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2-11-25
    经济·管理
    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电社会”发展战略及新兴矿产资源的机遇与挑战
    曹强, 张福良
    2022, 38(11):  1. 
    摘要 ( 20 )   PDF (2344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全球“碳中和”的国际背景入手,在中国“碳中和”任务目标驱动下,分析了“全电社 会”战略在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路径优势和强大动能,全社会耗能产业向清洁 能源转型升级,新兴矿产资源成为“全电社会”战略的物质基础。电动汽车、新能源电池、风力发 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等新兴低碳产业将不断发展,对新兴矿产资源需求剧增,尤其是锂、钴、镍、稀 土等矿产资源需求在未来将爆发式增长,这是新兴矿产资源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由于全球矿 产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各国矿业开发程度参差不齐,尤其是非洲国家相对落后,极大影响全球新兴 矿产资源供应链的稳定性,也是新兴矿产资源面临的极大挑战之一。面对机遇与挑战,应重视新 兴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同时针对不同新兴矿种实行差异化管理,政策倾斜,统一国际管理框架,加 强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新兴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地质·测量
    江西省峡里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
    朱钦
    2022, 38(11):  9. 
    摘要 ( 32 )   PDF (3402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峡里矿床产于金滩岩体东部,为赣中西部一重要铀矿床。在梳理前人矿床勘探成果 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从岩性条件、构造条件、热液蚀变条件三方面对该矿床的 铀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燕山早期中细粒二云母花岗岩是铀成矿的主要铀源体, NW向断裂及EW向断裂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运移通道和沉淀场所,成矿期2 次热液活动与铀成 矿关系密切,受热液活动影响形成的紫黑色萤石矿化、稻黄色蒙脱石化、水云母化、粉末状黄铁矿 化为区内铀成矿蚀变标志。在此基础上,以蚀变破碎带亚型为主攻找矿类型,明确了矿床1 号带 以北、新屋下断裂带北西段及多条铀矿带-200 m 标高以下部位的3 个找矿方向,供该区后续找矿 工作参考。
    坑内钻在明山金矿资源验证工作中的应用
    肖红, 唐一昂
    2022, 38(11):  14. 
    摘要 ( 28 )   PDF (2678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山金矿位于广西凌云县和凤山县的交界处,是一座大型卡林型金矿床。为验证矿 体连接的合理性,采用坑内钻对矿区典型矿块进行加密。通过对钻孔质量进行分析,明确了钻遇 地层破碎程度和钻孔倾角为坑内钻岩心采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验证结果表明:典型矿块内矿体 总体连续性较好,但局部矿体形态变化较大;坑内钻加密后矿块的品位有所下降,可能与钻孔采取 率偏低有关。坑内钻具有高效、节约、安全等优势,其不足是在遇到厚层的构造破碎带时无法保证 岩(矿)心采取率以及缺少钻孔弯曲度数据。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矿区现状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
    广西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地质特征及综合利用前景
    李志
    2022, 38(11):  19. 
    摘要 ( 36 )   PDF (1784KB) ( 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石排冲矿区钾长石矿产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斑状黑云母钾长花岗岩风化壳 中,原岩结构清楚,岩石松散-半松散状。为合理利用该区域矿产资源,通过地质调查及矿石性质 分析,发现其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其次为斜长石,矿石类型为风化花岗岩型长石矿,原矿 w(K2O+Na2O )为6.62%,经筛分后净矿中w(K2O+Na2O)为10.67%,达到了日用陶瓷长石精矿粉合格 品品质要求。
    铜陵市地质灾害特征及发育规律
    汪璐
    2022, 38(11):  22. 
    摘要 ( 24 )   PDF (4237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沿江城市,区内碳酸盐岩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滑坡、崩 塌、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较发育。依据铜陵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成果,详细阐述了该市地 质灾害发育类型及发育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岩溶、矿山等因素的关系,总结了地质 灾害发育规律,可为该市地质灾害的预测、防治提供依据。
    基于三维高密度电法的露天铁矿充气型采空区探测
    张忠政, 闫迪
    2022, 38(11):  27. 
    摘要 ( 28 )   PDF (1933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金属矿山露天矿采空区调查中存在的技术性难题,以鞍本地区一大型露天铁矿 为例,采用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以“S”形阵列式布极方式实现多方位同时采集数据,进行光 滑约束的最小二乘法反演处理,并结合可视化技术构建了地下空间三维模型,对露天铁矿地下采 空区分布位置及特征进行了精准探测研究。结果表明:在露天铁矿一处沉降变形区地下埋深31 m 处圈定出了一处充气型采空区,与钻孔资料相比,其误差小于3 m。反映出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 技术通过可视化三维模型可直观地展现地下采空区的埋深、分布等信息,可为矿山采空区安全评 价和治理提供可靠依据。
    贵州毕节地区古生代以来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矿产的环境制约
    肖腾, 白平, 彭家林, 陈武
    2022, 38(11):  30. 
    摘要 ( 17 )   PDF (3161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区内自古生代以来沉积相类型多样,沉积环境经历了 多次海陆之变,沉积矿产丰富。区内的沉积相体系分为碳酸盐沉积和陆源碎屑沉积两大类,前者 可进一步划分为开阔台地相沉积、半局限台地相沉积、局限台地相沉积及缓坡型台地相沉积;后者 可进一步划分为海相沉积、海陆过渡相沉积及陆相沉积。分析了区内沉积矿产的环境制约因素, 结果表明:区内沉积矿产主要为煤、磷、铝、镍钼、页岩气及盐类矿产等,它们的形成受着沉积环境 的制约,晚二叠世的沼泽环境控制了煤和页岩气藏的形成,早寒武世初期的缓坡型台地环境制约 着磷块岩矿床的形成,早石炭世铝土矿形成于河湖环境,中晚寒武世和早中三叠世盐类矿产的形 成受控于炎热干旱气候条件下局限台地上的萨布哈环境,早寒武世早期镍钼矿和页岩气藏的形成 与缺氧还原的深水陆棚有关。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某露天矿山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张君, 周锐, 唐宛唐
    2022, 38(11):  35. 
    摘要 ( 18 )   PDF (2960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是一种前沿的矿山测量技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发展背景、系统构成、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展开分析和研究,认为无人机倾 斜摄影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全站仪测绘技术具有真实、高效、灵活、应急性强等优点。海螺水泥某露 天矿山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不仅实现三维模型的建立和满足矿山常规的测绘技术需求,还 将航拍模型融合到矿山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当中,建成矿山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真实化的生 产作业场景,对于推动露天矿山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采矿工程
    高海拔敏感环境下某金铜矿集中运输方案优选
    谭卓, 任卫东
    2022, 38(11):  39. 
    摘要 ( 23 )   PDF (4630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某金铜矿地处高海拔矿区,为最大限度保护地表环境,要求设计最合理的集中 运输出地表方案。结合开拓系统,研究提出了皮带运输方案(方案I)、井下卡车运输方案(方案 Ⅱ)、电机车无人驾驶运输方案(方案Ⅲ)3 种矿石集中出地表方案,并从工艺流程、工程投资、运营 成本、地表生态环境保护、井下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皮带运输方案具有生产衔 接好,工艺流程短,地表占地少,地表环境破坏少,整体运营成本低等优点,并有效解决冬季矿石结 冻问题,为最优集中运输方案。优选方案为环境敏感型高海拔矿山的开拓运输提供了指导。
    米拉多铜矿矿石品位控制的应用实践
    周生, 朱刚, 胡庆雄, 谭开信, 杨胜文
    2022, 38(11):  43. 
    摘要 ( 22 )   PDF (3077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ador 铜矿是厄瓜多尔共和国正在开发的一个大型斑岩铜矿山,拥有超过400 万t 铜金属资源量,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阐 述了矿石品位控制流程及应用机制,通过规范的取样和化验分析,应用专业的矿业软件,构建起精 准的台阶矿体实体模型,并动态更新和管理台阶采矿模型,有效地控制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为编 制短期生产计划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据。
    预裂爆破在司家营高陡边坡开采中的应用
    王建胜, 周蒙, 李小龙, 黄汉波, 刁鹏飞, 冷波
    2022, 38(11):  49. 
    摘要 ( 23 )   PDF (1821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司家营矿山西边坡属于高陡边坡,且距离居民区很近,对于爆破效果要求极高。采 用预裂爆破技术,选择大孔径潜孔钻机进行穿孔,大直径胶乳炸药装药,数码电子雷管连接网络, 利用爆破冲击波和岩石的极限强度特性,实现了降低质点振速、大块率的爆破效果,有力保证了生 产稳定和矿区居民安全。
    邹楼铁矿地下开采对地表位移影响分析
    操帅, 杨家冕, 郭振鹏,
    2022, 38(11):  52. 
    摘要 ( 25 )   PDF (2657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邹楼铁矿由南至北分别划分为邹楼矿床、陈楼矿床和陈楼北矿床,3 个矿床计划采用 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进行开采。为研究该采矿方法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通过简化建 立矿山地下开采模型,进行三维数值计算,采用FLAC3D 软件模拟矿体开采充填过程,建立合理采 矿方法模拟方案并进行开采卸荷,由于同种采矿方法在3 个矿床开采时会对地表造成不同的影 响,所以需要对3 个矿床的各采场围岩位移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陈楼北矿床采场顶板最大位移 量为97 cm,且随着深度增加,对地表的影响逐渐减小;陈楼矿床顶板最大位移量为13 cm,浅部两 矿体的开采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大;邹楼矿床顶板最大位移量为39 cm,中央厚大矿体影响范围广, 为顶板位移主要影响因素。
    冬瓜山铜矿60#线以北高大采场联合回采方案研究
    谢经鹏, 孟稳权, 郑攻关, 汪令辉, 潘敏
    2022, 38(11):  56. 
    摘要 ( 28 )   PDF (3263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隔三采一”回采顺序下,为安全高效回采二步骤垮落采场,需结合中间的一步骤 采场联合回采。以冬瓜山铜矿60#线以北大高采场为例,结合一步骤采空区垮落的特征,提出了3 个或2 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论证,验证了3 个采场联合回采对隔离矿柱稳定性影响 大,需采取安全措施保护隔离矿柱;2 个采场联合回采时采空区稳定性较好。通过工业试验,3 个 采场及2 个采场联合回采方案均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禾草沟煤矿沿空掘巷煤柱宽度及巷道断面设计
    赵建兵
    2022, 38(11):  59. 
    摘要 ( 29 )   PDF (2308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煤柱沿空掘巷可以提高煤炭回收率,减少顺槽受侧向支承压力的影响程度。采用 极限平衡理论和FLAC3D数值模拟对沿空掘巷进行计算研究,以获得更优的煤柱尺寸。结果显示: 当小煤柱宽度为6~10 m 时,沿空巷道处于采空区边界的应力降低区内,煤柱内存在弹性稳定区, 且零位移区域相对较大,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因此选择10 m 作为最终实施宽度。考虑施工工 艺、顶板管理、支护要求特殊性及围岩完整性可能较大的实际情况,沿空巷道设计为稳定性更好的 圆角矩形断面,采用锚杆+锚索支护方案。禾草沟煤矿煤柱尺寸及巷道支护方案应用效果良好,为 本矿井及类似条件矿井提供了借鉴。
    杏山铁矿地采爆破设计优化研究与实践
    陈建华, 李月喜, 王勇, 师宏伟, 董旭
    2022, 38(11):  63. 
    摘要 ( 34 )   PDF (1767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杏山铁矿加长钻杆掘进炸药单耗偏高、光面爆破无导爆索设计适用性不强、电 子雷管掏槽孔延期设计无法满足进尺要求等问题,结合生产实际需求,分别开展了降低掘进加长 钻杆炸药单耗试验、分区域优化周边孔无导爆索设计试验、掘进掏槽孔电子雷管延期时间优化试 验等工作。通过选取合理的技术参数进行了爆破设计方案优化,改善了地采爆破质量,提升了矿 山整体爆破技术水平。
    岩土工程
    某多金属矿炭质板岩巷道支护数值分析与方案优化
    王少林
    2022, 38(11):  66. 
    摘要 ( 29 )   PDF (4151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支护是保证巷道稳定性的关键施工环节,但现有矿山巷道施 工工艺种类较多,不同围岩质量的巷道支护标准难以统一。为探索巷道标准设计方案,以某多金 属矿为工程背景,针对炭质板岩巷道的岩体质量条件,利用RS2 软件开展了不同支护条件下的巷 道围岩应力、位移分布特征解析,并结合工程实际对巷道支护的标准化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支护设计对巷道围岩不同区域部位的应力、位移影响不同,应基于不同岩体质量条件 设计合理的支护方式,从而实现不同支护的统一管理。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巷道支护设计提供参 考。
    某矿山破碎站基坑加固方案优选
    李天, 李喜明
    2022, 38(11):  72. 
    摘要 ( 25 )   PDF (3793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型露天矿山一般采用汽车—胶带输送机联合开拓系统,破碎站作为衔接节点,影 响联合开拓系统整体经济效益,而且破碎站是胶带运输前端,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胶带系统的建 设工期。结合某矿山破碎站基坑设计施工生产实践,通过破碎站的勘察、计算分析和险情应对,对 破碎站东南西三侧边坡进行动态化设计,选择不同的加固措施进行组合,对比各设计方案在进度、 经济性、安全性上的优劣,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工程监测、地下水控制措施指导施工过程,实时动 态调整局部设计,在约定的工期内,很好地完成工程建设,加固效果良好,节约了建设投资,得到业 主一致好评。设计应随现场变化适当进行变更,不断提高设计可靠性,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进行预判,并提出合理化处理建议。
    某铁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杨再华, 蔡关飞
    2022, 38(11):  78. 
    摘要 ( 27 )   PDF (3217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排土场的稳定性对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针对国内某铁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进行 调查分析,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数值模拟分析,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综合立体地评价排土场 边坡稳定性。现场工程地质调查通过现场踏勘,细致分析岩体结构特征,对边坡的结构稳定性和 破坏模式做出定性判断,得出结构面的结合情况较好,未见断裂和褶皱构造,边坡岩体结构面为硬 性结构面。数值模拟分析采用Slide 数值模拟和FLAC3D数值模拟相互验证,Slide 数值模拟采用极 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分析,FLAC3D 采用强度折减法进行稳定性分析,2 种数值模拟方法都得出边 坡稳定性系数高于边坡安全系数,边坡发生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较小。根据现场结构面调查分 析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出该排土场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综合分析方法为其他铁矿排土场边坡稳定 性分析提供参考。
    多断层对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袁飞虎, 朱显峰, 陈德军, 向小东, 李伟
    2022, 38(11):  82. 
    摘要 ( 21 )   PDF (5589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多个断层对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组合影响,通过无人机收集地表点云数 据,实地勘探收集断层分布数据,利用FLAC3D模拟边坡在若干施工条件下的位移和塑性区分布状 态,对塘垭石灰岩矿山4 个断层共同影响下的高陡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断层发育状 态以及后续深部延伸开采条件下边坡失稳破坏特征,揭示了多断层共同作用下塘垭石灰岩矿山的 稳定性。结果表明:①边坡破坏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且断层对边坡的影响范围随着断层密集程 度增加而增大;②边坡破坏的力学成因是断层切割岩体,导致岩体间应力传递不连续而发生相对 滑移、挤压破坏;③断层对后续深部开采时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变化较小,边坡最大位移值仅从50.7 mm增长到52.2 mm,且塑性区始终未贯通。
    矿物加工工程
    磁铁矿二段磨陶瓷球磨矿特性研究
    王小玉, 李志朝, 袁程方, 余超, 程俊, 吴彩斌, 刘军
    2022, 38(11):  89. 
    摘要 ( 35 )   PDF (2409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马钢罗河选矿厂磨矿产品的粒度组成,针对其磨矿产品过磨严重等情况, 对选厂二段入磨产品进行钢球和纳米陶瓷球的磨矿特性对比试验和磁选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 明:在开路磨矿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陶瓷球磨矿产品较钢球磨矿产品合格粒级提高了3.74个百分 点,增幅为4.21%;过磨粒级减少了5.64 个百分点,降幅为81.27%;陶瓷球磨矿产品合格粒级产率 比钢球高7.32 个百分点,使精矿品位提升0.13个百分点,回收率提升4.12个百分点;陶瓷球作为新 兴的球磨介质,能有效改善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特性,应用前景广阔。
    膏相铁尾砂综合利用工艺流程研究
    何晓文, 吴新义
    2022, 38(11):  95. 
    摘要 ( 20 )   PDF (2171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综合利用铁矿山尾矿资源,针对罗河铁矿低硅、高铁、石膏含量高尾砂不宜直接 用作建筑材料中细骨料的问题,通过对尾砂的理化特征分析,对照建材行业标准,进行了利用膏相 铁尾砂为主要原料延伸加工石膏基干粉砂浆技术研究及探索试验。研究得出了尾砂—管道输 送—陶瓷过滤机脱水—余热烘干—硬石膏中温闪烧与红矿磁化焙烧整合—高压辊磨机磨粉—混 合—沉化—智能包装的成套工艺技术;半工业试验生产的石膏基干粉砂浆样品通过了建材行业检 测鉴定,并可从尾砂中回收产率8.57% 的优质磁铁精矿;利用膏相铁尾砂制备石膏基生态建材市 场容量巨大,矿山固废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米拉多铜矿选矿生产实践
    李世男, 李冬, 代献仁, 林小凤
    2022, 38(11):  99. 
    摘要 ( 42 )   PDF (2271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米拉多铜矿的生产效率,针对铜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低、选矿指标波动大等 问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选厂药剂制度、选矿设备球磨机及浮选柱参数进行了优化试 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回收铜矿物,以黄药、Z-200 为捕收剂,F-501、IBC 为起泡剂,当球磨机充填率达26%,磨矿细度-0.045 mm90.0%,浮选柱充气量 160~190 m3/h、淋洗水量50 m3/h时,可获得铜品位27%、铜回收率90%以上的铜精矿,达到了较好 的选矿指标,可为选矿厂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河北某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田一安, 于茜, 陈洲
    2022, 38(11):  104. 
    摘要 ( 27 )   PDF (2330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合理开发利用河北某矿业铁矿石,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试验 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干式磁选预选(50~0 mm)—湿式磁选预选(12~0 mm)—磨矿(-0.076 mm55%)—弱磁选流程选别,可获得铁品位65.67%、硫含量0.51%、铁回收率83.95%、磁性铁回收 率96.09% 的铁精矿,该铁精矿为半自熔性铁精矿粉;对该铁精矿采用浮选方法脱硫,铁精矿中的 硫可降至0.23%;将磨矿细度提高到-0.076 mm75%,用弱磁选方法选别后,可获得铁品位68.50%、 硫含量0.43%、铁回收率82.86%的铁精矿,说明提高磨矿细度和增加浮选作业均可降低铁精矿中 的硫含量,提高铁精矿品位。
    青海某多金属硫化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彭贵熊, 皇甫明柱, 巩明辉, 张发军, 张慧婷, 冯媛媛
    2022, 38(11):  108. 
    摘要 ( 37 )   PDF (2566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高效综合利用青海某复杂多金属硫化矿,查明矿石性质,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 程,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铅和锌主要以硫化物为主,硫化物中的铅分 布率为95.78%,硫化物中的锌分布率为92.37%;矿石中方铅矿多呈不规则块状分布,粒度分布不均, 嵌布粒度较铁闪锌矿嵌布粒度较细,-0.074 mm粒级含量占96.95%,-0.038 mm粒级含量占62.82%; 铁闪锌矿多呈粒状分布,粒度分布较为均匀,平均粒径为0.062 mm,其中铁闪锌矿-0.074 mm粒级含 量占67.68%,-0.038 mm粒级含量占39.95%;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主要为硫化物,较易回收。
    莫桑比克某滨海锆钛砂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李宁, 姚建军
    2022, 38(11):  114. 
    摘要 ( 27 )   PDF (1713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推动莫桑比克某滨海锆钛砂矿工业试验,对其进行了化学组成、粒度组成、有价 矿物选矿工艺特性等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砂中的有价矿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钛 铁矿、锆石、金红石和含铁金红石、独居石等,由于有价矿物种类多,物理性质复杂,精选分离具有 一定的难度;矿砂中的砂粒粒度主要在0.10~0.50 mm,有价矿物的粒度主要在-0.30 mm,呈细粒 分布,具有粒度大小均匀,粒度范围较窄的特点;矿砂中有价矿物的天然解离性较好,钛铁矿、白钛 石、金红石、锆石、独居石等目的矿物基本呈单体颗粒,不磨矿即可分选。
    某铜冶炼尾渣选铁试验研究
    袁风香
    2022, 38(11):  117. 
    摘要 ( 30 )   PDF (1884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高效回收利用某铁品位45.20%、磁性铁含量32.40% 的铜冶炼尾渣中的有价元 素铁,同时减轻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在对该铜冶炼尾渣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磨 矿细度、弱磁选作业工艺参数等条件试验,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 件下,通过采用预选抛尾—磨矿(-0.045 mm95%)—单一弱磁选流程选别,可获得铁品位56.50%、 铁回收率64.52%的铁精矿,实现了对该铜冶炼尾渣的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显著。
    某氧硫混合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邓攀
    2022, 38(11):  120. 
    摘要 ( 25 )   PDF (2074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高效回收四川某难选氧化铅锌矿,针对氧硫混合铅锌矿高泥、高氧化率、氧化铁矿 物严重浸染铅锌矿物、性脆易于泥化的白云石和方解石含量高等问题,在原矿铅含量3.18%、锌含 量5.49%、铅氧化率38.36%、锌氧化率73.95%的条件下,采用先选硫化、氧化铅矿物,再选硫化锌矿 物,最后再选氧化锌矿物的工艺流程,得到了铅精矿铅品位45.36%、铅回收率85.33%,锌精矿锌总 品位40.42%、锌精矿总回收率86.28%的良好选矿指标。
    某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孙德明, 王帅
    2022, 38(11):  124. 
    摘要 ( 19 )   PDF (3929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验证某铁矿深部矿石的可选性及为生产提供指导依据,通过化学多元素分析、 铁物相分析、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该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含量以及矿石结构等特性 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石中含有的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和菱铁矿, 全铁品位37.82%;主要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石英和长石。矿石主要呈块状、斑状和浸染状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斑状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等,主要有用矿物磁铁矿、赤铁矿和菱铁矿 在-0.07 mm 的分布率分别为49.80%,57.89%,43.99%;主要脉石矿物方解石、石英和长石在-0.07 mm 的分布率分别为40.76%,69.07%,63.34%。基于对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建议其采用分 级—预选—磨矿—浮硫—弱磁—中磁—强磁选—浮选工艺。
    齐大山选矿厂混合磁选精矿反浮选影响因素分析
    傅国辉, 钮展良, 徐俊峰, 李刚, 宋长春, 王子扬, 侯英
    2022, 38(11):  129. 
    摘要 ( 22 )   PDF (1609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齐大山选矿厂的经济效益,针对混合磁选精矿反浮选过程中浮选尾矿品位 偏高的问题进行了浮选工艺流程考查,并对浮选机结构、给矿性质、操作条件和生产管理等因素对 浮选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浮选机的大型化有利于降低成本和提高自动化水 平,浮选机充气量、液位和药剂制度等工作参数,给矿浓度、给矿粒度等给矿性质参数及日常生产 管理均会显著影响浮选效果;得到了今后混合磁选精矿反浮选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调控方向,明 确提出浮选槽液位智能控制、浮选精矿品位智能感知技术和浮选药剂加入量智能控制等自动化技 术在实际应用方面仍需加强推广。
    超贫磁铁矿选矿新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苑仁财
    2022, 38(11):  133. 
    摘要 ( 17 )   PDF (1604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减少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确保稳定供应,针对如何充分利用国内超贫磁铁 矿资源,对近年国内超贫磁铁矿选矿新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及总结,探讨了超贫磁 铁矿选矿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结果表明:老旧选矿厂适合采用三段一闭路破碎+干式预选+高压 辊磨闭路超细碎+干式、湿式再选工艺进行改造,新建选矿厂应进一步推广高压辊磨机、细粒级干 选及干式筛分设备、搅拌磨机等新设备的应用,采场建立集中破碎干选中心,露天采场应及时进行 生态修复;以期为国内新建及改扩建类似超贫磁铁矿选矿厂提供参考。
    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重-浮联选工艺研究及工业试验
    李文平, 赵磊, 包易, 代刚永, 冯兴收
    2022, 38(11):  137. 
    摘要 ( 22 )   PDF (2050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李家沟锂辉石矿为了提高锂辉石的回收率,通过矿石性质研究,对矿石进行了 单一浮选试验和重-浮联选工艺小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重-浮联合工艺可取得良好的锂辉 石选矿技术指标。现场重浮联选工业试验对矿石0.5~8.0 mm产品进行了重介质选矿试验,试验 获得的尾矿产率35.76%、尾矿Li2O 品位0.36%,精矿产率11.57%、精矿Li2O 品位5.62%、回收率 50.56%,中矿产率52.67%、中矿Li2O 品位1.19%;中矿进入磨矿浮选作业,精矿与尾矿作为直接产 品处理,可减少36%的原矿量进入磨矿浮选作业,降低了用电负荷、钢球消耗和药剂耗量,大大降 低了生产成本。
    陕西某微细嵌布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王会安, 卫亚儒
    2022, 38(11):  141. 
    摘要 ( 21 )   PDF (2160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陕西某铅锌矿资源利用率,针对矿石中铅锌互嵌关系复杂及粒度微细的特 征,进行了多元素分析、矿物工艺学研究以及浮选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中 的闪锌矿与方铅矿、磁黄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影响锌精矿质量;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80%时,采 用Na2SO3+ZnSO4抑制锌,硫氮九号+乙黄药为捕收剂选铅,硫酸铜活化锌,丁基黄药捕收剂选锌,闭 路试验可获得铅精矿品位58.94%、回收率91.21%,锌精矿品位50.20%、回收率94.43% 的优异指 标。
    氰化尾渣中低温破氰试验研究
    程伟凤, 翟菊彬, 兰馨辉, 崔崇龙, 李家玮
    2022, 38(11):  144. 
    摘要 ( 22 )   PDF (1897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充分降低热解后氰化尾渣作为回填骨料利用产生的环境风险,针对氰化尾渣在 中低温条件下的无害化问题,利用回转炉进行了中低温热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 350 ℃、热解时间5.0 h 的条件下,总氰化物和易释放氰化物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99.21% 和 98.39%,易释放氰化物最低,可达0.004 mg/L;考虑到实际操作中运行成本的控制,建议热解时间控 制在1.0 h 左右,热解温度350 ℃,亦可获得较好的破氰效果;此外,除在250 ℃、0.5 h热解条件下, 氰渣毒性浸出液中易释放氰化物浓度不达标外,其余热解条件下的氰渣毒浸指标均满足回填骨料 污染控制要求。
    印度尼西亚Ciemas 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物学特征分析
    宗庆鑫, 胡加昆, 伍伟, 肖静珊
    2022, 38(11):  148. 
    摘要 ( 25 )   PDF (4055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物学|浅成低温热液|Ciemas 金矿|印度尼西亚
    白象山选矿厂磁铁矿选别工艺优化试验
    沈斌, 王荣林, 陆虎, 冯建, 杨松付, 陈辛
    2022, 38(11):  154. 
    摘要 ( 19 )   PDF (3267KB) ( 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钢姑山矿白象山选矿厂为降低尾矿品位,提高金属回收率,开展了30~0 mm原矿 粗粒干式抛尾及细粒级磁铁矿高效磁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30~0 mm 原矿用磁滑轮1 次磁选或1 粗1 扫干选,当2 种流程抛废量接近时,相较于1 次磁选,1 粗1 扫流程中抛出的尾矿铁 品位低0.33 个百分点,磁性铁含量低0.26 个百分点,1 粗1 扫抛废效果明显优于1 次磁选;一段高效 磁选与弱磁选相比,高效磁选精矿铁矿品位提高0.71 个百分点,磁性铁品位提高1.00 个百分点,磁 性铁回收率提高0.70 个百分点,尾矿中磁性铁品位降低1.60 个百分点;二段高效磁选与弱磁选相 比,高效磁选精矿铁矿品位提高1.10 个百分点、磁性铁回收率提高0.11 个百分点,尾矿中磁性铁含 量降低0.85 个百分点;高效磁选的选别指标明显优于普通磁选机。
    马尾山铜锌铅银硫多金属矿铜浮选试验研究
    鲍雷, 胡崴, 孙锐
    2022, 38(11):  158. 
    摘要 ( 29 )   PDF (2937KB) ( 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马尾山铜锌铅银硫多金属矿矿石的综合利用率,针对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 粒度不均匀、单体解离不一,导致选矿回收不利的问题,进行了铜优先浮选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 明:在磨矿细度-0.074 mm75%,捕收剂LP-01 用量35 g/t,组合抑制剂ZnSO4+Na2SO3用量600 g/t,矿 浆pH值为8.0 时,经3 次精选后获得了铜品位14.69%、铜回收率31.83%的铜精矿,全流程闭路试验 可获得铜品位8.02%、铜回收率40.86%的铜铅精矿,提高了铜回收率,实现了铜的综合高效回收。
    某选厂铜硫混合精矿塔磨机磨矿及分离试验研究
    王飞, 王俊浩, 林圆圆
    2022, 38(11):  162. 
    摘要 ( 40 )   PDF (2276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选厂为了节能降耗,提高铜回收率,针对铜硫混合精矿再磨段使用球磨机能耗钢 耗偏高、磨矿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进行了试验室塔磨机磨矿、陶瓷球与钢球作为磨矿介质进行铜硫 混合精矿再磨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磨机与陶瓷球组合可大幅降低能耗及磨矿介质成 本,提高铜回收率,增强铜硫分离效果,有利于提高选矿厂的生产效率,起到了降本提质的作用,经 济效益显著。
    材料·装备
    新型陶瓷磨矿介质在TGTM-250 塔磨机中的应用
    王培勇, 包志威, 周洪林, 杨书春
    2022, 38(11):  166. 
    摘要 ( 33 )   PDF (1793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楼铜铁矿选厂为解决生产中球磨磨矿粗颗粒偏多对浮选造成的影响,同时提高选 厂处理量,对选厂进行了技改,将一段球磨改为两段磨矿。经论证分析对比,采用塔磨机+新型陶 瓷磨矿介质的方式作为二段磨矿,相比球磨作业至相同的磨矿细度,不仅降低了磨矿成本,浮选和 磁选指标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浮选铜回收率提高2 个百分点,铁精矿品位提高约1 个百分点,不仅 高效利用了矿石资源,且经济效益显著。
    浮选专家系统在大山选矿厂160 m3浮选流程中的应用
    付强
    2022, 38(11):  170. 
    摘要 ( 26 )   PDF (4273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160 m3 浮选工艺流程来矿扰动频繁,浮选槽液位、充气量和浮 选药剂添加量等关键变量主要依据操作人员对现场泡沫状态的主观认识进行调控,为了提高生产 效率,稳定矿物浮选指标,节约资源及人力成本,进行了浮选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业应用研究。通过 在160 m3浮选流程的关键点位安装泡沫图像分析仪,引入了基于规则的浮选专家系统。浮选专家 系统应用后,160 m3浮选生产流程稳定性得到了提升,铜粗精矿品位波动明显减少。
    大型双层直线振动筛使用故障分析及处理措施
    汤建龙
    2022, 38(11):  174. 
    摘要 ( 18 )   PDF (1564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保选矿厂磨选系统生产的正常进行,降低维修费用和人力成本,针对大型双 层振动筛在马坑矿业选矿工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弹簧、激振器故障率高,大梁、筛板开裂等各类典 型故障,进行了弹簧、激振器、筛板等各部件受力、损坏机理和常见故障原因等研究。研究结果表 明:弹簧、激振器存在超负荷现象,提出了通过溜槽改造保证入料均衡,提高筛分效率以适当降低 激振力,并通过激振器冷却改造提高润滑效果的同时加强点巡检管理等处理措施,使振动筛使用 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基于钛酸锂电池的电动轮卡车能量回收和利用系统设计
    贺志超
    2022, 38(11):  178. 
    摘要 ( 28 )   PDF (2379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型电动轮卡车装载质量大,蕴含大量的势能和动能,车辆下坡制动时这部分能量 均在制动电阻栅上以热能形式消耗,现场实际测量发现该部分能量约占总能耗25%,因此对制动 能量进行回收和利用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针对大型电动轮卡车电气驱动系统的特点,为了能够 高效地回收和利用制动能量,提出在主电路方面增加双向DC/DC 及钛酸锂电池的储能电路方案, 通过整车控制系统基于功率跟随与母线电压相调节的能量协同控制策略,在能量控制过程中,以 发电机和电池组作为主能量来源跟随整车的目标需求功率,通过发电机组和大功率DC/DC 调节 直流母线电压,使车辆根据行驶工况自动调节合适的母线电压,该控制方案保证车辆具有充足的 行驶动力,同时实现了车辆制动能量的回收与利用,降低了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提升了车辆制动系 统的可靠性。
    香蕉筛在某铁选厂的应用及优化
    张佳佳
    2022, 38(11):  183. 
    摘要 ( 21 )   PDF (2377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铁选厂为了进一步提高入磨矿品位和处理量,原生矿流程在入磨前增加了湿式预 选系统,针对预选前干筛部分选用的LKBB-3673 单层香蕉筛在该选矿厂实际生产中出现的故障等 问题,进行了传动装置主传动轴轴承座改造、箱式激振器维护保养和完善设备点检、润滑、维护保养 等研究。改造后轴承座及轴承的运行寿命延长了8 个月,年可节省费用4.79 万元,职工劳动强度和 维修成本大幅降低,该型号香蕉筛满足了该选矿厂湿式预选前干筛部分要求,总体运行平稳。
    粉料仓均化板的设计与研制
    于晓林, 周建兴, 李伟明, 尹海林, 汪洋, 王振 , 刘丽峰, 李敬涛, 江飞飞, 李俊, 于泉
    2022, 38(11):  186. 
    摘要 ( 24 )   PDF (1639KB) ( 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井下充填胶凝材料生产过程中料仓内粉料均化以及防止黏帮和破拱,针对 原有喷嘴式均化装置均化不足、易堵塞,更换喷嘴费工费力等问题,进行了板式均化装置研究。板 式均化装置实现了由点状均化到面状均化的改进,有效地消除了喷嘴式均化装置的缺陷,得到一 种均化板的均化装置,全新设计制作安装到料仓内,完全替代了原有均化装置。经过使用验证:板 式均化装置使用寿命长,均化面积大,不易堵塞,维护次数及成本明显下降,性能优异,具有推广应 用价值。
    定速与快速响应电机节能装置研究及应用
    向伟华, 廖志强
    2022, 38(11):  189. 
    摘要 ( 15 )   PDF (2069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矿山能耗,针对现有变频技术不足,且矿山电气设备众多、高功率、耗能大 等问题,对矿山节能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包括高压节能和软启动的智能节电装置,组合成定 速与快速响应装置,并通过金属矿山HP500 型破碎机应用试验,证明节电率大于10%,节能效果显 著。通过降压节能原理可有效降低大电流冲击负载和恒定中高负载工况下电机的能耗,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电机节能技术的发展,对类似矿山具有借鉴及推广价值。
    输送机皮带受料不均跑偏纠偏辅助装置设计及应用
    林阳辉
    2022, 38(11):  193. 
    摘要 ( 16 )   PDF (1636KB) ( 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矿料的正常运输效率,针对输送机在有限空间工况下,皮带因单边受料不 均跑偏,导致皮带磨损快及发生撕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抵消单边受料不均的辅助装置,并对 该辅助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应用前后的效果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防跑偏自动纠偏辅助装置 能够抵消皮带受力不均的缺陷,保证皮带不跑偏,且可应用于工况恶劣的皮带输送机,保障生产稳 定顺行。
    MQY3245 型球磨机同步电机轴瓦全自动强制润滑装置应用
    曾衍寿
    2022, 38(11):  196. 
    摘要 ( 25 )   PDF (1657KB) ( 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减缓球磨机滑动轴瓦磨损及频繁维修,提高设备运转率及使用寿命,福建马坑 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同步电机滑动轴瓦全自动强制润滑系统研究,通过同步电机全自动强制 润滑系统,实现了滑动轴瓦润滑“五定”,同步实现了电机轴瓦润滑油在设备体外进行循环、冷却、 过滤、润滑油量可根据轴瓦温度自主调节等功能。试验结果及现场应用表明:该装置投资少,成效 明显,可有效节约人工和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运转率,为矿山企业设备自动化、无人化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正交试验的充填体强度演化规律及配比优化研究
    张明
    2022, 38(11):  199. 
    摘要 ( 24 )   PDF (2260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充填浓度、灰砂比、粗骨料含量和养护 龄期等因素对胶结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充填浓度、养护龄期和灰砂比 的增大,充填体强度呈增长趋势。由于尾砂细颗粒无法有效填充粗骨料之间的空隙,粗骨料含量 在70%~85% 时,随粗骨料含量的增加,充填体强度呈下降趋势。现有条件下粗骨料含量70% 为 最佳值,但粗骨料的种类和级配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极差分析结果表明,灰砂比对充填体强 度的促进效果最显著,其次是充填浓度和养护龄期。实践中应尽量提高充填浓度和养护龄期,对 采空区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灰砂比,以实现提高充填体强度、降低水泥成本的目的。研究结果 可为矿山充填实践提供指导。
    基于聚氨酯泡沫的煤矿采空区贯通面封堵材料试验研究
    霍雷敏
    2022, 38(11):  203. 
    摘要 ( 20 )   PDF (1989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三道沟煤矿采空区贯通面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涌出而危害工作面作业安 全问题,提出采用聚氨酯泡沫材料对采空区贯通面实施封堵的方法,并对封堵材料膨胀、附着、发 泡、抗静电及阻燃性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聚氨酯泡沫封堵材料合理配比值,在此基础上对聚氨酯 泡沫材料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封堵材膨胀时间为2 min,膨胀倍率可达10 倍,煤块脱 落面积仅为4%,达到4B 级,测试结果符合井下使用要求;当导电炭黑添加份数为1.5 时,电阻数量 级可降低到107,可有效防止电荷的积累;当阻燃剂8316 添加量为21% 时,氧指数达到最大值 29.2%,能够实现较好地封堵及阻燃效果。聚氨酯泡沫封堵材料与煤体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对模拟 管壁进行封堵后,在25 m/s的风速下,对封堵情况无影响,整体封堵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解决采空 区贯通面有毒有害气体涌入问题,同时为类似条件矿山采空区贯通面封堵提供指导与借鉴。
    Charmec MC 605 DA型装药台车在程潮铁矿的应用
    彭卓
    2022, 38(11):  207. 
    摘要 ( 34 )   PDF (3030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程潮铁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BQ-100 型装药器装药,工人劳动强度大,机 械化水平低,爆破质量不稳定。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爆破质量,程潮 铁矿引进Charmec MC 605 DA型装药台车。经过井下中深孔装药爆破试验,确定装药台车合理的 工人配置为4 人,适用的炸药为岩石膨化硝铵炸药。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炸药含水率控制在5% 左右,罐内压力0.50~0.55 MPa,助推风压0.40~0.42 MPa,退管速度0.30~0.34 m/s,返粉率控制在 10%左右。通过比较分析2 种装药设备的优缺点,装药台车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安全性高于BQ- 100 型装药器,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爆破质量优良率提高了3%。该装药台车对国内类似矿山实 现上向中深孔装药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选矿企业皮带运输机智能控制与管理
    张科明, 杨玉武, 张奥森
    2022, 38(11):  213. 
    摘要 ( 22 )   PDF (2164KB) ( 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带运输机是散料运输的重要设备,涉及范围很广。尤其在矿山选矿企业中,破碎 后的矿石和选好的精矿粉完全由皮带运输机运送,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皮带运输机 容易出现皮带跑偏、撕裂、打滑、堵漏、安全等问题。为此,实施皮带机智能控制,安装皮带跑偏检 测和处理装置,包括胶带撕裂保护装置、打滑处理装置、堵漏处理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对电机、减 速机进行监测数据采集,实现设备自行诊断、无人值守,可有效杜绝伤人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 生。经过智能化改造,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显著。
    马钢矿业生产执行系统建设与实践
    陈顺, 郇伟, 陈克峰, 许继斌, 孙永茂, 余剑, 齐美超, 赵骏
    2022, 38(11):  217. 
    摘要 ( 13 )   PDF (1602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进一步加强智慧矿山建设,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所属各矿山分别对采、选、充及 公辅系统进行升级,不断提高智慧化水平。由于各矿山系统存在共享范围小、关联少、集成度低的 特点,形成了“信息孤岛”。通过马钢矿业生产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的 建设和实施,以自动化、数据采集为基础,以生产执行过程为主线,打造资源集团—矿业公司两级 管控平台,实现了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体系,同时实现了人—设备—环境所产生基础多源数据 的一体化管控,达到了生产管理精细化、透明化的效果,从而消除了困扰矿山的“信息孤岛”和“子 系统孤岛”现象。
    白象山选厂自动化技术产线升级方案及应用研究
    丁亮亮, 王荣林, 张东, 高大林, 张义杰
    2022, 38(11):  220. 
    摘要 ( 26 )   PDF (6362KB) ( 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象山铁矿为了实现以网络链路搭建为承载链接,针对管理业务流程及信息化现 状,通过无线传输、信息传输、数据传输、网络交互等技术手段,将矿山生产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存 储、加工、传输,在硬件和软件系统升级的基础上,从生产工艺流程自动化升级、数据采集及三维管 控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自动化技术产线升级方案及应用研究,提高了业务管理效率,优化了生产管 理流程,降低了生产综合成本,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安全·环保
    赵固二矿回采巷道注浆锚索超前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卢运良, 刘栋
    2022, 38(11):  224. 
    摘要 ( 22 )   PDF (3165KB) ( 4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巷道围岩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为保障巷道围岩稳定,以焦作煤田 赵固二矿11012 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综合利用现场调研、岩石力学试验、理论分析、工业性试验等 手段,研究了回采巷道超前影响区域巷道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建立了上覆岩层-顶板-煤柱为统一 体系的力学模型,得到了巷道围岩顶板拉伸、剪切破坏的力学判据。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 适合本地质条件下的注浆锚索支护技术方案,应用后巷道围岩整体实现了高强全锚注一体化动态 耦合控制。
    基于多元变量的综放采空区温度场特征研究
    刘卫方
    2022, 38(11):  228. 
    摘要 ( 19 )   PDF (2401KB) ( 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在不同供风条件与推进速度下综放采空区温度场分布特征,分析采空区遗 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以布尔台煤矿42201 综放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采空 区—流场、氧浓度场和温度场控制方程,利用FLUENT 软件对42201综放采空区遗煤低温氧化过 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42201 工作面合理配风量为1 920 m3/min,合理推进速度为4 m/d;同时,通过现场温度与氧气浓度监测,可较好地实现了控制采空区遗煤自燃发展进程。研究 结果表明:工作面开采初期,采空区煤的最高温度在走向方向上升温速率先快后慢,达到最值点后 逐渐下降;工作面供风量越大采空区遗煤高温点逐渐向采空区内部移动,温度越高;加快推进速度 可使采空区遗煤的最高温度降低。
    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法律及政策梳理
    蒋瑛, 刘婷, 朱远乐
    2022, 38(11):  232. 
    摘要 ( 20 )   PDF (2313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山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逐年增加。为了解决 矿山固体废物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 规、政策、标准规范等,引领与规范矿山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矿山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 用率。通过对我国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梳理,以期推进矿山固体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
    严寒地区某尾矿库坝面排水沟设计要点
    贾军, 刘涛
    2022, 38(11):  237. 
    摘要 ( 25 )   PDF (1834KB) ( 1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尾矿库坝面排水沟常规设计时的不足,结合尾矿库现行规范规定,明确了坝面 排水沟设计标准及平面布置原则,并对尾矿库常用的排水沟结构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严寒 地区某尾矿库坝面排水沟常规设计时存在的冻害严重问题,分析了尾矿库坝面排水沟设计要点, 并讨论了提高坝面排水沟抗冻害能力的材料要求及结构形式,可为严寒地区尾矿库坝面排水沟设 计提供参考。
    基于可拓理论的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质量评价研究——以华联矿业为例
    王磊, 董会忠
    2022, 38(11):  241. 
    摘要 ( 31 )   PDF (2110KB) ( 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各企业安全管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中,体系的建设路径局限于企业对照地方标准 中的建设模板进行套用,对建设成果的评估也仅限于对照评分标准所赋分值进行量化计算,致使 安全管理仍局限在标准制定与执行层面,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以华联矿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为例,运用定量模型方法对其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各层级指标的分值及最终评价等级进行定量计 算,通过计算结果确定体系建设的评价等级,并明晰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同时,通过运用层次 分析、可拓理论模型对华联矿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成果进行评价,验证双重预防体系考核办法中 各项评估指标赋值的正确性,供类似研究参考。
    某尾矿库排水斜槽渗漏分析及治理
    丘永富
    2022, 38(11):  245. 
    摘要 ( 25 )   PDF (1514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国内某尾矿库排水斜槽渗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了其渗漏跑砂原因,模拟 计算了排水斜槽在不同厚度覆尾砂的堆积下的变形量,得出了其变形随上覆尾砂厚度增加而增加 的规律。同时针对排水斜槽渗漏问题,提出了双液注浆封堵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可为矿山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高位大直径定向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技术实践
    王磊
    2022, 38(11):  248. 
    摘要 ( 22 )   PDF (1810KB) ( 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王庄煤矿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情况,提出采用高位大 直径定向钻孔技术治理采空区和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通过研究采空裂隙随工作面推进的演化 过程,分析顶板裂隙发育高度,确定大直径高位定向长钻孔最佳布孔层位及钻孔结构,并进行工程 实践。结果表明,在高瓦斯工作面通过布设大直径高位定向长钻孔,初始时钻孔瓦斯浓度相对较 高,但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钻孔抽采瓦斯浓度开始下降,且大直径高位定向长钻孔抽采上隅角瓦 斯持续时间长,抽采瓦斯纯量稳定,钻孔抽采期间平均纯量为4.3 m3/min,钻孔平均抽采浓度为 11.1%,有效解决了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保障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小庄煤矿40309 工作面诱冲规律及解危措施
    李鹏
    2022, 38(11):  251. 
    摘要 ( 23 )   PDF (1938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冲击地压难以精准防治的问题,以小庄煤矿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诱冲规律进行 研究。考虑到动、静载荷监测方法的差异性,开展分源监测工作。借助微震法对煤岩破裂之后所 出现的动载荷实施全矿井监测,使用地音法对重点工作面实行监测;借助应力在线监测和钻屑法 抽样监测对局部危险区域的煤体静载荷实时监测。根据获取的工作面冲击地压动、静载荷分布特 征,提出了针对性的冲击地压危险源层次化监测和分源解危措施,形成了针对掘进工作面迎头及 顶煤的冲击地压解危方案。本研究为合理防治冲击地压提供了思路。
    大同市焦煤矿公司一矿工作面防治水技术研究
    魏向军
    2022, 38(11):  255. 
    摘要 ( 23 )   PDF (1621KB) ( 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大同市焦煤矿公司一矿为研究背景,系统分析以往地质水文工作及其存在的问 题,针对矿井4#、5#、8#煤层开采的充水特征和水害威胁程度,结合矿井近几年采掘衔接计划,提出 煤层底板高压灰岩水带压开采技术、掘进巷道和采掘工作面防治水措施,重点阐述了瞬变电磁法、 激发极化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探测煤矿老空区积水中的应用,为煤矿防治水工作提供指 导和参考。
    黑龙江某铜矿露天转地下涌水量估算及防排水措施
    林克辉
    2022, 38(11):  259. 
    摘要 ( 26 )   PDF (1690KB) ( 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于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浅部露采坑成为降雨汇水聚集区,深部矿体崩落法开采 形成的冒落带或导水裂隙带为地表水进入井巷系统建立了良好通道。深部矿体充水条件发生改 变,地表水成为矿坑涌水的主要来源。以黑龙江某铜矿为例,以分区估算降雨径流渗入量叠加地 下涌水量的方式获得合理的矿坑涌水量数据,为井下排水系统布置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在露采 坑内人为设置岩石垫层从而预先形成渗流通道等措施,以防露采坑底的汇水突然灌入井下威胁人 员设备安全。
    实用技术
    水峪选煤厂降介耗分析及优化措施
    刘威, 王子扬, 侯英
    2022, 38(11):  263. 
    摘要 ( 32 )   PDF (1912KB) ( 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降低水峪选煤厂二车间重介洗煤介耗,针对脱介筛和磁选机跑介的问题,进行 了磁选机磁性物回收率、煤泥脱除率和脱介筛筛面喷水结构、喷水压力、挡堰筛板分布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当脱介筛筛面喷嘴长短交错、增大筛面喷水压力、使用窄背宽弧形筛筛板和减少磁 选机入料中的煤泥含量时,介耗明显降低,预计介耗可降至1.0 kg/t 左右;在非技术损耗已降到最 低水平的同时,可通过优化脱介筛和磁选机工艺参数的方式降低介耗,提高选厂经济效益。
    基于数据仓库的论文推荐方法研究
    汪贻杰, 沙梦钒, 赵鹏, 周建平
    2022, 38(11):  266. 
    摘要 ( 29 )   PDF (1611KB) ( 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促进期刊融媒体发展,提高杂志社网站的知识服务能力,实现为读者提供论文在 线推荐服务,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论文推荐方法。首先建立数据仓库,设立论文推荐主题 库,抽取数据集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等数据建立特征数据集;然后,再对这些特征数据集进 行预处理,得到半结构化的分词特征数据集,存入数据仓库的ODS 层,格式化和ETL 化原始数据 层中的数据,清洗维度缺项的数据,存入DWD 层,构造维度-论文权重矩阵,存储在DWS 层,ADS 层存储汇总的推荐结果;最后,推荐时根据ADS 层主题表中的分词特征数据集,计算待推荐论文 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值对目标论文推荐相似文献。结果表明,该推荐方法提高了论文推荐的实 时性和准确率,应用效果良好。
    底部窑体约束条件下砖混结构烟囱爆破拆除设计
    王刚
    2022, 38(11):  270. 
    摘要 ( 26 )   PDF (2179KB) ( 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底部窑体约束下高度风化砖混结构烟囱爆破拆除工况,通过充分分析烟囱本体 结构与力学特点,并结合周边环境特征拟定合理爆破方案,确定了烟囱倒塌方向、缺口高度和爆破 参数,并通过理论公式计算了爆破振动、飞石影响范围,制定了相应的爆破安全防护措施。为了验 证爆破方案设计的合理性,采用ANSYS/LS-DYNA 数值模拟软件,基于整体式建模方法建立烟囱 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施加缺口单元失效,模拟了烟囱倒塌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底部窑体对烟囱倒 塌过程影响相对较小,烟囱沿设计方向倒塌。现场钻孔爆破后,烟囱倒塌冲击导致窑体顶部部分 碎裂,烟囱整体未向两侧偏移,沿设计方向倒塌,筒体触地解离完全,爆破振动与飞石危害均在可 控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