯克鹏, 王万禄
    2023, 39(02):  119-122. 
    摘要 ( 8 )   PDF (1611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存在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目前所提出的多种分析评价方法都 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为了便于对工程中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合理评价,快速而准确地选择出合 适的方法,按照分析因素确定性程度对几种比较经典且常用的边坡评价方法就其原理、条件、适用 类型等进行分析。与边坡稳定性相关的因子众多,且相互联系、彼此作用,不同类型条件边坡的主 要稳定性影响因子存在差别,在采用非确定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前,需要更加仔细地挖掘适合待评 价对象的影响因子。将确定性和非确定性方法进行耦合,则可以实现优势结合,从而更准确地解 决问题。
    矿岩与胶结充填体异质界面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张应平, 毛国宾
    2023, 39(02):  123-126. 
    摘要 ( 6 )   PDF (1824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异质界面的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结合矿山生产实际,采用模型实验的研究方 法对不同强度的胶结充填体进行振动监测。结果表明:在异质界面中,胶结充填体的减震效果会 随着其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强度为3.2 MPa 的胶结充填体减震效果最差,减震效果最好的是强 度为0.45 MPa 的胶结充填体;爆破地震波在向外传播时,其传播方向和路径会发生改变,同时其波 形还会相互转换;观察得知,强度为0.45 MPa 的胶结充填体反射能力最强,透射能力最弱,而强度 为3.2 MPa 的胶结充填体反射能力最弱,透射能力最强。
    矿物加工工程
    马达加斯加某地区氟碳铈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黄智民, 惠博
    2023, 39(02):  127-130. 
    摘要 ( 10 )   PDF (3577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马达加斯加某矿区稀土矿资源的经济价值,并为开发利用及选矿工艺的确 定提供依据,对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含稀土成分的主要矿物为 氟碳铈矿和独居石,这2 种矿物的赋存状态较好,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可达12.20%,主要为 轻稀土成分Ce、La 和Nd;氟碳铈矿的嵌布粒度较粗,大于0.1 mm占61.13%,有利于重选分离回收 稀土矿物;氟碳铈矿与密切接触的连生矿物针铁矿、云母、石英等因密度差较大,可采用重选工艺 分离,与含量较高且密度相近的重晶石的分离则可借助电磁特性差异实现。
    蒙古国某钼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杨, 罗国清, 卢可可
    2023, 39(02):  131-133. 
    摘要 ( 12 )   PDF (4102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高效开发利用蒙古国某品位低、伴生成分多的钼矿资源,开展了系统的工艺矿 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有用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钼钨钙矿和白钨矿,有害脉石矿物主要为滑 石;辉钼矿粒度变化大,白钨矿粒度微细,钼钨钙矿的粒度介于白钨矿和辉钼矿之间;矿石的结构 主要为粒状柱状变晶结构,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辉钼矿呈片状或弯曲的鳞片状,钼钨钙矿多呈自 形晶粒状包含于石榴石、透辉石、方解石等矿物中,白钨矿与鱼眼石连生;矿石中有约30%的钼以 氧化钼的形式存在,对钼的浮选回收率有很大影响;与辉钼矿可浮性相近的滑石可采用强磁选工 艺除去。因此,矿石宜采用泥砂分选、磁选辅助、选冶联合的工艺处理。
    关宝山浮选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天舒, 郎明阅, 李志明, 房舜尧
    2023, 39(02):  134-138. 
    摘要 ( 12 )   PDF (3014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关宝山浮选尾矿的回收利用,采用MLA 系统对试样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 结果表明,试样中磁(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的含量分别为23.27%、7.04%和2.14%,为主要含铁 矿物,其中铁分布率分别为79.13%、14.12%和5.91%,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含量为66.53%;3 种铁 矿物的粒度分布极细,脉石矿物的粒度较细;试样中的铁矿物和脉石矿物均存在相当数量的单体, 但更多的是连生体,且连生关系密切。该研究结果可作为该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依据。
    粒度分布曲线一致性的评价方法综述
    李琛, 郭静怡, 左蔚然
    2023, 39(02):  139-142. 
    摘要 ( 6 )   PDF (1864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矿物加工破碎中,粒度分布曲线被广泛用于表征矿石的破碎特性,为完善不同破 碎条件下得出的粒度分布曲线之间的一致性研究,利用各距离公式、检验公式及相关系数等方法 对实际粒度分布曲线与理论粒度分布曲线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进行量化,分析和比较各方法的优缺 点,并分析在粒度分布曲线中运用的可行性。在距离公式中,最小一乘法计算复杂但结果直观且 具稳定性;最小二乘法方法简单但易受异常值影响;弗雷歇距离从曲线本身所具特点入手量化整 体的差异。在检验公式中,K-S 检验弥补了卡方检验受样本数量约束的不足,而A-D 检验在K-S 检验的基础上增大了后部数据的权重,使其在结果分析中更灵敏。
    陕西柞水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贺国帅, 黄晓毅, 杨平伟, 陈胜军, 罗小新, 郭霆
    2023, 39(02):  143-145. 
    摘要 ( 10 )   PDF (1940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柞水某金矿石属碳质泥质粉砂岩型及角砾-碎裂岩型金矿石,矿石中的金主要 以次显微金的状态存在,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为确定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 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8%的情况下,采用2 粗1 扫、中矿返回流 程处理,可获得金品位为108.15 g/t,银、砷含量分别为27.00 g/t和10.78%,金回收率为92.14%的金 精矿,试验指标较好,可作为选矿厂设计依据。
    吉林某钼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姚辉, 王辉, 王一清, 钟在定, 寇青军, 贺寒冰
    2023, 39(02):  146-148. 
    摘要 ( 7 )   PDF (1844KB) ( 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林某低品位高含泥钼矿石中辉钼矿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形态复杂。为确定矿石的 高效、低成本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Mo 品位为0.081%的矿石在磨矿细 度为-74 μm 占55% 的情况下,采用1 粗1 精2 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Mo 品位为 6.955%、回收率为91.83% 的粗精矿;Mo 品位为6.90%、含铜1.12% 的粗精矿在再磨细度为-38 μm 占90%的情况下,采用1 粗5 精2 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可获得Mo 品位53.79%、含铜0.17%、 钼作业回收率94.44%的钼精矿。试验流程简洁、高效,可作为开发利用依据。
    贵州某硫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杨文寿
    2023, 39(02):  149-152. 
    摘要 ( 3 )   PDF (2460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某硫铁矿石中有价矿物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高岭石等黏土类矿物,黄铁 矿的粒度分布不均匀,小者小于0.05 mm,大的集合体粒度可达15 mm,多为0.1~2.5 mm,矿石中以 硫化物形式存在的硫占总硫的97.97%。为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 果表明,碎至5~0 mm 矿石中的5~0.5 mm 粒级跳汰重选、0.5~0 mm 粒级螺旋溜槽重选,可获得 产率43.48%、S 品位33.05%、S 回收率91.30%的重选总精矿;重选总精矿磨至-200目占65%的情况 下,采用水玻璃分散矿泥、丁基黄药+丁铵黑药混合捕收硫铁矿,在起泡剂2#油、活化剂硫酸铜的配 合下,经1 粗2 精3 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硫品位为50.35%、回收率为86.58% 的 硫精矿。试验指标较理想,可作为该矿石开发利用的依据。
    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强化某磷重选尾矿低温浮磷研究
    张正虎, 罗惠华, 陈慧, 赵军, 刘宇桐, 刘鑫, 王旭东, 刘幸
    2023, 39(02):  153-155. 
    摘要 ( 9 )   PDF (2039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磷矿石的低温(10~12 ℃)正浮选,以湖北树崆坪矿区后坪矿段重选尾矿为 对象,开展了12种磷酸酯类表面活性剂强化低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AEO-3P、APE-4P、EB-10P 可以作为低温浮选增效剂,其中AEO-3P的增效作用优于APE-4P、EB-10P;MAP-K,ODEP-K的增 效作用较弱,其他磷酸酯没有增效作用。说明含有醇或酚基团、聚合度较低、碳链适宜的聚氧乙烯 醚磷酸酯才有较好的低温增效作用,没有聚氧乙烯醚的磷酸酯或盐类(PBTCA、HEDP-2Na)反而起 抑制作用,碳链较短以及聚合度较大的磷酸酯增效作用不明显,可能是此类药剂的亲水性较强所 致。
    材料·装备
    以纳滤为核心的矿井水净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
    杨志强, 王立杰, 邓艳霞, 周涛, 赵鹏飞
    2023, 39(02):  156-159. 
    摘要 ( 10 )   PDF (183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铁矿矿井回灌水水质净化为背景,从纳滤膜进水预处理要求、纳滤膜结垢的防 止、胶体污染的防治、生物污染的防治、有机污染的防治、膜劣化的防止等几方面,对矿井水纳滤处 理过程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一套以纳滤为核心的高效节能矿井水净化技术工艺。采用“澄清池絮 凝沉淀+多介质过滤+自清洗机械过滤+纳滤膜分离技术+次氯酸钠消毒”等以纳滤为核心的组合 水净化技术对矿井水进行处理,产水水质满足国家规定的回灌水水质标准,运行成本较反渗透技 术低30%左右,并建成国内首家冶金矿山示范工程。研究成果可为纳滤技术在冶金矿山行业的推 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地质雷达在金属矿山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李欣洋, 吴超凡, 陈栋, 陈小兵, 金其忠
    2023, 39(02):  160-163. 
    摘要 ( 9 )   PDF (3249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金属矿山巷道掘进过程中,前方隐伏地质异常体极易引发事故,因此需要对巷道 掘进面进行超前探测。采用天线频率为100 MHz 的地质雷达对马坑铁矿巷道掘进前方进行探测 实验,收集并分析地质雷达的超前探测数据,探索掘进前方的地质异常体情况,并通过实际开挖对 分析结果做验证。结果表明,地质雷达超前探测技术在金属矿山中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对含水 构造等较为敏感,可为巷道开挖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4G+5G+Wi-Fi6融合通信系统在煤矿井下的应用
    刘成武, 景东旭
    2023, 39(02):  164-168. 
    摘要 ( 10 )   PDF (2195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龙华煤矿现有通信系统老化、技术发展受限、无线信号弱、信息传输量少的特 点,在分析现有矿山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能够融合现有通信系统的4G+5G+Wi-Fi6 通信 系统。系统采用矿山专用5G核心组网架构方式,数据在内部运行交流,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安全 性和低延时性;系统融合了矿山现有通信系统,实现了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移动业务功能为主 的业务功能,以及录音、会议、融合通信为主的非业务功能,满足了矿山各工作区域大数据传输的 信息传输功能需求。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金川铜镍矿采掘工程验收中的应用
    潘雪峰, 范丹蕾, 房明亮, 江家谱
    2023, 39(02):  168-170. 
    摘要 ( 11 )   PDF (2499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川二矿区引进Maptek I-Site SR3 型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于采掘工程验收工作,依 靠其出色的测量精度、工作效率及非接触式测量等特点,在提高工程验收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极大 地降低了测量作业强度,减少了安全隐患;利用扫描仪配套的Point Studio 建模软件可快速构建三 维实体模型和精准计算出采掘工程量。此技术为创建绿色矿山、数字矿山奠定了基础。
    挖掘式装载机在破碎矿体回采工程中的应用
    王鑫
    2023, 39(02):  171-173. 
    摘要 ( 12 )   PDF (1636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矿体破碎以及受爆破振动的影响,陕西夏家店金矿矿体在进路掘进中,极易出 现大面积片帮和顶板垮塌。为避免此问题,改为使用挖掘式装载机代替钻爆法进行掘进。经实践 证明,挖掘式装载机作业可以有效降低进路巷道垮塌风险,在进路支护、回采效率、进路充填以及 安全环保等方面都有优越性,较好地解决了陕西夏家店金矿复杂破碎矿体回采过程中的难题。
    安全·环保
    基于贡献度视角的矿区生态保护利益分配研究
    刘高常, 谢依婷, 谭吉玉
    2023, 39(02):  174-179. 
    摘要 ( 9 )   PDF (2234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与区域环境问题的整体性特征不相适应,倒逼生态环境 保护的府际合作。然而,合作者的贡献度与利益分配非均衡化,导致合作负效应或“选择性关注”。 基于模糊决策理论,从公共价值和利益相关者参与视角优化评价主体,从价值创造视角构建指标 体系。采用组合加权算术平均算子集结属性信息,并应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法,构建合作者的贡献 度测度模型,结合赣南稀土矿区生态保护实际案例,有效优化了利益分配方案。该方案有利于促 进合作组织稳定,减少组织负效应,促进矿区生态保护。
    攀枝花宝鼎煤田露头大面积火区探测成果分析
    郭宇, 范永鑫, 高航
    2023, 39(02):  180-183. 
    摘要 ( 11 )   PDF (1664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科学分析煤田露头火区燃烧界限,准确判断其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有利于提出有 效的治理措施。攀枝花市运用高分遥感、无人机航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和设备,对宝鼎煤田大面积 火区开展了详实的探测,探测出39 个火区点位的燃烧状况,形成44.85 km2 的光学影像、10.30 km2 的热红外影像图和250 km2 的遥感影像图,圈定露头火区面积为17.43 万m2,划定影响范围面积为 1 285.19 万m2。根据探测结果,分析了火区特点、变迁原因及危害,提出按照“分级防治、逐步推进、综 合管控”的原则,采取火情监测、火源探测、注水降温、注浆灭火、高温区煤体剥离、黄土覆盖等综合防治 措施,推进火区治理进度,为宝鼎煤田露头大面积火区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山东省赵楼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及涌水量预测
    宋昭睿
    2023, 39(02):  184-187. 
    摘要 ( 18 )   PDF (3175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托巨野煤田赵楼煤矿地质背景和矿井工程地质资料,分析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及充 水因素,再结合井下水文观测数据和地质钻孔抽水试验数据,采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 井涌水量进行预测。研究表明,矿井内充水水源以上煤组煤层涌水为主,上煤组煤层的直接充水 水源为3 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及太原组三灰含水层;结合实际条件,建议采用大井法计算结果, 预计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04 m3/h,最大涌水量为756 m3/h。
    金属矿尾矿库远程网络DCS 安全预警测控系统
    杨帆, 张沛航, 张馨以, 代富平, 李博, 刘水, 董伟龙
    2023, 39(02):  188-193. 
    摘要 ( 14 )   PDF (3184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改变传统尾矿库管理与控制中出现的巡矿劳动强度大、不能提前预测潜在危险、 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预警处理等缺点,提出基于远程网络DCS 的尾矿库安全预警系统。首先设计出 包含感知层、汇聚层、服务层、应用层的尾矿库远程网络DCS 宏观控制架构,进而对每一层的硬件 与软件功能设计进行了具体的介绍,重点论述了DCS 汇聚层PLC 程序设计与远程网络应用层软 件设计。最后对尾矿库预警诊断专家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讲解。实践表明,本系统在很大程度上 降低了工人巡查尾矿库劳动强度与维护成本,提高了尾矿库安全监测和管理水平,具有较好的示 范推广应用价值。
    断层对普朗铜矿底部结构稳定性影响分析
    冯兴隆, 者亚雷, 黄正高, 杜桂泉, 李志钧, 彭张
    2023, 39(02):  194. 
    摘要 ( 15 )   PDF (4095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朗铜矿底部结构岩层中断层纵横交错,矿区首采区赋存的5 条断层将矿体纵横切 割,断层及附近影响带矿岩破碎,岩石自承载能力差,底部结构容易发生变形破坏。通过对现场破 坏情况的长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普朗铜矿底部结构属于“强顶弱帮”型。采用FLAC3D 数值模拟 软件,通过逐渐增大底部结构的竖向应力,模拟分析在不同矿石堆积厚度下底部结构断层附近的 围岩力学状态。结果得出,断层附近围岩位移变形较大,底部结构应力状态跟断层的分布有关,断 层对底部结构稳定性影响较大。
    大采高综采支架稳定性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李积星
    2023, 39(02):  197-200. 
    摘要 ( 8 )   PDF (1688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采高综采技术在厚煤层开采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过高的开采高度会影响支架的 稳定性。通过对支架进行力学分析,探讨大采高条件下支架失稳的影响因素,得出支架在自由状 态以及不同开采高度状态下的极限倾角。当采高小于4.2 m时,极限角因顶板压力的增加而降低, 但降幅越来越小;当开采高度大于4.2 m时,极限角随着顶板压力的增加而增大,且增幅越大。支 架的稳定性与其宽度有关,支架越宽稳定性越高,大采高采煤工作面支架选型的发展趋势为增加 支架宽度。
    不对称采空区孤岛工作面应力分布及微震活动规律研究
    肖自义, 刘体军, 赵子浩, 孙伟超, 廉红卫
    2023, 39(02):  201-206. 
    摘要 ( 7 )   PDF (2941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有效防控不对称采空区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研究其应力分布规律及邻空期间微 震演化特征。以济宁二号煤矿33 02 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理论分析手段,建立孤岛工作面平 均支撑压力力学模型;运用FLAC3D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手段,研究不同阶段力学及破坏特征。得 出了孤岛工作面平均支撑压力理论公式;在一侧邻空阶段,工作面采空侧应力较高,大能量微震事 件主要分布在采空侧;在两侧邻空期间,在受到超前应力影响之后,工作面整体应力进一步升高; 两侧邻空期间大能量事件增多,微震频次增高。
    天然地震对桦树沟铜矿地压活动的影响规律研究
    王东华, 张君, 田宏海, 李金平, 陈大佼, 黄艳伟, 刘芳芳
    2023, 39(02):  207-210. 
    摘要 ( 11 )   PDF (1908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桦树沟铜矿位于祁连山地震带上,天然地震对于矿区安全生产具有一定影响。对矿 区微震事件的“时、空、强”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地震前后矿区微震活动βn值、η 值、能量指数 与累计视体积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反映矿区地压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地震发生当天矿区 没有明显的地压活动,大的地震发生2~3 d 后井下会发生明显的地压活动;天然地震对矿区地压活 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并具有次生灾害的特点。
    基于多分支水平钻井注浆工艺的薄层灰岩水防治效果研究
    赵亚飞, 谢宇铭, 周文博
    2023, 39(02):  211-214. 
    摘要 ( 7 )   PDF (2582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防止太原组薄层石灰岩含水层下部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黄河北部西南地 区煤矿采掘前应用多分支水平定向钻井技术,对平均厚度为10 m的含水层进行注浆加固,将含水 层改造为弱含水层或隔水层。为探究注浆浆液影响范围及改造效果,通过统计钻孔水位分布进行 分析。多分支水平井注浆工艺能形成明显的阻水隔水区域,对太原组薄层石灰岩含水层改造效果 明显,钻井布置越密集则改造效果越优。本次实践为薄层石灰岩含水层加固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技 术支撑。
    江西西华山钨矿生态修复方案探讨
    吴琳伟, 郑俊鹏, 查芳, 张淑梅, 曾祥骏, 李光复
    2023, 39(02):  215-218. 
    摘要 ( 15 )   PDF (2261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华山矿区历经百年开采,造成大面积的地表景观损毁、生态破坏,对矿区生态环 境、可持续发展构成较大威胁。在对西华山矿区地质环境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西华山 矿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整个西华山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布 局。采用地质灾害防治、地貌恢复、边坡绿化的技术方法,提出了修复边坡生态、建设矿山公园的 生态修复方案。生态修复工程将对改善当地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破氰—沉氰联合工艺处理含氰尾矿浆试验研究
    费运良, 郭雪婷, 王莹, 降向正, 吴奇
    2023, 39(02):  219-222. 
    摘要 ( 11 )   PDF (1929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黄金公司全泥氰化尾矿浆液相总氰化物含量为805.58 mg/L,以(亚)铁氰络合离子 形式为主,将原矿浆浓密至55% 情况下进行毒性浸出试验,浸出液总氰化物含量高达51.7 mg/L。 为实现无害化处理,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单一破氰工艺难以有效去除络合氰化物,破 氰—沉氰联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络合氰化物,但难以达到目标要求;向经过压滤/浓密—清水调浆 处理的全泥氰化尾矿浆中加入3 g/L的破氰药剂CG105-A和2.5 g/L的沉氰药剂CG105-B即可满足 氰化物处理目标要求。
    实用技术
    青海昆仑公司贫液中超高浓度铁盐去除工艺研究与应用
    秦贞军, 陈光辉, 牛桂强, 石宝兴, 王虎, 程雨波, 李宁
    2023, 39(02):  223-225. 
    摘要 ( 7 )   PDF (2024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海昆仑黄金有限公司浸出介质中SCN-浓度高达10 225.9 mg/L,Cu+浓度为4 131 mg/L,采用酸化法处理,Cu+几乎全部以CuSCN形式沉淀,贫液中铁离子浓度为4 451 mg/L,锌离子 浓度为2 895 mg/L,铅离子浓度为2.82 mg/L,不足以将铁氰络合物沉淀,因此,浸出介质中铁离子 浓度较高,给浸出和置换作业带来了不利影响。为解决该问题,开展了向贫液添加硫酸锌试验。 结果表明,向酸化阶段的贫液中添加硫酸锌可明显降低铁离子浓度;通过异步沉淀,可实现铜、锌 的分类回收;贫液除铁后,置换阶段锌粉用量由102.5 g/m³降至86.01 g/m³,金泥铁品位由5.2%降至 4.3%,金浸出率提高0.2个百分点,银浸出率提高1.02个百分点,达到了改善浸出介质质量的目的。
    祁雨沟矿区浮尾摇床重选精矿处理工艺研究
    张迪, 秦冠迎, 赵晓磊, 赵天伦
    2023, 39(02):  226-228. 
    摘要 ( 15 )   PDF (1948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祁雨沟矿区选矿厂的摇床重选精矿总体粒度较粗,粒度集中区间为0.90~0.10 mm, 金在0.90~0.45 mm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试样中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金主要以连生金的形 式存在,其次是硫化物包裹金和单体金,含量分别为57.86%、30.70%和11.21%;金矿物主要呈浑圆 状,少量金矿物表面嵌连有脉石矿物。为了高效回收其中的金,进行了选矿流程试验,结果表明, 试样在磨矿后再进行浮选比不磨矿直接摇床重选和磨矿后尼尔森重选效果好,可获得金品位为 27.90 g/t、回收率为58.39% 的精矿。现场以探索试验结果为依据,并参考类似矿山的生产实践进 行了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即将摇床重选精矿直接返回球磨机,这样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CLM2000×1600 型高压辊磨机及其配套系统在马坑铁矿的应用
    余祖芳
    2023, 39(02):  229-231. 
    摘要 ( 18 )   PDF (1660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坑铁矿为了扩大产能,在原三段一闭路破碎与阶段磨矿弱磁选工序间增设了高压辊 磨机及其配套系统。应用实践表明,新工艺系统的增设,通过放粗中、细碎产品粒度,提高了碎矿设 备处理能力,选矿厂处理能力提高1.4倍;通过井下多出矿,多级预选,不仅每年可生产建筑砂、石料 达200万t,而且保证了入磨矿石品位,大大提高了矿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磨前高效预选抛废,大大 减少了进入磨选系统的矿量,单系列球磨系统的精矿产能由原53.52 t/h提高到100.47 t/h;高压辊磨 机的选择性破碎,磨前粗粒湿式预先抛尾,改善了磁选效果,使铁精矿品位由改造前的63.68%提高到 目前的65.42%;高压辊磨机在密闭空间内的层压粉碎不仅噪音低,而且扬尘少,改善了作业环境,减 少了职业危害;铁精矿生产电耗下降4.6 kWh/t,钢球消耗下降246 g/t,节能减排成果突出。
    半自磨工艺在宜春地区代表性锂云母矿石磨矿中的应用探讨
    熊锋, 沈楼燕, 谢添, 何桂春, 黄志强, 赵红波
    2023, 39(02):  232-234. 
    摘要 ( 25 )   PDF (1736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自磨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生产管理方便;厂房占地面积小,土建费用低;易于实现 生产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准确化;对高含泥含水矿石适应性强;选择性碎磨特性有利于实现有 用矿物与脉石的分离;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但目前该工艺尚未在锂云母矿石选矿中应用, 为了推动该工艺在锂云母矿石选矿中的应用,以江西宜春地区某代表性锂云母矿石(含泥多、风化 矿多、易泥化、目标矿物嵌布粒度粗、易过磨、矿石易碎难磨)为对象,从理论、投资及运营成本上分 析了此类矿石采用半自磨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者的结合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从投资及 运营成本上看具有一定的优势。今后业界应加大二者合理、高效融合的研究和论证,进而推动半 自磨工艺在宜春地区以及类似锂云母矿石选矿中的应用。
    在散货装卸中常规压力喷雾降尘装置的自动化改造
    李鑫, 胡川容, 胡永南, 彭晓雪, 常玉锋
    2023, 39(02):  235-237. 
    摘要 ( 10 )   PDF (1914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散货装卸作业中粉尘污染严重,以及常规压力雾化喷雾降尘系统无效耗水量高 的问题,提出在常规压力雾化喷雾降尘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自动感应装置实现自动喷雾思路。对80 万t/a皮带机生产线料斗喷雾降尘装置进行了自动喷雾降尘技术改造,环境监测数据和粉尘污染 扩散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装卸粉尘的减排率达85.3%,粉尘减排量达9.76 t/a,抑尘效果明显,同时 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成果可用于散货装卸作业喷雾降尘系统改造工程,具有良好的工业 应用价值。
    EGF 增渗液在高瓦斯特厚煤层预抽中的应用研究
    李翰
    2023, 39(02):  238-240. 
    摘要 ( 10 )   PDF (1942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GF 增渗液用于煤矿瓦斯预抽钻孔的增透、增渗,从而提高抽采效果。通过在永陇 矿区22311 工作面进行试验和分析,在使用EGF 增渗液后,定向钻孔单孔抽采浓度最大可提升10 倍左右,平均提升3 倍左右,瓦斯抽采流量平均提高近2 倍。该增渗液达到了提高工作面抽采率、 缩短预抽时间的目的,具有高效、绿色的特点。
    改进人工免疫算法对煤矿电力系统馈线自动化优化
    王巍琴
    2023, 39(02):  241-243. 
    摘要 ( 11 )   PDF (1764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馈线自动化的应用能够缩短电力系统故障后的恢复时间,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因 此在煤矿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以某煤矿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为背景,对配电网中 的馈线自动化进行研究,应用改进的人工免疫算法对不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优化馈线终端单元 安装成本,将停电时间缩短,提高经济效益。本研究对相关行业具有参考价值。
    某尾矿库排洪隧洞及竖井跑浑的治理方法
    周瑜
    2023, 39(02):  244-246. 
    摘要 ( 9 )   PDF (172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山谷型尾矿库排洪系统采用溢洪塔-竖井-排洪隧洞的排洪方式,在运行过程中排 洪支洞及竖井出现喷水跑浑现象。经现场勘查,结合尾矿库工程地质条件和建设情况分析,总结 出跑浑原因是隧洞围岩较破碎、裂隙发育,衬砌壁后未进行回填灌浆存在空鼓,从而使库底经岩体 裂隙与隧洞衬砌壁后空隙形成贯通通道。通过采取紧急停排,并在溢洪塔周边抛洒山皮土覆盖堵 漏进行应急处置,然后对排洪隧洞及竖井壁后进行灌浆回填。经过应急处置和永久治理后,该尾 矿库排洪系统跑浑现象消失,排尾恢复正常。
    煤矿用自救器的应用与发展探析
    秦宇
    2023, 39(02):  247-249. 
    摘要 ( 11 )   PDF (158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煤矿自救器的应用现状展开梳理,为煤矿自救器发挥作用和研究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煤矿用自救器基本结构、类型、功能、佩戴方式以及使用和管理维护流程,发现操作不当、 维护及监管缺位导致很多自救器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优化自救器部件、加强培训工作、提 高自救器的管理水平可以极大提升自救器的可靠性,提高事故发生后井下人员的生存时间和生还 几率。
    基于无人机的大型爆破作业智能监测发展
    何茂林, 胡智航, 郭航伸, 付小丹, 白爽
    2023, 39(02):  250-253. 
    摘要 ( 14 )   PDF (1548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集成监测设备的无人机在爆破作业监测中应用,爆破监测模式发生了巨大改 变,无人机监测的优势逐渐显著。从数据处理、爆破效果分析、工程设备疏导、灾害分析与报警4 个方面,本研究梳理分析了集成监测设备的无人机在矿山爆破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基于无人机 的大型爆破作业智能监测技术的发展取决于数据处理系统及网络平台的功能升级;重点发展方向 是能够完成高精度矿山三维地貌的构建,搭载网络平台完成工程设备的运转与人员调动,实现对 矿山大型爆破作业安全、高效地监管。
    跨孔弹性波CT 技术在岩溶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李志
    2023, 39(02):  254-258. 
    摘要 ( 9 )   PDF (3739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溶地质对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施工以及运营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常规地质 勘探方法成本高、效率低、覆盖面窄,难以适应当前高要求、严标准的施工状况。基于某隧道工程, 采用跨孔弹性波CT 技术对场地进行了岩溶地质勘探,将跨孔弹性波CT 测试与钻孔资料进行联合 分析,综合解译、去伪存真,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地质解释成果。试验表明,跨孔弹性波CT 技术在岩 溶勘探中准确度较高,建议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