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0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4-02-18
    木质纤维对充填体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徐 敏 徐路路 石 磊 史洪健
    2024, 40(02):  1-5. 
    摘要 ( 25 )   PDF (2582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木质纤维材料凭借其强韧性、吸附性、组成元素简单的优势,在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领
    域得到广泛使用。为研究其作为添加剂对充填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充填体强度测试实验,结合
    SEM电镜扫描实验、EDS实验、XRD能谱分析实验,观察充填体内部水化反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添加范围内,木质纤维提高了充填体的抗压强度,且作用效果随着灰砂比、料浆浓度的变化而
    改变;在应力-变形曲线峰前阶段,纤维充填体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在峰后阶段,纤维充填体具有较
    大的残余强度,能够储存的能量较高。充填体在失稳破坏后断裂而不垮,表现出良好的塑性变形;同
    时,木质纤维的添加利于充填体内部水化反应,内部絮状结构明显增多,增加了充填体的强度。
    节理分布特征及结构面强度对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李志周
    2024, 40(02):  6-9. 
    摘要 ( 20 )   PDF (2606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节理结构面强度及节理分布特征对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在PFC中构建了基于
    块体语义分割方法的节理岩体数值模型。基于不同节理黏结强度缩放系数f和分割迭代次数n的节理
    参数组合,以节理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为分析指标展开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节理分割迭代次数n较小
    时,节理强度缩放系数f对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u影响不大;当n=4和6时,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u随节理
    强度缩放系数f的增大,首先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后逐渐稳定,但相较于无节理单轴强度仍存在一定
    差距;当n=8时,节理数量逐渐增大,岩体单轴抗压强度随n的变化幅度最大,但最终同样稳定至无节
    理岩体单轴强度;随着节理强度缩放系数f的增大,节理黏结强度增加,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u随节理分
    割迭代次数n的增大逐渐增大,且最终向无节理岩石的力学强度靠近。基于不同f与n的组合,探究不
    同节理参数下岩体单轴抗压强度,为节理岩体力学性能的快速确定提供准确有效的模拟预测方法。
    安徽某铁矿新矿体矿石入选试验研究
    王 宁 武利朔
    2024, 40(02):  10-12. 
    摘要 ( 26 )   PDF (1945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某镜铁矿选矿厂将入选部分以磁铁矿为主的新开采矿体矿石,与原单一镜铁矿石
    相比,新矿体黄铁矿含量显著较高,且出现大量的原镜铁矿石中没有的闪石、绿泥石,但石英、长石含
    量显著较低。为了解新矿石入选对原生产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混合矿(原镜铁矿石与新矿体矿石按
    质量比5∶1配矿)与原镜铁矿对比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45%的情况下,采
    用 1次弱磁选 2次强磁选、强磁选 1精矿一次重选获取精矿、弱磁选精矿与强磁选2精矿及重选尾矿
    后并再磨至过200目筛、筛上二次重选再提精、二次重选尾矿返回再磨、二段全部筛下再1次弱磁选2
    次强磁选、磁选混合精矿 1粗 1精 3扫常规闭路反浮选,TFe品位 31.10%的混合样分选精矿 TFe品位
    66.32%、TFe回收率 78.67%,TFe品位 30.42% 的原镜铁矿样(对比样)分选精矿 TFe品位 66.45%、TFe
    回收率85.26%,表明新矿体矿石的可选性显著下降。
    基于RCM的破碎机维护方案设计
    王晓锋 侯艳敏
    2024, 40(02):  13-16. 
    摘要 ( 24 )   PDF (2175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破碎机维修方式以事后维修为主、事前维护不足,造成设备故障率高、寿命缩
    短、维修成本大等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科学的维护方案。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通过识别关
    键设备,分析设备失效及影响,应用逻辑决断选择维护策略,再形成维护计划,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
    可靠性。通过方案实施,破碎机故障率、故障时长分别较同期降低了40.39%、45.63%,破碎机备件费
    用较同期节约32.15万元;同时有效提高了生产的连续性,降低了投入。
    某巷道掘进数码电子雷管微差分段爆破方案研究
    李志周
    2024, 40(02):  17-20. 
    摘要 ( 21 )   PDF (185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安徽开发矿业公司巷道掘进数码电子雷管微差分段爆破方案,首先通过理论计
    算,设计3种不同的分段爆破试验方案,然后通过开展现场试验,分析各方案的炮孔利用率、爆堆形态
    和爆破振动。结果表明:雷管分段数量对炮孔利用率及爆堆形态影响不大,但是随着分段数量的增
    加,围岩爆破后的大块率减少,爆破振动相对降低,对围岩的扰动较小,爆破效果更好。最终确定了
    巷道掘进的数码电子雷管10段微差爆破方案。
    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铁尾矿全资源产品化梯级利用研究与实践
    王 涛 刘壮壮
    2024, 40(02):  21-23. 
    摘要 ( 26 )   PDF (1628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拥有镜铁矿、磁铁矿 2套选别系统,年排放铁尾矿 75万 t,随着
    牛皮岭尾矿库即将堆满,铁尾矿排放成为制约矿山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该问题,阐述了公
    司铁尾矿全资源产品化梯级利用研究与实施情况:①从高压辊磨机闭路辊压产品强磁预选抛尾中捞
    取 3~1 mm细砂 21.3万 t/a;从磁铁矿磨选尾矿中分级脱水提取+0.34 mm粗粒砂 21.71万 t/a;从镜铁
    矿磨选尾矿中分级脱水提取+0.3 mm粗粒砂预计27.2万t/a。②将反浮选尾矿为主的压滤产品作为水
    泥铁质校正原料对外销售。③与附近矿山进行资源整合,将一部分尾矿浆送至该无尾充填矿山进行
    井下充填,另一部分固结压滤料回填至原拟建尾矿库区域,进行闲置土地环境恢复治理。④利用现
    场尾矿具有传统建材用原材料的基本特征,通过浓缩、陈化、干燥、压制、高温瓷化,生产油泥透水砖、
    油泥停车位井字透水砖、建筑用砖、仿古小青瓦、大波瓦等。现场尾矿实现全资源化利用。
    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在某铁矿山井下矿石的质量检测
    侯雷明
    2024, 40(02):  24-26. 
    摘要 ( 31 )   PDF (181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矿山地质工作过程中,井下矿石品位是区分矿岩、地质圈定、矿石损失贫化等诸多生
    产环节的重要数据依据,而井下矿石品位数据主要靠化学分析试验获得。介绍了手持式X射线荧光
    分析仪在某地下铁矿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情况。结果表明:手持式X荧光分析仪对样品铁品位分析几
    乎不受干湿影响;井下巷道检测表明,化验值与校正值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存在较大偏差;
    井下区分矿岩的准确率达100%,区分效果良好。
    带式输送机上大块矿石的机器视觉分拣系统研究及应用
    李秀臣
    2024, 40(02):  27-29. 
    摘要 ( 25 )   PDF (1848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带式输送机大块矿石检测及分拣的效率及准确性,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及安全
    风险,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块铁矿石分拣机器人系统,并投入应用。工业应用表明,该系统
    可对粒度为200~800 mm的大块矿石进行高效、准确地分拣,所采用大块识别方法与分拣机械机构有
    良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大块矿石的识别与分拣的综合准确率达到90%。
    某选厂圆锥破碎机主润滑油污染控制研究与应用
    李秀臣
    2024, 40(02):  30-32. 
    摘要 ( 28 )   PDF (2580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安徽某选矿厂圆锥破碎机主润滑油污染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
    介绍了改造方案与实施情况。通过优化正压防尘系统、选用离线过滤机、加强检修现场管理和日常
    维护管理、正压风机和离线过滤机设置报警系统,可以降低圆锥破碎机非计划停机时间 40 h/a,增产
    4.68万t/a;节约壳牌150# 润滑油28.44万元/a、主润滑滤芯及主润滑油泵等费用108.2万元/a;圆锥破碎
    机的良好运行状态使工作压力由4.0 MPa提高到4.4 MPa,合格粒度产品占比增大,减轻循环负荷,破
    碎机作业率下降 3.4个百分点,降本增效效果显著;设备故障率的下降、非计划检修时间的缩短减轻
    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现场圆锥破碎机主润滑油防污染措施的落实,使得扩能、增产、提质、增效效果
    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安徽某镜铁矿石磨前辊压—预选抛废工艺研究
    武利朔 肖金雄 王 祥 王 宁
    2024, 40(02):  33-35. 
    摘要 ( 21 )   PDF (2653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某低硫磷酸性镜铁矿石中主要有用成分为 Fe,主要脉石成分为 SiO2,以镜铁矿形
    式存在的铁占总铁的96.11%,铁矿物呈稠密、中等稠密、稀疏—星散等不同密集程度的浸染条带状嵌
    布,部分解离较容易。为解决细粒尾矿产生量过大对尾矿库库容的过快消耗,并降低选矿生产成本,
    对原入磨前矿石进行了高压辊磨机闭路辊压—强磁选抛废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立环脉动高梯度
    磁选机 2次粗选抛废,可抛出产率 22.33% 的废石,得到铁品位 42.99%、铁回收率 96.03% 的预选粗精
    矿;预选尾矿中隔出的粗粒(+0.3 mm)可作为建筑用砂出售。在原磨矿前增设高压辊磨机闭路辊
    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湿式粗粒预选抛废—废石捞砂流程,不仅可以显著减少入磨矿量,降低
    入磨粒度,提高入磨品位,减少细粒尾矿产生量,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建筑用砂,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安徽某矿山立式砂仓溢流浓度优化研究
    王博文
    2024, 40(02):  36-38. 
    摘要 ( 22 )   PDF (1563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某矿山为了降低立式砂仓进砂溢流浓度,提高充填生产效率,针对立式砂仓进砂
    溢流水浓度过高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导致溢流浓度升高的不同原因,对砂仓进行了结构改造。
    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加药方式和增加中心消力桶等改造,在双仓分流进砂条件下,砂仓溢流为清
    水;在单仓进砂条件下,进砂溢流浓度前期为清水,当砂层高度超过 7.3 m时,溢流浓度快速升高,可
    通过减少立式砂仓处理量的方式,降低溢流浓度。
    安徽某地下矿山移动智能安全巡检车设计
    朱英杰
    2024, 40(02):  39-41. 
    摘要 ( 22 )   PDF (1921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落实我国《“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精神,推进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应用和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提出在移动车辆
    平台搭建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对巷道进行全线路、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化巡检管理,实现智能化巡检、
    可视化管理,进而提高地下矿山生产的安全性,避免因人工巡检不全面、不量化、人员素质依赖性强
    导致的各种安全事故与损失。
    某铁矿副矿体矿石对主矿体矿石分选流程的适应性试验
    武利朔 王 宁
    2024, 40(02):  42-44. 
    摘要 ( 25 )   PDF (1791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某铁矿I号矿体为主矿体,属石英型磁铁矿石,铁品位为22.96%;Ⅱ、Ⅲ号矿体为硅
    酸盐型含少量镜铁矿的磁铁矿石,铁品位26.99%;矿石中的主要脉石成分为SiO2;石英型磁铁矿石中
    以磁铁矿形式存在的铁占总铁的 68.34%,硅酸盐型磁铁矿石中以磁铁矿形式存在的铁占总铁的
    45.69%。为了减少Ⅱ和Ⅲ号矿体矿石入选对现有流程的影响,将石英型磁铁矿石与硅酸盐型磁铁矿
    石分别按质量比2∶1、5∶1进行配矿,然后采用一段磨矿一段1粗1精弱磁选—二段磨矿二段1粗1精弱磁选—淘洗机精选流程处理,在一、二段磨矿细度分别为-0.075mm占45%和90%,弱磁选粗选、精选磁场强度分别为159.24 kA/m和119.43 kA/m的情况下,对应的
    3种优质铁精矿铁品位70.06%、铁回收率 65.95%,铁品位 69.89%、铁回收率62.17%,铁品位 69.74%、铁回收率 58.08%。试验表明现场流程对Ⅱ和Ⅲ号矿体矿石入选的适应性较好。
    李楼铁矿充填灰砂比优化研究
    王博文 于振建
    2024, 40(02):  45-47. 
    摘要 ( 27 )   PDF (174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充填采矿法胶固粉成本较高,为了降低充填用量,开展胶固粉灰砂比优化研究。以李楼
    铁矿为背景,进行不同粒级尾砂、不同料浆浓度下胶固粉用量对后期试块抗压强度影响的室内及现场
    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灰砂配比充填中,料浆浓度对试块抗压强度值影响更大;在保证充填
    体试块抗压强度不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充填浓度和砂仓溢流浓度,将胶固粉灰砂比由1∶10替换
    为1∶11,达到降低充填胶固粉用量的目的,节约成本约368万元/a,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重板给料机远程自动化控制设计与应用
    智 超
    2024, 40(02):  48-53. 
    摘要 ( 24 )   PDF (3315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板给料机是矿山溜破生产工艺中的一个关键设备,影响上下游工序的生产效率,其
    传统人工控制方式无法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长时间运行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堵塞和淤积等问
    题。为了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对重板给料机自动化控制方面进行研究,使用传感技术与自动化
    控制技术,将激光料位计、电气开关、通讯模块、变频器等设备与PLC进行有机结合,实现重板给料机
    自动给矿功能,减少备件消耗,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熟料含量对矿井充填胶固粉质量影响研究
    钟 凡 代 威 张子钰 李生龙
    2024, 40(02):  54-56. 
    摘要 ( 29 )   PDF (170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充填体强度,节约充填胶固粉生产成本,对胶固粉配
    比进行优化试验。通过调整胶固粉中辅料与矿渣配比以及辅料中熟料与石膏的配比,测试不同熟料
    含量的充填体试块 3,7,28 d抗压强度,研究熟料含量对胶固粉、充填体试块的性能影响。试验结果
    表明,适当降低熟料含量能提高胶固粉前期抗压强度,并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小;当石膏含量提升至
    17.4%、16.8%,熟料含量降低至1.2%、1.8%时,充填试块的前期强度达到最优值;在相同养护龄期下,
    辅料与矿渣配比为 20∶80,熟料掺量为 1.8% 的充填体试块整体抗压强度最优,可使胶固粉单位生产
    成本降低约3元。

    粤东北差干钼金多金属矿成矿特征及模式探讨
    李 炫
    2024, 40(02):  57-62. 
    摘要 ( 13 )   PDF (3407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差干钼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等进行初步调查与统
    计,对矿区的控矿构造、岩浆及成矿作用等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矿区成矿物质来源、控矿因素、矿体
    赋存特征以及成矿模式。差干钼金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产于晚白垩世酸性火山岩地层中,尤其是晚
    白垩世气孔流纹岩、球粒流纹岩地层,矿石类型为钼金矿脉型,蚀变种类主要为硅化、钾(钠)长石化、
    胶状黄铁矿化、赤铁矿化、绿泥石化、萤石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岩本身已
    有成矿物质以及火山喷气阶段深部岩浆源,矿体受北北东向鹿子坑断裂和北西西向2组不同级别、不
    同方向构造的联合控制,构造分支复合变异部位、侵入体接触界面、裂隙发育部位以及层间破碎带是
    矿化富集的有利部位,多期多阶段蚀变和成矿作用有利于形成厚大的钼金多金属矿体。
    江西弋阳曹溪制碱用灰岩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关小强
    2024, 40(02):  63-66. 
    摘要 ( 26 )   PDF (2198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支撑中国精细化高端制碱产业对矿产原料的需求,在曹溪矿区开展深部钻探和地表
    槽探等工作,查明矿区范围内制碱用灰岩矿体特征及空间分布,以分析矿床成因。通过分析勘查成
    果,发现矿床属稳定的沉积型化学碳酸盐型矿床,沉积环境处于低碱低能的浅海开阔台地环境,含矿
    构造为平缓向斜,矿体形态及空间展布随二叠系下统马平组地层分布,优质矿石主要为灰色巨厚层
    状微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将岩石学特征作为首要的找矿要素,马平组地层作为主要的找矿标志
    层,为曹溪至盘岭一带找矿提供指导。
    江西永丰朱家洞饰面用大理岩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朱文韬 王 伟
    2024, 40(02):  67-71. 
    摘要 ( 21 )   PDF (2526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朱家洞饰面用大理岩矿是江西省近年来探明的一处大型大理岩矿床,矿床地质特征和
    控矿因素研究较薄弱。通过分析朱家洞饰面用大理岩矿地质特征,初步探索矿床成因。结果表明:
    朱家洞饰面用大理石矿赋矿地层为石炭系上统黄龙组,为一套浅海相沉积的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大
    理岩化灰岩地层;根据其颜色、花纹、光泽度等,判定材料档次为中等;碳酸盐沉积与成矿具有明显相
    关性。通过分析本区大理岩成矿地质特征,总结大理岩矿床成因,对区内找矿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3DS MAX在建筑物逆向建模中的应用
    栗红宇 吕金辉 李 策
    2024, 40(02):  72-75. 
    摘要 ( 18 )   PDF (2339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建筑物逆向建模中存在的数据采集效率低、模型精度低、模型效果不真实等
    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 3DS MAX对建筑物进行逆向建模的方法。使用架站式三
    维激光扫描仪对目标建筑物进行多站扫描,利用SCENE软件对多站点云数据进行配准、去噪生成三
    维点云,基于三维点云生成建筑物各立面的正射影像,将影像导入AutoCAD并绘制建筑物二维平立
    面矢量图,将各平立面矢量图导入3DS MAX软件,经建立白模、纹理贴图等过程,生成目标建筑三维
    模型,最后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高效地建立高精度且具有逼真效果的
    建筑物三维模型。
    贵州桐梓三元坝勘查区砂石骨料矿体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分析
    刘 桥 唐长根
    2024, 40(02):  76-79. 
    摘要 ( 25 )   PDF (2157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评价桐梓县三元坝勘查区建筑用砂石骨料矿石资源及其开发价值,对勘查区建筑用
    砂石骨料矿体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勘查区内建筑用砂石骨料矿床构造简单,矿体厚度稳定,资源储
    量规模大,剥采比低;矿石质量稳定,物理力学性能稳定,矿石主要用途产品质量指标符合混凝土Ⅰ类
    粗、细骨料质量指标要求,区内建筑用砂石骨料矿石的开发利用地质条件有利。区内建筑用砂石骨
    料矿石开发具有国家及省部委等相关政策扶持,交通便利,市场前景广,适宜开发。
    基于深孔微差爆破应力场的爆破参数优化*
    邓国梁 唐志恒, 韩启民 李晓峰
    2024, 40(02):  80-85. 
    摘要 ( 24 )   PDF (261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克服矿房大直径深孔微差爆破存在的不足,根据波动学理论,依据柱状药包单孔爆
    破应力传播衰减规律,圈定了微差爆破前后起爆孔距和延期时间范围,进一步推导出两孔微差爆破
    的叠加应力场函数解析式。在此基础上,依据 Mises 准则反推得出孔网参数与延期时间计算公式。
    通过LS-DYNA模拟计算和现场工业试验,对比应力场分布情况和实际爆破效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
    合理性。
    数字化协同平台在龙首矿的应用
    武拴军 王永定 王俊超 龙卫国 何建元 刘鹏山 冯有鑫
    2024, 40(02):  86-91. 
    摘要 ( 29 )   PDF (3223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首矿当前采用CAD二维作图,对于数据文件的存储和管理方式原始、流程繁琐等问
    题,开展基于DIMINE的数字化协同作业与应用研究。将矿山传统的地、测、采等专业间离散、独立、
    分割的技术管理模式向三维集成化、多专业融合、高效率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信息的高度
    共享。采矿数字化和协同作业技术可提高工程师及管理者的信息交流效率,实现矿山地质、测量、采
    矿技术工作精细化管理。实践证明,数字化生产技术协同平台为同类矿山提供了良好的示范,采用
    集约化流程管控方式,提高了矿山本质安全,保障了井下作业安全,为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
    撑。
    某尾矿库销库工程回采设计及稳定性研究
    张众华, 曾霄祥, 刘 涛, 曹其光, 郭国潇 尹清海,
    2024, 40(02):  92-95. 
    摘要 ( 16 )   PDF (1964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销库尾矿库进行尾矿回采,是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而滑坡、溃坝等灾害
    事故在销库工程中频发。为探究出高效经济的回采方式,以多雨潮湿地区某尾矿库销库工程为例,
    通过分析技术条件进行方案设计,并基于数值模拟手段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宜采
    用坝前干式+库内湿式的联合回采工艺,按由内到外、先库后坝、从上至下、单层开采的顺序进行回
    采,在回采过程中坝体稳定性均符合安全要求。
    不同药卷直径下溜井光面爆破成型效果的对比分析
    付海波
    2024, 40(02):  96-99. 
    摘要 ( 19 )   PDF (2504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地下金属矿山高阶段直溜井掘进爆破超挖量大,拟通过降低炸药用量、增大不
    耦合系数对原有大直径间隔装药结构进行优化。经理论分析,提出采用70 mm直径药卷空气间隔装
    药结构替代原140 mm药卷毛竹间隔装药结构,采用数值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对比2种光面爆破装药
    结构的爆破效果。结果表明:140 mm直径药卷间隔装药结构爆破后岩体损伤较为严重,易导致超挖
    问题,光爆成型效果一般;而70 mm直径药卷空气间隔装药结构爆破后岩体损伤明显减弱,有利于溜
    井光爆成型。同时为提高小直径药卷光面爆破过程中岩体破碎度,可考虑增加辅助孔数量,保障溜
    井顺利开拓。
    基于Civil 3D部件编辑器的矿山排土场参数化设计研究
    苏高飞 梁 耀 侯亚博
    2024, 40(02):  100-103. 
    摘要 ( 25 )   PDF (1894KB) ( 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民用建筑行业 BIM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将其应用于有色冶金矿山设计工作势
    在必行,改变以往人工计算、应用AutoCAD插件出图的现状。为实现排土场参数化设计,结合排土场
    设计经验和计算机语言,基于Civil 3D部件编辑器(SAC)研究了参数化设计流程;针对排土场横断面
    形式,创建了多级边坡部件参数化模型,实现了快速建模、三维模型到二维图纸的转换以及排土场库
    容精确计算。基于SAC的排土场三维参数化设计技术促进了设计效率和精度的提升,总结形成了参
    数化设计技术在排土场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流程,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新疆某矿复合顶板工作面开切眼支护技术
    吕景涛
    2024, 40(02):  104-107. 
    摘要 ( 23 )   PDF (1922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有效控制切眼围岩变形是实现采面煤炭高效回采的基础,当切眼顶板为复合顶板时,
    则容易出现离层量大、变形严重的情况,甚至出现冒顶事故。以新疆某矿I010206采煤工作面切眼掘
    进为工程背景,针对切眼顶板为泥岩、灰岩等软硬岩交互组成的复合顶板,同时顶板存在裂隙发育、
    承载能力差、局部有空洞等情况,采用二次成巷方式,完成大跨度切眼掘进,综合使用顶板注浆、锚网
    索支护、喷浆、单体补强方式,实现切眼围岩变形控制,并给出具体支护方案。工程应用后,
    I010206采煤工作面切眼围岩变形量较小,后续设备安装期间,切眼围岩始终保持稳定,实现了复合顶板切眼
    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
    大型金属矿山上下矿带同步开采通风系统方案研究与应用
    姚银佩 孟祥瑞 刘 超 徐禹青 郭 军
    2024, 40(02):  108-112. 
    摘要 ( 23 )   PDF (205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随着开采顺序和开采方法的变化而调整,以满足安全通风需
    求。某大型铅锌矿山由一个矿带开采改为上下矿带同步开采,采矿方法改为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式充
    填采矿法。通过对通风系统进行测定与分析,得出万吨耗风量小、通风能力不足、主扇和通风网路不
    匹配、风量分配不合理、新增矿带开采增加用风等问题,提出上下矿带整体综合分区,形成中央进风
    两翼回风的对角抽压混合式通风方案,并利用 Ventsim软件对通风系统进行验证。工程应用实测表
    明,通风方案满足矿山井下生产需求。
    新鸿发煤矿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巷技术
    王 海
    2024, 40(02):  113-115. 
    摘要 ( 21 )   PDF (1792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贵州地区薄煤层、高瓦斯采煤工作面回采为工程背景,为了提高采面煤炭资源采收
    率、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以及降低巷道掘进成本,提出将切顶卸压技术应用到回采巷道留巷
    中。结合新鸿发煤矿1k302运输巷现场地质条件、布置情况等,介绍了薄煤层工作面切顶卸压留巷的
    施工工艺等,并通过监测顶板下沉情况,分析切顶卸压留巷效果。工程应用表明,在1k302运输巷采
    用的切顶卸压留巷技术方案效果显著,留巷段顶板最大下沉量控制在146.4 mm以内,留巷效果显著,
    为矿井煤炭安全高效回采创造了良好条件。
    河西金矿中等稳固矿体开采方法研究*
    王 超 张文林 许风超 张 武 秦绍龙 于文龙 赵兴东
    2024, 40(02):  116-120. 
    摘要 ( 20 )   PDF (2526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倾斜薄—中厚矿体的开采是矿山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调查河西金矿地质条件及岩
    体质量分级,判定矿岩为中等稳固。依据矿体形态、矿岩稳固程度,进行采矿方法优选。确定采用机
    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法,并进行矿块布置以及采切、回采、充填等工艺设计。实践表明,
    河西金矿采用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尾砂胶结充填法,采场矿石生产能力达 180 t/d,损失率 8.00%,贫
    化率10.00%,作业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基于物元可拓分析的岩体质量分级方法研究与应用
    高光宇, 耿 帅, 杨金光, 尹爱民,
    2024, 40(02):  121-126. 
    摘要 ( 17 )   PDF (2362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岩体质量的因素众多,岩体质量分级中往往面临因素考虑不全面、主观性强以及
    不同因素之间难以进行对比分析等问题,对准确性产生影响。物元可拓分析法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对
    不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目标进行确定。针对某矿岩体质量评价工作,基于物
    元可拓分析法建立岩体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确定经典域、节域、待评物元以及权重,完成对岩体的质
    量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该法对岩体质量的评价结果与工程岩体分级标准相近,证明了方法的合理
    性和准确性。同时,熵权法确定权重更加客观,物元可拓分析法降低了在分析中考虑不全面和专家
    主观性的影响。
    刚波夫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案设计
    钱兆明, 张 君
    2024, 40(02):  127-131. 
    摘要 ( 18 )   PDF (328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矿边坡因地质条件和开挖方式的不同而具有明显的特征,为了对边坡滑坡灾害做
    出有效预警,需要开展边坡监测技术研究工作。首先进行地质构造、岩石力学强度参数和边坡开挖
    形式的调研和分析,其次根据调研和分析结果进行边坡监测技术选型,最后开展边坡监测系统设计。
    研究表明,边坡雷达监测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监测距离长、监测精度高、不受天气影响及可实现自
    动化预警等优势,安装便捷,对于大型深坑露天矿山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基于COMSOL的普朗铜矿裂隙渗流数值模拟*
    冯兴隆 吴 坤 沈啟武 孙熙宁 沙有财 魏庆喜 董桥峰
    2024, 40(02):  132-135. 
    摘要 ( 22 )   PDF (2815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补充普朗铜矿地质特征研究以及探明矿区裂隙渗流特征,基于 COMSOL 软件对
    普朗铜矿裂隙渗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人工测窗法、三维激光扫描法和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法对
    矿区的节理裂隙进行全面测量,调查开采前后矿区岩体裂隙张开度、倾向倾角、分布特征等情况。
    利用 Monte-Carlo 法生成裂隙网络模型并导出矿区岩体裂隙的几何参数,用 COMSOL 软件对普朗
    铜矿中裂隙进行渗流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得出,矿区的孔隙率为 2.56%,渗透系数为 6.52×10-8 m/s,
    对普朗铜矿的开采和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其他类似矿山中裂隙渗流的数值模拟提供借鉴。
    基于Slide的研山铁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杨志彬 于世杰 张太林 吕 斌 羿立涛
    2024, 40(02):  136-139. 
    摘要 ( 15 )   PDF (282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对采场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探究边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以研山铁矿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考虑爆破震动及地震作用荷载,运用Slide二维边坡数值模拟软件
    对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正常工况条件、爆破震动及地震作用下,边坡整体安全系
    数符合要求,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在爆破震动及地震作用下,边坡局部安全系数介于临界值,可能
    存在局部滑坡风险。为保证采场生产安全,提出了相应的边坡管理预防措施,为相关实践工作提供
    一定参考。
    软土地区基坑长短桩支护及监测数据分析
    陈文华 张玉山 刘际付 林俊华 吴 航
    2024, 40(02):  140-142. 
    摘要 ( 19 )   PDF (2269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软土地区基坑长短桩支护的应用效果,以典型软土基坑长短桩支护方案为研究
    对象,通过地层特性和设计要点分析长短桩支护在该项目中的可行性,利用监测数据和支护桩受力
    分析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长短桩的受力特性。研究表明:在软土-黏土-软土地层条件下,长短桩支护方
    式能保证基坑的安全和稳定。通过现场监测可得,长桩承担更多的弯矩,主要起嵌固与抗倾覆的作
    用;短桩与长短一起承担与传递土压力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层软土基坑支护提供指导。
    单轴压缩状态下煤岩组合结构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研究
    梁 良 李奥博 李杨杨 姜绪甲 师建斌 王新蓉 关 韬 王 刚
    2024, 40(02):  143-147. 
    摘要 ( 23 )   PDF (3630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煤岩组合材料强度以及组合倾角的不同,其力学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为了探究
    煤岩组合破坏失稳的力学特性,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开展了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煤岩组合结
    构破坏失稳特征包含2种:一种是破碎失稳,主要表现为煤、岩体的破碎;另一种是滑移失稳,主要表
    现为煤、岩体岩结构面的滑移。煤岩组合结构强度与组合中强度小的岩性有关,不受高强度岩性影
    响;煤岩小角度接触面主要发生破碎失稳,大角度接触面主要发生滑移失稳。
    上海庙矿区复合软岩巷道围岩特征与控制技术
    宋继通
    2024, 40(02):  148-151. 
    摘要 ( 17 )   PDF (275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庙矿区煤层具有赋存条件差,岩层富水性强,岩石胶结性差、强度低等特征,造成
    矿井巷道掘进效率低、巷道围岩变形大、工作面推采速度慢等难题,严重地影响着矿井的安全、高效、
    绿色开采。通过理论分析、实验室验证、现场实测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了矿井软岩巷道围岩特征和
    变形机理,并提出了软岩巷道治水技术与围岩控制原则与控制技术。为软岩巷道围岩控制现场监测
    提供了一定的现场经验。
    梅山自产铁矿石矿物工艺学研究
    勾金玲 甘茂武
    2024, 40(02):  152-156. 
    摘要 ( 32 )   PDF (2601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梅山铁矿石资源,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半自熔性
    混合铁矿石中有回收价值的铁矿物磁铁矿、赤褐铁矿、假象赤铁矿中的铁总分布率达73.97%;磁铁矿
    多为粒状、不规则粒状、多孔不规则状,粒度悬殊,一般在0.03~0.6 mm,粗粒中常包裹有不等量的细
    小脉石颗粒,磁铁矿普遍发生了氧化蚀变,生成假象赤铁矿及赤铁矿,因而磁铁矿与赤铁矿共生关系
    紧密;假象赤铁矿部分与磁铁矿紧密交生产出,部分形成独立的矿粒,粒度一般在0.02~0.3 mm;赤铁
    矿多为不规则粒状、多孔状,粒度一般在0.015~0.4 mm,只有少部分赤铁矿呈单独矿物出现,与脉石
    矿物的嵌布关系较磁铁矿紧密。②不同种类的脉石矿物常构成脉石集合体,部分嵌布在不同种类铁
    矿物间隙,方解石、白云石结晶粒度较粗,与菱铁矿嵌布密切;石英晶粒较细小,部分聚集为集合体,
    分布较为分散,在脉石矿物及铁矿物间隙中均有嵌布;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分布较分散,多与细
    小石英混杂呈岩屑嵌布在不同矿物间。③在碎至-2 mm 样品中,磁(赤)铁矿、菱铁矿单体较少,磁
    (赤)铁矿单体加富连生体合计占68.55%,这为在较粗粒度下进行预富集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减少后
    续磨选矿量,提高后续磨选给矿品位,减少细粒尾矿量,达到良好的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效果。
    钢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彭 伟, 苏 正 王振杰,
    2024, 40(02):  157-161. 
    摘要 ( 25 )   PDF (1657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钢渣作为钢铁冶炼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积量每年持续快速增长,不仅有污染周边
    环境的风险,而且整体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目前,钢渣领域需要更多绿色、廉价、高效的新工
    艺,以提高其综合利用率。为适应钢渣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未来钢渣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综述
    了钢渣综合利用研究现状,分析了钢渣在金属回收、建筑材料、农业生产、新型陶瓷等领域的应用前
    景,对比了在不同领域中应用存在的局限性,展望了钢渣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可为中国提高钢渣利
    用率提供经验借鉴。
    刚果(金)地区超大型铜钴矿资源选冶工艺研究与实践
    余 浔 刘 瑜,
    2024, 40(02):  162-166. 
    摘要 ( 29 )   PDF (2141KB) ( 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洲铜钴矿床主要分布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矿石性质复
    杂等特点,这些铜钴矿石按氧化程度与脉石矿物的特性差异,可分为原生硫化铜钴矿石、低钙混合铜
    钴矿石、高钙混合铜钴矿石、低钙氧化铜钴矿石和高钙氧化铜钴矿石,指出应根据矿石氧化率、脉石
    矿物的类型(对于碱性脉石矿物必须关注Ca、Mg含量)、矿石中铜钴矿物的赋存状态、金属回收率及
    加工成本等因素确定其开发利用工艺,并列举了这5类代表性矿石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指标。概括说,
    除低钙氧化铜钴矿石宜采用直接浸出工艺外,其余各类矿石均宜采用选冶联合工艺,但浮选工艺各
    有特色。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针对不同性质的矿石选用不同的选冶工艺,是获得理想分选指标的
    关键。
    攀西某钒钛磁铁矿石铁品位对铁精矿品质的影响研究
    吴雪红, 王建平, 张 愚,
    2024, 40(02):  167-169. 
    摘要 ( 34 )   PDF (2029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攀枝花矿区不同品质矿石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对现场4种不同品位梯度的有代
    表性矿样进行了原矿铁品位与铁精矿品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原矿铁品位降低,钛磁铁矿、钛铁
    矿的嵌布粒度均变细;②Fe品位较高的原矿,TiO2和V2O5品位也较高,有害成分S含量也较高、但P含
    量较低,其他杂质CaO、MgO、Al2O3、SiO2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③Fe品位较高的原矿,钛磁铁矿中铁含
    量及分布率均较高,即钒钛磁铁矿品位较高,铁精矿理论回收率也较高;④Fe品位较高的原矿,钛磁
    铁矿、钛铁矿和硫化矿含量均较高,钛铁矿与钛磁铁矿含量之比下降;⑤原矿Fe品位越低,矿石越易
    磨;⑥TFe品位较高的原矿,铁精矿产率也较高,精矿TiO2品位、S含量也较高,表明原矿品位较低的矿
    石所生产的铁精矿,其品质更有利于后续冶炼。
    内蒙古某低铜高硫铜矿石的新型抑制剂低碱度铜硫分离试验
    耿立辉
    2024, 40(02):  170-172. 
    摘要 ( 24 )   PDF (1765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低铜高硫铜矿石中的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其他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和
    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云母、绿泥石等;矿石中的黄铜矿与黄铁矿、磁黄铁矿嵌布关系密切,
    现场所采用的以石灰为抑制剂的高碱度铜硫浮选分离工艺,存在矿浆槽和管道结垢严重、影响工业
    生产的稳定性、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以新型硫铁矿抑制剂YA为核心
    药剂进行了抑硫浮铜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65%的情况下,采用1 粗 2 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工艺流程进行了闭路试验,获得了 Cu品位 19.53%、Cu回收率为 90.43%的铜精矿,尾矿Cu品位低至0.038%,取得了理想的低碱度铜硫分离效果,可作为现场优化改造的依据。
    低锌高炉灰选锌与铁炭分离可行性研究
    王 伟 付贵泰 刘金明 孙 伟 李佳伟 孙吉鹏
    2024, 40(02):  173-175. 
    摘要 ( 25 )   PDF (2609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唐山某低锌高炉灰的综合利用率,达到入窑锌粉锌品位6%左右的要求,进行了
    旋流器分级分选+螺旋分选机分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锌品位1.75%的高炉灰经1粗1精两段旋
    流器分级分选,最终可获得锌品位分别为 5.96%、6.27%,锌回收率分别为 47.10% 和 44.21% 的锌粉。
    ②对产率 15%左右的二段旋流器底流采用螺旋分选机分离铁、炭,螺旋分选机内圈产品铁品位分别
    为 47.76%、48.98%,可作为低品位铁产品,或并入底流 1一并开展后续选铁试验;螺旋分选机中圈和
    外圈产品铁品位在34%左右,热量值在2 500 cal/kg左右,铁品位和热量均不高,且粒度较细,处理难
    度大,没有再处理或作为单独产品的意义。研究确定了较理想的锌回收工艺,可作为开发利用依据。
    某锂云母粗精矿磁选再富集试验研究
    邹伟民 梅晓方 邱振忠 梁毅宏 罗志勇 陈笑星 李宇宏
    2024, 40(02):  176-178. 
    摘要 ( 22 )   PDF (168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某锂云母经浮选后粗精矿锂品位2.60%左右,产品竞争力较弱。为提高该锂云母
    精矿的市场竞争力,达到锂品位3.0%以上的要求,进行锂云母粗精矿磁选再富集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65%、给矿浓度 25%、磁介质棒直径 3 mm、强磁粗选 1 背景磁感应强度 1.3
    T、强磁粗选 2背景磁感应强度 1.5 T的条件下,采用 2次强磁粗选工艺流程,可获得锂品位 3.03%、锂
    回收率82.03%的锂云母强磁选精矿;试验达到了对现场浮选精矿再富集的效果,可作为现场工艺改
    造的依据。
    某钨细泥选矿工艺优化研究
    刘涛涛 张书敏
    2024, 40(02):  179-181. 
    摘要 ( 21 )   PDF (1757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钨选厂细泥中钨矿物多分布在-37 μm粒级,以黑钨矿为主、白钨矿少量,钨矿物在产
    率低的粗粒级有一定程度的富集,现场采用离心机脱泥—黑白钨矿混合浮选—白钨矿浮选—摇床重
    选回收黑钨矿工艺处理,WO3回收率仅在 40% 左右。为解决现场工艺流程复杂、钨矿物回收效果不
    理想问题,对现场混合浮选精矿进行了悬浮振动带式精选机分选试验。结果表明,1次粗选工艺在给
    矿浓度 20%、给料流量 140 kg/h、振动速度 350 r/min、皮带速度 140 cm/min 情况下,可获得 WO3品位
    38.13%、WO3作业回收率88.03%的钨粗精矿;采用悬浮振动带式精选机1次粗选、粗选中矿悬浮振动
    带式精选机再选,最终钨精矿WO3品位为31.60%、WO3作业回收率为89.88%,对现场矿泥的WO3回收
    率为72.65%。悬浮振动带式精选机分选工艺不仅显著简化了选别流程,而且WO3回收率得到显著提
    高,可指导现场进行工艺流程改造。
    宜昌某磷矿石X射线预选试验研究
    王 政 蔡亚周 仝庆亮 孙俊奇 苏东良 韩碧芳
    2024, 40(02):  182-184. 
    摘要 ( 24 )   PDF (1831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合理开发利用宜昌某低品位磷矿资源,进行了X射线预选试验。结果表明:P2O5品位
    18.74%的磷矿样碎至40~0 mm情况下,采用筛分(筛孔宽10 mm)、40~10 mm粒级X射线预选抛废、
    预选块精矿和 10~0 mm粒级粉矿合并,获得了 P2O5品位 25.45%、P2O5回收率 91.03%的综合精矿,达
    到磷产品P2O5品位≥25%、P2O5回收率≥80%的研究目标要求;中低品位磷矿石采用筛分—X射线预选
    工艺处理,不仅环保、高效、生产成本低、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而且工艺流程稳定可靠;块废石用于井
    下充填,可有效解决采空区塌陷问题,消除工业固废的潜在次生灾害。
    提高武山铜矿细粒黄铁矿回收率试验研究
    丘世澄 柯圣钊
    2024, 40(02):  185-188. 
    摘要 ( 28 )   PDF (2625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山铜矿选矿厂一段旋流器溢流硫品位为 8.46%,且粒度极细,-10 μm 粒级产率达
    44.93%、硫分布率达44.20%。为提高现场细粒硫回收效果,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分
    级旋流器适宜的溢流管、沉砂嘴直径分别为 48、20 mm,二次分级沉砂硫分配率为 73.40%,较现场旋
    流器参数下提高 2.13个百分点;试验确定的捕收剂乙基黄药粗选总用量为 140 g/t,对应的粗选 1、扫
    选1、扫选2用量分别为80、40、20 g/t;试样的旋流器分级沉砂采用1粗2扫、中矿合并返回流程处理,
    与中矿顺序返回流程相比,在精矿硫品位略低的情况下硫回收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将现场细粒浮
    选2次扫选精矿合并给入粗粒浮硫扫选2作业,可提高硫回收率1.4个百分点,工业试验指标较好。
    某钼矿塔磨机间歇磨矿系统研究
    胡 兵 高双龙 徐海阳
    2024, 40(02):  189-191. 
    摘要 ( 21 )   PDF (1730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的塔磨机及其配套分级系统在一些特殊工况下无法发挥分级筛选作用,为解决磨
    矿产品粒度难以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进行了ZTM系列塔磨机间歇磨矿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间歇磨矿系统采取内循环细磨、定时定量供料方式,可以摆脱特殊磨矿工况对旋流器等分级设备的
    依赖性,充分体现塔磨机的细磨、超细磨能力;系统可以发挥节能降耗、防过磨等特点;以某钼尾矿样
    细磨台时处理能力25 t/h为例,在产品粒度为-0.045 mm80%,塔磨机磨矿周期20 min/次(每个周期实
    际磨矿时间13 min),设备实际负荷系数85%的情况下,对应宜配套400 kW电机。塔磨机间歇磨矿系
    统有望在矿山等领域的特殊工况下发挥细磨、超细磨作用。
    云南某选矿厂浮选机液位自动控制系统改造
    张 兵 阳 勇 王永剑 刘全波 杨 勇
    2024, 40(02):  192-194. 
    摘要 ( 21 )   PDF (1709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云南华联锌铟有限公司选矿厂浮选矿浆液位的稳定性和浮选产品质量,降低设
    备故障率和设备维护费用,节省人工成本,进行了浮选机液位自动控制改造。改造与应用表明:相较
    于传统的浮选机手动液位控制,通过增加液位测量装置、液位控制器、气动执行器,对浮选机建设液
    位自动控制系统,可在DCS远程操作站设置浮选液位系统参数,监控浮选机生产状况,实现浮选机液
    位的快速、稳定调节。
    选矿厂破碎流程自动化控制的设计
    刘 猛, 周 冶, 雷雨田, 邹敏红,
    2024, 40(02):  195-197. 
    摘要 ( 25 )   PDF (1669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破碎工艺流程作为选矿生产的重要环节,其生产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破碎流程具有设
    备数量多且大、分布散、物料转运距离远等特点,造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设备工作状况异常判断
    不及时、检测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进行了选矿厂破碎流程的自动化控制设计,包括含细碎缓冲仓的
    三段一闭路破碎流程的分段连锁启停、全局连锁启停、连锁保护,以及无细碎缓冲仓的三段一闭路破
    碎流程的连锁控制设计,并提出了特殊生产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充气式平底旋流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耿新国 王 飞 高锺志 刁泽玲
    2024, 40(02):  198-201. 
    摘要 ( 23 )   PDF (2848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旋流器的分离精度和效率,设计了一种充气式平底旋流器,并采用CFD数值模
    拟技术探究其内部流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充气式旋流器外旋流附近的压力梯度高于平底旋流
    器,切向充气式旋流器更加明显;充气式旋流器的切向速度在半径10 mm以外区域高于平底旋流器,
    切向充气式旋流器更明显;在内旋流区域中心,充气式旋流器的轴向速度较大,切向充气式旋流器的
    变化更为明显,充气式旋流器在外旋流区域的轴向速度小于平底旋流器;对于粗颗粒来说,切向充气
    式旋流器的分级效率最高,对于细颗粒来说,径向充气式旋流器的分级效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充气
    式旋流器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经验借鉴。
    胶带机管控保护系统研究
    胡马福
    2024, 40(02):  202-205. 
    摘要 ( 28 )   PDF (2294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建某铁矿山胶带机数量十分庞大,为减少因胶带机频繁发生故障对生产造成的影
    响,在分析了该矿山胶带机常见故障基础上,进行了胶带机管控保护系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通
    过基于光学三角测距原理的纵向撕裂检测技术,基于 AI 图像识别技术的皮带纵向撕裂检测方法,
    DCS系统检测、电流异常突变检测、胶带机运行状态检测等技术的应用,可在皮带发生故障后第一时
    间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的发展,尽早恢复生产,将皮带故障造成的损失最小化。
    某大型露天砂石矿山爆破振动对燃气管道的影响研究
    孙江先 陈国强,
    2024, 40(02):  206-209. 
    摘要 ( 20 )   PDF (2169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大型露天砂石矿山拟扩界提产的工程背景,采用了 TC4850型测振仪和 L20-N
    型爆破振动记录仪,对现场爆破振动速度和振动频率进行实测。通过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矿
    山燃气管道方向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通过对比相关规范及类似工程案例,提出了爆破振动对燃气
    管道危害性的判别方法。分析表明,矿山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爆破作业时,产生的爆破地震效应对矿
    界260 m处已有市政燃气管道的影响在允许范围之内,爆破振动速度和爆破振动加速度均小于安全
    允许值,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快掘扰动下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赫连腾 张丰涛
    2024, 40(02):  210-213. 
    摘要 ( 25 )   PDF (2072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黄陵一号煤矿快掘扰动下巷道围岩变形及其控制问题,采用现场调研与监测、理
    论计算等手段,在厘清632回风平巷受快掘扰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围岩水平应力与支承应力分布
    演化特征。632回风平巷自然平衡拱高度为1.048 m。提出临时支护与永久支护相结合的支护措施,
    在632回风平巷顶板采用锚杆+锚索梁+金属网联合支护,两帮采用锚杆+塑钢网联合支护。借助原位
    监测技术验证了围岩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快掘扰动下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控制。
    进路宽度对松散尾砂充填体下护顶层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张燕军 曹国华 王茂德 董超超 冯 帆
    2024, 40(02):  214-217. 
    摘要 ( 22 )   PDF (2960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明进路宽度对松散尾砂充填体下护顶层的稳定性影响,以某矿采空区隔离矿柱回
    采为背景,设计了不同进路宽度下顶部隔离矿柱的回采方案,并利用FLAC3D软件对回采过程进行模
    拟,分析了2种进路方案下矿柱回采时护顶层塑性区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进路宽度下上
    覆充填体塑性区破坏规律基本一致,塑性区集中在护顶层中部,边缘破坏较小;当进路宽度为3 m时,
    护顶层暴露面积小,塑性区范围相对较小;基于力学分析,进路宽度为3 m时可以降低护顶层的留设
    厚度,提高矿石回收率。本研究可为类似地下矿山采空区隔离矿柱的回采提供参考。
    顾桥煤矿随掘地震实时超前探测技术
    张 瑞 郭红星 马彦龙 曹思华 耿 民
    2024, 40(02):  218-221. 
    摘要 ( 34 )   PDF (2452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煤矿智能化掘进过程中,超前探查至关重要。目前,掘进工作面超前探测时,都是在
    工作面停止掘进的基础上进行作业,无法做到边掘边探、随掘随探。基于在线式矿井地震监测分站
    构建的随掘地震实时超前探测系统在巷道掘进的同时,采集掘进机震动引起的地震数据,通过光纤
    网络实时传输至地面服务器的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从数据库中获取当前随掘数据,经过筛选、提取
    虚拟炮集和偏移成像等,对掘进前方和侧前方一定区域进行反射槽波成像,实现以综掘机切割震动
    为震源,利用连续振动波的回波,对巷道前方地质异常体的超期探测。以顾桥煤矿智能化掘进工作
    面1126(3)运顺巷为例,开展随掘地震实时超前探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掘地震可超前探查100
    m范围内落差大于 1/2煤层厚度的断层位置及走向,平面位置摆动误差小于 5 m,总体探测成果准确
    率达80%以上,形成了巷道超前探测递进式地质透明化的一种保障技术。
    某矿区不稳定斜坡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
    陈 刚 刘钢一
    2024, 40(02):  222-225. 
    摘要 ( 20 )   PDF (239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某矿山地质隐患的发展趋势,并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有效依据,基于矿区
    地质环境和不稳定斜坡基本特点,通过分段赤平极射投影和极限平衡分析,对斜坡稳定性进行评价,
    并基于计算结果对矿区地质灾害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矿区不稳定斜坡由于人工开挖
    破坏,在风化、卸荷、降雨等因素下易发生掉块的现象,易产生崩塌等地质灾害。在暴雨及地下水等
    不利因素作用下稳定性不足。研究对于指导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修复具有参考价值。
    某矿动压影响巷道围岩控制技术
    高永飞 胡国锋 胡泽垄 郑元龙
    2024, 40(02):  226-228. 
    摘要 ( 32 )   PDF (189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西北某矿 13084 运输顺槽掘进存在的动压影响。结果表明,
    40 d 时,13084 运输顺槽上部采面垮落,产生的动压延伸至该区域,导致 13084 运输顺槽断面整体垮
    落。通过顶板观测数据可知,13084运输顺槽采用原支护措施,在 30 d时,巷道整体位移量最大达到
    629 mm,巷道变形严重;采用管棚支护和 U型钢增强支护措施,巷道最大变形量为 59 mm,该支护措
    施有效控制了13084运输顺的槽动压影响,围岩稳定。
    复杂富水地层无机固水材料注浆堵水应用研究
    王 亮 张苗苗 孙茂贵
    2024, 40(02):  229-232. 
    摘要 ( 28 )   PDF (2120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钢矿业姑山矿业公司采用的常规单液水泥注浆封堵复杂富水地层导水通道,存在可
    注性及浆液扩散效果差等问题,对此,姑山矿业公司进行了高效无机固水材料替代水泥注浆堵水试
    验。结果表明:高效无机固水材料注入会形成钙矾石,其注浆材料成本为156.98~228.81元/m3 ,注浆
    结石体材料费用仅为常规单液水泥浆的一半;相对于单液水泥浆,高效无机固水材料浆液具有可输
    送性和可注性强、固结速度快、固结后体积收缩率小、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该高效无机固水材料具有
    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抚顺东露天矿开采过程粉尘污染与防治措施
    梁嘉伟
    2024, 40(02):  233-235. 
    摘要 ( 21 )   PDF (1928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开采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作业环境、设备及人体健康均构成重大危害。为促进露
    天采场更好地落实绿色矿山建设精神,保护设备和人体健康,以抚顺东露天矿为例,介绍了汽运粉尘
    是采场粉尘的第一来源,占全矿总产尘量的91.33%;钻机粉尘、电铲粉尘、爆破粉尘、推土机扬尘、凿
    岩机产尘也是采场大气粉尘的重要来源。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其中运输道路除尘主要根据季节
    和降雨状况进行洒水车洒水除尘;钻机除尘采用干、湿2种除尘方式;其他除尘主要采用洒水方式。
    某铜矿全尾砂膏体充填配比优化初步研究
    #br#
    赵雄文 熊国雄 毕 成, 刘鹏鹏, 王贻明,
    2024, 40(02):  236-238. 
    摘要 ( 29 )   PDF (1966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北某铜矿为达到高质量膏体充填的目标,针对料浆浓度低、井下排水量大、充填成
    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全尾砂膏体充填配比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胶固粉作为膏体充填胶结
    材料,满足该矿山生产要求的充填体灰砂比为 1∶7,料浆浓度大于 68%;用 P.O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
    作为膏体充填胶结材料,满足该矿山生产要求的充填体灰砂比为 1∶3,料浆浓度大于 71%;相较于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胶固粉可节约充填材料成本1 368.7万元/a,经济效益显著;该研究结果
    可为后期膏体充填工艺中胶结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厄瓜多尔某铜尾矿浆絮凝沉降优选絮凝剂试验
    岳守艳, 庞增瑞,
    2024, 40(02):  239-242. 
    摘要 ( 33 )   PDF (2061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厄瓜多尔某铜矿浓密机的处理效率,降低输送成本,减少跑浑现象,进行了尾矿
    絮凝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矿浆浓度 16.67%、絮凝剂用量 20 g/t时,添加絮凝剂 BK816F,尾矿浆沉降
    速度最快,沉降80 s后清水层高度即可达15 cm;矿浆浓度30%时,随着絮凝剂添加量的增大,尾矿浆
    沉降速度总体加快,其中BK816F效果最明显,可在较低用量、较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质量
    浓度同为0.1%的絮凝剂溶液,BK816F的黏度最低。各项性能指标均表明,BK816F可作为该铜矿的
    高效絮凝剂。
    基于智能试验装置的磷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
    韩刚强 王莹莹 刘伟涛
    2024, 40(02):  243-246. 
    摘要 ( 26 )   PDF (2392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絮凝沉降试验的智能化水平和分析精准度,采用自主研发的尾砂智能浓密试验
    装置,进行了磷尾砂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砂浆进料浓度与固体通量之间呈倒对勾
    状的函数关系,在进料浓度10%~18%时对应的固体通量维持在高位;随着尾砂浆进料浓度增大,底
    流浓度和溢流水浊度均升高,最佳的尾砂浆进料浓度为 15%,底流浓度超过 72.7%;该尾砂智能浓密
    试验装置自动化操作和智能化分析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准度,可为矿山选择适当的絮凝沉降参数提
    供参考。
    遂昌金矿高浓度似膏体充填系统升级改造*
    吴建俊 陈俊宇 周兴晖 杨建国 李 帅 黄 淇 胡博怡
    2024, 40(02):  247-250. 
    摘要 ( 24 )   PDF (2863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遂昌金矿现有充填系统存在的尾砂斗仓易堵塞、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无法变频调
    节供料量、卧式双轴搅拌机转速过低、充填料浆工作流速过小、充填系统无自动控制系统等问题,进
    行了高浓度似膏体充填系统升级改造。结果表明:通过尾砂斗仓改造,使用变频板带式给料机、高转
    速搅拌桶、小管径充填管道,进行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可显著提高充填质量和效果;充填系统改造
    总投资约90万元,综合充填成本约为40.0元/t。
    液体表面张力对超声雾化特性的影响分析
    李国勇 欧盛南, 刘建国,
    2024, 40(02):  251-254. 
    摘要 ( 23 )   PDF (2079KB) ( 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提升超声雾化技术的效果,利用自主研发的喷雾雾化效果测试装置,系统研
    究了液体表面张力对喷雾粒径与雾滴数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溶液质量
    分数增加,液体表面张力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其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对溶液表面张力的降低效
    果最显著;随着表面活性剂 3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液体雾化粒径先减小,在表面活性剂 3质量分数
    增至 0.015%后雾化粒径呈上升趋势;随着表面活性剂 3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大,雾滴数密度呈先增大
    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该研究对提升超声雾化效果,增强其在粉尘控制、防灭火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
    要意义。
    齐大山铁矿选矿厂碎磨流程考查
    祝焕威 王培龙 徐 峰 徐 涛 林嘉威 刘政宇 寇 珏 孙春宝
    2024, 40(02):  255-258. 
    摘要 ( 38 )   PDF (2483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优化齐大山铁矿碎磨工艺流程与设备配置,对其碎磨流程进行了流程考查。
    结果表明:结合设备配置复杂程度及原矿处理量看,新破碎系统效率更高;现场新系统筛分效率整体
    优于老系统,因此,老系统细碎筛分效率有提高的空间;各作业旋流器分级效率均不理想,一段分级
    效率整体优于二段分级及粗细分级效率;现场二段球磨机的能量利用效率较低,且一段磨矿效果优
    于二段磨矿;流程考查分析结果可为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奠定基础。
    内蒙古某铜冶炼炉渣选矿厂流程确定、设计与生产实践
    黄 杰 荆正强 柯丽芳 张建刚 杜昱初
    2024, 40(02):  259-262. 
    摘要 ( 26 )   PDF (1885KB) ( 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赤峰某铜冶炼炉渣主要为侧吹-连续吹炼炉渣,缓冷后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
    在,铁主要以磁铁矿和铁橄榄石的形式存在。为了确定选矿厂的流程、设备、产品指标等关键工艺技
    术及设备信息,通过对比粗碎—半自磨—球磨方案与三段一闭路破碎—球磨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
    了包含半自磨的碎磨工艺;通过参考类似选矿厂的实践和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确定了
    选矿厂全流程及设备规格型号和数量,并设计了产品指标。生产实践表明,铜冶炼炉渣选矿系统的
    铜精矿铜品位、回收率及尾矿品位等关键指标均优于设计值,实现了全面达产、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