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1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25-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合述评
氧化铜矿硫化浮选技术与机理及强化措施研究进展
马英强, 黄 鑫, 宋振国, 汪子涵
2025, 41(02): 1-4.
摘要
(
8
)
PDF
(1624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氧化铜矿硫化浮选的技术应用与硫化机理研究现状,针对如何强化氧化铜矿硫 化浮选回收效果,从氧化铜矿的硫化方式、硫化作用机理、硫化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了综述,总结分 析了氧化铜矿浮选药剂强化硫化浮选的措施与机制。针对如何精准调控氧化铜矿分段硫化浮选生 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分段硫化过程中矿物表面硫化相的微观与定量生长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并结合矿石分选实践,建立氧化铜矿分段硫化浮选的大数据库,为基因矿物加工工程在氧化铜矿 硫化浮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难处理金矿石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刘佳兴, 王攀志, 高 云, 韩百岁
2025, 41(02): 5-11.
摘要
(
14
)
PDF
(2089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易处理和高品位金矿资源的逐渐枯竭,难处理金矿已成为黄金行业的主要生产来 源。难处理金矿中的金通常以微细粒形式存在,与硫化物、碳质物等杂质形成复杂的化合物或包裹 体,导致常规氰化浸出法难以有效提取金。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预处理技术成为关键。系统综述 了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热压氧化法、焙烧氧化法、生物氧化法、超细磨工 艺、碱浸预处理及超声波技术等预处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并指出,针对难处理金矿的高效选冶问 题,未来应从技术创新、环保措施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难处理金矿选冶的未 来发展趋势是向着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方向迈进,采用多种技术的联合预处理方案将成为重要 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为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选择提供了依据。
智能矿山
某露天转地下矿山智能化体系建设与应用
姜小峰
2025, 41(02): 12-16.
摘要
(
8
)
PDF
(2365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庙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程中现有系统设备老化,集控中心空间狭小无法满足 矿山井下智能化开采要求等问题,从矿山地面与井下智能化建设角度出发,对该矿地表环网主干网 络、地表风机房、井下中央水泵房、破碎系统与电机车远程驾驶系统进行了智能化建设研究,形成露 天转地下矿山综合一体化智能建设体系。矿山智能化建设完成后,非计划停工时间大幅降低,设备 操作人员减少了 30人,总体经济效益为 255万元,有效提高了开采的综合管理与安全生产水平。研 究成果可为其他露天转地下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基于PCS7系统的磨矿过程自动化控制优化研究
汪 檠, 邹立超, 李 然
2025, 41(02): 17-22.
摘要
(
5
)
PDF
(5718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磨矿过程的精确控制优化,通过 PCS7系统采集球磨机的进水量、加矿量、加球 量等多项关键数据,以及现场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分析了磨矿过程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针对 泵池液位波动导致旋流器流量和压力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泵池液位的控制优化、旋流器流量和压 力的控制优化以及磨机进水量、加矿量和加球量的协调控制等方法。通过现场运行数据表明,这些 控制优化策略有效提高了磨矿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磨矿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 加强新型控制算法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磨矿过程的全流程优化研究、完善控制模型、加强与实际生 产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展开。
基于AI巡检机器人的配电室智能运维研究
任学勤, 王 征, 杨 洋, 胡亚雄, 李 聪, 杨永磊
2025, 41(02): 23-26.
摘要
(
10
)
PDF
(3144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配电室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节点,其安全运行对电力的稳定传输和高效分配至关重 要,传统人工巡检方式存在效率低、易漏检、隐患发现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I巡检机器人的配 电室智能运维方案,从系统架构、软硬件设计到具体应用展开深入分析。设计了一套模块化、高效的 运维系统,涵盖了巡检机器人系统架构设计、数据采集传输以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多传感器 融合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设备状态与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故障预警与远程管理。系统集成 方案不仅显著提升了巡检效率和运维质量,还降低了人工干预成本,为无人值守配电室的推广提供 了技术保障。
采矿工程
某地下铁矿大直径下向深孔爆破振动研究
杨 翎, 杨赛群
2025, 41(02): 27-31.
摘要
(
6
)
PDF
(2549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某地下矿山大直径下向深孔爆破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控制-220 m水平 605矿房一次爆破总药量,获得不同特征的爆破振动信号,结合MATLAB中小波包分析方法,对不同 起爆药量下,爆破振动信号的各频带质点峰值速度(PPV)、总能量、各频带能量的分布特征及衰减规 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大直径下向深孔爆破的PPV和振动总能量与一次爆破总药量呈线性关 系,且质点峰值速度在 2频带时达到最大值,一次爆破总药量对于 2频带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一次 爆破振动能量的增加,爆破振动能量向较高频带集中,但其频率仍保持在 125 Hz以内。因此在进行 大直径下向深孔爆破时,需要考虑 PPV和爆破振动能量在各个频带上的分布规律,确定一次爆破总 药量,减少对周边民房及厂区建筑物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巷道高强预应力锚网索支护研究与应用
杨 威
2025, 41(02): 32-35.
摘要
(
7
)
PDF
(1723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掘进巷道中存在的稳定性减弱、采矿工程质量与进度受 影响等问题,深入探讨高强预应力锚网索支护的原理与应用。基于巷道实际情况,通过爆破卸压、铺 设金属网、锚杆打入及预紧、中空注浆锚索等多个关键步骤,对巷道进行高强预应力锚网索支护施 工。研究结果显示,巷道顶板离层变化量和围岩表面位移量显著降低,且均小于最大限值,完全符合 支护施工质量规范。此技术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稳定性要求高的巷道,可有效保障煤矿巷道 的稳定与安全,显著提高采矿工程的整体质量与进度。
某铁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优化
李 宁, 刘海林, 王雨波, 李鸿飞, 李鹏程, 刘 帅, 赵宗正
2025, 41(02): 36-39.
摘要
(
8
)
PDF
(1963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大型铁矿采用单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存在采切工程量大、底柱回收难、开 采成本高、矿石回采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并阶段连续开采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和井 下生产现状进行并阶段采矿方法优化设计,并开展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单采场 采出矿量增加 113.4%,矿石回采率提高了 6个百分点,单位矿石开采成本下降 10.8%,获得了较好的 技术经济指标,对矿山后续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大结构采场充填体边帮安全控制爆破技术研究与实践
高兴红, 杨应迪
2025, 41(02): 40-44.
摘要
(
9
)
PDF
(2607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结构高分段采场开采时,充填体边帮经常出现垮塌现象,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降低充填体垮塌,减少充填体混入,提高回采安全性,通过分析影响大结构高分段采场充 填体边帮安全的主要因素可知,爆破振动及损伤是影响充填体垮塌的直接因素,且控制单段最大 起爆药量、优化起爆顺序、留设合理厚度的保护矿柱是控制充填体边帮安全的有效措施。开展工 业试验进行验证,采用数码电子雷管,逐孔起爆,微差间隔时间 25 ms,单段最大起爆药量控制在 95 kg 以下,保护矿柱厚度 2.0 m。试验表明,充填体边帮未出现大面积垮落现象,大块率约 4.68%, 平均充填体混入率约 2.7%,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及充填体边帮安全控制效果,可为类似矿山提 供借鉴。
井下作业面过断层回采及支护方案研究
杨飞飞
2025, 41(02): 45-47.
摘要
(
5
)
PDF
(2518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某矿4021作业面在过断层时综采效率低、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等问题,结合井下 地质条件,提出深孔爆破回采、注浆+锚索棚综合支护方案,对过断层施工及破碎顶板支护要点等进 行分析。根据实际应用表明,深孔爆破能够实现对岩体的预裂,提高采煤机的破岩效率和安全性,注 浆+锚索棚综合支护能够提升破碎区域的支护效率和可靠性,井下回采效率提升了31.4%,巷道顶板 变形降低了 67.4%,两帮变形量降低了 72.6%,首次实现了过断层区域的高效回采和安全支护,为类 似地质条件下的快速回采提供了参考。
裕兴煤矿综采工作面应力集中区顺槽冒落机理及控制技术
张 鑫
2025, 41(02): 48-51.
摘要
(
8
)
PDF
(191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裕兴煤矿15208工作面回采期间受集中应力影响,工作面超前应力段回风顺槽顶板出 现断裂、冒落等现象,导致回风顺槽应力区变形、收敛严重,为了保障后期工作面安全快速回采,从煤 层结构、地质构造、采空区以及支护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回风顺槽冒落机理,并根据回采现状,对冒落 区采取人工假顶支护,对冒落区附近围岩采取“注浆加固+水力膨胀锚杆+π型棚支护”联合支护。通 过现场实际应用效果来看,采取联合支护后,后期回采中未出现顶板冒落现象,顶板下沉量减小至 0.14 m,底鼓量减小至0.27 m,两帮收缩量减小至0.37 m,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基于PFC
3D
模拟的卸荷岩柱破坏规律研究
王尚想, 李 宁
2025, 41(02): 52-56.
摘要
(
7
)
PDF
(440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深部开采中岩柱在不同方向主应力卸载下的破坏及冲击规律,使用 PFC3D软件 设计六面加载—双面卸载的应力路径,进行岩石试样三轴压缩试验模拟。通过卸载中间或最小主应 力,模拟卸荷岩柱实际应力路径变化过程,进而探究其在不同方向卸荷下的宏观应力应变特征及破 坏规律,并分析内部裂纹的细观扩展形态。结果表明,在宏观层面上,随着非临空面应力的增加,试 样的峰值强度不断提高,峰值点轴向应变不断增加,位移主体向着临空面扩展和轴向方向收缩;在细 观层面上,试样内部先产生剪切裂纹,在到达峰值强度的90%时产生张拉裂纹,剪破坏数占总黏结破 坏数的比例随中间和最小主应力的增加而增大,而黏结破坏总数有减少趋势。研究结果能为深部开 采时巷道掘进过程中的煤岩柱冲击灾害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三山岛金矿中深孔爆破参数混沌优化反演研究
刘国栋, 于鹏辉, 刘伟军, 张双侠
2025, 41(02): 57-61.
摘要
(
5
)
PDF
(2158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获得三山岛金矿中深孔采矿的最佳爆破技术参数,提出了 89和 102 mm 2种炮孔 直径的多组孔网参数爆破技术方案,用40组爆破技术参数为学习样本,建立了三山岛金矿中深孔爆 破BP神经网络模型,用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和混沌优化原理对爆破参数进行反分析,获得了最 佳的爆破技术参数。研究表明:三山岛智能开采爆破技术方案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误差 均在 4.61%以内,以炸药单耗 0.40 kg/t为优化目标,爆破成本最低为优化原则,上向中深孔爆破选取 孔径为89 mm时,混沌优化反演分析获得最佳孔网参数为底距2.4 m,排距1.6 m,爆破成本11.96 元/t; 上向中深孔孔径为102 mm时,获得最佳孔网参数为底距2.6 m,排距1.8 m,爆破成本9.68 元/t。
单孔多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在矿区地下水监测中的应用
2025, 41(02): 62-64.
摘要
(
7
)
PDF
(204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区地下水监测是掌握矿区地下水动态、开展矿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科学防治矿产 资源开发引起地质环境问题等工作的基础。为提高矿区地下水监测效率及监测因子集成化、自动 化、数字化水平,针对现阶段矿区地下水监测因子单一、效率不高的问题,研发了一体化无线采集终 端设备,该设备具有多种传感器参数集中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及无线远传发送等功能,并利用 网络平台将测量数据进行远距离上传,实现单孔对地下水位、水温、水质(PH、电导率、溶解氧、ORP)、 流向、流速、抽水流量的数据集成。野外应用证明,该系统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具有一 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王洼二矿煤自然发火特征研究及分级预警体系构建
马 斌
2025, 41(02): 65-69.
摘要
(
7
)
PDF
(2140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开采煤层的90%以上为易自燃或自燃煤层,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自燃风险高。为 了实现煤自燃的预测预警,以王洼二矿8# 易自燃煤层为研究对象,采用煤氧化升温试验研究不同粒径 条件下,煤样氧化过程中气体浓度、耗氧速率及格氏火灾系数随温度增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 明:王洼二矿 8# 煤层氧化气体 CO、CH
4
、C
2
H
4
、C
2
H
6
的生成量、耗氧速率及格氏火灾系数与煤温呈非线 性正相关,气体生成量及耗氧速率与粒径呈反比例关系;相同温度下,煤样粒径越小,气体生成量及 耗氧速率越大;确定了CO、C
2
H
4
、C
2
H
6
及格氏火灾系数R
2
作为煤层自然发火预警指标,划分王洼二矿 8# 煤自然发火预警等级为<30 ℃、30~70 ℃、70~90 ℃、90~120 ℃、>120 ℃,并在王洼二矿210801综放工 作面进行应用。研究结果为王洼二矿8# 煤相似工作面采空区遗煤自燃预测预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外部动力扰动诱发含结构面深部洞室岩爆机制研究
安文彤
2025, 41(02): 70-74.
摘要
(
8
)
PDF
(264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岩爆自发性静—动状态突变行为,解决深部岩体动力灾害发生过程不明、机理 不清等问题,探究含软弱结构面的深部洞室岩爆机理,通过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结构面长度和扰 动幅值对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综合分析了爆坑深度、释放能量及振动速度,并定量表征岩爆烈 度。结果表明:随着结构面长度的增大,围岩微破裂数和总释放能量(TERR)都呈现先下降、再上升、 后下降非线性趋势,可用来识别和判定工程中的岩爆烈度等级;岩爆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扰动幅值,通 过经验判据可分为弱岩爆(0~1 m)、中等岩爆(1~2 m)、强岩爆(2~3 m)3个等级;结构面靠近右侧洞室 上方时,对洞室右拱肩影响最严重;水平结构面长度较大时,很难影响拱顶的破坏,损伤逐渐从顶部 延伸到洞室侧壁。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深部工程项目的围岩支护设计提供借鉴。
喷淋系统对矿井掘进巷道火灾演化规律影响研究
李 冰
2025, 41(02): 75-80.
摘要
(
7
)
PDF
(288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喷淋系统作用下掘进工作面火灾温度场的分布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无喷淋 系统作用下烟气的温度分布和运动速度,研究喷淋系统对掘进巷道温度场的影响。研究得出,随着 火灾发展,无喷淋系统下掘进工作面高温烟流的运动可细分为循环涡流、涡状高温、斜线高温、斜线 高温与循环涡流混合4个形态和阶段;在靠近火源区域,水喷淋柔性屏障的介入引发烟气显著聚集, 进一步导致高温区域扩大和烟气浓度加剧,在远离火源的高温区域显著收缩。对火灾不同发展阶段 下喷淋系统的效能机理与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开启喷淋系统对风筒同侧纵向位置具有显著 的降温效果。
矿物加工工程
钟九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陈克峰, 邓 杰, 翁金红, 赵振明
2025, 41(02): 81-85.
摘要
(
9
)
PDF
(2896KB) (
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开发利用安徽钟九铁矿石,在对钟九铁矿石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原矿 (-12 mm)粗粒湿式磁选抛废—阶段磨矿阶段磁选与原矿(-12 mm)粗粒湿式磁选抛废磨矿—弱磁 选—精矿筛分—分粒级再选试验流程对比。结果表明:矿石铁品位为34.01%,硫含量为1.01%;矿石 中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分布率达85.65%;矿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和氧化物 石英;常规阶段磨选流程与一段磨矿—弱磁选—精矿筛分—分粒级分选流程选别指标非常接近,根 据选厂实际,推荐采用常规阶段磨选流程,可以获得铁品位大于 65%、硫含量小于 0.1% 的优质铁精 矿。研究结果为该铁矿石的选矿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内蒙古某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试验
张作金, 李东锋, 郭小飞, 贾 琼, 李鹏飞, 李志坚
2025, 41(02): 86-89.
摘要
(
4
)
PDF
(1930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内蒙古某铜钼矿选矿厂钼精矿的钼品位和金属回收率,以铜钼混合精矿为研究 对象,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铜钼分离浮选试验。铜钼混合精矿可回收元素主要为钼和 铜,品位分别为5.65%和1.47%,钼主要以硫化钼形式存在,分布率为97.70%;铜主要以黄铜矿形式存 在,分布率为 98.91%。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 84.6%的条件下,以水玻璃为分散剂、巯基乙酸钠 为抑制剂,经4次精选、2次精扫选,最终可获得钼品位50.58%、回收率98.25%的钼精矿,钼精矿铜品 位0.41%,精矿质量满足产品要求,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攀西地区某钒钛磁铁矿铁、钛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薛忠言, 龚明斌, 张 凛, 高春庆
2025, 41(02): 90-93.
摘要
(
5
)
PDF
(2180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攀西地区某钒钛磁铁矿 TFe品位 28.20%、TiO2品位 13.14%,为经济高效开发利用该矿 石资源,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确定了原矿高压辊磨—磁选预选—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铁—选铁 尾矿再磨—强磁富集—浮选选钛的工艺方案,获得了铁精矿 TFe 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 62.49% 和 31.05%,钛精矿TiO
2
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46.38%和21.53%的选别指标。研究结果为矿石中铁、钛资 源回收提供了选矿技术依据,可以为类似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某含尾砂充填料金矿浮选指标优化试验研究
张晓光, 杨思琦, 罗仙平
2025, 41(02): 94-99.
摘要
(
6
)
PDF
(2259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某金矿中金矿物主要与黄铁矿连生,且嵌布粒度较细。因此,黄铁矿成为主要的 回收矿物。由于开采量的不断增大,用于分层回填采区的尾砂充填料不可避免地被开采而出,随矿 石一同进入浮选体系。充填料主要由钙的各类化合物组成,严重恶化了黄铁矿的浮选环境,致使含 金矿物的回收率下降。针对此矿石的性质特点,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活化剂以强化黄铁矿的回收。 结果表明,相较于盐类活化剂(硫酸铵、碳酸氢铵、硫酸铜),采用酸类活化剂(硫酸、草酸)能够更有效 地提升黄铁矿的回收率,尤其是将草酸作为活化剂时,经1粗2精2扫的工艺流程,能够将含有尾砂充 填料的原矿,通过浮选富集出Au品位为72.31 g/t、回收率达93.54%的金精矿,选矿指标可恢复至未添 加充填料时的状况,实现了金矿物的高效回收。
非洲某锂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刘 鹏
2025, 41(02): 100-103.
摘要
(
5
)
PDF
(1977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洲某锂矿石原矿Li
2
O品位1.50%,矿石中的有价锂矿物主要是锂辉石、锂云母。锂辉 石主要呈单体分布,部分与长石、石英、锂云母等连生,嵌布粒度较粗,锂云母主要呈叶片状或鳞片状 集合体分布。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占 60%时,以YM-25为捕收剂,采用1粗1精1扫流程选锂云母,得到品位2.62%、回收率31.58%的锂云 母精矿。对于锂云母浮选尾矿,以碳酸钠为调整剂、NaOH为活化剂、Li26为捕收剂,采用1粗3精2扫 流程选锂辉石,得到品位 5.20%、回收率 57.57%的锂辉石精矿。2种产品均达到了锂云母、锂辉石的 精矿质量标准,锂的总回收率达到89.15%,回收率效果较好。
内蒙古某多金属硫化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施雨航, 王 帅, 宋宝旭, 马芳源, 南 楠, 黄恩铭, 杨 光, 周 兰, 韩济全
2025, 41(02): 104-108.
摘要
(
7
)
PDF
(3162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更好地选别回收内蒙古某铜银多金属硫化矿石,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性质研 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铜、银品位分别为0.26%、122.2 g/t,可回收的有用矿物主要为铜矿物,银可作为 伴生元素进行回收。矿石中铜主要为黝铜矿、黄铜矿、黝锡矿等,相互之间共生嵌布并形成不规则片 状,矿物之间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铜主要赋存在黝铜矿中,分布率为39.96%;元素银主要赋存在黝铜 矿和黄铜矿中。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黝铜矿是回收主要目的矿物。由于方铅矿易浮,大部分 方铅矿会进入铜精矿中从而影响最终精矿品位,因此后续建议采用浮铜银抑铅浮选工艺。
某选矿厂铜硫浮选低回收率的原因分析
王万平, 黄 雯, 刘 曙, 李鹏飞, 李超前
2025, 41(02): 109-111.
摘要
(
9
)
PDF
(2452KB) (
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选矿厂采用两段磨矿—三段磁选工艺获得铁精矿,选铁尾矿通过浮选回收铜和硫。 铜硫浮选回收率偏低,未达到设计指标,为查明原因,开展了选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和浮选流程考 察。结果表明,选铁尾矿铜品位较低,只有 0.056%,铜主要存在于硫化物中,硫化物中铜占比为 85.71%;硫品位为 9.63%,硫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硫化矿中硫分布率较低,占比 31.88%。选铁尾 矿采用铜硫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流程,获得硫精矿和铜精矿。硫浮选效果较差,大量硫损失在尾矿 中,导致硫回收率较低。铜硫分离浮选效果较差,硫精矿中铜含量高,大量铜元素损失在硫精矿中, 导致铜回收率偏低。一段磨矿分级控制不佳,导致分级溢流“跑粗”,部分黄铁矿未单体解离,需加强 一段磨矿分级控制,避免旋流器“跑粗”。铜硫分离浮选可将石灰分段添加,分离精选1增加石灰加药 点。另外需增强铜浮选捕收剂捕收能力,可采用新型高效铜浮选捕收剂,提高铜回收率。
某选矿厂铜硫浮选低回收率的原因分析
王万平, 黄 雯, 刘 曙, 李鹏飞, 李超前
2025, 41(02): 112-115.
摘要
(
5
)
PDF
(2554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选矿厂采用两段磨矿—三段磁选工艺获得铁精矿,选铁尾矿通过浮选回收铜和硫。 铜硫浮选回收率偏低,未达到设计指标,为查明原因,开展了选铁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和浮选流程考 察。结果表明,选铁尾矿铜品位较低,只有 0.056%,铜主要存在于硫化物中,硫化物中铜占比为 85.71%;硫品位为 9.63%,硫主要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硫化矿中硫分布率较低,占比 31.88%。选铁尾 矿采用铜硫混合浮选—分离浮选流程,获得硫精矿和铜精矿。硫浮选效果较差,大量硫损失在尾矿 中,导致硫回收率较低。铜硫分离浮选效果较差,硫精矿中铜含量高,大量铜元素损失在硫精矿中, 导致铜回收率偏低。一段磨矿分级控制不佳,导致分级溢流“跑粗”,部分黄铁矿未单体解离,需加强 一段磨矿分级控制,避免旋流器“跑粗”。铜硫分离浮选可将石灰分段添加,分离精选1增加石灰加药 点。另外需增强铜浮选捕收剂捕收能力,可采用新型高效铜浮选捕收剂,提高铜回收率。
安徽某含硫铁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冯 建, 李明军, 王荣林, 杨松付, 王 欢, 王雅妮, 于 茜
2025, 41(02): 116-120.
摘要
(
5
)
PDF
(2969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合理开发利用安徽某含硫铁矿石,利用化学多元素分析、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 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主要矿物嵌布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 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铁,铁品位为 39.55%,硫品位为 0.51%。矿石 中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次是赤褐铁矿和碳酸铁;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盐类矿物、金云母、石 英、长石等。矿石自然类型为碳酸盐型磁铁矿石和云母型磁铁矿石。矿石主要构造为块状构造、少 量角砾状构造和浸染状构造;主要结构有粒状结构、斑状结构、浸染状结构、鳞片状结构、条带结构 和网状结构等。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相互嵌布,紧密共生,分选难度高;主要有用铁矿物磁铁矿和 赤铁矿嵌布粒度较细,脉石矿物嵌布粒度总体比铁矿物粗。依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推荐采用原 矿破碎(3~0 mm)—磁选—阶段磨矿(一、二段磨矿-0.076 mm分别占50%、95%)阶段磁选的工艺流程。
西南地区某铅锌矿尾矿浮选锌试验
邓 红, 张建刚
2025, 41(02): 121-124.
摘要
(
6
)
PDF
(2051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南地区某铅锌矿浮选尾矿锌含量低、氧化率高,属于低品位复杂氧化锌矿。为有效 回收该铅锌矿尾矿中的氧化锌矿物,分别采用硫化-黄药法、硫化-胺法与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法进行流 程对比试验,得出硫化-胺法可有效回收尾矿中的氧化锌矿物。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条件 下,采用硫化-胺法经1粗3精1扫浮选闭路试验,可以得到锌品位25.17%、锌回收率90.83%的选矿指 标,精矿达到了氧化锌精矿的销售标准,总体上选别效果较好。
高压辊磨替代一段球磨工艺研究及应用
吴永军, 刘得军, 曹 恩
2025, 41(02): 125-128.
摘要
(
8
)
PDF
(1737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索高压辊磨工艺替代一段球磨在矿物加工中的可行性,进行了高压辊磨工艺替代 一段球磨工业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一段球磨工艺相比,高压辊磨工艺显著提升了磨矿效率,系统 总功耗下降约20%,同时改善了产品质量,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高压辊磨排矿-3 mm产品占比大于 等于 50%,-0.074 mm产品的实际占比达到了预期目标以上。高压辊磨技术能有效提高磨矿效率和 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在磨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压辊磨技术的经济性和节能 潜力可为企业技术升级和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整个矿业行业的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柿竹园铋硫分离无氰新工艺研究及应用
许道刚, 张东雄, 王广平, 刘 航, 刘 杰, 田志国
2025, 41(02): 129-132.
摘要
(
6
)
PDF
(1980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柿竹园东波选矿厂铋硫分离浮选安全环保水平,针对铋硫分离过程使用氰化物 的问题,进行了无氰新药剂 YS替代氰化钠工艺研究。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以活性炭为脱药剂,石 灰为抑制剂,YS 为抑制剂,水玻璃为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经 1 粗 2 精 2 扫铋硫分离浮选闭路流 程,可获得品位 32.47%、回收率 92.96% 的铋精矿。在实验室试验基础上开展了工业应用,获得了铋 平均品位30.10%、平均回收率90.89%的生产指标。采用无氰新药剂YS可以在柿竹园东波选矿厂铋 硫分离中替代氰化物。
某含锌铁矿石提铁降锌试验
王 鹏, 杨俊岭, 王 帅
2025, 41(02): 133-136.
摘要
(
9
)
PDF
(212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含锌铁矿石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锌矿物以闪锌矿为主,原矿经先磁后浮选矿流 程获得的铁精矿铁品位为 63.12%,mFe 品位为 62.24%,锌品位为 0.30%,锌含量较高,影响了铁精矿 的质量和高炉炼铁工艺。考察了磨矿细度、磁场强度等条件对铁精矿降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铁精矿中的锌含量逐渐降低,铁品位逐渐提高;磁场强度的增加也有助于提高 铁精矿的回收率和碱度,有利于高炉碱性渣的熔炼。当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83.60%、磁场强度为 120 kA/m时,磁选精矿铁品位达到67.00%,锌含量降至0.094%,此外,对铁尾矿进行螺旋溜槽试验发现 锌的回收率较低,因此不推荐进行回收。研究结果为含锌铁矿石的提铁降锌工艺提供了技术参考。
岩土工程
动荷载下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破坏与拉伸规律研究
郭俊波, 王 堃, 梁 君, 章欣宇, 裴广朝, 李雄姿, 肖定军
2025, 41(02): 137-144.
摘要
(
7
)
PDF
(3893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探究冻融环境下,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Basalt Fiber sprayed concrete,BFSC)受 平常动荷载作用的动态破坏特征,利用快速冻融试验机,模拟了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冻融循环 0, 10,20,30次的作用环境,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对BFSC平台 巴西圆盘试件进行动态劈裂试验。使用不同等级的分级筛,运用分形及能量耗散理论,研究破碎块 度分布规律、分形特征及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破 坏形式沿径向对称,贴近入射杆端出现三角形破碎区。增加冻融循环次数与提高应变率均会造成碎 块的平均粒径减小、分形维数增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结构损伤和力学性能劣化加剧, 动态抗拉强度降低;同一冻融循环次数下,动态抗拉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增强效应。此外,引入平 均入射能变化率对能量特性进行详细分析,当冻融循环次数为30、入射能平均变化率为0.47 MJ/s时, 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动态拉伸过程中的耗散能与0次相比降低幅度最大,为32.41%。
某排土场岩土体物料物理性能试验研究
周 鹭, 张众华, 黄广黎, 尹清海, 曾霄祥
2025, 41(02): 145-148.
摘要
(
8
)
PDF
(3973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长江中下游某平原地区排土场为例,对岩土体物料的天然密度、颗粒级配、现场渗 透、抗剪强度进行试验,探究其各项物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堆排物料性能较优,天然密度 差值较小,颗粒级配良好;渗透高度随时间呈现先快后慢下降趋势,渗透系数为5.3×10-2 cm/s;天然状 态变为饱和状态时,物料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显著下降,且两者无明显关联。研究结果可为后期 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有利依据。
新疆金宝露天矿边坡AI视频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
陈鹏辉, 王玉杰, 陈 辉, 李建华, 袁川前, 杨 春
2025, 41(02): 149-151.
摘要
(
6
)
PDF
(2548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边坡预警效率,以新疆金宝露天矿南帮边坡为研究背景,针对其岩体破碎、冻融 作用显著、边坡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引入AI视频系统监测边坡表面位移,来实现对矿山边坡隐患区域 的非接触性远程可视化、数据化监管。分析和研究了AI视频监测系统的基本组成、设备参数、布点方 案、监测周期等,提出监测频率和变形预警阈值。在实际应用中,系统成功预警了南帮深部小滑坡事 故,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高精度地监测和预警边坡灾害,有效提升露天矿区边坡灾害预警效率,对 其他露天矿区边坡灾害防范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地质·测量
矿产勘查中单通道接收机快速三极电测深法研究及应用
刘新业, 马 宏, 魏 丰
2025, 41(02): 152-157.
摘要
(
5
)
PDF
(7262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部矿产勘查中,物探常规三极电测深方法使用单通道接收机进行野外测量时,需要 进行多次往返“跑极”以完成不同水平和深度测点的电性测量,测量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研发的单 通道接收机快速三极电测深装置改进了常规电测深测量方式,通过将多道电信号同时引至接收端, 使用电道转换选择装置,进行接收通道的选择后,连接至单通道接收机,切换不同电道以实现不同位 置测点的电性测量,有效提高测量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在科特迪瓦某金矿勘查实践中,根据快 速三极电测深法圈定的变火山岩与石墨片岩层接触带是重要金矿化带赋存部位,经钻探深部验证发 现规模和品位较好的金化矿体,证明了该方法在深部矿产快速勘查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在该区金 矿勘查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邯郸西部武安盆地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
邵杭杭
2025, 41(02): 158-164.
摘要
(
5
)
PDF
(2575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全面掌握土壤质量现状,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和绿色生态农业可持续 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以武安盆地为研究对象,在河北省平原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1∶25万)数据基础上,进行补充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样和化验。采集和收集表层土壤样品分 别为219、86件,系统分析武安盆地土壤样品中氮、磷、钾、锌、硒、铬、汞、有机质、pH值等30个项目的 含量及分布规律,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综合评价土壤养分、环境、综合质量以及特色土地资源特征。 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质量以一等、二等为主,占比分别为41.59%、52.94%,三等分布面积较小, 占比仅为 5.47%;特色富硒土壤面积 66.76 km
2
,占比 13.6%;特色富锌土壤面积 123.36 km
2
,占比 25.1%。研究区土壤养分总体中等,环境总体清洁,质量总体较好,特色富硒、锌土壤广泛分布,同时, 土壤中富含多种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元素,可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黔东南磨山—主山冲矿田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
吴 波, 吴治君, 赵明峰, 彭慈刚, 斯恩智
2025, 41(02): 165-169.
摘要
(
7
)
PDF
(2811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山—主山冲金矿田是黔东南金矿集区重要组成部分,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少量为 蚀变岩型金矿。为了深化矿田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的研究,推进找矿勘查工作,在野外调查和整理 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地质背景、特征及蚀变组合等方面,分析金矿的成矿作用和控矿因素。研究结 果表明,矿田金矿形成于加里东期,成矿温度170~230 ℃,为中—低温;成矿流体是中低盐度、较低密 度、弱酸—弱碱、由变质水和岩浆水组成的混合流体,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围岩和深部地壳;矿床分 布、矿体产出、厚度和品位变化主要受构造、岩性组合等因素制约;矿田区域背景、构造条件、岩性组 合有利于成矿,矿化蚀变和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信息丰富,表明矿田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优化改进
张 霞
2025, 41(02): 170-173.
摘要
(
8
)
PDF
(1652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王坪煤矿 5304 巷掘进期间,受机械设备和施工条件影响,巷道导线测量时存在能 见度低、测量效率低、劳动作业强度大等问题,为此,对导线测量方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三脚架 法+长角短边法”联合导线测量方法。应用效果表明:测量方法优化后,测量精度由原来的 85% 提 高至 98%,测量人数由原来的 5 人减少至 3 人,单次测量时间由原来的 3 h 减少至 1.2 h,保障了巷道 安全顺利贯通,取得了显著应用成效。
广西佛子冲矿田大蛤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罗士毅, 杨俊杰
2025, 41(02): 174-177,182.
摘要
(
8
)
PDF
(1885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梳理矿床成矿作用特征,进行成矿构造深部预测,解决矿床存在的深边部找矿问题, 以广西佛子冲矿田大蛤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地球化学物理异常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找矿前 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大致查明了矿区成矿地质、构造、岩浆岩条件与含矿脉带的规模、产状及 含矿性,确定了断裂构造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明确了找矿标志,在矿区内共发现了3条含矿脉带,初步 控制矿脉带长度600~1 200 m,脉带出露宽2~4 m,最宽达12 m,Pb含量0.12%~8.36%,圈定铅锌矿体4 个,初步估算铅锌资源(332+333+334)金属量大于 7万 t,探测成果为进一步探明矿体分布规律,精 确圈定矿体,估算资源量提供了基础依据。
云南兰坪盆地河西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郑义舟, 何沁璇
2025, 41(02): 178-182.
摘要
(
7
)
PDF
(2003KB) (
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滇西兰坪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成矿带的中南部,已探明天青石资源量超过 500万 t,发育多个大型锶矿床。为研究河西锶矿床成因机制,开展了详实的地质调查及矿床地质特 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构造继承区域构造格局,为总体倾向南西的倒转单斜构造,下含矿层赋存于 达乌山向形背斜两翼,上含矿层为区内次要含矿层;矿区地层由沉积原地和外来系统组成,主要出露 下第三系云龙组及上三叠统石钟山组,其中石钟山组二段上岩性段灰岩是主要的含矿岩性;矿(化) 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区广泛发育两期天青石化,矿石中的交代残余结构反映出典型的后 期热液成因;矿床属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后续找矿应聚焦石钟山组二段(T
3
s
2
)纹层状灰岩+褶皱+ 走滑控矿断层的控矿组合地段。
材料·装备
矿用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系统设计与应用
孟庆伟
2025, 41(02): 183-185,189.
摘要
(
6
)
PDF
(2123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传统游动车张紧装置在工作时,出现张紧难度大、劳动作业强度高、自动化水平低等现 象,导致张紧后的带式输送机因张紧不合格频繁出现跑偏、打滑、撕带等事故。为此,对传统张紧装 置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张紧现状,设计了1套具有重力感应的自动张紧系统。通过在5238 巷带式输送机中的使用效果来看,优化后的张紧系统在对输送带张紧工作时,无需人工干预,张紧精 度提高了 25%,事故率降低至 4%,设备维修费用减少了 5.7万元,巷道掘进速度提高至 8.4 m/d,取得 了显著应用成效。
基于无人机航测与改进深度卷积网络的尾矿库库容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房衍志, 杨修志, 高世昌, 张 峥, 邹臣波, 吴明阳, 王梦晴, 王 昆
2025, 41(02): 186-189.
摘要
(
5
)
PDF
(2080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实现尾矿库库容的动态监测,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引入并改进DeepLabV3+卷积神经 网络模型,使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库区地形数据,研究库容的智能化监测方法。以华东某尾矿库 为例,结合像素配准和像元相加的方法,实现尾矿库面积与库容的精确计算。结果表明:改进 Deep⁃ LabV3+模型的提取精度 mIoU 和 mPA 分别为 97.89% 和 98.92%,满足工程监测要求,根据 2次航测库 容计算得出尾矿理论日堆存量为 27 573 m
3
。该监测方法自动化程度高、数据可靠,具备工程实践可 行性和推广价值。
采煤机自动调高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郝晓旭
2025, 41(02): 190-192,196.
摘要
(
7
)
PDF
(2108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煤机自动截割控制的核心是对截割高度进行精确调节,为解决采用传统模式下调节 精度差、无法适应井下复杂地质条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采煤机自动调高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对 采煤机状态的分析,实现了采煤滚筒高度的精确计算,将截割、滚筒高度进行坐标换算,采用灰色马 尔科夫预测模型对截割高度进行精准预测。研究和实际应用表明,新的调高控制系统能显著提高采 煤机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为实现作业面的自动化截割控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钻孔摄像技术在千山石灰岩露天矿的应用
郭大超, 谢科尧, 杨 巍, 姚 毅, 于海航, 刘光硕
2025, 41(02): 193-196.
摘要
(
7
)
PDF
(2824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究钻孔摄像技术在露天矿钻孔爆破环节应用的可行性,以辽阳千山石灰岩露天矿 为研究对象,采用 TS-C1201H 型钻孔成像分析仪对矿区东侧 198平台实施钻孔窥视作业,从窥视效 果、作业效率、人力投入3个方面进行应用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窥视图像能直观反映岩体结构特征, 但窥视效果受到排尘状况与炮孔静置时间的影响;窥孔时间与炮孔深度、孔内破碎程度相关,炮孔静 置时间宜大于 30 min,作业人数宜为 2 人;以深度 18 m 的炮孔为例,总作业时间可控制在 20 min 以 内,可为露天矿待爆区的地质勘探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丙烯酸盐类材料的渗漏尾矿库注浆性能研究与应用
薛晓峰
2025, 41(02): 197-200,205.
摘要
(
5
)
PDF
(2353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早期建设的一些尾矿库防渗标准不高,技术落后,致使部分尾矿库发生渗漏。伴 随国家对金属矿山污染问题的重视,需要按照新建库的防渗标准(渗透系数 10
-7
cm/s)对渗漏尾矿 库进行治理。在对尾矿库深部基岩微小裂隙进行注浆时,常规水泥浆液无法满足要求,只能采用渗 透能力更强的注浆液。选择丙烯酸盐类浆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浆液配比,并利用注 浆防渗模拟装置进行带压条件下浆液扩散模拟试验,注浆后地层渗透系数由 5.5×10
-3
cm/s 降低到 4.15×10
-7
cm/s。最后通过工业化应用得出,地层渗透系数由5.46×10
-5
cm/s降低到3.1×10
-7
cm/s,满足 尾矿库防渗标准,为尾矿库主体工程治理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安全·环保
某废弃矿区竖井固废清理及防护方案设计
朱俊民, 王云丽
2025, 41(02): 201-205.
摘要
(
7
)
PDF
(1992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方某废弃煤矿竖井经常被倾倒有机废液,导致环境污染,对地下水和周边环境造成 危害,竖井(事故井)固废清理工作迫在眉睫。基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事故井固废污染特点,提出 了切实可行的固废清理及防护方案。针对事故井口径大、埋藏深、清理难度大等特点,设计了大口径 超深固废旋挖提取流程;针对污染物种类多、挥发性强、对人体危害大等特点,设计了1套防逸散收集 及处理设施。在保障人员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地实现了事故井固废的清理,可供类似固 废清理工作参考借鉴。
钒钛磁铁矿尾矿基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柴宗册, 房明浩, 闵鑫, 黄朝晖, 刘艳改, 吴小文, 米瑞宇
2025, 41(02): 206-211.
摘要
(
8
)
PDF
(529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承德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颗粒整体偏细,尾矿化学成分主要是SiO
2
、Fe
2
O
3
、MgO、Al
2
O
3
、 CaO、K
2
O等,可提供建筑材料所需要的硅铝质成分,理论上可代替天然砂制备水泥浆体。以钒钛磁铁 矿尾矿、封装后的PEG为原料制备建筑内墙保温砂浆,并探究了PEG的添加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添 加PEG后样品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随添加量增加呈逐渐减小的趋势。PEG在样品中分布较为均匀, 且可以很好地掺入水泥水化产物的裂缝和孔隙中,PEG、钒钛磁铁矿尾矿未与水泥发生反应,仍保持其 原有的化学性质,PEG对样品热导率的降低发挥了重要作用,制备的样品具有优异的热渗出稳定性。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生产实用性强,在建筑内墙保温、建筑节能领域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磁铁矿尾矿砂作为建筑用砂试验研究
李仲贤, 刘奕岑, 米瑞宇, 闵 鑫, 刘 磊, 吴小文, 刘艳改, 房明浩, 黄朝晖, 王林俊
2025, 41(02): 212-215.
摘要
(
5
)
PDF
(2116KB) (
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承德地区铁尾矿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的问题,考察了单一磁铁矿尾矿砂作为建 筑用砂的可行性。将磁铁矿尾矿砂以 20%、40%、60%、80%、100% 不同比例替代标准砂制备水泥砂 浆,分析了其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磁铁矿尾矿砂替代比例为 40%时,水泥 砂浆的力学性能最优,28 d平均抗折强度达17.78 MPa,平均抗压强度达81.10 MPa。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析显示,40%替代比例的水泥砂浆试样内部水化产物分布均匀,表现出良好的微观结构。然而,过 高的替代比例会抑制水化反应,降低砂浆性能。研究还发现,7~14 d 的强度增长较快,之后增速放 缓。研究结果为铁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 用,还为固废资源化和可持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绿色矿山建设实践及思考——以青田县为例
颜剑微
2025, 41(02): 216-220.
摘要
(
6
)
PDF
(1791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全球资源稀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矿山建设成为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方向。青田县作为浙江省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自2004年起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政策引领、 技术创新和生态修复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分析了青田县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其在提 高政治站位、强化政策引领、明确建设目标、规范实施、生态修复和责任落实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同 时,指出了绿色矿山建设中存在的评估指标不完善、企业认识不足、技术水平落后、政策落实不到位 等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政策引领、培养绿色矿山理念、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监督考核 等对策建议。旨在为绿色矿山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促进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实用技术
某矿矿柱回采预留顶板安全厚度及进路跨度研究
权鹏程, 朱仕林, 刘培正, 张丹丹, 王 靖
2025, 41(02): 221-223,227.
摘要
(
6
)
PDF
(3940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矿为研究背景,为充分回收矿产资源,防止大规模地压活动发生,确保充填体下 水平矿柱安全顺利回收,采用结构力学法、破裂拱估算法、厚跨比法分析了预留顶板的安全厚度。 在预留顶板厚度 2.5 m 条件下,结合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法对回采进路跨度 2.2, 2.5,2.8 m 的围岩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平矿柱高 6 m,进路跨度 2.5 m,预留顶板安全厚度2.5 m时,位移、应力变化未发展至地表,塑性区未扩展贯通,能够保证安全 回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白象山选矿厂优化生产调试研究
王 欢, 杨松付, 冯 建, 陈 辛, 王亚峰, 王雅妮
2025, 41(02): 224-227.
摘要
(
5
)
PDF
(1831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象山选矿厂开展优化生产调试研究,对 1段淘洗机并联选别和 2段淘洗机串联选别 调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段淘洗串联工艺精矿-0.075 mm含量较原工艺降低1.92个百分点, 总尾矿-0.075 mm含量较原工艺降低3.37个百分点。1段淘洗并联精矿-0.075 mm含量较原工艺降低 2.84个百分点,总尾矿-0.075 mm含量较原工艺降低3.68个百分点,精矿、尾矿较原工艺细度均变粗。 1段淘洗并联工艺与2段淘洗串联工艺精矿品位基本持平,回收率提高,选比降低,总尾矿全铁品位降 低。通过优化组织生产后,总尾矿-0.075 mm粒级降低了 3.37个百分点,-0.048 mm粒级降低了 4.53 个百分点。充填工序进砂浓度提高,充填体试块强度明显提高。
超声波阻抗矿浆浓度计在栖霞山铅锌矿的应用
韩梦婷, 傅佳丽, 毕康颖, 陈如凤, 马 斌, 陈雪梅
2025, 41(02): 228-230.
摘要
(
4
)
PDF
(1663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工业实时控制中,精确测量浓度至关重要。超声波阻抗矿浆浓度计是一种采用超声 波阻抗原理进行测量的浓度测量设备,通过测量矿浆的声阻抗变化来确定矿浆浓度,具有不受气泡 影响、测量稳定、精度高等特点。浓度计的探测部分使用了具有优越耐磨性能的蓝宝石传感器,管段 内衬也具有超强的耐磨、耐腐性能,因此其使用寿命长达 10 a以上。在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现场应用 情况表明,超声波阻抗矿浆浓度计可以准确、可靠地检测矿浆浓度,并且具有高稳定性和耐磨性,维 修方便,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新白马公司铁精矿输送管道除垢实践
计志雄, 刘胜华, 贺建强, 王春涛, 陈钟宝
2025, 41(02): 231-234.
摘要
(
7
)
PDF
(2380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白马公司铁精矿输送管道投入运行后,管道运行压力逐年升高,为控制管道运行压 力,适当降低了主泵泵速和管道输送浓度,但管道运行压力仍然超过设计运行压力,且管道流量和铁 精矿输送量降低,管道输送能力大幅降低。对全线管道不同位置进行割管检查发现,管道内壁均有 不同程度的结垢,且靠近泵站管道内壁结垢和点蚀情况越为严重,管道内壁结垢和点蚀是导致管道 内壁表面粗糙度增加、管道运行压力增大、输送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为此,采用机械清管技术对全 长96 km的铁精矿输送管道进行了除垢,同时通过调整管道输送粒度和提高输送铁精矿TFe品位、管 道输送浓度和隔膜泵泵速等措施,将铁精矿管道输送量从 240 t/h提高至 346 t/h,并使管道运行压力 从21.5 MPa降低至20.5 MPa,大幅提高了管道输送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
带式输送机高效智能永磁直驱滚筒的应用
胡亚雄, 王 征, 任学勤, 杨 洋, 李 聪, 杨永磊
2025, 41(02): 235-237,242.
摘要
(
4
)
PDF
(1799KB) (
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钢铁集团沙河中关铁矿有限公司原采用异步电机与减速机组合方式驱动的传统 带式输送机,存在占地面积大、传动效率低、设备故障率高、维护工作量大、能耗高、成本较高等问题。 为此,采用高效智能永磁直驱滚筒替代传统驱动方式。永磁直驱滚筒直接由滚筒驱动整个输送系 统,实现了驱动装置无齿轮传动、无过渡连接、无机械磨损,进而提升了单皮带运行能力,设备功率因 数、效率稳定,不会随设备负荷发生变化,延长了电气元件寿命,更重要的是智能永磁同步电动滚筒 起动转矩高且恒定,可做到软起、软停、软冲击,减少了对胶带及皮带机整体结构的冲击,减少了维护 费用。永磁直驱滚筒可以达到“料流量大、皮带快速运行,料流量小、皮带慢速运行”的节能效果,降 低了矿用环境噪声,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有效改善了作业工人工作环境,减少了运行维护工作量,提 高了设备可靠性,提高了胶带机传动效率。
新型清洗剂在德兴铜矿陶瓷过滤机清洗中的应用
余涌潮, 秦 阳, 杨明学, 钟 亮, 张绍彦
2025, 41(02): 238-242.
摘要
(
4
)
PDF
(3171KB) (
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德兴铜矿陶瓷过滤机清洗剂清洗效率低,陶瓷板更换频繁,对生产效率影响大,且清洗 剂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现场工人的健康造成了隐患。为此,对过滤机陶瓷板中的堵塞物进行了探 究,并针对性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绿色高效清洗剂JC-244。细微矿物颗粒在陶瓷板过滤机工作过程中 进入陶瓷板内部,由于板内孔隙结构复杂且内表面凹凸不平,矿物颗粒容易滞留其中,无法及时溶解 或被抽走,经过长时间积累后彻底失效。精矿由黄铁矿、绢云母、石英、辉钼矿、菱铁矿和黄铜矿等成 分组成。其中黄铁矿(FeS
2
)约占 98.13%,为硫精矿主要组成物。相较于原清洗剂,JC-244对堵塞物 去除效果更优,实验室试验中较原药剂对FeS
2
溶解能力提升了275%,且在矿山工业试验中较原药剂 效果好。生物毒性试验结果表明,JC-244毒性极低,为矿山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