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6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20-01-25
    经济·管理
    矿山技能大师工匠精神的培养与推广
    朱青山, 何军, 籍祥, 陆虎
    2020, 36(01):  1-3. 
    摘要 ( 94 )   PDF (2037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响应国家对高技能技师的培养要求,考虑到矿山企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介绍了姑山矿业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发展成选矿工匠基地的演化过程。同时,就如何培养矿山技能大师“精益、专注、创新、敬业”的工匠精神,利用选矿工匠基地的平台推广工匠精神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成果实例说明培养与推广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期营造“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氛围,为矿山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的支撑。
    芦岭矿“DMV”精细过程管控安全管理
    邓汉稳, 官瑞冲
    2020, 36(01):  4-6. 
    摘要 ( 69 )   PDF (1582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炭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煤炭企业的安全运行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保证,为获得更加优异的安全管理方式,以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作为研究对象,为规范现场工序转换,加强过程控制,首创了“DMV”精细过程管控安全管理法,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员工违规行为大大减少,2019年一季度与2018年一季度对比,违规人次下降20%; 工程效果良好,效率增加,Ⅲ1022下底板抽放巷进尺由原来的每月70~80 m提高到每月近100 m。对于规范施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效果发挥了直接的保障促进作用。
    关于油气资源绿色勘探工作的思考
    张福良, 王晨光, 赵元德
    2020, 36(01):  7-9. 
    摘要 ( 72 )   PDF (1517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质勘查是矿业全产业链的上游,绿色勘探是从源头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当下中国已经在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面跨出了一大步,但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绿色勘查方面尚显欠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了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预期目标,创新油气勘探方式,实现绿色勘探。通过分析油气勘探现状和需求,参照已有的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标准及《石油天然气行业技术规范》《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初步提出石油天然气绿色勘查标准。通过全面推进油气资源的绿色勘探工作,达到实现石油勘探行业高效环保的目的。
    白象山铁矿精细化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刘发平
    2020, 36(01):  10-13. 
    摘要 ( 58 )   PDF (1556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铁矿是一种重要的矿物资源,其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因此,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铁矿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主要通过降低成本的途径来实现。以白象山铁矿为例,为实现白象山铁矿原矿成本控制,主要从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出发,通过采用防治水技术优化、采用安全高效采矿工艺、分级支护、大数据精准充填、自动化技术攻关、生产管理降本、财务收支管理降本、技术管理降本、增加零星工程自营等多种方法来降低成本。精细化成本管控体系不仅为该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为其他类似条件的矿山提供借鉴。
    地质·测量
    崇阳县大湖山岩体北缘多金属矿成矿规律
    石德强, 尹近, 黄艳华, 李巍, 李泉, 聂金城
    2020, 36(01):  14-17. 
    摘要 ( 63 )   PDF (1930KB) ( 11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在大湖山岩体北缘发现了一些新的找矿线索,岩体周围分布着斯门坳钨矿、梯冲锌矿、羊角埚金矿、周家坪金矿等矿床(点)。为探讨该区域多金属矿成矿规律,通过对4个矿床(点)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简述,从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控矿因素以及矿床成因等3个方面总结了其成矿规律。认为大湖山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为成矿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区内矿床点的展布随着离岩体越远,表现出了从高温元素钨→中温元素锌→低温元素金的一个渐变的过程。
    因子分析在冀东峪耳崖金矿地球化学找矿中的应用
    关显东 钱建平 王硕 苏特 李业兴
    2020, 36(01):  18-23. 
    摘要 ( 61 )   PDF (3496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峪耳崖金矿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矿区基底地层为太古界迁西群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矿体受NNE—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花岗岩。在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利用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采取传统统计法和累计频率法圈定了金矿12个元素的异常范围;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划分出了SbHgPbAs元素组合、AuAgBi元素组合、ZnCuSn元素组合和WMo元素组合;再对因子得分进行趋势面分析,较为有效地突出了深层次的找矿信息,更准确地圈出成矿靶区。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AuAgBi元素组合和SbHgPbAs元素组合为研究区最佳地球化学标志元素组合,下一步地质工作重点应放在矿区中矿带矿体深部及其南部异常高值区,同时布置少量工程在北矿带,以追索与唐杖子金矿之间的联系。
    荷花山铅锌矿与铜陵地区其它矿床成矿控制因素的对比研究
    王允
    2020, 36(01):  24-27. 
    摘要 ( 57 )   PDF (3007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讨荷花山铅锌矿控矿因素上与铜陵地区其它矿床异同,运用宏、微观相结合,地质观察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定地质体及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性质等几个方面与成矿关系的比较,揭示了这种新类型矿床的控矿因素的特点是与岩浆关系不密切的低温热液、角砾岩控矿。得出了这种新类型矿床既具有铜陵地区其它矿床的控矿因素,同时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控矿因素的结论。
    柴达木盆地小梁山—大风山区域深层卤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甘会春, 袁世冲
    2020, 36(01):  28-34. 
    摘要 ( 79 )   PDF (2647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柴达木盆地小梁山—大风山区域深层卤水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勘探程度相对较低。为探讨该区域卤水矿产资源情况,在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物探测井、地震等手段,对矿区内深层卤水含水层分布进行了解译;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划分,结果表明矿区内出露一套微胶结的湖泊相地层,内部赋存高矿化度卤水,划分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2种基本类型;对深层卤水矿体及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自上而下将深层卤水划分为5个矿层,均属硫酸镁亚型卤水。最后,从地形条件、构造特征及气候条件分析了深层卤水钾盐矿资源的沉积演化规律,以期对柴达木盆地的深层卤水资源的深度评价、开发与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参考。
    山东栖霞—大柳行地区金矿找矿靶区地质评价及优选
    黄鑫, 宋倩, 王勇军, 沈立军, 徐昌
    2020, 36(01):  35-37. 
    摘要 ( 87 )   PDF (3824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栖霞—大柳行地区位于胶东中部栖霞—蓬莱金矿成矿带内,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区,成矿条件优越。为了对圈定靶区进行优选分类,通过对该区地质背景、找矿靶区评价、找矿靶区优选方面展开综合研究,并结合勘查工作程度和矿业权设置情况,划分出3类预测区,选定了5个靶区为今后优先部署勘查工作的方向。
    凌源市毛头坝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
    范景远
    2020, 36(01):  38-41. 
    摘要 ( 67 )   PDF (1536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区位于中朝准地台(Ⅰ)、燕山台褶带(Ⅰ4)、辽西台陷(Ⅰ14)、朝阳穹褶断束(Ⅰ1-24)的四官营子—沟门子盆地内。发现水泥用石灰岩矿层赋存于古生界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一段、七段地层中,而且部分层位达到熔剂灰岩要求。为探明毛头坝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通过地质勘查及以往区域资料综合研究,区域地层呈倒转背斜构造形态,矿层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矿石呈灰—深灰色,自然类型为灰色中厚—巨厚层鲕状灰岩矿石和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矿石两种类型。共圈定具有工业意义的Ⅰ级品矿层5条、Ⅱ级品矿层3条。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沉积矿床。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一段、七段地层的鲕状灰岩为找矿标志。本次水泥用石灰岩矿勘查在辽西地区尚属首次,填补了辽西地区在寒武系中统张夏组地层中寻找水泥用石灰岩矿层的空白。
    新平浑龙河铁矿成因机制及找矿标志
    郑泽光
    2020, 36(01):  42-46. 
    摘要 ( 87 )   PDF (2024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浑龙河铁矿是挟持于红河断裂与绿汁江断裂之间的典型“大红山式”矿床之一,被视为多岩浆旋回作用下的铁、铜矿床。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因机制,结合区域成矿背景,以云南省新平浑龙河铁矿地质勘查成果为依据,深入剖析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构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并对成矿物质基础和控矿构造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表明:①铜—铁矿带严格受地层层位及沉积旋回控制,属火山喷发沉积变质成因,铁矿带则受火山岩浆热液改造作用,属火山沉积—改造成因;②构造、变质作用及岩性岩相不同程度控制着矿化沉淀、富集,基性凝灰质片岩、钠质沉凝灰岩为成矿提供丰硕物源,后期热液沿断层上涌、运移,并于有利部位改造、富化早期形成的沉积矿(化)体;③综合岩性组合、蚀变作用特征及构造特征认为,曼岗河组地层、富钠质熔岩与辉绿辉长岩及岩浆岩发育地段成矿潜力较好,是下一步矿区深、边部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部位。
    内蒙古石灰窑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张荣
    2020, 36(01):  47-49. 
    摘要 ( 98 )   PDF (2498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灰窑沟铁矿区位于赤峰市北西约80 km处,地处西拉木伦多金属成矿带的南侧,区域位于内蒙古地轴东段与内蒙海西褶皱带接触带,Ⅲ级构造单元为云雾山隆起的北东端和赤峰—铭山大断裂2条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处,本矿床围岩蚀变具有分带性,是一个受断裂和褶皱复合控制的矽卡岩型矿床。为探讨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通过近几年对本区地质勘查工作的总结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围绕构造发育部位,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及附近且与高精度磁测异常套合区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铜山口铜矿坑内钻勘探的生产实践
    朱先艳
    2020, 36(01):  50-51. 
    摘要 ( 58 )   PDF (1532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铜山口铜矿地下深部基建结束,坑道探矿存在安全事故隐患、地质取样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为了加快生产探矿,发挥坑内钻优势,弥补坑道探矿不足,购置了3台坑内钻进行探矿。通过在主矿体生产探矿及周边扫盲增储、尖灭矿体探边摸底、零星小矿体追寻、超前探水、指导巷道掘进方向等应用,结果表明,坑内钻具有操作灵活机动,易掌握,缩短了生产探矿时间,节约探矿成本,作业现场安全等优势,保持了三级矿量的动态平衡,确保了生产持续稳产发展。
    湖南省煤成气特征及重点区块抽采利用潜力
    龙新良
    2020, 36(01):  52-55. 
    摘要 ( 62 )   PDF (1549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湖南省高瓦斯(突出)矿区,分析了其地质背景、聚煤期沉积环境及同沉积构造。结合煤成气成藏条件、含气性及煤储层物性特征,查明了煤成气资源,进行了地面抽采有利区块优选及其适用条件研究,确定了重点抽采区块,制定了高瓦斯矿区煤成气的抽采模式和开发应用规划,为煤成气勘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开发利用方向。
    南阳盆地北缘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特征
    晁红丽, 方怀宾, 王柳林
    2020, 36(01):  56-58. 
    摘要 ( 59 )   PDF (2121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阳盆地是白垩纪晚期以来持续发育的断陷盆地,通过对南阳盆地钻孔及河流阶地的研究,并结合ESR测年方法,对南阳盆地北缘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冲洪积层主要由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组成,分别构成了湍河的Ⅰ级、Ⅱ级、Ⅲ级阶地;中更新统以来,研究区垂直升降运动较为明显,湍河下蚀作用十分强烈,多级阶地的结构体现了更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总体持续下蚀过程,且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不均衡性,其下蚀速率由慢至快又逐渐减缓。
    选矿智能化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勘查方法优化
    刘海红, 吴志华, 陆锡宏, 覃庆欢
    2020, 36(01):  59-62. 
    摘要 ( 74 )   PDF (2111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位于湘南钨锡钼铋多金属成矿带东坡矿田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已有的地质矿产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矿区101、102、103号主矿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该类裂隙充填细脉带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在勘查过程中探矿工程布置的优化方法:即:①探矿工程不宜按每个矿带单独控制,应对整个赋矿层位进行整体控制;②应对含有毒砂、锡、钨细脉的岩性段进行连续取样化验,既可避免漏矿,又可以为将来工业指标调整后重新圈定矿体提供直接依据。
    地质·测量
    多种物探手段在郑州矿区的应用与探索
    刘晓飞
    2020, 36(01):  63-65. 
    摘要 ( 60 )   PDF (1781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适应现行煤矿生产要求,防治煤矿底板水,仅依靠已有的传统地质学方法、数学地质统计预测方法、钻探及巷探的手段还不够。还迫切需要将多种物探手段用于井下探测,以低成本、高效率、快速的方法提供有关矿井的地质信息,以解决逐渐面临的有关地质和采矿工作等问题。利用瞬变电磁和直流电法技术研究工作面底板下方地层电性变化规律,预测含、导水构造分布、发育、赋水及导水通道情况,分析每种物探方法的探测规律,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采取针对性的底板注浆加固方案,为有效防治矿井水害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良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中的重点问题与处理方法
    刘铁钢
    2020, 36(01):  66-69. 
    摘要 ( 80 )   PDF (1616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简政放权政策的全面实施,政府已取消了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的资质要求,如何在这种形势下保证报告的水平和质量,掌握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和需注意的重点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当前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写的实际,对报告编写的基本要求及应注意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并提出了相应处理方法。
    甘肃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思考
    刘涛
    2020, 36(01):  70-72. 
    摘要 ( 60 )   PDF (1565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产资源储备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有保障作用。储备对象包括紧缺矿产和优势矿产,储备方式分为矿产品储备、矿产地储备和勘查区储备。进行矿产资源储备可以促进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采矿工程
    华恒矿业双大巷跨采技术及巷道加固支护效果分析
    曹淑良, 杨林, 陈健
    2020, 36(01):  73-76. 
    摘要 ( 56 )   PDF (2145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华恒矿业有限公司矿井开采后期,常常存在跨采大巷情况,以61103外段工作面跨采-650 m水平西翼大巷和西翼总回风巷为例,分析了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在底板岩层传播规律,结合双大巷地质资料,提出了高强度锚索(锚杆)梁、压网联合支护、架设U形棚和工字钢棚支护的加固方案。通过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巷道加固增加了顶板支护强度,使巷道受力支撑点作用在两帮上,造成巷道两帮出现位移,且巷道围岩集中应力传播到巷道底板,出现底鼓现象,巷道加固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合理。
    深部倾斜煤层综放孤岛工作面高应力集中区煤柱留设技术研究
    宋阳升, 李成海
    2020, 36(01):  77-82. 
    摘要 ( 73 )   PDF (2356KB) ( 1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庞庞塔矿5107作为一个孤岛综放工作面,回采难度很大。如何既能安全回采又能最大的回收资源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庞庞塔矿进行了专项煤柱留设技术研究。通过对围岩强度测试,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式确定了煤柱尺寸,达到了回采要求,多回采煤炭资源22 万t。
    二里河铅锌矿井下支护方案综述
    赵林海, 李宗利, 王正, 张少波
    2020, 36(01):  83-86. 
    摘要 ( 60 )   PDF (1897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总结出一套适合矿山实际的支护方案,二里河铅锌矿在矿山生产的20余年里,引进了多种支护工艺进行试验。矿山根据井巷、硐室所处工程环境,确定了锚杆、钢筋、钢架、混凝土进行单一或组合支护的方案,特别是千枚岩内12.4 m跨度的提升机硐室支护方式与参数,对矿山软弱岩层大跨度硐室工程支护具有参考价值。采场则按照急倾斜、缓倾斜矿体上盘千枚岩支护为例,分别列举了锚杆、锚杆+锚索支护的工程方案。采场联络巷、矿房行人通道等区域利用支柱+横梁临时支护。不但提高了采场作业安全性,也使采矿损失率降低5%,贫化率降低7%。
    钟九铁矿富水碎屑岩顶板矿体开采安全矿(岩)柱留设
    周磊, 祝小龙
    2020, 36(01):  87-89. 
    摘要 ( 69 )   PDF (1878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证钟九铁矿的安全开采,根据钟九铁矿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矿山的采矿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计算了钟九矿山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防水顶柱合理厚度及其留设位置,并结合矿山第四系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发育深度,综合得出钟九矿富水矿体开采覆岩扰动边界。
    云南铜厂沟铜钼矿低贫损分段崩落与浅孔留矿耦合采矿法探索
    梅社华, 李振换, 张昌振, 陈建航
    2020, 36(01):  90-92. 
    摘要 ( 64 )   PDF (1900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厂沟矿区多为破碎、中厚、急倾斜矽卡岩型铜钼矿体,原设计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采矿实验中存在作业安全性差、劳动生产效率低、损失贫化大、采矿成本高等缺陷,严重制约了试生产组织。矿山急迫需要一种安全、高效、成本能够控制的采矿方法满足试生产矿石持续供应。通过充分研究,提出了低贫损分段崩落与浅孔留矿耦合采矿方法的设想,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风险、简化工艺、控制损失贫化等。通过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解决了企业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了采矿效率,对其它同类矿山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综放开采端头局部充填覆岩移动规律模拟研究
    周翔, 齐红军, 张笃学, 高文, 张延旭, 简勇
    2020, 36(01):  93-96. 
    摘要 ( 73 )   PDF (2588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新型综放开采端头局部充填技术开采过程中覆岩移动规律,以陕西旬邑青岗坪42105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模拟分析两端头分别充填5 m、10 m、20 m充填体宽度条件下覆岩运移规律,得出随着端头充填宽度的不断增加,充填区域占工作面全长的比例不断增加,充填部分形成的应力拱范围不断扩大;当各端头充填宽度较小时,垮落区所形成的应力拱占主导地位,覆岩拱壳发育较高。
    厚层膨胀型泥岩顶板巷道沿空煤柱合理留设分析
    于士芹
    2020, 36(01):  97-100. 
    摘要 ( 57 )   PDF (2065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王家岭煤矿厚层膨胀型泥岩顶板巷道沿空掘巷小煤柱尺寸确定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理论计算表明,采空区边界煤体与采空区中基本顶的断裂位置之间距离为10.47 m;数值模拟计算发现,采空区煤体垂直应力集中系数最大可达到2.0,在距侧向煤壁5.5~10.5 m范围内,垂直应力值达14.58 MPa;考虑到工作面煤层强度较低,并且顶板为厚层膨胀型泥岩,综合确定工作面留设5 m煤柱。结果不仅能够优化工作面支承应力分布,减小沿空掘巷围岩支护难度,还能提高煤炭开采量,减少资源浪费。
    GPS技术下的露天矿山爆破设计及布孔
    丁中一, 张波, 郝利军
    2020, 36(01):  101-103. 
    摘要 ( 72 )   PDF (2225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露天铁矿布孔方式及弊端,该矿山引进GPS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矿山爆破设计和布孔中,在现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了GPS技术进行布孔,可以极大地提高孔位的布设精度,且操作简便,工作效率较之前也有较大的提高,满足了矿山精细化爆破要求,使得最终的爆破效果得到改善。据现场统计,最终爆破大块率降低40%,减少了处理大块等待时间,满足露天矿山采装的要求,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薄煤层含硬夹矸工作面支架阻力与煤壁破坏的关系分析
    郭建飞
    2020, 36(01):  104-106. 
    摘要 ( 78 )   PDF (1572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薄煤层含硬夹矸难开采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工作面支承压力对夹矸进行破坏的思路,分析了支架作用对覆岩运动的影响;得出对于含有硬夹矸煤层并不是支架支撑力越大越好。计算了采场顶板安全控制所需的最低支护强度为0.33 MPa,以此为基础,计算得出每一架支架的最低工作阻力2 200 kN。最后,模拟了支架采用不同的工作阻力时,煤壁前方的支承压力分布参数演化特征,重点分析了支架工作阻力改变对于夹矸破坏的影响。当支架工作阻力采用2 200 kN时垂直应力峰值达到了29.214 MPa,此时夹矸破坏深度达到0.7 m,该值已经大于一个截深,能够有效提高割煤效率。
    小厂坝铅锌矿残留矿体回收复杂性分析
    王成财
    2020, 36(01):  107-109. 
    摘要 ( 59 )   PDF (2314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厂坝矿区残留矿体赋存条件复杂且地压活动剧烈,为残矿的安全回收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为了安全回采小厂坝采区65~71线残留矿体,首先对该区域的残留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掌握了残留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数值模拟对残留矿体回采前后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残矿回收后,空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某矿山特大采空区下矿体回采方案研究
    曹万宝, 张春鹏, 吴和平
    2020, 36(01):  110-112. 
    摘要 ( 77 )   PDF (1583KB) ( 1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在长期使用空场采矿法中形成了特大采空区,给矿山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难题,根据矿山实际的矿体赋存、开采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空区特征,对空区下矿体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了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2种回采方案。考虑到矿山的实际情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较优,但矿山空区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应及时对空区进行充填处理。
    某矿爆破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杜祥扩
    2020, 36(01):  113-116. 
    摘要 ( 78 )   PDF (1545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某矿中深孔爆破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根据优势分析原则,对爆破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根据国内外矿山的生产经验以及某矿的生产实际,确定影响因素中对爆破质量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孔底距、炮孔密集系数;因此,确定影响爆破质量的关键因素为炸药单耗、最小抵抗线和孔底距。综合生产实际,选取炸药单耗的合理取值范围为[1.42.0],最小抵抗线的合理取值范围为2.0~2.4 m,孔底距a的合理取值范围为2.0~2.8 m。
    非连续采空区矿柱力学分析的数值模拟
    李光, 张军, 王绍荣, 任海龙, 张洪昌, 李广辉, 孙宇超
    2020, 36(01):  117-119. 
    摘要 ( 73 )   PDF (2142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非连续采空区矿柱力学原理,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对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采矿法开采形成的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的受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非连续采空区中矿柱所受的力主要为覆岩的自重应力,水平应力对其影响不大;随着埋深的增加矿柱承受的垂直方向的力近似呈直线增加;随着非连续采空区跨度的增加(进路数量增加),非连续采空区受垂直方向的应力逐渐由围岩两侧向矿柱中间过渡。
    破碎煤体的无机化学材料FSS注浆加固方法
    刘付驹, 韩兵
    2020, 36(01):  120-122. 
    摘要 ( 61 )   PDF (1558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巷道煤体破碎造成的工作面失稳问题,采用无机化学材料FSS对煤体进行注浆加固试验。结果表明,FSS与煤岩体粘合后抗压抗剪强度较高、浆液渗透性好,能很好地渗入煤岩层的裂隙中,注浆钻孔间距为1.5 m时,能够达到良好的充填加固效果。1501工作面破碎煤体通过FSS加固,大幅提高煤体整体性与稳定性,降低了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的可能性,保证了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块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割线模量特征分析
    薛巍师, 李兴尚, 蓝计全
    2020, 36(01):  123-124. 
    摘要 ( 69 )   PDF (1554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研究块石尾砂配比对块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割线模量的影响,制备了不同块石尾砂配比的充填体试件,分析试验中块石尾砂胶结充填体割线模量的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块石尾砂配比的提高,充填体割线模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块石尾砂配比为7∶3时,块石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割线模量达到最高。之后,随着块石尾砂配比的继续增加,充填体的割线模量开始减小。当块石尾砂配比小于7∶3时,分析得出割线模量增强因子与块石尾砂配比之间呈现指数型函数的关系。
    可伸缩超前支架在无煤柱工作面中应用
    王海锐
    2020, 36(01):  125-128. 
    摘要 ( 55 )   PDF (1970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店坪煤矿9204切顶卸压无煤柱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沿空留巷段超前影响区顶板出现下沉、断裂、破碎等现象,采用传统液压单体柱支护时不仅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水平低,而且单体柱容易变形、卸压困难等现象,降低了对顶板支护效果,严重影响着无煤柱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为此,通过技术研究设计了一套可伸缩超前支架,并进行实际应用,解决了传统支护效果差、难度大等技术难题,使顶板下沉量控制在0.12 m以下,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爆破管理的爆破数据信息化
    李兰彬
    2020, 36(01):  129-132. 
    摘要 ( 64 )   PDF (1541KB) ( 9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露天矿爆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矿山日常爆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提炼,从而建立起露天铁矿爆破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共包括基础数据统计系统、奖金分配系统、技术经济指标计算系统和爆破设计系统4大部分。通过对爆破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使得爆破分析更加及时准确,奖金分配更加公正合理,爆破技术人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最终形成爆破管控有效率、有依据,爆破质量稳步提高的良好局面,对提高爆破管理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羊场湾煤矿软岩底板炉渣混凝土加固技术
    何维胜, 何程乾, 侯树宏, 张福玉, 贾川
    2020, 36(01):  133-134. 
    摘要 ( 64 )   PDF (1690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软岩底板强度而供无轨胶轮车等大型车辆行驶,结合羊场湾煤矿16206机巷软岩底板地质条件,研究了炉渣混凝土底板加固技术,确定了合理的配比方案,并对机巷现场进行混凝土地坪铺设应用。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炉渣混凝土底板强度可满足大型车辆连续运输所需,极大地提高了底板承载能力,防止底鼓,为长距离巷道实现连续运输提供了基础保障。
    中钢山东矿业苍山铁矿缓倾斜层状 矿体回采支护方案研究
    陈国利, 黄如杰
    2020, 36(01):  135-136. 
    摘要 ( 92 )   PDF (1799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钢山东矿业苍山铁矿在回采过程中,采用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矿房面积较大,采场暴露时间长,致使采场顶板容易出现局部冒落,甚至大面积的塌落,是采矿产生的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针对苍山铁矿存在的采场顶板不稳固、易冒落的问题,开展相关支护技术研究,通过分析与比较,选择并确定合理的支护方法和参数,确保采场顶板的稳固,实现了矿体的安全开采。
    某铁矿开拓运输系统优化研究
    李延飞, 王耀凯
    2020, 36(01):  137-138. 
    摘要 ( 58 )   PDF (1834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铁矿原设计采用主井+胶带斜井联合开拓方案,这种方案虽然降低了主井提升高度,但井下需要多段转接,系统较为复杂,同时也未从根本上解决提升能力受限的问题。为优化该铁矿开拓运输系统,通过对主井+胶带斜井开拓运输方案进行研究,提出胶带斜井开拓运输方案,并从投资运营等方面作出对比,为深井矿山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柿竹园多金属矿大直径深孔阶段侧向崩矿技术
    陈功
    2020, 36(01):  139-141. 
    摘要 ( 69 )   PDF (1816KB) ( 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柿竹园多金属矿中部标高490~-620 m,313 m×315 m范围内富矿段矿体已基本回采完毕,为了矿山采矿生产可持续开展,必须对该区域外围深边部矿体进行采矿技术研究,通过对分段凿岩阶段空场法、大直径深孔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3种采矿工艺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在柿竹园多金属矿北部矿体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侧向崩矿采矿工艺试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该技术对相似条件的矿山具有借鉴意义。
    白象山铁矿局部顶板帷幕合理厚度确定
    张清
    2020, 36(01):  142-144. 
    摘要 ( 55 )   PDF (1840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确定白象山铁矿局部顶板帷幕合理厚度,依据矿体顶板帷幕与下部矿体的空间关系以及采掘作业对上部围岩的影响,将顶板帷幕体划分为采掘破坏层和隔水关键层;通过岩石动力学特性、爆破理论及弹性力学理论,分别计算白象山铁矿采掘破坏层和隔水关键层的厚度;在采掘作业后,利用地质雷达探测顶板围岩采掘破坏层厚度,检验了采掘破坏层厚度计算的可靠性,并且通过对试采区域观察,采掘作业后采区未出现明显涌水,说明帷幕体厚度设计比较合理。
    矿物加工工程
    某海底铜硫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
    王周和, 庞勃, 丁鹏, 彭时忠, 郭运鑫
    2020, 36(01):  145-147. 
    摘要 ( 52 )   PDF (1796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海底铜硫矿石含铜9.80%、含硫44.24%,为确定该类型矿石铜硫回收的适宜工艺条件及药剂制度开展了选矿试验研究。最终闭路试验获得的铜精矿含铜21.42%、铜回收率为8842%,硫精矿含硫51.41%、含铜0.718%、硫回收率为56.67%。该工艺流程及药剂制度合理,选矿指标稳定,为该矿石资源的铜硫综合回收提供了依据。
    江西某铜矿铜浮选工艺优化研究
    张颖, 彭会清, 罗木林
    2020, 36(01):  148-151. 
    摘要 ( 49 )   PDF (1674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西某铜矿石受铜氧化率升高的影响,选矿厂生产指标不太理想,为解决现场工艺流程的不适应问题,在使用新捕收剂W1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4%情况下,采用2粗2扫、粗精矿中的+0.074 mm粒级再磨至-0.074 mm占965%情况下与筛下合并进行1粗3精2扫流程浮选,最终获得铜品位为19.38%、铜回收率为73.84%的铜精矿。
    铜陵有色某选厂硫粗精矿连选试验
    代献仁, 王周和
    2020, 36(01):  152-155. 
    摘要 ( 124 )   PDF (1899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陵有色某选矿厂硫矿物以黄铁矿和磁黄铁矿为主,现场硫粗精矿经再选后,硫精矿全硫加全铁含量难以达到90%的目标要求,硫精矿经烧酸后所得红粉铁品位低,附加值不高,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为了实现硫精矿的提质降杂,根据黄铁矿可浮性较好,磁黄铁矿可浮性较差且具有弱磁性等性质特点,在试验室采用分步浮选工艺,即优先回收可浮性较好的黄铁矿,浮尾强磁—浮选回收磁黄铁矿的流程,实现了对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的高效回收。为进一步验证分步浮选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在现场分出一部分硫粗精矿矿浆进行了连选试验,连选试验获得的总硫精矿含硫46.31%,全硫加全铁含量为91.60%,硫作业回收率为80.28%;连选试验现场硫精矿含硫39.67%,全硫加全铁含量为80.52%,硫作业回收率为73.94%。连选试验所得硫精矿全硫加全铁含量较现场高11.08个百分点,硫回收率较现场高6.34个百分点。连选试验结果为现场硫粗精矿再选工艺改造提供了技术及理论依据。
    新疆某难选赤褐铁矿石物理提纯工艺研究
    赵阳, 刘泽伟
    2020, 36(01):  156-158. 
    摘要 ( 58 )   PDF (1586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采用物理提纯工艺处理新疆某难选赤褐铁矿石的效果,进行了单一重选与强磁选—重选联合流程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样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3%的情况下,采用螺旋溜槽粗选—高品位中矿摇床精选—螺旋溜槽粗选总尾矿螺旋溜槽扫选,可获得铁品位超过62%、回收率为27.95%的混合铁精矿;采用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摇床精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铁品位为63.08%、回收率为21.56%的摇床精矿;采用立环脉动高梯度强磁选—螺旋溜槽精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铁品位为62.65%、回收率为17.28%的铁精矿。试验结果表明,物理提纯工艺不适合该矿石的处理。
    某选铁厂处理磁铁矿、赤铁矿连生体的方式与精矿指标分析
    孟奥书, 赵永成, 朱立杰, 魏建民, 王忠权
    2020, 36(01):  159-161. 
    摘要 ( 67 )   PDF (1731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某铁矿磁铁矿石和赤铁矿石的2种不同选矿工艺流程的介绍,分析了其连生体的不同处理方式,进而说明精矿指标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连生体的不同处理方式,并对连生体的处理工艺提出了建议。
    陕南某煤系硫铁矿提质降杂选矿实践
    程伟, 陈少学, 杨耀辉
    2020, 36(01):  162-163. 
    摘要 ( 83 )   PDF (1732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南部汉中地区的低品位煤系硫铁矿一直未被重视,是难利用、附加值低的矿物资源。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探索生产工艺,对汉中地区的低品位煤系硫铁矿进行了全浮选工艺流程试验、摇床重选试验、强磁—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闭路试验获得了硫精矿含全铁品位4680%、含硫 4000%、硫回收率7690%的较好指标,对该地区的低品位、磁性、含煤硫铁矿的选矿及对川南煤系硫铁矿的选矿生产具有参考作用。
    材料·装备
    车寨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
    张雁军
    2020, 36(01):  164-166. 
    摘要 ( 95 )   PDF (2027KB) ( 13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响应晋煤集团公司实现智慧矿山的号召,全面落实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措施,真正实现“一矿一策一模式”的建矿理念,车寨矿井全面实施井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充分结合车寨矿井实际情况,坚持整体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相关技术工作。通过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技术,对降低成本、减少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促进实现本质安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性作用,经过细致规划,精细实施,车寨矿井成为业务信息化、调度可视化、决策智能化的先进智慧化矿山。
    边坡形变监测雷达在安家岭露天煤矿边坡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王燕涛, 邓增兵, 左荣虎
    2020, 36(01):  167-171. 
    摘要 ( 57 )   PDF (2690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安家岭露天矿资源回采率,计划在北端帮组织陡帮开采作业。为加强陡帮开采期间边坡监测工作,保证边坡稳定和人员安全,安家岭露天矿引进了地基合成孔径干涉边坡雷达监测系统。通过研究地基合成孔径干涉边坡雷达原理、技术特点及系统构造,分析陡帮开采期间边坡监测数据,及时发现了边坡变形区域,结合边坡巡视情况,确定变形原因。结果表明,该地基边坡雷达实现了对露天矿边坡大范围、高精度的实时自动化监测,满足露天矿边坡监测要求。
    机械连锁风门在铜绿山矿井下的应用
    熊国雄
    2020, 36(01):  172-173. 
    摘要 ( 74 )   PDF (1761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一个完善的通风系统中,风门是必不可少的通风构筑物之一,其具有控制、引导、调节系统及中段风流风量的作用。铜绿山矿井下随着生产任务的不断加大,生产区域也随之不断增加,风流短路、串联现象严重。为解决此问题,引入机械连锁的风门,以阻断、调控风流,减少风流的短路及串联现象。实际应用表明,该风门在铜绿山矿井下应用良好,可大幅降低分流短路及串联现象的发生,对降低矿山通风能耗,提高整体的通风效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某尾矿库3Dmine三维建模及应用
    张阳, 张端
    2020, 36(01):  174-175. 
    摘要 ( 63 )   PDF (2130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尾矿库安全智能化的趋势,提出了基于3Dmine软件进行尾矿库研究的思路。通过逐部分建立某矿山尾矿库三维模型,实现了尾矿库各部位的三维化展示效果,并且尝试在尾矿库筑坝量和尾矿排放量计算、尾矿库库容分析、动态检查等方面进行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对于类似矿山借助3Dmine软件开展尾矿库安全性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某矿铁精矿品位与粒度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李刚, 李涛
    2020, 36(01):  176-178. 
    摘要 ( 67 )   PDF (2324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铁精矿品位和粒度一直是人工操作,指标调整存在滞后和准确性差、稳定率低等问题。结合下道工序球团厂提出铁精矿品位稳定率90%、精矿粒度稳定率95%的目标,开展了精矿品位和精矿粒度自动调整研究,建立了以淘洗磁选机与精矿品位、高频振网筛与精矿粒度、一二段磨矿流程量匹配等3个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后精矿品位稳定率由人工操作时的77.36%提高到92.74%,提高了15.38个百分点;精矿粒度稳定率由83.15%提高到96.83%,提高了13.68个百分点,达到了预期目标,满足了球团厂原料需求。
    抓斗起重机远控系统方案的探索与研究
    张兵
    2020, 36(01):  179-181. 
    摘要 ( 53 )   PDF (2048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抓斗起重机作为一种起重设备,在煤炭、矿石等散装物料转运过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与传统抓斗起重机相比,远程抓斗起重机的应用使散装物料转运效率更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为了实现远程控制这一目标,通过对远程抓斗起重机远控中心、地面系统、机上系统等方面进行分析与验证,探索了抓斗起重机远程控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安徽开发矿业有限公司布料小车自动化升级改造
    霍斌杰
    2020, 36(01):  182-183. 
    摘要 ( 71 )   PDF (1597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磨矿仓布料小车倒仓下料为远程半自动化模式,操作频繁且容易发生故障等问题,对布料小车进行了全自动布料的研究。通过对布料小车装置的机械、电气等自动化控制改造,解决了远程半自动化布料,实现了布料小车全自动化布料功能。
    CH870圆锥破碎机的技改实践
    罗敏
    2020, 36(01):  184-185. 
    摘要 ( 68 )   PDF (1966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点介绍了研山铁矿中碎系统使用的4台CH870圆锥破碎机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通过采取“竖直圆筒给料法”、优化衬板腔型、改善防尘桶以及开发油箱仪表TIMS系统等措施,确保了CH870圆锥破碎机的良好运行,保证了破碎工序的生产和成本指标的完成。
    雷电引起电压暂降造成设备跳停防治技术及应用
    江金发, 袁致忠
    2020, 36(01):  186-188. 
    摘要 ( 76 )   PDF (5393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金属露天矿山供电网络容易受到雷电影响,造成电压波动,引起敏感设备跳停的事件,结合设备跳停的具体信息,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减少设备受到雷电引起电压波动造成跳停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生产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高村露天铁矿半连续工艺供配电设计
    陈孝文
    2020, 36(01):  189-190. 
    摘要 ( 78 )   PDF (1780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露天铁矿半连续工艺供配电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用电负荷分级、选择配电电压和系统接地型式、设置变(配)电所位置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建构筑物安全可靠性分析
    龚青龙, 熊贤亮, 李晓刚
    2020, 36(01):  191-193. 
    摘要 ( 68 )   PDF (1886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表建构筑物位于在生产矿山地表开采移动范围内,如果按照一般圈定地表移动范围原则判断建构筑物的安全可靠性,结果是不安全或者预留保安矿柱可保证安全。为分析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建构筑物安全可靠性,采用FLAC3D软件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矿区地表移动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建构筑物的破坏等级评判标准,可以更加合理地判断地表移动范围内建构筑物的安全可靠性,对存在相似条件的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安全·职业健康
    红岭矿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技术改造
    夏功泽, 李永新, 王永, 许阔, 孙青浩, 韩晓丽
    2020, 36(01):  194-196. 
    摘要 ( 64 )   PDF (1535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山18线南西翼矿体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通风系统不完善、风量欠缺、污风无法及时排出等问题,运用风压平衡原理、网络优化技术、机站优化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模拟技术展开研究,拟定了3种可行的通风方案。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新掘18线905~855 m回风井(1.5 m),保留该井905 m 水平回风机站,并在855 m 水平新设1台K456№12风机(18.5 kW)方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线南西翼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0.5 m3/s,井下风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增强,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滑坡稳定性分析的高密度电阻率法
    徐启业, 陈廷芳, 杜晓晨, 陈国鑫
    2020, 36(01):  197-200. 
    摘要 ( 62 )   PDF (1836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滑坡属于一类发生率较高的自然灾害,每年都要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建设造成严重损失和影响。由于高密度电法在滑坡勘察中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地质效果明显等特点,多年来应用广泛。为探讨高密度电法的滑坡稳定性分析,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树坪乡后山斜坡勘察中的应用和钻孔验证,查明了滑体的性质、厚度以及滑动面,然后通过极限平衡分析法讨论各预设工况条件下此斜坡的稳定性。从而得到树坪乡后山斜坡的稳定性评价结果,为其后的危险性预测和滑坡治理提供有利依据。
    综放面本煤层预抽瓦斯的治理技术
    李伟刚
    2020, 36(01):  201-203. 
    摘要 ( 57 )   PDF (1674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极大限度地提高本煤层预抽效果,以马兰煤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马兰煤矿的瓦斯赋存情况和现阶段所采取的抽放措施,从抽放钻孔的孔径、孔深、布置方式、封孔质量和增加煤层透气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表明,以上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本煤层预抽抽放效果,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
    浅谈金属矿山酸性废水处理工艺
    朱爱平, 田虎伟
    2020, 36(01):  204-206. 
    摘要 ( 68 )   PDF (1603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金属矿山的开采力度加大。在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会对采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其中硫化矿系(硫铁矿及多金属硫化矿等)经过风化、淋溶等形成的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对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AMD的治理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阐述了酸性矿山废水的来源,总结了目前较为有效的处理工艺,可为AMD治理提供参考。
    VR技术在矿山安全培训中的应用
    黄小燕, 王永松
    2020, 36(01):  207-208. 
    摘要 ( 63 )   PDF (1638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紫金山金铜矿安全培训中VR技术的应用为例,介绍了VR技术在矿山安全防护用品培训、安全防范意识培训、应急救援培训、操作规范培训等方面的实践,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评估,说明了采用VR技术进行矿山安全培训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实用技术
    王庄煤矿地面高压供电安全技术研究
    马骋
    2020, 36(01):  209-210. 
    摘要 ( 54 )   PDF (1588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王庄煤矿35/6 kV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老化,设备功能落后,维护保养成本逐年增加等问题,为了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实现全矿电网调度自动化,改造成本经济等为基本原则,从WPD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出发,对安全监控功能和继电保护功能进行理论分析,验证了系统数据采集作为安全监控功能核心的可靠性和变压器过激磁保护的科学性,为王庄煤矿供电系统改造提供技术支持。
    现代测量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杨亮
    2020, 36(01):  211-212. 
    摘要 ( 56 )   PDF (1512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采矿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采矿工程实现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发展转型,作为矿井规划的基础,测量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传统的测量技术效率低。为了使测量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矿井建设,分析地理测量技术、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数字测量技术与地理测量技术、GPS卫星定位测量技术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能够提升井下测量的精确性和效率,为数字测量、GPS、GIS测量技术在矿山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贯通误差预计在深部矿山贯通中的应用
    章坚强, 叶聪林
    2020, 36(01):  213-214. 
    摘要 ( 53 )   PDF (1572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深部矿山开拓工程两井相向掘进过程中,贯通测量对于中长深部巷道贯通是非常重要的,关系着整个开拓工程能否顺利贯通。为了使大冶铁矿东西副井两井巷道顺利贯通,贯通误差预计计算分析工作在整个工程质量上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贯通误差预计的计算分析,预见最终整个开拓工程贯通的施工质量效果,为整个矿山开拓工程项目提供技术保障。
    金属矿降低井下无轨运输成本途径分析
    高红
    2020, 36(01):  215-216. 
    摘要 ( 53 )   PDF (1518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井下无轨运输成本在矿山成本中比例较高,是成本管控的重点环节。为实现降低运输成本,通过分析井下无轨运输的现状,找准降本增效的落脚点,综合各种成本管控措施,加大措施落实的力度,实现了高效、低成本完成运输任务,找到了提质增效的根本途径,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谈加强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李跃飞
    2020, 36(01):  217-218. 
    摘要 ( 64 )   PDF (1526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矿企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的不足,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煤矿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理念, 并阐述其构成,分析当前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辅助系统和安全管理中的不足,对风险的危害性、影响性进行具体阐述,并针对应急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优化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煤田地质勘查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
    张婷娟
    2020, 36(01):  219-220. 
    摘要 ( 82 )   PDF (1523KB) ( 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田地质勘察是采矿工程的基础,是矿井选址、通风设计、矿井生产能力设计、巷道布置等矿井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实现煤田更精确的地质勘察,从当前煤田地质勘察技术现状出发,指出煤田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阐述煤田地质勘察新技术并分析其优越性,对我国煤田地质勘察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意见,有利于解决当前煤田地质勘察技术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矿井建设。
    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关井技术研究与实践
    徐峰
    2020, 36(01):  221-222. 
    摘要 ( 57 )   PDF (1536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安全、高效关闭矿井,卧龙湖煤矿借鉴前期去产能矿井关井退出经验,创新安全高效关井不闭坑新模式,实施关井不闭坑瓦斯抽采利用技术。该矿关井后不闭坑,保持井下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及瓦斯电厂的运行,进行瓦斯抽放再利用发电,实现自备电厂发电量与井下通风、排水、瓦斯抽放等耗电量自给自足、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未来再根据去产能政策情况,对卧龙湖煤矿剩余煤炭资源进行开采。在设备处置、瓦斯治理、资源储备、后期开采、人员安置等方面优点突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风险可控,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和煤炭资源储备,将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采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司梦飞
    2020, 36(01):  223-224. 
    摘要 ( 73 )   PDF (1527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煤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采矿工程中的安全、施工质量、环境保护问题依然严峻。为了解决煤矿企业存在的这些问题,从当前煤矿企业现状出发,分析煤矿企业在安全、技术、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并以强化安全管理、创新技术工艺、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作为煤矿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保证作业人员安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LPPC分选机在铜辉矿业选矿厂的应用
    杨云鹏
    2020, 36(01):  225-226. 
    摘要 ( 66 )   PDF (1594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LPPC分选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功能特点, LPPC分选机在有色金属矿山的应用表明,LPPC分选机选矿效果好,可提前丢弃部分尾矿,进而减少破碎磨矿的矿石量。LPPC分选机可以提高球磨机的工作效率,延长矿山寿命,增加尾矿坝的服务年限。
    南芬选矿厂中矿磨选系统改造实践
    李永, 韩爽
    2020, 36(01):  227-228. 
    摘要 ( 76 )   PDF (1768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本钢南芬选矿厂中矿再磨选系统精矿铁品位波动较大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改造方案研究与实践。改造后的实践表明:①通过将中矿再磨选系统的1段磁选机改造为孔宽009 mm的高频振动筛,铁精矿中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提高了3.06个百分点,为后续磁选获得高品质铁精矿创造了条件。②优化后流程的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均得到有效提高,精矿铁品位达到了66.82%,较改造前提高了0.81个百分点,铁回收率提高了2.53个百分点。③回收率的提高以及前段球磨机处理能力的释放,年多产7.7万t精矿,可增加销售收入3 350万元/a,年多创利润6365万元。较好地达到了改造的目的。
    悬磁机在马钢白象山选厂的工业试验研究
    张贵灿, 钱士湖
    2020, 36(01):  229-230. 
    摘要 ( 59 )   PDF (1512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钢(集团)姑山矿业有限公司为改善磨前预选效果,在白象山选厂进行了悬磁机预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预吸和悬磁结合使用情况下,抛尾效果较明显,尾矿产率可达17.35%,比预吸装置未开启时提高了5.11个百分点,且尾矿品位更低;工业试验在预吸系统未开启,分隔板未作任何调整,给矿量为325 t/h,皮带带速为1.85 m/s的情况下进行,可抛出产率9.42%、全铁品位6.90%、磁性铁品位0.93%的尾矿,达到了攻关改造设定的目标;与改造前相比,抛尾产率提高了3.45个百分点,尾矿全铁品位下降了0.69个百分点。
    移动破碎站与固定破碎站优劣势对比
    何兴情
    2020, 36(01):  231-232. 
    摘要 ( 55 )   PDF (1530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观念认为,固定破碎站投资小,使用寿命长,工艺成熟、稳定,因而绝大多数矿山的破碎站为固定式。随着矿山设备技术及工艺技术的发展,价廉、性价比高的移动式破碎站不断涌现。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与现代矿山相适宜的破碎站,以日处理4 000 t原矿、采用两段一闭路破碎流程、将块度为650~0 mm的矿石破碎至30~0 mm的某矿山为例,从方案和经济效益2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固定破碎站与移动破碎站相比,二者投资相差不大,运行费用相近,但移动破碎站具有可移动的优势,可在采场平台上直接使用,方便灵活,无需建设厂房及土建基础,特别适合征地较难的矿山;另外,矿山资源采完后,可拖运至任何需要破碎的地方继续使用,故移动破碎站比固定破碎站更加经济适用。
    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在镇北铁矿的应用及优化研究
    田占, 厉洪涛
    2020, 36(01):  233-234. 
    摘要 ( 59 )   PDF (1510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镇北铁矿二期工程23#矿体-350~-320 m水平原设计采用阶段充填采矿法进行回采,现改为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缩短了采准切割时间,并通过采矿方法优化,矿柱采场采用尾砂废石混合胶结充填,矿房采场全部采用废石充填,大幅节约了充填成本,并减少了废石的提升量,进一步节约了废石的提升运输费用。此外,在回采过程中,根据采场围岩结构变化,灵活采用分段回采、留设临时矿柱等措施,确保了采场长进路、高分层回采落矿安全。
    某磁铁矿选厂自磨排矿粗粒预选试验
    祝彪
    2020, 36(01):  235-236. 
    摘要 ( 60 )   PDF (1582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前抛除粗颗粒废石,对某磁铁矿石选厂自磨排矿进行了粗颗粒预选试验,结果表明,可提前抛除约20%的尾矿,大大减少后续磨选工艺的负荷,降低磨选成本;在约20%的预选尾矿中,可提取一半以上的粗粒(+0.074 mm)尾矿(废石)用于建材等行业,大大降低了细粒尾矿的排放量,缓解了尾矿库的压力,按该选厂250万t/a的生产规模估算,每年可减少尾矿排放25万t,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萨热克铜矿绿色矿山建设综述
    盛红光
    2020, 36(01):  237-239. 
    摘要 ( 66 )   PDF (1532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家绿色矿山建设政策引导下,萨热克铜矿从建矿之初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介绍了矿山围绕矿区环境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数字化矿山建设、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方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矿业企业发展与矿区群众意愿并重,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矿山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建设成果显著,为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积累了经验。
    选矿厂释放磨机能力研究与应用浅述
    魏建民, 朱涛, 赵永成
    2020, 36(01):  240-242. 
    摘要 ( 57 )   PDF (1526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述了破碎与磨矿的作用及能耗关系,分别从碎矿与筛分、磨前分级与预抛尾,磨矿与分级、选别工艺与设备等4个方面探讨了释放磨机产能的可行性,为选矿厂降低成本、增产提质工艺改造与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