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08期 刊出日期:2022-08-2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合述评
边坡治理工程中材料运输方式探讨
叶建军, 刘迪, 李虎, 王冠海, 王鑫, 周鑫隆
2022, 38(08): 1.
摘要
(
29
)
PDF
(182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材料安全、高效且经济地从堆场运送至坡面是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关键。围绕该问 题,总结了国内边坡治理技术及材料,建立了护坡技术分类系统,将常见材料归纳为两大类及七小 类,同时将常见的边坡材料运输模式归纳为5 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阶段运输方案优选方法,第 一阶段根据实际工况筛选出几种合适的运输方式,第二阶段对筛选出的运输方式采用加权评分法 选出最优运输方案,该方法可实现运输方案的优化。
张家口市矿产资源开发总体规划优化策略
张建飞
2022, 38(08): 6.
摘要
(
30
)
PDF
(1507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推进张家口市矿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协调发 展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节水功能区建设,根据《河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结合全市矿 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从7 个方面对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并提出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策 略,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2015—2021 年黑龙江省煤矿事故分析与防治要点
王丽颖, 刘洋
2022, 38(08): 11.
摘要
(
31
)
PDF
(2268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2015—2021 年黑龙江煤矿事故整体特征、煤矿产权类型、事故成因及事故发生时 间段进行分析,为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供支撑。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呈好 转趋势;重大、特大事故基本消除,一般、较大事故还需加大治理力度;瓦斯、顶板和运输事故为今 后防治重点;换季与法定节假日前后容易发生事故。结合事故整体特点,确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 应急救援体系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黑龙江煤矿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基础。
地质·测量
安徽省南陵县沙滩脚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郑凯
2022, 38(08): 15.
摘要
(
31
)
PDF
(13478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滩脚地区位于铜陵矿集区东部,铜陵至南陵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边缘,北临繁昌火 山岩盆地,南接宣南盆地,成矿条件优越。根据区内以往资料及沙滩脚重、磁、土壤地球化学新调 查结果,结合周边矿床的最新见矿或揭露信息成果,对区内沙滩脚岩体周边已发现矿床点深边部 及勘查工作程度不足的覆盖区进行综合分析。认为沙滩脚岩体周边如湾子郭、金子圩、戴腰山等 已知矿床深边部及百赵冲地区存在铜多金属矿的找矿潜力。
安徽省马鞍山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
吴世雄, 董长春, 孙亚婕, 赵卫东, 马雷
2022, 38(08): 21.
摘要
(
29
)
PDF
(4536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马鞍山市浅层地下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但其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尚未得到有效揭示。为此,以马鞍山市为研究区,在分析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基础上,运用数理 分析、敏感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揭示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及其影 响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主要为HCO
3
-Ca型;指标Mn、Fe、A1、NH
4+
、Zn、 F
-
、NO
2-
的相对极差为11.89~39.62,变异系数为127.25~457.06,其离散程度最高、波动性最强,表明 上述指标容易受到矿业开采、水产养殖等各类人类活动影响。该市地下水质量整体状况良好,总 体受人为影响程度较大;凹山矿区地下水质量较差,主要受到采矿业活动影响;南部石臼湖与姑溪 河一带的水产养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地下水质量。
内蒙古额济纳旗梧桐井南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商振城, 罗先熔, 李超, 张文博, 汤国栋, 赵欣怡
2022, 38(08): 26.
摘要
(
25
)
PDF
(2704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优选内蒙古额济纳旗梧桐井南找矿靶区,在了解矿区基本地质特征基础上开展 了1∶10 000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集了1 521 件土壤样品,分析Cu、Ni、Co、Cr、Pb、Sn、Zn、Mo、W、 Sb、As 等11 种元素的变异系数、浓集系数和富集系数,表明Cu、As、W为有利成矿元素。通过对11 种元素进行R 型因子分析,将元素划分为F1(Cr-Co-Ni)、F2(Cu-Zn-Mo-Pb)、F3(Zn-W)、F4(Sb-As) 4 个组合,采用衬度异常法圈定4 个找矿预测靶区。
皖南旌桥地区钨钼地球化学异常找矿远景
杜国强, 李朋飞, 余有林, 谢金金, 张笑蓉, 刘超
2022, 38(08): 32.
摘要
(
26
)
PDF
(2347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对优选的旌桥地区钨钼异常进行地球化学背景及 异常特征分析,结合查证成果,评价找矿远景。结果显示,旌桥地区钨、钼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以W、 Bi、Mo 元素组合为主,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分布于旌德岩体东部边缘与志留系霞 乡组地层接触带;岩石、土壤剖面测量显示存在原生晕和次生晕异常,在岩体与围岩内接触带新发 现钨(钼)矿化带3 条,与燕山期岩体、石英脉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成因类型为石英脉型;矿化体 与异常规模、强度不相称,具有较好的钨、钼找矿前景。
青阳县蔡家山物化探特征及铅锌矿找矿前景分析
黄晶晶, 李永杰, 李玉松
2022, 38(08): 36.
摘要
(
23
)
PDF
(207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阳县蔡家山地区位于下扬子拗陷带与江南隆起带的过渡部位中段,黄柏岭复背斜 和牛角山向斜北西翼,属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为一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点。依据区域 成矿地质条件及前期勘查工作成果,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矿体地质特征进行重新 梳理,进行找矿远景分析。经研究发现,区内奥陶系仑山组为主要赋矿地层,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为 矿床含矿热液主要通道,柯村花岗闪长岩岩体及闪长玢岩脉为含矿热液来源。通过本次综合研究 及找矿远景分析,认为区内具有良好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矿找矿远景。
豫西太平镇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王瑞利
2022, 38(08): 41.
摘要
(
13
)
PDF
(2206KB) (
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太平镇稀土矿是河南省新发现的一处中型轻稀土矿床,产于北秦岭岩浆岛弧瓦穴子 断裂南侧,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北西向构造蚀变碎裂岩带内。对稀土矿体地质特征进行总 结,对矿脉采用了化学分析、岩矿鉴定、矿石稳定同位素、石英包裹体测试和氟碳铈矿U-Pb 定年等 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以幔源为主,壳幔混源为辅,为中—低热温液成 因的稀土矿床,矿体形成与富CO
2
流体关系密切,成矿时代在加里东期晚期。硅化、萤石化、重晶 石化、黄铁矿化等构造蚀变与稀土矿化关系密切。
新疆西南天山克其克果勒地区碱性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马方彬, 郗国庆, 任永健, 刘星旺, 于汪, 王朝金, 冯宏业, 柳霞丽, 钱洪夫
2022, 38(08): 45.
摘要
(
25
)
PDF
(2918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区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南天山拜城以北,区内碱性岩研究程度较低。通过 对区内碱性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探索其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碱 性岩具富碱,高钾、铝,富集Rb、Th、U、Pb 及LREE,低钙、镁,亏损Sr、Ba、Ta、Nb、Zr、Ti、P 及强负Eu 异常的特征,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质花岗岩类,具I 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形成于造山晚 期—同碰撞的构造环境。
枞阳县城山地区陶家巷铅锌矿床成因分析
李永杰, 邬宗玲, 闫李军, 朱梦蕾
2022, 38(08): 49.
摘要
(
20
)
PDF
(2593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探索庐枞盆地南缘铅锌银矿床成因,对枞阳县城山陶家巷铅锌矿床成矿模 式进行分析。依据矿床类型及前期勘查成果对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特 征等进行梳理,分析矿床形成条件。经研究发现,区内侏罗系磨山组、三叠系拉犁尖组为主要赋矿 地层,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为矿床含矿热液主要通道,城山岩体及晚期闪长玢岩为区内成矿提供含 矿热液流体。
高精度磁法勘探在广德玄武岩矿区的应用
陈涛
2022, 38(08): 53.
摘要
(
21
)
PDF
(308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德玄武岩矿区被第四系大面积覆盖,依靠传统的地质填图,难以找出隐伏的玄武 岩矿体。通过分析玄武岩的物性特征,利用玄武岩的高磁化率,高效地圈定出玄武岩靶区。本次 高精度磁测工作中发现磁异常共14 个,对其中7 个磁异常钻孔经槽探验证后发现了玄武岩矿。玄 武岩所产生的磁异常峰值大、梯度陡,磁剖面曲线锯齿状跳跃,变化剧烈,在地表玄武岩矿露头较 少的情况下,高精度磁测可以作为寻找玄武岩矿的有效手段。
广东省高潭幅调查区矿体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分析
易其森
2022, 38(08): 57.
摘要
(
25
)
PDF
(1930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高潭幅调查区属莲花山锡铜多金属成矿带的核心区域,地质构造复杂。通过 对调查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地质特征与典型矿点,分析成矿条件。结果表明,区内矿床、矿 点在空间上沿莲花山断裂带作北东—南西向分布,除产在侵入岩内接触带外,其它均在外接触带 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地层,与三叠—侏罗系地层的关系密切。区内北东向构造发育,控制了成 矿母岩的形成和分布,同时为成矿元素富集提供导矿条件或容矿空间。高潭幅调查区具有优越的 成矿地质条件,锡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潜力较大。
东至县柯家村熔剂用白云岩及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分析
王杰
2022, 38(08): 61.
摘要
(
21
)
PDF
(1813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东至县柯家村熔剂用白云岩及石灰岩矿矿床开发技术条件,对矿区的地质背 景、矿床特征、矿石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白云岩及石灰岩矿床沿走向、倾向赋存状态 稳定,内部结构简单,矿石质量优良,是优质熔剂用白云岩及石灰岩矿生产地。该矿区具有良好的 远景资源潜力,研究成果为区内后续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广西平广林场那厘矿区熔剂用石灰岩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陆世才, 农良春, 叶胜, 江沙, 龙鹏, 聂继绩, 陈俊宏
2022, 38(08): 65.
摘要
(
21
)
PDF
(1778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思县平广林场那厘矿区熔剂用石灰岩矿位于十万大山复式向斜西部,上思盆地以 北。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矿体地质、控矿因素等,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矿区圈出3 个石 灰岩矿体,矿体规模大,厚度稳定,有益组分CaO 品位在54.21%~55.45%,品位较高且稳定,有害组 分含量低。矿床主要形成于早中二叠世裂谷盆地内的孤立台地,该时期沉积的茅口组地层为石灰 岩矿赋存层位,矿体展布主要受地层控制,次级褶皱及断裂造成地层的重复、缺失。
采矿工程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多目标优选
彭俊
2022, 38(08): 68.
摘要
(
25
)
PDF
(207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场结构参数进行科学评选,选取采场顶部位移终值、 采场生产能力、采切比及吨矿开采成本等指标构建采场结构参数优选指标体系。统计样本采场的 优选指标信息,以模糊优选法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选;以权距优、劣距离平方和最小为目 标函数并求解,得到采场结构参数优选隶属度的最优值。通过各采场的隶属度值对比,得到综合 效果最优的采场结构参数。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选,可用于指导矿山采 场结构参数设计。
某露天转地下矿山采矿方法选择及工艺研究
许洪亮, 张明峰, 马二辉, 樊洁
2022, 38(08): 73.
摘要
(
22
)
PDF
(2124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铁矿受采矿权平面范围限制,圈定的终了境界最低开采标高为1 500 m,露 天残留矿体和深部矿体需要转入地下开采方式回收。提出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和分段充填采 矿法2 种适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的采矿方法,通过对矿山生产能力、设计利用矿量、投资成本、销 售收入和国家产业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定了保安矿柱压矿量少、矿石回采率高、 排土场及尾矿库占地面积小、能避免地表塌陷的分段充填采矿法。对选择的采矿方法进行工艺设 计,确定了采场结构参数和回采工艺。
抚顺西露天矿台阶致裂爆破多炮孔相互作用
于永军, 杨晓琴, 高广来, 刘允秋
2022, 38(08): 77.
摘要
(
19
)
PDF
(4443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揭示爆破钻孔起裂相互作用和裂缝扩展效果,建立露天矿体—地下水耦合力学 模型,通过编程计算研究抚顺西露天矿台阶多炮孔爆破裂缝扩展特性,探究台阶地表以下矿体在 疏干、含有线性分布承压水以及浅层布孔工况下的钻孔与裂缝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台阶爆 破过程中由多炮孔间相互干扰导致起裂具有时差特性,矿体含水与炮孔深度均对此效应有影响; 前者主要是有效应力增大了致裂破岩效果,后者是由于煤岩受载及其非均质性改变了炮孔起裂 顺序。
新屋田露天矿拒爆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胡敏, 张俊杰, 姚煜国, 邹孝能, 江飞
2022, 38(08): 81.
摘要
(
22
)
PDF
(1642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屋田露天矿短期密集发现9 个拒爆孔。为解决此问题,在排除了爆破器材质量、爆 破器材性能、网络设计和人为操作等一般因素后,从起爆具组合和炮孔环境入手,通过对地区季节 气候环境、岩层水文环境、各厂家起爆器材组合爆破效果、不同器材水下接触环境、雷管管体规格 变化等进行层层剖析,并对各项可能原因进行试验验证。分析认为,数码电子雷管聚能穴与起爆 具功能孔孔底起爆药芯间距过大,受含水炮孔水介质间隔影响,雷管起爆能加速衰减,从而导致拒 爆。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加长数码电子雷管管体的解决方案,成功克服了拒爆现象的发生。
某露天灰岩矿大断面硐室开挖技术
赵运涛
2022, 38(08): 85.
摘要
(
25
)
PDF
(1613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露天灰岩矿山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粗碎硐室在采场底部,属高墙大跨度硐室,制定 由上而下的分层施工方案。第1 层利用施工支硐全断面开挖,开挖完成后对拱顶混凝土衬砌,采 用锚杆对衬砌和岩壁进行刚性粘结,拱脚采用“岩锚梁”形式进行支撑。第2~4 层采用先中间拉 槽、后两侧光面爆破成型的方法,开挖完成后对硐室衬砌。此方案相较于无轨盘旋斜坡道开挖节 省施工时间,且第一层施工完成后,后续施工均在钢筋混凝土穹顶的保护下进行,极大提高了施工 安全性。
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在铁山矿边角矿开采的应用
王松涛, 王海伟, 李公堂, 唐先明
2022, 38(08): 88.
摘要
(
20
)
PDF
(1544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山矿是一座露天转地下开采的铁矿山,设计采用的主要采矿方法是垂直深孔落矿 的阶段矿房嗣后充填法,局部的薄矿体和被岩石侵入体分割的边角矿开采时会产生较高的岩石混 入,经济上极不合理。针对-100 m水平以上边角矿,首先进行采矿方法初选,确定以上向分层充填 采矿法开采;然后对各项结构参数进行试验,确定出最优开采方案。经实践表明,该方案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值得在同类型矿山推广。
基于灰色关联法的某地下铁矿过渡段残留矿体采矿方法优选
张延森
2022, 38(08): 92.
摘要
(
23
)
PDF
(1914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理的采矿方法是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矿体安全开采的关键。针对某地下铁矿过 渡段残留矿体上覆为崩落体,下方为充填体的复杂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矿山现有生产技术条件,初 步选定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上向进路充填法、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4 种备选 采矿方法。运用灰色关联法综合考虑多项技术指标,计算4 种备选采矿方法关联度,结果分别为 0.508、0.437、0.524、0.644,从而确定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为最佳备选方法。
煤矿井下智能化高效掘进控制体系的研究
王超
2022, 38(08): 95.
摘要
(
36
)
PDF
(2467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煤矿井下综掘面自动化程度低下、综掘效率低、安全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 型的煤矿井下智能掘进控制系统,通过综合运用远程集控技术、人—机—环协同控制技术等实现 了综掘面多机协同运行控制。实际应用表明,新的智能控制方案能够将井下巷道综掘效率提升 25.5%,将综掘面作业人员数量降低33.3%,对提升井下综掘经济性、实现“无人化”综掘作业具有 重要意义。
龙首矿东采区开拓工程探矿研究与实践
王俊超
2022, 38(08): 99.
摘要
(
31
)
PDF
(1607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龙首矿东采区位于断层构造发育活动区,以往地质资料表明,此区域具有很好的探 矿前景。在总结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构造解析及动力学分析,揭示了后期构造错动过程 和晚期岩浆活动规律,确定了矿体的就位规律,构建了4 种“就矿找矿”模型。同时,将地质技术工 作延续到生产建设的全流程,在龙首矿东采区开拓工程实施了探矿工作,在主矿体上下盘发现了 新的分枝富矿体,有效指导了后续探矿工作的高效开展。
某露天矿边帮开采协同地下空区处理方案设计
孟彪, 贾世杰, 赵国强
2022, 38(08): 102.
摘要
(
26
)
PDF
(1796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某露天矿山北部边坡下存在大量空区,间接影响地表开采范围达50 m×200 m (宽×长)。考虑当前技术经济条件,露天开采协同空区处理方案设计包括单层空区处理、侧翼空区 处理及最终台阶再造。针对侧翼多层空区,首先采用单层采空区处理的方法崩落第一层空区,将 台阶推进至下一层采空区侧翼,再布置斜孔崩落侧翼空区顶板。爆破后空区周围矿石基本回收, 不影响下级台阶开采。
某露天矿排土场下覆矿石采场扩帮设计
姜秀雷
2022, 38(08): 105.
摘要
(
37
)
PDF
(1810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露天矿南扩采场上方存在排土场,影响正常扩帮生产。针对此复杂工程条件,首 先对上覆排土场削坡参数进行设计,后采用盈利法确定经济合理剥采比,以此为指标,对露天矿扩 展部分进行设计。结果表明,开采终了采矿损失率和贫化率与矿山往期相当,而剥采比为11.98, 小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矿石资源回收经济合理。研究思路对具有类似工程条件的矿山设计提供了 借鉴。
杏山铁矿巷道掘进效率的影响因素与优化
张达
2022, 38(08): 108.
摘要
(
33
)
PDF
(1507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杏山铁矿地质条件和生产实际,分析巷道掘进过程中各道工序对巷道掘进速度 的影响,并采取有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提高掘进效率。针对岩石硬度较高的问题,将中心孔与 掏槽孔的距离由200 mm缩小到180 mm,掏槽效果显著提升;针对循环进尺效率低的问题,通过科 学计算,将66个炮孔优化为55个,使炸药单耗从2.65 kg/m
3
下降至2.35 kg/m
3
,掘进效率得到显著提 升。
岩土工程
岩体结构面调查及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王万禄, 王黎蝶, 侯克鹏, 夏钢源
2022, 38(08): 111.
摘要
(
33
)
PDF
(2417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岩体内部赋存的随机不连续面、结构面及软弱面等会降低岩体强度,减弱岩体的稳 定性,开展岩体结构面的研究工作可为明确岩体力学参数、进行岩体稳定性分级与分区奠定基础。 以昆阳磷矿二矿采场边坡岩体为背景,分别采用详细线观测法、极点密度图法、赤平极射投影图法 等对岩体的结构面进行调查,并分析岩体结构面对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结果显示,该矿山采 场边坡岩体的结构面较发育,大多为陡倾类型,且以闭合节理为主,结构面分布对采场的破坏方式 主要是片帮和冒顶。
某露天矿高陡边坡恢复治理研究
范洪杰, 邱化廷, 张延森
2022, 38(08): 115.
摘要
(
20
)
PDF
(1809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露天矿山高陡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削坡减载”的高陡 边坡恢复治理方案,分别对矿山A 区和B 区内的高陡边坡进行削坡设计。基于极限平衡法,分别 对削坡后的边坡安全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自重和地震作用下,A 区和B 区削坡后的边坡 安全系数分别为1.753 和2.301,均大于边坡最小安全系数。
基于PSO-BP 的胶结充填体强度预测研究
石劲, 杜澳宇, 王西兵, 卢骏, 兰建强, 郑先伟
2022, 38(08): 119.
摘要
(
25
)
PDF
(1861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快速、准确地确定胶结充填体强度,构建了基于PSO-BP 的胶结充填体强度预测 模型,并以养护7 d和28 d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结合粒子群算法优 化BP 神经网络初始权值,从而大大提高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下的 神经网络相对误差为0.77%,比BP 神经网络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3.42%,表现出良好的预 测精度。
滇中某磷矿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李小武, 施雄斌, 吕林洪, 周晓超, 张伟
2022, 38(08): 122.
摘要
(
15
)
PDF
(208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磷矿露天采场南帮上部为排土场的情况,采用Slide 软件对露天矿山边帮5 个 典型剖面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边坡安全系数满足Ⅲ级边坡稳定性要求,设计的最终露天 采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对露天采场边坡提出了地表水管理、边坡定期维护、建立边坡监测系统 等措施,以确保露天采场边坡的安全,为矿山下一步的开采工作奠定基础。
矿物加工工程
矿石冲击破碎试验方法综述
郭静怡, BELEK MONGUSH, 廖德华, 左蔚然
2022, 38(08): 125.
摘要
(
17
)
PDF
(1872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落重锤及旋转破碎仪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自磨与半自磨机的选型计算领域,上述两 种方法均采用窄粒级入料进行破碎表征测试,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等问题。 为快速、准确地获得试验所需的表征数据,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宽粒级快速入料测试方法,与传 统测试表征技术相比,新方法经济高效、工序简单,显著降低了测试成本和时间。在对传统窄粒级 破碎表征测试方法和新型宽粒级快速入料测试方法的试验流程、数据处理算法和依托的破碎数学 模型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就试验流程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新老方法对比和评估,指出了宽 粒级破碎表征试验结果与传统表征试验结果仅相差±1 个标准差,因此,新方法是快速表征矿石破 碎性质的有效方法。
岩土工程
水系磁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张强, 孟庆有, 许元凯
2022, 38(08): 129.
摘要
(
24
)
PDF
(1703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推动水系磁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应用,简要回顾了磁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 通过总结水、溶液以及矿浆在磁处理过程中表面张力、粘度、电导率、pH 值、含氧量等性质的变化 规律,分析了产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对浮选过程的影响,阐述了磁处理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介绍了 磁处理技术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情况,指出磁处理技术是一项绿色技术,具有提高有用矿物回收 率、节约能耗、减少污染等特点,对保护环境、提高我国贫细杂矿石选矿技术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 率具有重大意义。但磁处理设备、工艺、理论研究等仍然不够完善,亟待进一步发展以加快其投产 速度,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矿物加工工程
江西某含锂瓷石矿的工艺矿物学特征
刘建伟, 曾晓建, 黄磊, 鲁诗阳, 彭蜀涛
2022, 38(08): 136.
摘要
(
22
)
PDF
(4735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某含锂瓷石矿为近年探明的超大型瓷石(含锂)矿床,为了给该资源中锂铷的回 收利用提供参考,着重对有代表性矿石开展了岩石学、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赋存状态等方面的工 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浅色云母分为原生云母和新生云母,浅色云母嵌布粒度一般为 0.045~1 mm,锂主要赋存于云母中,铷主要赋存于云母和长石中。
某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陈小辉
2022, 38(08): 140.
摘要
(
20
)
PDF
(1994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金矿石为中等硫化物多金属含金矿石,金品位为5.85 g/t,银、铜、铅、锌、硫具有综 合回收价值。为给矿石的高效分选提供依据,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中、细 粒金占75.65%,粗粒金占19.40%,微粒金占4.95%;②矿石中裂隙金占47.51%,粒间金占31.22%, 包裹金占21.27%,其中硫化物包裹金占17.77%;③矿石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大粒金表面清洁、 无污染,仅有极少量金与脉石或方铅矿连生。矿石中的金矿物较易回收。
陕西洛南某金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青翠, 景淼, 高倩倩
2022, 38(08): 143.
摘要
(
17
)
PDF
(4598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了解陕西洛南某金矿石的特点,利用化学分析、XRD分析、大型偏光显微镜鉴定 等多种分析检测手段进行了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金矿物的种类及形态、粒度大 小及含量、嵌布关系及赋存状态等特征,研究发现,该矿石为接触变质岩型强蚀变金矿石,为选矿 工艺研究提供了详细的基础数据。
安徽石芒坑金矿床的成因及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
周雪斐, 陈佳, 段百吉
2022, 38(08): 147.
摘要
(
14
)
PDF
(3304KB) (
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更好地指导找矿工作,实现精准靶向找矿,通过对泾县石芒坑金矿床矿石进行工 艺矿物学研究,可知该矿床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岩脉和志留系唐家坞组地层的接触带 上,金矿物多为银金矿和自然金,“可见金”的嵌布粒度以显微极微粒金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以包裹 金为主,其次为粒间金和裂隙金;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蚀变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 尤以硅化关系最为密切;矿床的主要成因为硅化角砾岩型金矿床。
海南石碌铁矿石磁化焙烧—弱磁选试验
梁居明, 朱海龙, 王开扬, 李志明
2022, 38(08): 151.
摘要
(
23
)
PDF
(1807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南石碌铁矿石铁品位为40.21%,主要有害成分硫含量达1.32%,铁主要以赤铁矿 的形式存在,分布率达73.56%。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预富集—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62.18% 的条件下,采 用1 粗1 精1 扫、中矿顺序返回反浮选流程脱硫,1 次中磁选+1次强磁选预富集,进入磁化焙烧—弱 磁选工艺的矿量减少了16.50%,预富集精矿铁品位为45.61%、S 含量为0.54%;预富集精矿在还原 温度为520 ℃、还原剂浓度为30%、还原时间为20 min,弱磁选给矿细度为-0.038 mm占90%的情况 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6.86%、回收率为92.27%的铁精矿,试验指标良好。
某拜耳法赤泥直接还原选铁试验
李家林
2022, 38(08): 154.
摘要
(
27
)
PDF
(1748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某氧化铝厂拜耳法赤泥铁品位为26.06%、Al
2
O
3
含量为17.53%、TiO
2
含量为5.32%, 有害成分磷、硫含量较低;试样中的铁主要以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达96.85%,主要铁矿 物为赤铁矿,其次为褐铁矿;钛矿物以钙钛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水铝硅酸钙、钙霞石、氧硅钛钠石 和方解石为主。为高效回收其中的铁,采用直接还原—磨矿—弱磁选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 果表明,试样在煤粉用量为30%、还原温度为1 100 ℃、还原时间为120 min,熟料磨矿细度为-0.045 mm86.75%、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03.50 kA/m 条件下,获得了产率为23.17%、TFe 品位为88.60%、回 收率为78.77%的铁粉,较好地实现了其中铁的回收。
新疆某高氧化率氯铜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王永辉
2022, 38(08): 157.
摘要
(
30
)
PDF
(1944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某氧化铜矿石品位较低,为确定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在工艺矿物学研究 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氧化率高达93.12%,有用铜矿物氯铜矿嵌布粒度偏 细,与白云石、绿泥石等脉石矿物共生关系紧密,单体解离困难,属易泥化低品位难选氧化铜矿石; 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的情况下,采用1 粗2 精2 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可 获得Cu品位27.20%、回收率75.39%的铜精矿,实现了铜的有效回收。
德兴铜矿尾矿低碱度浮铜试验研究
杜文平
2022, 38(08): 160.
摘要
(
30
)
PDF
(2676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兴铜矿尾矿回收厂预富集产品的铜品位为0.15%,其中的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主 要分布在0.043~0.015 mm 粒级,90% 的黄铜矿以连生体的形式存在,多数难以充分单体解离;硫 矿物黄铁矿含量高,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主要分布在0.05~0.13 mm粒级。为实现其中铜矿物的 高效回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以现场工艺流程为参考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 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85%的情况下,以亚硫酸钠为抑制剂进行1 粗1 扫2 精低碱度浮选,最终 获得了铜品位16.43%、铜回收率63.12%的铜精矿,较好地实现了试样中铜矿物的低碱度回收。
湖南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罗国清, 黄霞光, 李杨, 卢可可, 施卓雄, 林海
2022, 38(08): 164.
摘要
(
26
)
PDF
(2530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某金矿石Au 品位为2.41 g/t,主要载金矿物为毒砂和黄铁矿,主要脉石矿物有高 岭土、绿泥石等,金矿物的嵌布粒度极微细,单体金粒量极少,大部分金粒与毒砂连生或包含于毒 砂中,少部分金粒包含于黄铁矿中。为确定矿石的适宜选别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试样 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78%的情况下采用摇床重选,重选中矿在再磨细度为-0.074 mm 87.77%情 况下采用1 粗2 精、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了产率为1.84%、Au 品位为111.45 g/t、回收率为85.05%的金精矿,金精矿质量满足含毒砂Ⅰ级品质量要求,较好地实现了金的回收。
某氰化尾渣浮选回收金试验研究
陈建福, 周健, 陈宇, 涂友兵
2022, 38(08): 167.
摘要
(
23
)
PDF
(2138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黄金冶炼厂的金精矿来源非常复杂,氰化浸出工艺不很稳定,导致氰化尾渣金品 位高达3.75 g/t。为减少金流失、提高二次资源的利用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浮选选 金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粒度较细,主要金属硫化矿物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金主 要被未氧化彻底的硫化矿物包裹,在细粒级略有富集;试样采用1 粗2 精1 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 流程处理,最终获得产率为13.27%、金品位为21.47 g/t、金回收率为75.98%的浮选金精矿,取得了 较好的金回收效果,实现了金二次资源的高效回收。
四川某金浸渣浮选回收金试验
路晓龙, 李天恩
2022, 38(08): 171.
摘要
(
22
)
PDF
(1874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某金精粉全泥氰化浸渣-29 μm占80.23%,金品位为4.02 g/t,裸露及半裸露连体 金占总金的40.69%,硫化物包裹金占4.66%,其他金主要赋存在石英及硅酸盐矿物中。为回收该 二次资源中的金,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样采用浮选工艺流程处理,1 次浮选粗精矿 磨至-29 μm 占87.5% 后进行4 次精选,粗选尾矿2 次扫选闭路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金品位为34.20 g/t、回收率为43.49% 的精矿。结合试样金物相分析结果,裸露、半裸露金及硫化物包裹金得到了 较充分的回收。
湖南某方解石型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俞献林, 杨长安
2022, 38(08): 174.
摘要
(
30
)
PDF
(1958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方解石型萤石矿CaF
2
含量为36.73%、CaCO
3
含量为14.34%,主要有用矿物为萤石,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方解石、高岭石及长石。为了高效回收萤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 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BK410 为捕收剂, 采用1 粗8 精1 扫、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最终得到CaF
2
品位为90.32%、回收率为77.11%的萤石 精矿。该工艺流程结构简单合理,浮选指标较理想。
某低品位石英型萤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刘斌
2022, 38(08): 178.
摘要
(
28
)
PDF
(3015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低品位石英型萤石矿石CaF
2
含量29.36%,SiO
2
含量为49.58%,主要有用矿 物为萤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钾长石、铝硅酸盐矿物等;萤石较易解离,磨矿细度为-0.074 mm74.0%情况下已基本单体解离。为确定该矿石的浮选工艺,在条件试验、精选次数试验、开路试 验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85% 情况下,以模数为2.3 的 水玻璃为抑制剂、工业油酸为捕收剂、碳酸钠为pH调整剂,采用1 粗2 扫5 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 处理,最终可获得CaF
2
品位为97.23%、回收率为87.16%、SiO
2
含量为0.75%、CaCO
3
含量为0.87%的 精矿,较好地实现了萤石的回收。
真空碳热还原从铜冶炼渣中提锌研究
阳建国, 马红周, 王耀宁
2022, 38(08): 181.
摘要
(
19
)
PDF
(1816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铜冶炼渣的锌含量为5.15%,主要以氧化锌的形式存在,并有少量硫化锌和硅酸 锌。为确定该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了真空碳热还原试验。结果表明:①配碳量增加,锌 挥发率先显著上升后上升趋缓;反应体系从自然碱度提高至碱度0.6,锌挥发率显著上升至90%以 上。②在初始真空度为10 Pa,1 000 ℃保温0.5 h,反应体系的碱度为0.6,配碳量为理论量的1.9倍 时,锌挥发率达97.72%;CaO不仅能促进ZnS、Zn
2
SiO
4
的还原,同时可避免渣的烧结。③1.9倍理论 配碳量情况下的还原渣中的主要物相为CaFe+2SiO
4
,Fe
3
O
4
和Fe,为后续从渣中回收铁创造了条 件。
某氰化银泥转炉冶炼高硒银烟尘综合回收研究
王卫亭, 张晓军
2022, 38(08): 185.
摘要
(
21
)
PDF
(1808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氰化银泥转炉冶炼烟尘含硒、银、铅、金高的特点,为了避免火法冶炼操作环 境恶劣、渣率高、金银回收率低、硒对后续工序产生不良影响,研究了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火法熔炼 回收绝大部分金银、冶炼渣再氰化浸出金银的工艺。得出稀硫酸优先分离硒的最佳工艺条件:稀 硫酸浓度为25%、固液质量比为1∶6、反应温度为85 ℃;硒浸出液还原的最佳工艺条件:亚硫酸钠 用量为110 g/L、硫脲用量为10 g/L、陈化时间为12 h;硒浸出渣火法熔炼的最佳工艺条件:浸出渣、 铁粉、碳酸钠、煤的质量比为50∶1∶15∶5;火法熔炼渣氰化浸出金银的最佳工艺条件:矿浆浓度为 33%、氧化钙浓度为0.12%、氰化钠浓度为1.2%、氰化浸出时间为96 h;试生产采用试验确定的工艺 条件,共处理金品位为150 g/t、银品位为7%、硒品位为6%的高硒银烟尘40 t,获得了金5.98 kg、金 回收率为99.7%,银2.77 t、银回收率为99.1%,硒2.12 t、硒回收率为88.35%,经济效益达113.19 万 元,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显著。
球团用钙基膨润土干法钠化改性研究
曾榕清, 覃祚明, 张丕慧, 程辉, 张修华, 蒙雪忍
2022, 38(08): 188.
摘要
(
30
)
PDF
(1846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广西某企业A、B2 种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干法钠化工艺,探讨了A、B2 种膨润 土配比、钠化剂种类及其添加量、高速混合时间、陈化时间对钠化效果的影响,制备出性能显著的 钠基膨润土。结果表明,在钠化剂碳酸钠用量为3%,A、B 膨润土配比为2∶1,高速混匀时间为30 s,室温陈化时间为15 h的条件下,获得的钠基膨润土100 g吸蓝量由原来的26.8 g提高至32.1 g,吸 水率由原来的190% 提高至580%,膨胀容由原来的5.0 mL/g 提高至36.0 mL/g,符合冶金球团用膨 润土的质量要求(《膨润土》(GB/T 20973—2020)),可用于冶金球团用黏结剂。该干法钠化工艺具 有操作简单、能耗低、经济实用、生产周期短的特点。
突尼斯OM ELKHECHEB磷矿脱泥溢流浓密试验研究
孔汇贤, 赵勇, 孙腾飞
2022, 38(08): 192.
摘要
(
18
)
PDF
(1827KB) (
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突尼斯加夫萨省磷矿洗矿厂为了改善选磷效果,浮选前用旋流器脱出了pH=7、干矿泥 密度为2.86 g/cm
3
、-23 μm粒级产率为65.2%的难沉降超细矿泥。为解决该矿泥的高效沉降问题,进 行了系统的浓密沉降试验。结果表明:①静态自然沉降试验表明,无论矿浆浓度高低,自然沉降速度 均很慢;浓度越低,沉降速度越快;各浓度下的单位面积干矿处理量基本没有变化。②静态絮凝沉降 试验表明,添加絮凝剂TNS 后,沉降速度显著加快,且TNS 用量越大沉降速度越快,相应的单位面积 干矿处理能力上升;矿浆浓度越高絮凝沉降速度越慢,单位面积干矿处理量先升后降,适宜的矿浆浓 度为5%。③动态絮凝沉降试验表明,随着矿浆给料速度的加快,动态絮凝沉降的底流浓度下降,溢 流水浓度升高。为确保底流浓度大于25%,确定动态浓密试验装置适宜的给料速度为0.10 m
3
/h。
特种石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申保金, 李晓祥, 汪伟, 匡格平, 李庆波, 裴晓东
2022, 38(08): 195.
摘要
(
26
)
PDF
(200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特种石墨制品最优性能,试验研究了3 种特种石墨生产工艺对产品热膨胀 系数、电阻率、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一浸两焙石墨化”最优石墨化升温制 度。结果表明,升温程序2、最高温度2 810 ℃条件下,产品热学综合性能和机械综合性能达到最 优;“一浸两焙二次石墨化”和“二浸三焙石墨化”工艺最终产品的密度、抗折强度、电阻率、热膨胀 系数及各向同性等性能指标更大,即提高产品的机械综合性能,降低了热学综合性能。
石墨抗热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匡格平, 林川, 王群, 张雪峰, 徐秋发
2022, 38(08): 198.
摘要
(
21
)
PDF
(3265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评价石墨抗热震性能优劣,采用工程计算、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石 墨抗热震性能表达式进行了完善,识别材料性能中对抗热震因子敏感的参数,对不同批次石墨制 品的抗热震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与发动机试车结果对比验证,为后续特种石墨研制提供参考依据。
材料·装备
周向挤压磁系磁选机的研究与应用
冯丽丽, 成磊, 王天歌, 郑诏星, 刘之能
2022, 38(08): 202.
摘要
(
21
)
PDF
(2806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我国细粒弱磁性铁矿石比磁化系数极低,常规强磁选技术夹杂率高的难题,研 究了新型永磁周向挤压磁系的结构,探讨了圆周交替磁极磁路中磁力关系模型,将三面轴向挤压 磁路扩展至圆周挤压磁路,建立高磁力、可实现高速磁翻转的周向挤压磁路模型,并开发了周向挤 压磁路的永磁强磁选机,并通过配制矿物和实际矿物的分选试验进行了选别效果验证,为实现弱 磁性矿物高精度分选奠定了技术基础。
煤矿智能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韩伟
2022, 38(08): 206.
摘要
(
38
)
PDF
(2552KB) (
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煤矿安全管理模式落后,各类生产事故频发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煤矿智能化安 全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具有双重预防 工作机制的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经实际应用,该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将安全管理人员 数量降低57.1%,将矿山安全事故数量降低93.6%,实现了矿山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在某尾矿库的应用
向晨光
2022, 38(08): 210.
摘要
(
18
)
PDF
(1487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库是矿山安全隐患点,为提高尾矿库的安全稳定性,在进行了尾矿库在线安全 监测系统特点、设计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在 尾矿库建设在线安全监测系统非常必要,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尾矿库的事故发生概率,提高矿山 生产安全性;随着业界对在线安全监测系统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将会变得更加 完善。
露天矿山移动式炸药混装车云监控系统
彭华志, 陈飞
2022, 38(08): 214.
摘要
(
24
)
PDF
(189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动式炸药混装车作为离散的生产单元,广泛应用在露天矿爆破现场,但其本身属 于重大危险源设备,孤立于现有信息化监控体系之外,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手段。为提 高炸药混装车安全防护现状,通过研究车辆安全风险原理,从生产控制系统监控、视频监测、安全 操作监控等方面,对监控系统功能进行设计。通过基于改进的云监控系统架构的建立,将混装车 的数据与视频信息汇聚在边缘云,通过无线4G专网连接政务云,实现监控系统的云端数据存储与 运行配置。提出构建边缘云—政务云的云服务技术,引入了2 级监控预警技术。云监控系统的建 立,能够将炸药混装车纳入安全监管的范畴,对于日常作业监测预警、调度治理与风险分析具有重 要意义。
安全·环保
某煤矿综放采空区瓦斯与火治理技术
董强
2022, 38(08): 218.
摘要
(
29
)
PDF
(2921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综放工作面放顶煤开采会使采空区遗留大量煤炭,采空区在采取瓦斯抽采措施 时,会导致工作面风流漏入采空区,导致采空区内风流场变化,进而增加采空区自燃危险性。针对 此问题,使用FLUENT数值软件建立了采空区自燃危险区仿真数值模型,计算得到工作面适宜风量 为1 200 m³/min,抽采量为140 m³/min,注氮量为1 000 m³/h,确定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为2.05 m/d。 经现场检验,抽采纯量为15 m
3
/min,风排量为4 m
3
/min,采空区深部CO最大值在2~23 ppm,较好地 兼顾了瓦斯与火治理。
工农固废协同稳定化多重金属废矿渣研究
苏建, 李小明, 华绍广, 尹娟, 廖春雨, 宋海农
2022, 38(08): 223.
摘要
(
26
)
PDF
(2270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给工农固废用于重金属废渣/污染土稳定化修复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研究了工业 固废钢渣、脱硫石膏,农业固废甘蔗渣、鸡粪对冶炼废渣中重金属的同步稳定化效果。在反应层固 废与废矿渣混合比(体积比)为1∶9,材料脱硫石膏、钢渣、甘蔗渣、畜禽粪便的配比为1∶1∶6∶12条件 下,研究了废矿渣中As、Pb、Zn 的浸出毒性在0~360 d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工农固废协同情况 下反应层微生物群落360 d的变化。结果表明,废矿渣中As、Pb、Zn 的360 d 浸出毒性分别降低了 99.8%、100%(未检出)和86.5%,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从180~360 d的微生物群落数据看,共 有OTU占比逐渐降低,阶段降幅分别为22.3个百分点和11.8个百分点;180 d和360 d的门、纲水平 高丰度物种相对稳定,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放线菌纲、拟杆菌纲和第四门纲、绿湾菌纲、杆菌 纲、酸杆菌纲丰度较高,协同稳定化主要诱导以上菌群的丰度变化,进而影响重金属形态与毒性。
宜昌磷矿绿色发展示范区污水处理技术
刘林, 陈爱章, 裴明松, 黎源, 斯小华, 黄德将, 程林, 赵勇兴
2022, 38(08): 227.
摘要
(
12
)
PDF
(3896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宜昌磷矿是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围绕磷矿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磷化工产业集 群,绿色矿业技术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磷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为推广宜昌磷矿绿色发展示 范区污水处理技术与经验,从水质方面介绍了矿井水多级沉淀系统、絮凝剂除磷技术、生活污水净 化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矿区水处理技术,以及生态补偿制度等情况,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保 障了黄柏河流域东支水质达标,构建了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这种磷矿区水处理方法及保障制 度在绿色矿山建设发展中具有推广价值。
重复采动对地表沉陷分布影响研究
张伟, 任振群, 李阳, 杨默含
2022, 38(08): 231.
摘要
(
17
)
PDF
(1884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重复采动对地表的影响,以南屯煤矿七采区地表移动观测结果为研究背景, 揭示重复采动条件下地表沉陷的特征。结果表明:重复采动改变了下沉的分布特征;停采时间短 的采空区比停采时间长的采空区对下沉分布影响更为显著,停采时间短采空区侧下沉值、下沉范 围、下沉速度均偏大;受多次重复采动影响,地表点对采动响应更为迅速,表现为地表移动仅有活 跃期和衰退期。
永兴石英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刘忠元, 薛雷, 管秀娟, 宁睿
2022, 38(08): 235.
摘要
(
23
)
PDF
(2250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废弃石英石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首先开展了现场调查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再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了分区治理方案。采用“削坡减载+截排水沟+挂网客土喷 播+场地平整+覆土植树撒播草籽复绿”的综合方法进行治理,最终达到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提 升植被覆盖度、改善矿山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实用技术
基于Auto CAD 二次开发的露天矿DTM 曲面快速构建计算研究
范振华, 李角群, 付信凯, 卢皎旭, 高松, 程相琛
2022, 38(08): 238.
摘要
(
28
)
PDF
(2266KB) (
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Auto CAD 平台下完成露天矿DTM曲面构建,采用三角剖分算法基于线框模型构 建地表模型及二次境界模型,并求取它们的交线。以此交线剪切地表及二次境界线框模型,组成 含有地形线的终了境界线框模型,实现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建立。构建应用菜单,编制应用程序,最 终实现露天矿终了境界中DTM曲面构建及其运算的程序化。本研究成果在降低误差的同时提高 设计的精度和工作效率,对于露天矿终了境界设计图绘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调度机制研究
田守强, 郑伟
2022, 38(08): 243.
摘要
(
27
)
PDF
(2771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中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实现贵州省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需要从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搭建形式展开科学规划。基于贵州省产供储销体系 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贵州省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运行调度机制,该机制具备全省科学调 度系统、天然气供需预测预警机制、供应保障应急体系、天然气安全运行机制及动态管理能力等科 学功能,切实保证贵州省天然气安全高效供应和民生用气需要,对促进贵州省天然气上、中、下游 协调稳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多尺度与反复注意力机制的矿井图像分类
李辉, 刘规, 袁航, 王雨晨
2022, 38(08): 248.
摘要
(
31
)
PDF
(1834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确煤矸石分类及识别是煤矿安全精准开采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残差网络在图像 分类任务中表现出巨大的优势。利用残差网络并克服其在特征提取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矿井 图像分类模型。该模型结合了多尺度思想以及反复注意力方法,同时,还将ResNet 网络特征提取 法加入到模型当中。除此之外,模型还加入了跳跃连接,可以实现减少模型计算量的功能。基于 真实的实验数据,本模型相比其它分类模型准确率提高了3%。
莱比塘铜矿堆浸场汽车筑堆超径矿石控制
刘李, 侯彦君, 陈礼明, 宋伟韬
2022, 38(08): 252.
摘要
(
30
)
PDF
(2115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缅甸莱比塘露天铜矿堆浸场采用汽车筑堆,施工中常出现矿石超径率超标不符合汽 车筑堆要求的问题。为了解决汽车筑堆各环节中的质量控制难题,对施工各流程特点进行全面分 析,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明确目标、分工负责、全员监督的模式,从多关口管控 超径矿石的问题发生。
石芒坑金矿抽水与注水试验及涌水量预测
李中权
2022, 38(08): 256.
摘要
(
40
)
PDF
(1613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石芒坑金矿详查水文地质工作中,采用稳定流抽水及注水试验的方法来分别求取 含水层的渗透系数。通过分析2 种试验结果的差异,从而确定出合理的渗透系数,为涌水量预测 提供基础。导致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的原因是水量偏小、抽水持续时间短、试验段不一致等。参考 砂岩、粉砂岩渗透系数经验值,选取注水试验的渗透系数,采用大井法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计算 得矿坑涌水量为166 m
3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