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09期    刊出日期:2022-09-26
    固废资源综合利用
    利用工业固废制备新型发泡陶瓷前景研究
    李彪, 裴德健, 华绍广
    2022, 38(09):  1. 
    摘要 ( 23 )   PDF (1656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促进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与高值化利用,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 现状与特点,重点综述了大宗工业固废在有价金属与建筑材料领域的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利用 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制备新型Si-Ca 基陶瓷体系构建与烧结机理特点。从现阶段发展来看,深入探 索Si-Ca 基发泡陶瓷产品研发的可行性及其技术前景,实现大宗工业固废协同制备Si-Ca 基发泡陶 瓷,不仅能消解固废堆存的一系列隐患,缓解企业环保压力,保证矿产资源持续发展,而且可节约 发泡陶瓷领域自然资源的开采与消耗,革新制备工艺与技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高掺量低硅铁尾矿制备泡沫混凝土试验研究
    黄雯, 李育彪, 李鹏飞, 潘梦真, 刘曙, 陈坤
    2022, 38(09):  5. 
    摘要 ( 15 )   PDF (1997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武钢资源集团程潮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尾矿坝铁尾矿大量堆存、污染环境、 存在溃坝等风险及利用难度高的难题,以该低硅铁尾矿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轻质泡沫混凝 土,探究了水料比、水泥用量、发泡剂用量、稳泡剂用量等因素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在铁尾 矿为55% 的高掺量条件下,制备出了密度为600.08 kg/m3、抗压强度为1.080 MPa 的轻质泡沫混凝 土,为该尾矿库中大量低硅铁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固废基胶凝材料固化稳定化某铜矿重金属尾矿试验
    刘龙, 华绍广, 杨晓军, 李书钦
    2022, 38(09):  9. 
    摘要 ( 25 )   PDF (1798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铜矿重金属尾矿的固化稳定化,针对云南某铜尾矿重金属无害化处置要 求,利用研制的固废基胶凝材料胶结固化该铜矿全尾砂,检测固化体各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28 d 重金属浸出毒性,以考察胶凝材料的胶结充填性能和重金属固化稳定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固 废基胶凝材料抗压强度高,满足矿山充填采矿工艺技术要求,28 d 固化体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 GB3838—2002 中Ⅳ类水体限值,可消除尾矿中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隐患。该固废基胶凝材料以 矿渣、钢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为主材,成本低、性能高、应用范围广,实现了固废资源化利用,工 业化推广前景广阔。
    铁尾矿粉对干粉砂浆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周磊, 翁金红, 李凯雯, 王金行, 刘娟红
    2022, 38(09):  13. 
    摘要 ( 24 )   PDF (2640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不同比例铁尾矿粉掺量对干粉砂浆和易性、力学性能以及微观机理的影 响,采用白象山铁尾矿粉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比例替代干粉砂浆中机制砂和水泥的用量进行试 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粉体材料和机制砂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铁尾矿粉替代率的增加,干 粉砂浆力学性能逐渐降低;铁尾矿粉以10%的比例替代机制砂,满足M20 砂浆和易性及力学性能 要求且性能最优;当铁尾矿粉对机制砂和水泥替代率达到30% 时,满足M5 砂浆和易性和力学性 能要求。早期掺入铁尾矿粉能够加速水泥的水化,提高水化程度,生成更多的氢氧化钙;铁尾矿粉 中的硅氧断键和铝氧断键在Ca(OH)2 作用下发生重聚反应,生成以硅酸钙、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 的复盐矿物;掺入铁尾矿粉后,砂浆结构较为松散,强度降低。在10%~30%掺量替代机制砂和水 泥的情况下,干粉砂浆能符合标准规范要求。
    电炉镍铁渣中镁元素资源化利用现状
    常瑞瑞, 曾劲阳, 贺金耀, 庞丹, 王甜, 马红周
    2022, 38(09):  18. 
    摘要 ( 19 )   PDF (157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减少镁资源的浪费,同时实现镍铁渣的大宗利用,针对电炉镍铁渣中镁资源化 利用方面的问题,对电炉镍铁渣通过高温还原法提取镁、浸出和焙烧浸出3 种方法实现镁资源化 利用的工艺现状进行了综述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还原法中采用真空的条件可降低反应 温度,加入CaO等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镁还原率,采用硅作为还原剂较其他还原剂效果更佳;采用浸 出、焙烧浸出的方法,反应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但因渣携带浸出液,存在渣外排堆存受限的问题; 该研究为镍铁渣中镁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某尾矿铁资源回收利用试验研究
    路永森, 高军雷, 张浩
    2022, 38(09):  21. 
    摘要 ( 14 )   PDF (190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选厂为了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改善选厂及周边环境,实现选厂节能减排,针对选 厂尾矿存在一定量铁资源未有效回收利用及尾矿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且占用土地等问题,进行了化 学多元素、物相分析和弱磁—强磁—摇床试验研究。研究得出:该尾矿全铁品位为11.90%,有回 收利用价值,通过试验得到了全铁品位65.72%、铁回收率14.92% 的铁精矿1 与全铁品位59.15%、 铁回收率3.59%的铁精矿2,试验表明该工艺流程可实现该尾矿铁资源的回收利用。
    利用铁尾矿对荒漠化草原矿区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研究
    徐庆荣, 谭辉
    2022, 38(09):  24. 
    摘要 ( 19 )   PDF (1949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缓解荒漠化草原矿区表土稀缺对生态恢复的影响,以为脆弱草原生态系统的稳 定提供保障为目的,研发适用于荒漠化草原矿区的表土替代材料和生态修复技术。利用铁尾矿和 当地污水处理站污泥为原料,按照不同的配比混合后进行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配比下植被的 生长特性和土壤理化性质,优选适于该地区的表土替代材料配比和组合植被。现场试验结果表 明:利用铁尾矿和污泥混合后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具有可行性;混合后的表土替代材料有机质含量 2.42%~15.60%,满足土壤肥力有机质大于0.5%的要求,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与生长;铁尾矿与污泥 按体积比9∶1混合,表土替代材料效果最佳,栽种披碱草、碱茅,植物成活率达90%以上。该研究 可为铁尾矿作为表土替代材料及固体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地质·测量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现状及思考
    唐敏惠, 汪雅菲
    2022, 38(09):  28. 
    摘要 ( 17 )   PDF (2803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地质调查是人类系统认识地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技术 方法对选定地区的基础地质情况进行综合性调查研究,是最为基础性和先行性的地质工作,在今 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在总结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完成现状的基础上, 剖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引领、基础支撑,合理布局、重点突出,需求导向、强化 服务,面上调查、专题深入,中央地方、统筹部署”的工作部署原则,以期为今后工作开展提供思路。
    河南省渑池县耐火黏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李敏
    2022, 38(09):  32. 
    摘要 ( 18 )   PDF (2159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耐火黏土矿产资源,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河南省渑池县 耐火黏土矿床位于渑池县城北约10 km,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陆块南缘。通过总结成矿地质 特征,并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方向进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铁铝质 泥岩建造中,属沉积型矿床类型;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黄铁矿等其他矿物少 量,耐火度一般大于1 760 ℃;③矿体呈透镜状,其产状、形态及分布受沉积间断面的地貌控制,常 与铝土矿共生,分布于铝土矿上部,岩溶漏斗发育的地带有利于优质黏土矿形成。
    黑龙江省造山带研究:关于洋壳俯冲造山和陆壳碰撞造山磨拉石的认识
    张铁安, 刘宇奇, 高洪岩, 杜兵盈, 刘宇崴, 赵雨生, 王旭楠
    2022, 38(09):  36. 
    摘要 ( 13 )   PDF (306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造山带研究中,洋壳俯冲过程和陆壳碰撞造山时限是全球造山带研究的重要内 容。磨拉石是研究造山带洋壳俯冲过程和陆壳碰撞造山时限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通过对黑龙江 省造山带的深入研究,认为从造山带角度分析,磨拉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重塑造山历史,即磨拉 石不仅能够限定地块边缘洋盆关闭时限,还可以反演造山带洋壳后退式俯冲造山期次(洋陆转换 阶段)。分析结果对于研究磨拉石和洋壳俯冲造山过程(洋陆转换过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铜陵蛤蟆岭岩体锆石U-Pb 同位素年代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李忆南, 陶波
    2022, 38(09):  43. 
    摘要 ( 17 )   PDF (2483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陵蛤蟆岭铜金钼矿是近年来铜陵地区重要的找矿新发现之一,具有层控型+斑岩 型+矽卡岩型“三位一体”特征,为一套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蛤蟆岭铜金钼矿位于铜陵矿集区西南 部,该地区勘查程度较低,蛤蟆岭花岗闪长岩体作为该矿的主要成矿岩浆岩地质体,以往地质工作 对其系统研究较少,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通过对蛤蟆岭岩体锆石进行激光剥蚀-多接 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 定年,得出其年龄为(140.4±1.9)~(137.7±1.1) Ma,形成于燕山期早白垩世,与铜陵矿集区的成岩成矿时代段基本吻合,佐证了蛤蟆岭铜金钼矿 找矿成果,对于该地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指示意义。
    储层含油岩石复电阻率特征
    张浩杰, 罗健, 胡芷媛, 王钦莹, 何培雍
    2022, 38(09):  48. 
    摘要 ( 17 )   PDF (2160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电性差异是储层识别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研究储层含油 岩石的复电阻率特征对定量评价含油饱和度具有重要意义。以野外采集的4 块天然砂岩样品为 试验材料,针对4 块物性参数(孔隙度、渗透率等)不同的砂岩,在不同含油饱和度下进行油水驱替 试验,分别得出4 块砂岩的复电阻率幅频与相频曲线。并通过Cole-Cole 模型进行反演得到相应的 模型参数,分析了砂岩电阻率、极化率与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为勘探砂岩储层以及对储层进行 含油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开采沉陷研究进展——基于2011—2021 年CNKI 期刊文献统计
    毛国政, 方媛, 李新森, 欧隽而, 方昕然, 朱惠敏, 何培雍
    2022, 38(09):  53. 
    摘要 ( 17 )   PDF (4552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科学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适时开展开采沉陷相关领域的综合研究。通过对期刊文 献数量变化、高被引分布、研究层次、刊载来源、贡献单位以及协同关键词进行详细分析,科学谱绘 “开采沉陷”整体轮廓与发展态势,并以此为基础系统阐释其发展现状及现行特征。研究表明:作 为一项以自然科学属性为主的复合型研究,“开采沉陷”相关主题研究基础坚实,研究机构之间学 术交流广泛具有提升空间,研究热点相对集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开采沉陷领域未来研 究的热点,供后续研究参考。
    采矿工程
    莱比塘铜矿采剥物料提前判断方法的探讨
    宋伟韬, 刘李, 李强兵
    2022, 38(09):  58. 
    摘要 ( 14 )   PDF (2081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缅甸莱比塘铜矿在采矿过程中,因生产安排必须进行采装的区域未获得炮孔岩粉取 样化验结果时,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采用炮孔数据库分析和矿物分析仪现场判断的方式,提前对 物料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从而保证了矿山的采剥生产,满足矿区生产指导的需求,为类似工程提供 了较好的借鉴和参考。
    基于提高混装乳化炸药爆炸效能利用的创新爆破技术
    陈红权, 谢建德, 朱龙龙, 曹蕾
    2022, 38(09):  61. 
    摘要 ( 13 )   PDF (2508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BCR(D)H-15型和BCRH-15E型现场混装车在露天铁矿的使用,通过优化爆破 参数、改善装药结构、调整炸药配比,从本质上提高了混装乳化炸药爆炸效能的利用。在高村铁矿 应用结果表明:按照混装乳化炸药1 000 t/a使用量计算,扩大孔网参数后减少钻孔量10%~12%,节 约钻孔费用26 万元/a,节省爆破炸药成本约89万元/a;大块率平均降低约2.0%,减少大块破碎成本 约88 万元/a;混装乳化炸药的单耗下降到0.50~0.55 kg/m3,延米爆破量提高10%~15%,节约炸药81 万元/a;调整炸药配比后,提高了炸药的爆速和做功能力,爆破效果明显改善,爆破成本有效降低。
    基于Datamine 软件的某露天矿山开采境界优化应用
    赵彬, 谢东伟
    2022, 38(09):  66. 
    摘要 ( 15 )   PDF (253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鹤岗市某露天矿为研究背景,利用Datamine 软件NPV程序实现露天矿山开采境界 优化。通过矿业工程软件创建块体模型,定义采矿成本、选矿成本、贫损率、剥采比等技术经济参 数和台阶高度、坡角等边坡参数,采用L-G 图论法优化境界,根据利润系数的变化,NPV 程序形成 了一系列露天矿开采境界方案。以择优确定的NPV(净现值)最大化为判定标准,并经人工处理 后,确定了最终露天开采最优境界方案。结果表明,Datamine 软件能够有效提升确定露天开采最 优境界工作效率,实现矿山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基于三维建模技术的某矽卡岩型铁矿供配矿技术研究
    张阳, 赵鹏飞, 蔡真印, 张端, 方成成, 宋叶卫
    2022, 38(09):  71. 
    摘要 ( 12 )   PDF (2716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供配矿效果一直是矿山技术人员攻关的重要课题。针 对某矽卡岩型大水铁矿床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给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难题,开展供配矿技术研究, 通过建立三维配矿模型,分析研究了矿量质量分布规律,明确了矿房掌子面的出矿截止品位,制定 了矿岩分溜井倒料、电机车分段投料、箕斗正常提料的现场供配矿的工序及流程,尽可能地在主溜 井中扩大了矿岩分段比例,使矿岩分离最大化。同时,建立了供配矿预警调整机制,明确了发生出 矿品位大幅波动后的应急处理方案。通过攻关,稳定了出矿矿石质量,提高了选矿回收率,降低了 矿石贫化率,并分享了建模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矽卡岩型铁矿供配矿工作提供了借鉴。
    张庄铁矿高阶段二步采矿房边帮控制爆破探索
    王玉富, 余剑, 孙永茂, 王南南
    2022, 38(09):  75. 
    摘要 ( 18 )   PDF (1928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二步回采时,爆破作用对充填体产生损伤,导致大量充填体 垮塌,影响充填体稳定性和采场回采安全性。为了有效控制爆破作业对充填体的破坏,基于张庄 铁矿工程特性,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高阶段二步采矿房护壁矿柱厚度及高阶段边帮爆破参数,经工 业试验并结合采空区三维扫描对边界爆破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高阶段二步回采缓冲爆破 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对同类型矿山具有借鉴价值。
    某煤矿井下硬质巷道高速掘进方案的应用
    王超
    2022, 38(09):  78. 
    摘要 ( 19 )   PDF (2487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寺河矿东回风大巷岩层较硬,影响巷道掘进效率和安全性的难题,提出了 基于钻爆法的新型井下巷道高速掘进方案。首先从提高井下作业自动化程度入手,通过钻装机提 高掘进、打孔的效率,减少作业面人员数量;然后通过仿真分析的方案,科学、合理地确定井下爆破 时的最优孔间距,通过对井下地质条件的分析,确定井下爆破掏槽方案、装药方案等;最后再通过 锚索补强支护和多工序交叉平行作业的方式,实现了对井下巷道支护和掘进作业的优化。实践表 明,新的井下高速掘进方案能够提升巷道支护效率27.4%,提升巷道掘进效率66.7%,安全效益和 经济效益显著。
    金山店铁矿采场溜井维护措施与新建溜井设计要点
    彭兆祥, 熊贤亮, 向铸
    2022, 38(09):  82. 
    摘要 ( 12 )   PDF (2122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金山店铁矿为背景,对东区上、下盘采场溜井破坏现状及破坏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为减少今后溜井破坏情况,对于现已启用的溜井,在启用分层的溜井口加装格筛,并对使用完毕的 井筒进行分段封闭;对于新建溜井,研究确定了溜井间距、位置、断面形状和尺寸。这些措施在金 山店铁矿的实际生产中逐步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同类地下金属矿山溜井维护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钟九铁矿井底车场交岔点大断面巷道加强支护技术
    李国平, 孙茂贵
    2022, 38(09):  87. 
    摘要 ( 10 )   PDF (2666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钟九铁矿-550 m水平井底车场4#交岔点大断面巷道支护问题,进行了交岔大断 面巷道加强支护的技术方案探索。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分析4#交岔点及其附近大断面巷道逐步开 挖下的塑性区分布情况。依据最不利的塑性区范围,进行长锚索支护设计,保证锚索具备足够的 锚固能力;同时,依据塑性区范围确定巷道壁后充填注浆的范围,以提高锚杆的锚固效果,形成“长 锚索—耦合注浆”联合加强支护方式。联合加强支护方式在4#交岔点大断面巷道中得到了良好的 应用,巷道变形及掉渣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
    岩土工程
    基于信息量模型法评价青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
    李中权
    2022, 38(09):  91. 
    摘要 ( 11 )   PDF (248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信息量模型法对青阳县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选 取地形地貌(坡度、地形起伏度)、地质环境(工程岩组、断层缓冲)、人类活动(道路缓冲)5 个评价 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5 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应用ArcGIS 平台将5 类信息量评价图层与灾 害点进行叠加分析,获取易发性指数。采用自然断点法对易发性指数进行重分类,将研究区分为 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非易发区4 类,为地质灾害风险和防治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小麦地尾矿库溃坝影响范围模拟分析
    张学
    2022, 38(09):  95. 
    摘要 ( 13 )   PDF (2018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尾矿库三期加坝溃坝影响范围,考虑尾矿坝坝址所处地理位置、现状坝高稳 定性、下游地形、设施以及暴雨等客观条件,建立溃坝模型,借助FLUENT 流体计算软件,对溃坝影 响范围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三期加坝方案可行,溃坝发生后下泄尾砂浆体主要沿库区下游的山 体和沟谷方向演进,大量尾砂将堆积在下游的沟谷内;局部采取开挖泄砂沟道,确保不对半山坡的 居民房屋造成冲击。
    九绵高速公路桑树坪大桥危岩病害研究与治理
    王飞, 白皓, 高平, 彭撞, 李健, 杨朝栋, 赵香玲, 曾楠
    2022, 38(09):  98. 
    摘要 ( 14 )   PDF (2459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某工程危岩体的稳定性,降低工程实施对主体工程的影响和危害,以 九绵高速公路桑树坪大桥左侧危岩为工程背景,在研究危岩所处斜坡形态、特征及破坏机理的基 础上,定性分析危岩体整体稳定性,并进行定量计算。根据稳定性计算结果,考虑到暴雨工况下, 需对开挖自然斜坡进行应力补偿,提出基于滑移破坏模式下对孤石危岩体底部进行嵌补加固,采 取坡面锚固+柱板式挡墙嵌补+肋柱锚索加固的治理方案。该方案实施后效果显著,危岩体稳定性 好,有效地降低了下方桥梁工程的风险。
    矿物加工工程
    某铁矿石干磨干选新技术研究
    王鹏, 胡泽武, 孙建新, 刘贺民, 王帅, 朱海峰
    2022, 38(09):  102. 
    摘要 ( 19 )   PDF (240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西部某铁矿为解决因缺水造成的选矿成本高、综合指标差等问题,在工艺矿 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辊式磨和多级颗粒分选机为核心设备的干磨干选新技术。该铁矿扩 建项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干磨干选新技术在磨矿过程中可分离出3 种窄级别粒径矿石颗粒,分 别经干式磁选抛尾,总抛尾率为11.5%,尾矿磁性铁品位低于1%,尾矿为合格建筑材料。铁矿粉干 式磁选条件结果表明:铁矿粉细度为-0.074 mm71.31%时,干选效果较好;采用不同的粉矿磁选机 干选,抛尾率为32.6%~44.56%,尾矿磁性铁品位与湿选差别不大,总抛尾率为40.35%~50.94%; 铁矿粉干选尾矿为石粉,可用作建材、水泥原料、充填料等,也可干堆。铁矿石干磨干选新技术大 幅提高了铁矿石的抛尾率,降低了选矿成本,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某难选金矿浮选工艺优化研究及应用
    彭科淇, 周瑞仙
    2022, 38(09):  107. 
    摘要 ( 18 )   PDF (2323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难选金矿浮选回收率仅为80.95%,尾矿金品位高达1.0 g/t,为提高浮选工艺指标, 强化损失金回收,开展了浮选药剂制度优化试验及中矿再磨工艺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碳酸 钠、硫酸铜、丁基黄药+丁铵黑药及2#油的药剂用量分别为5 000,500,470+250,100 g/t 时,联合中 矿再磨工艺可获得的金精矿品位17.63 g/t、尾矿金品位0.74 g/t、金回收率83.31%。优化后工艺浮 选指标显著提升,金精矿品位提高1.22 g/t,尾矿金品位降低0.26 g/t,金回收率提高2.36 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显著。
    金山店铁矿高压辊磨—预选试验研究
    王中才
    2022, 38(09):  111. 
    摘要 ( 14 )   PDF (2202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提高矿山的综合效益,针对武钢金山店铁矿入磨矿品位低、入磨粒度大等 问题,采用高压辊磨工艺对原料进行了预选处理试验研究。研究了高压辊磨开路流程压力、转速 和物料水分对辊磨效果的影响以及闭路流程筛上产品干式磁选及筛下产品湿式磁选抛尾效果。 研究表明:高压辊磨工艺可有效降低原矿颗粒尺寸,筛下物料经湿式磁选抛尾,抛尾率可达 46.43%,精矿铁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42.26%和89.98%;筛上物料经干式磁选抛尾,效果较差,综合 抛尾率仅为9.61%。
    基于破碎分维数的振动破碎评价试验研究
    申俊, 蔡改贫, 匡枝俏
    2022, 38(09):  115. 
    摘要 ( 12 )   PDF (1891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有效评价矿石破碎设备的性能,让破碎设备更加高效节能地运行,针对矿石破 碎后的颗粒粒径分布特性,对3 种不同的矿石进行振动破碎,进行了破碎后颗粒的粒级分布、破碎 分维数计算及其他破碎效果评价指标等研究。研究表明:破碎后颗粒的粒级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 特性,可以用破碎分维数来描述颗粒的分布状态,并且破碎分维数与其他破碎评价指标的变化趋 势基本一致;对4 组破碎试验数据拟合后的二次系数绝对值进行对比,得到系数绝对值大小差值 在10%以内;得出破碎分维数可以作为破碎评价指标之一。
    海南某赤铁矿柱式反浮选试验
    朱海龙, 张铃, 伍红强
    2022, 38(09):  119. 
    摘要 ( 17 )   PDF (2305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海南某赤铁矿选厂的磁选精矿品位,进行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阴离子 反浮选试验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的浮选柱给料速度为230 mL/min,捕收剂用量1 800 g/t,粗选 循环泵压力0.14 Mpa,浮选浓度38%,粗选浮选柱吸气量1.0 m3/h。试验结果表明:在给矿品位 49.44%的条件下,采用脱硫+1 粗1 扫反浮选流程,获得了精矿产率为57.37%、铁精矿品位62.62%、 铁回收率72.66%的较好指标。试验体现了浮选柱在赤铁矿浮选中分选流程短和分选效率高的优 势。
    新疆某铅锌浮选尾矿选铁除硫分离工艺研究
    李文辉
    2022, 38(09):  123. 
    摘要 ( 19 )   PDF (2086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降低铁精矿中超标的硫,针对新疆某地高硫铅锌浮选尾矿弱磁选铁精矿铁、硫难 以分离的问题,进行了铁精矿除硫试验研究。根据磁铁矿和磁黄铁矿的共生嵌布关系,含硫矿物 赋存的状态及特性,采用磁—浮联合工艺流程对经磁选抛尾得到的粗精矿进行浮选,添加TZ-n+ TZ-c 组合调整剂,利用组合药剂的交互作用和协同效应,最终获得了硫含量0.14%、全铁品位 65.42%、铁回收率78.85% 的合格铁精矿。该工艺成功实现了铁、硫的有效分离,使铁精矿中的硫 含量由5%以上降至0.15%以下,提高了铁精矿质量,降低药剂成本190万元/a,经济效益显著。
    基于METSIM 软件对矿物碎磨过程的研究
    杜盼
    2022, 38(09):  126. 
    摘要 ( 18 )   PDF (2609KB) ( 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工业生产中迅速确定出最适合的设备型号与参数,降低磨矿过程中的能耗,针 对矿物碎磨存在的多参数、慢时变、非线性、大滞后的复杂特性及磨矿分级过程存在的大波动、难 管控,易造成产品质量差、资源消耗大、能耗高的现象,进行了SABC 选矿碎磨工艺流程的仿真模 型搭建。模型建立了4 条碎磨流程提高模型适应场景范围及操作灵活性,开发了进行数据互换的 EXCEL 界面,在模型自动模拟出整个碎磨工艺流程获取最优的设备型号及参数的同时,可以直 观、快速地帮助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设备参数调整。
    白马钒钛磁铁矿高效低成本选矿工艺探索
    周川
    2022, 38(09):  130. 
    摘要 ( 17 )   PDF (2069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从选矿工艺优化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攀枝花白马矿区钒钛磁 铁矿工艺矿物学特性为基础,进行了原矿粗粒抛尾、一段磨矿各种方式分级效果比较、二段磨矿分 级系统嵌入抛尾工艺、二段和三段磨机磨矿效率等试验研究,提出了针对白马矿区钒钛磁铁矿的 新选矿工艺流程,并对新工艺流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及处理能力测算。研究得出,通过流 程改造,达到了进一步提高选矿厂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可为其他类似矿山提供有益参考。
    浸渍工艺对大规格石墨材料的影响研究
    汪伟, 申保金, 李庆波, 匡格平, 李涛, 裴晓东
    2022, 38(09):  134. 
    摘要 ( 11 )   PDF (179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石墨产品的性能,针对大规格石墨体积密度偏低和性能较差等问题,进行 了浸渍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软化点120 ℃的改质煤沥青为浸渍剂,在浸渍温度210 ℃, 浸渍压力2.5 MPa,浸渍时间6 h及冷却压力3.0 MPa的条件下进行1 次浸渍,大规格石墨制品增重 率和体积密度分别达到14.12%和1.828 g/cm3的较佳水平。经焙烧后,浸渍剂挥发致使制品体积密 度下降,为此研究了浸渍焙烧次数对制品体积密度的影响,确定采用两焙一浸工艺路线,制品可达 到体积密度1.794 g/cm3的较好水平和最大的综合效率。
    高压辊磨机并联工艺在凹山选矿厂的应用
    吴浩钧, 江宏, 张军, 许保峰
    2022, 38(09):  137. 
    摘要 ( 13 )   PDF (1923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实现难选极贫铁矿石的综合利用,提高铁精矿产量,稳定精矿品位,进而降本增 效及平衡经济效益,凹山选厂针对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极贫磁铁矿并联高压辊磨机 工艺,引入了国产高压辊磨机、申克湿式双层筛等破碎选分设备,实现了高压辊磨机并联工艺的成 功应用。通过对高压辊磨机的实际操作优化,稳定了精矿品位,提升了选厂产能,解决了制约选厂 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综合效益显著。
    弓长岭细粒磁铁矿分选工艺优化
    余莹, 李宏, 施建军, 李春艳, 王佳龙, 裴乃义
    2022, 38(09):  141. 
    摘要 ( 18 )   PDF (1919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弓长岭选矿厂二选作业区随着矿石性质的变化,二选作业区处理量增加引起了浮选 流量波动大,精矿指标波动等问题。为高效回收细粒级磁铁矿,以高效磁选工艺代替浮选工艺,采 用淘洗机处理细粒级磁铁矿,研究了淘洗机的给矿浓度、磁场强度和水流量对分选指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给矿TFe 品位51.43%,给矿浓度40%,固定磁场强度94.4 kA/m、循环磁场强度 86.4 kA/m、补偿磁场强度86.4 kA/m,水流量1 150 L/h的最佳条件下,获得了精矿铁品位67.03%、回 收率93.82%,尾矿铁品位11.26%的优异指标。
    陕西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刘福源
    2022, 38(09):  144. 
    摘要 ( 15 )   PDF (300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推进陕西某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的开发利用,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 X 射线能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矿样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 的主要矿物在蚀变程度和有益元素分布方面存在差异,铁精矿理论品位为52.44%,钛精矿理论品 位为47.83%,加强选钛试验研究是提升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向,该研究结果为该钒钛磁铁矿资 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参考依据。
    某高铁硫精矿选铜试验研究
    林小凤, 刘军, 王帅, 于茜
    2022, 38(09):  148. 
    摘要 ( 14 )   PDF (2382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高效回收利用某高铁硫精矿中的铜矿资源,在对某高铁硫精矿硫品位为18.53%、 含铜0.724%的硫精矿进行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工艺条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 高铁硫精矿在磨矿细度为-0.043 mm85%的条件下,以石灰为抑制剂,C330为捕收剂,经1 粗6 精开 路浮选试验,可获得铜品位为16.90%、铜回收率为47.32%的铜精矿。
    半自磨流程在中关铁矿的应用与优化
    谢安铭, 张义坤, 李彦科, 王征
    2022, 38(09):  151. 
    摘要 ( 21 )   PDF (1736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关铁矿选厂为了解决自磨机台时处理量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增加钢球将自磨工 艺转化为半自磨工艺,以提高磨矿效果。同时,通过将自磨机排矿端的圆筒筛改为自返筛,增大筛 孔尺寸,提高顽石排除能力及球磨机效率,解决吐顽石问题;增加除铁器,消除大块铁器对流程的 影响;调整球磨机钢球配比,提升磨矿效率;优化自磨机衬板材质和结构,提高使用寿命及作业率。 通过一系列的优化调整,磨机处理能力超过设计值,能耗及回收率等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形成的 SABC-B 流程具有流程改造量小、费用低、效果好等特点,可为因矿石性质变化需要流程优化的矿 山提供经验参考。
    某铜矿5.5 万t 磨浮系统工艺改造实践
    刘克爽, 高亮
    2022, 38(09):  155. 
    摘要 ( 15 )   PDF (2252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目的矿物的回收率,针对某铜矿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大量含铜 连生体在浮选系统内循环的问题进行了浮选流程考察。考察结果表明:1系列粗选1精矿铜品位 为18%~20%,可直接作为最终精矿产出;通过对扫选1精矿、1系列精选2精矿及2系列精选3 精 矿开展再磨浮选试验研究证明,扫选1中矿再磨后浮选,作业回收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1系列铜 精选2 精矿及2 系列铜精选3精矿进行预先分级后再磨精选可提高铜品位3个百分点;流程技改完 成后,两系列精扫尾矿直接输送至球磨机泵池可减少水量约300 m3,有效降低了对粗选流程的冲 击,精矿品位由18%提升至约20%,选矿回收率由87.80%提升至89.83%。
    材料·装备
    FV-1200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减振系统设计与分析
    赵冬博, 曲迪, 蔡宏飞, 康健
    2022, 38(09):  159. 
    摘要 ( 19 )   PDF (3198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使FV-1200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能够在高转速的工作状态下平稳运行,针对该设备 的使用工况及其在运行状态下因承受物料冲击力和离心力对主机破碎腔及电机座产生振动影响 等问题,通过对FV-1200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形式等特征的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 了减振系统设计以及三维软件的辅助分析,进而得到了减振垫的压缩变形量的分析结果。最后将 该分析结果与工业测试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印证,得出了该分析结果的有效性,说明该减振系统 符合设计要求,可为后续优化设计和设备平稳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新型单段锤破在超大型砂石骨料矿山的应用研究
    陈少学, 赵东明
    2022, 38(09):  163. 
    摘要 ( 14 )   PDF (195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满足新型单段锤破在平硐—溜井开拓系统中粗碎工艺设计要求,以安徽池州某 超大型石灰岩矿硐室内实现高效粗碎为例,针对该条件下粗碎设备需要满足破碎效率高、设备尺 寸小、含粉率可控等设备特性问题,进行了原矿粒度分析、工业级破碎工业试验及原矿累积处理量 超亿吨的生产实践应用研究。研究表明:新型单段锤破工业破碎-45 mm产品一次破碎成品率高、 破碎成本低、投资强度小,但粉矿含量稍偏高;新型单段锤破适用于抗压强度中等的建筑用砂石骨 料的粗碎。
    典型摇床设备介绍及应用现状分析
    刘一楠, 孙瑞
    2022, 38(09):  167. 
    摘要 ( 15 )   PDF (2287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矿石品位的不断降低,为了获得合格的精矿产品,各类选矿工艺及设备不断进 步与发展,针对重选中摇床选矿绿色环保、设备简单的优势,大力发展摇床选矿、推动高效的摇床 设备更新,并结合我国摇床设备研究现状,分析探讨了6-S 摇床、弹簧摇床、悬挂式多层摇床、云锡 式摇床、台浮摇床等典型摇床类型,以及影响摇床分选指标的因素,根据矿山摇床的一些应用实 践,概述了摇床设备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摇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摇床设备的发展提供支持。
    压滤机在尾砂处理中的工艺优化
    李彦科, 王征, 张义坤, 谢安铭, 张庆博
    2022, 38(09):  172. 
    摘要 ( 12 )   PDF (1989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尾砂处理效率,避免因尾砂处理不及时造成磨选降产或停产,针对某铁矿尾 砂压滤处理过程中滤饼黏度较大或含水量较高,滤布、滤板、泵件等消耗较大,运行效率较低,维修 成本偏高等问题,对PAM絮凝剂的使用量和压滤机运行时的给料压力、给料时间、压榨时间和反 吹时间等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精确PAM絮凝剂的用量,能有效解决滤饼黏度较大等 问题;调整压滤机运行参数,可有效减少滤饼水分;选用合适滤布是提高压滤机处理效率的最佳方 案;另外,及时维护、加强管理等,有利于提高尾砂处理效率,降低消耗成本,确保压滤机稳定、高 效、经济运行。
    司家营研山铁矿SKZ 型液控三片式矿浆阀在选矿中的应用
    郑可心, 赵金帅
    2022, 38(09):  175. 
    摘要 ( 14 )   PDF (2316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家营研山铁矿为了解决铁矿山选别中管道输送介质含有的粗颗粒物料在矿浆液 体的冲刷作用下造成阀门、管道磨损,粗颗粒物料与碎钢球使阀门在启闭过程中出现卡阀、阀门无 法启闭及关闭不严,阀门关闭不严导致的切换流程管道串矿堵塞影响生产连续性,管道、阀门泄漏 造成矿浆外溢产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产、环保问题,根据矿浆介质及管道位置的不同,通过选择 合适的矿浆阀门,实现对阀门的优化配置,进而改善因阀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造成的停机、减 产、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为其他矿山企业矿浆阀门选择提供经验借鉴。
    某小型金属矿山充填站设计方案研究
    刘铁军, 乐敏杰, 许高锋
    2022, 38(09):  178. 
    摘要 ( 16 )   PDF (2693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型金属矿山充填站设计方案选择时应考虑采矿方法、尾砂性质、胶凝材料、脱水设 备性能等,同时还需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最终确定适合企业的设计方案。通过介绍某小 型金属矿山充填站设计实例全过程,从尾砂物化性质测定实验、充填料浆管道输送水力学实验、充 填料浆强度配比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充填工艺方案经济比较,关键设备选型结果验证等方面指出 设计过程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该充填站已经调试成功并且已经试生产近半年,成功充填井下 采空区近8 万m3。从该设计实例可以得出:充填系统工艺方案确定时,应尽可能采用一段脱水方 案,该系统简单、经营管理方便;针对超细粒级尾砂且尾砂产率不高的充填矿山,可尝试采用无动 力深锥浓密机进行脱水充填,该设备具有较高底流浓度,长时间储料无压耙风险。设计方案对细 粒级、小型充填矿山设计、生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露天矿山智能卡车调度系统研究与应用
    张君, 樊永恺, 李东岐
    2022, 38(09):  184. 
    摘要 ( 19 )   PDF (4325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矿山是以剥采为核心、搬运为纽带的大型生产企业,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组 织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效益。介绍了露天矿山智能卡车调度系统的构成、智能调度关键技 术以及卡调系统实际应用效果,基于新一代的无线通信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智能车载终端装备 和线性规划理论,建立矿山的车流规划数学模型,以车辆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实现产量最大为原则, 完成各个最优路径上的车流计算,进而实现露天卡车高效率自由调度的目标。露天矿山智能卡调 系统与数字采矿软件平台的配矿信息和生产计划信息进行统一规划调度,可实现矿山出矿品位的 稳定。露天矿山智能卡车调度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无人化露天开采,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高 精度定位技术、智能危险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和矿山其它系统的协同作业技术水平。
    某金属矿井下有轨智能无人运输系统研究与应用
    张鑫
    2022, 38(09):  189. 
    摘要 ( 20 )   PDF (3219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金属矿井下有轨运输采用人工驾驶、人工放矿的传统运输方式,研发井下有 轨智能无人运输控制系统。采用无线通讯、自动控制、机车自主调度控制、激光雷达、监测监控、安 全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对电机车进行变频及自动控制改造,在有轨运输线路构建无线传输网络, 同时对井下装卸系统、道岔信号系统等进行开发设计,实现了井下有轨运输系统从装矿到卸矿全 流程的智能化、无人化和高效化。自建成后,井下有轨智能无人运输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 靠,同时运输效率较原系统有较大幅度提升,整个运输过程中无需人为干预,撤消了岗位人员,大 大节约人工成本,极大地改善了操作工的劳动环境,同时提高了矿山智能化水平,实现运输系统的 本质安全化。井下有轨智能无人运输控制系统在某金属矿成功应用,符合国内非煤地下矿山建设 “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工作要求,为其他矿山智能化的成功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
    金川二矿区三维数字化通风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邹龙
    2022, 38(09):  194. 
    摘要 ( 9 )   PDF (3012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矿井通风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利用长沙迪迈公司iVent 软件,根据巷道基础 资料初步建立数字化通风模型。通过春夏两季实测数据对通风模型进行修正,使各个巷道阻力与 现场相符,并通过测风求阻和测阻反算摩擦阻力系数,使三维模型更符合矿井实际通风情况,实现 矿井通风的三维可视化建模和风流模拟。通过建立三维通风模型,提高了矿井通风的管理效率, 实时掌控井下通风情况,快速做出改进方案,增强井下生产安全性,提高矿井生产经济效益,具有 很好应用前景。
    金属露天矿钻机数字化穿孔系统设计
    马连成, 王怀远, 钟浩, 曹洋, 蒋昌斌
    2022, 38(09):  200. 
    摘要 ( 13 )   PDF (1747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金属露天矿穿孔环节作业程序繁琐、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露 天矿钻机数字化穿孔系统,形成了导航定位和信息管理与操作两大模块,并对各个模块进行具体 分析阐述,系统具备钻孔精准定位、孔深自动测量、岩层识别、自动布孔等多种功能,有效提升生产 效率,对露天矿智能化开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电缆自动收放装置在露天矿山电动挖掘机上的应用
    颜贵军, 刘雯
    2022, 38(09):  203. 
    摘要 ( 14 )   PDF (2905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酒钢镜铁山铁矿电动挖掘机在生产过程中电缆拖拽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设计 了一种露天矿山电动挖掘机电缆自动收放装置。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实现了露天矿山电动挖掘 机高压电缆收放的自动化、无人化,有效排除了由于人工拖拽带电的高压电缆(6 kV)带来的严重 触电风险,确保了职工安全。
    安全·环保
    安徽省某地下铁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及改进措施
    丁智明
    2022, 38(09):  206. 
    摘要 ( 20 )   PDF (203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障矿山企业职业卫生从业人员健康,采用职业健康现场调查法、职业健康检测 法和职业健康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安徽省某地下铁矿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和评价。结果 表明,该铁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齐全,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粉尘和噪声的岗 位合格率分别是100%、76.7%,噪声强度最大值为101.0 dB(A);2021年度职业健康检查中有1人 存在噪声职业禁忌症,1人存在粉尘职业禁忌症,无疑似职业病。该地下铁矿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由于行业工艺和设备限制,无法从源头有效控制噪声危害,公司 应加强工艺设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和职业健康二级预防,继续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保障作业 人员职业健康。
    客土改良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复垦中的研究及应用
    李钦韬, 彭涛, 杨健, 何剑奇
    2022, 38(09):  210. 
    摘要 ( 20 )   PDF (1750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客土改良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复垦中的应用,针对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生 态复垦问题,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的现状及危害,介绍了国内外废弃地生态复垦及技术应用现 状,特别是客土改良技术在矿山废弃地生态复垦中的实用性和客观瓶颈,探讨了如何优化客土改 良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矿山生态恢复和土地资源利用提供新思路。
    基于瑞典条分法的某露天铁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王万禄, 王黎蝶, 夏钢源, 侯克鹏
    2022, 38(09):  215. 
    摘要 ( 15 )   PDF (2107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坡失稳是露天矿山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矿山安全生产,开展露 天矿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工作,有助于预防边坡灾害的发生。针对云南某露天铁矿采场边坡,选取 典型边坡剖面,利用理正软件中的瑞典条分法对其进行滑移安全系数的计算,得出所选典型边坡 剖面分别在正常、洪水和特殊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及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进而对该采场边坡进行 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正常工况下的所有边坡剖面均在安全和稳定的范围内;对于特殊工况下 的边坡剖面,只有最高陡边坡剖面A—A 是欠稳定的。综合来说,该边坡总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局 部仍有滑坡的可能性。
    废弃露天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理
    孙锐
    2022, 38(09):  219. 
    摘要 ( 16 )   PDF (177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宣城市狸桥镇金云采石厂为例,梳理废弃露天石灰岩矿山存在的不稳定边坡、生 态严重破坏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通过高陡边坡削坡固化及绿化工程、场地平整及覆土复垦、场 地排水改造、植被养护等治理手段,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修复破损地形地貌,并使土地资源得到充 分利用。金云采石厂的治理工程为本地区废弃露天石灰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大佛寺矿井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措施
    商伐, 卓青松, 胡烈飞
    2022, 38(09):  222. 
    摘要 ( 14 )   PDF (2297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彬长大佛寺煤矿井下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上煤层开采完毕后底板应力影响 下煤层巷道稳定性,巷道围岩变形严重,已严重影响了下煤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为了 解决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稳定性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钻孔窥视分析,现场锚杆锚索支护质量 调查研究,分析下煤层巷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底板破坏影响深度为26.4 m;钻孔窥视分析得出顶板围岩完整性好于帮部围岩完整性,帮部围岩松动圈范围在3.3 m之内且 煤柱侧大于工作面侧;锚索支护质量调查得出帮部锚索初锚力不合格率高,施工工艺差。通过加 强帮部支护强度,提高锚索锚固力,优化锚网索支护参数,分段补强支护,提高钻孔施工质量等手 段,从而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监测信息反馈表明,该技术能完全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保证了回采巷 道在服务期内不扩修,为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基于微动探测法的某采空区物探工作分析
    吴世雄
    2022, 38(09):  228. 
    摘要 ( 13 )   PDF (5880KB) ( 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区地表发现沉降缝,沉降范围和沉降量不断扩大,为了对地面沉降裂缝进行治 理,采用微动探测法对地下空区进行预测。通过布置8 条勘探线、53 个物理点的微动勘察结果,测 得区内Vs 剖面图。结合地质剖面图对Vs 图进行解译,通过反演法判断地裂缝的位置。研究表明, 微动探测法在采空区地面研究中适用性较高,得出结果与钻探揭露结果基本一致。
    基于GEO-SLOPE的研山铁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霍丹丹, 杨刚, 杨志彬, 张洪宇, 徐成岩, 于世杰
    2022, 38(09):  233. 
    摘要 ( 19 )   PDF (2182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为 探究顺倾边坡稳定性,指导矿山优化设计,以研山铁矿东帮现状边坡为研究对象,选取3 个代表性 剖面,综合考虑岩体自重、地下水及爆破震动等因素影响,采用GEO-SLOPE 仿真模拟软件,开展研 山铁矿边坡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157~-187 m以上东帮整体边坡稳定性系数均大于安全系数 限值,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稳定性较低。结合当前整体边坡稳定性较好的现状,在局部边坡加以 监测治理的前提下,可进一步开展深部岩体边坡角度优化,以达到减少境界压矿、提高边帮矿石回 收目的。
    新疆蒙库铁矿露天采场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丘永富
    2022, 38(09):  237. 
    摘要 ( 15 )   PDF (2960KB) ( 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证边坡的安全稳定,对于生产施工设备以及人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保 障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南帮露天边坡的安全,对南帮边坡开展了室内室外岩体参数力学试验,采 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剖面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南帮边坡稳定性系数不符合相关规范, 具有产生滑坡的风险。因此对易滑区域采用锚索(杆)框架梁结构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并对治理后 的区域利用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认为在经过治理后的南帮边坡稳定性系数显著提升且符 合相关规范要求。锚索(杆)框架梁结构体系对于类似的矿山边坡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某尾矿坝动力响应及稳定性分析
    孙少华, 段蔚平, 毛志远, 邱宇, 杨强胜
    2022, 38(09):  241. 
    摘要 ( 14 )   PDF (5521KB) ( 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等效线性法对某尾矿坝现状及堆积终期坝体的动力响应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尾矿坝现状坝体和1 375 m标高坝体的加速度、位移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加速度及位移 响应极值出现在坝顶区域,尾矿坝堆积标高对坝体加速度和动位移影响较小;动剪应力极值出现 在建基面附近,向坝坡及坝顶方向逐渐减小,随着堆积坝标高的上升,坝体剪应力极值增大;在动 力作用下,尾矿库现状坝体和1 375 m标高坝体没有出现贯通性液化区域,1 375 m标高坝体动力 稳定安全系数较现状坝体安全系数有所降低,但均能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尾矿库扩大放矿规模后 坝体整体是安全可靠的。
    新义矿业覆岩离层输浆管路缩径机理及防控
    周治元, 沈传波, 王志毅
    2022, 38(09):  246. 
    摘要 ( 23 )   PDF (1641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减少输浆管路缩颈影响覆岩离层输浆充填工作,对管路内部缩径机理进行了分 析,并开展了相关试验和工程实践,探索输浆管路缩颈预防措施和管路附着物软化与疏通方案。 结果表明:管路缩径类型主要有附着型、沉积型和综合型3 种,新义矿输浆管路缩颈主要为附着型 和沉积型;可通过提高管路光滑程度、改良飞灰成分、提高输浆压力、连续输浆并定期冲洗管路来 减少附着型缩径,对沉积型也有一定的效果;0.25 mol/L的醋酸溶液可作为溶剂清洗和疏通输浆管 路,效果良好。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减少输浆管路缩径现象,确保覆岩离层输浆填充工作顺利进行。
    实用技术
    某钒钛磁铁矿磨矿分级效果分析与应用实践
    王小凯, 李伟, 王友军
    2022, 38(09):  249. 
    摘要 ( 15 )   PDF (1722KB) ( 1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摸清矿石性质对选铁生产的影响,破解制约球磨机工序磨矿能力的瓶颈,针对 选铁工序磨矿分级、铁精矿脱磁、生产工艺老旧等问题,进行了旋流器及高频细筛组合分级工艺改 造,并通球磨机钢球配比和钢球补加制度优化、三段磨矿改造等措施,有效解离了矿物晶体,提升 了磨机效率,增加了中间易选粒级含量。选铁工序的优化及创新,逐步适应了矿山“先富后贫、先 易后难”的采矿趋势,提升了选矿系统的承受能力,稳定了铁精矿质量,释放选铁生产能力的同时, 降低了铁精矿生产成本。
    尾矿库采石筑坝爆破安全技术
    方义
    2022, 38(09):  253. 
    摘要 ( 18 )   PDF (3517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复杂环境的尾矿库区内采石筑坝,要求施工速度快,工艺简单易操作,最终边坡 稳定,施工成本低,爆后岩石块度适均,爆破振动与爆破飞散物不危害周边建(构)筑物等。对于不 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爆破技术,主采区采用深孔台阶微差爆破,逐孔接力起爆;靠近民房处采用 孔内孔外延时爆破技术,使用空气间隔装药控制爆破振动,并通过安全核算来控制爆破危害;从而 安全快速地实施爆破开挖。与预裂爆破技术相比,该技术拥有工艺简单、实施方便、开采效率高的 特点。
    XRF 内标法测定钼精矿中金属元素试验
    孟庆森, 王云晓, 赵展眉, 谷博, 封亚辉, 潘生林
    2022, 38(09):  257. 
    摘要 ( 15 )   PDF (1822KB) ( 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钼精矿中主次量元素定量检测技术的便利性和选择性,针对钼精矿 中钼、铜、铁、硅、铅、钙等元素,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内标法,对仪器工作条件、标准曲线制作、称样 量确定、氧化剂选择、熔剂选择、内标元素的加入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方法的准确度 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系统建立了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内标法一次性定量测定钼精矿中主次元素 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钼精矿中主次量元素钼、铜、铁、硅、铅、钙的精密度分别 达到0.14%,2.39%,0.86%,0.47%,0.91%,0.65%,方法操作便利,检测结果可靠。
    降低中长距离尾矿输送系统故障率实践应用
    曹军, 范亮亮, 梁朝杰
    2022, 38(09):  261. 
    摘要 ( 14 )   PDF (2203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尾矿中长距离输送过程中系统故障率偏高对生产连续性产生的影响,姑山矿 业公司精尾工段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设备优化、岗位技能提升及各岗位信息共享等措施,实现年 故障时长大幅下降,部分年度零故障运行,为尾矿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极大地缓解了 尾矿输送压力。
    分区控制爆破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公路隧道改造中的应用
    王刚
    2022, 38(09):  264. 
    摘要 ( 21 )   PDF (2356KB) ( 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围岩松散、岩溶裂隙发育、溶洞内部泥水填充等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改造加固 工程,对原隧道支护进行预先拆除,并对待拓宽区域进行爆破扩挖,通过精心设计爆破掘进过程中 的掏槽方式、装药结构,合理布置孔位,采用理论公式计算各项爆破参数并结合现场实际优化调 整,分区块进行爆破施工作业,校核爆破振动、冲击波、飞石等有害效应阈值。最终确定:对于紧急 停车带稳定围岩处,采用1.5 m及以上孔深开挖施工,全断面一次爆破;对于软岩及断层破碎带,酌 情采用减弱松动爆破,或分台阶、分步骤地进行“多循环、短进尺”的爆破施工,循环进尺不大于1.0 m。对于行车、行人横洞围岩条件较好区域,设计炮孔深度为1.5 m,循环进尺为0.95~1.35 m;围岩 软弱区域炮孔深度为1.0~1.5 m,循环进尺为0.8 ~1.2 m,周边孔均采用光面爆破法进行施工。现 场爆破效果表明:爆破后岩石块度均匀,爆破进尺达到设计值,围岩稳定,爆破有害效应得到有效 控制,为类似隧道爆破扩挖工程提供了参考。
    广东省龙门县龙田镇赖屋地热田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李华萍
    2022, 38(09):  270. 
    摘要 ( 15 )   PDF (2460KB) ( 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东省龙门县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本次工作以龙门县龙田镇赖屋地热田为例,通 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热钻探工程和测温等工作手段,深化对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的认识,初步探讨 地热田中深层地热资源的成因及找矿远景。综合分析认为,赖屋地热田为受断裂构造及岩性控制 的水热型地热系统,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记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