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28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2-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合述评
岩浆型硫化铜镍矿浮选概述
杨晓军, 杨敏
2012, 28(12): 1-6.
摘要
(
126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影响硫化铜镍矿浮选指标的各种因素,结合实例一一阐述了硫化铜镍矿难选的原因、铜镍矿浮选药剂及其种类对浮选效果的影响、铜镍主要浮选流程、氧化镁对其浮选的影响、选矿设备对铜镍回收指标的影响等。
采选工程
寺河矿厚层综采工作面覆岩冒裂带发育高度实测研究
霍振龙
2012, 28(12): 7-11.
摘要
(
13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厚煤层综采工艺引起的覆岩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规模直接影响防治水安全评价结果。以晋城寺河矿为例,采用冲洗液消耗量法、钻孔彩色电视观测法和RFPA数值模拟法对3#煤顶板导水裂缝带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对晋城矿区类似条件的矿井具有借鉴意义。
煤层群倾斜煤柱支承压力分布及传播规律研究
袁安营, 周国峰, 张林良, 许斌, 武泉林
2012, 28(12): 12-14.
摘要
(
11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北京大安山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在倾斜煤柱存在的情况下,对煤层群倾斜煤柱的支承压力分布及传播规律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得到了煤层群倾斜煤柱支承压力的传播深度较大,应力沿垂直煤体(煤柱)方向呈现椭圆形向下阶梯分布,但影响范围仅仅在相邻煤层较大的结论。上煤层留20 m的煤柱,就可在下煤层中产生应力集中,而在采空区的一侧布置煤柱基本影响不到下煤层原岩应力的分布。这一研究结论对于煤层群倾斜煤柱条件下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支护设计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岩体质量分级的区域矿体稳定性分析
王瑞星, 赵春玺, 王平
2012, 28(12): 15-16.
摘要
(
128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的矿岩进行大量岩石力学试验与节理调查,对开采区域进行岩体质量分级。确定Ⅱ级、Ⅲ级、Ⅳ级岩体分别采用点柱法、盘区房柱法、进路法开采,然后采用有限元数值软件对开采区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开采后的围岩变化特征,为矿区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用沙坝矿多中段开采矿区稳定性分析
宋远兵, 朱玮, 徐明生, 叶绿
2012, 28(12): 17-18.
摘要
(
140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配合开磷集团做大做强的目标要求,用沙坝矿生产能力要提高到200万t/a,需多个中段同时开采才能实现。同时开采2~5个中段,需要充填采矿区,以控制矿区的沉降量。通过有限元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达到了提高矿区开采安全性,实现多中段安全开采的目的。
深部层状红页岩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数值分析
王大勇, 张涵
2012, 28(12): 19-20.
摘要
(
12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无层状岩体与层状岩体中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层理倾角下层状岩体中巷道围岩损伤弱化及裂纹萌生、扩张、贯通直至硐室破坏失稳过程,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定性分析了层状岩体的工程稳定问题。
酒钢极难选周边铁矿石选矿工艺试验
侯更合
2012, 28(12): 21-24.
摘要
(
11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酒钢极难选周边铁矿石矿石性质的分析,矿石铁矿物种类较多但质量不高,矿石氧化程度较高,矿石中铁矿物粒度微细,是其难选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矿石进行阶段磨矿—单一强磁选、阶段磨矿—强磁选—阳离子反浮选和阶段磨矿—强磁选—重选—阳离子反浮选3个方案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阶段磨矿—强磁选—反浮选工艺流程是较佳的选矿工艺流程,并进行了扩大连选验证试验,最终获得了较佳的选别效果。
云南某低品位磁铁矿选矿试验
刘卫, 罗良飞, 杨备
2012, 28(12): 25-28.
摘要
(
117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云南某低品位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特点,通过试验确定采用磁滑轮干式预选—3段阶磨—5段弱磁选工艺流程,对原矿TFe品位仅为19.68%(其中磁性铁品位仅为7.57%)的单一原生磁铁矿进行了研究,试验获得了铁精矿TFe品位为68.07%、回收率为45.14%(对原矿37.16%)的较好技术指标。
沉井壁与尾矿砂摩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陈定安, 万凯军, 郑郧
2012, 28(12): 29-31+33.
摘要
(
12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尾矿堆积坝渗透破坏是导致尾矿坝溃坝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辐射井降水技术已逐步推广应用于尾矿堆积坝排渗加固工程。为了探讨主井与尾矿接触面的力学特征,介绍了自行研发的同心圆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典型尾矿试样的室内试验研究,尤其对摩擦系数与尾砂干密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深度实际法向力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复合底结构在大型搅拌槽上的应用
张亮, 姜磊, 羿鹏, 李向军, 周学飞
2012, 28(12): 32-33.
摘要
(
117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φ20
m×20 m大型搅拌槽要求整体运往西澳大利亚。在起吊过程中,槽体的单层底板会产生大的变形,造成槽体破坏。在槽体底板下部焊接H型材组成复合底,增大了底板刚度,减小了底板变形,同时复合底结构还大幅度的降低了整个槽体重心,增加了海运过程中槽体的稳定性。
地质与测量
提高竖井延深贯通测量精度的施测实践
许绍文
2012, 28(12): 34-35+38.
摘要
(
11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黄山岭铅锌矿竖井井筒延深工程贯通测量中,通过对应用GTS-335型全站仪、激光测距仪联系测量施测实践的分析,提出了降低横向误差和减小定位误差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贯通测量精度,同时保证了井筒延深工程的精密定位。
柿子沟地区水系沉积物中金异常特征与评价
彭桥梁, 王伟, 李天虎, 罗小平
2012, 28(12): 36-38.
摘要
(
104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柿子沟地区采用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出异常,根据异常区的地质特征、地理条件和岩石的风化程度,利用岩石地化剖面、土壤测量及槽探工程缩小靶区,发现金矿化体。综合分析研究成果并对比区域成矿规律后,认为柿子沟区找矿潜力巨大。
JORC规范在资源/储量评估中的应用
张强祖, 柯正帮, 黄琼
2012, 28(12): 39-41.
摘要
(
115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JORC规范和中国标准在铜绿山矿资源/储量评估中的对比研究,指明了两种体系的异同点以及中国标准下的各类资源/储量类型向JORC标准类型转换的要求,对应用JORC规范进行矿产资源/储量评估的运作进行了归纳。提出对需上市的矿业企业应用该规范估算资源/储量的指导意见。
鹰眼导航功能在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实现过程
侯春华
2012, 28(12): 42-43.
摘要
(
114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矿山资源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信息交换不畅、资料分散孤立的现状,运用先进的GIS组件式二次开发模式开发了尾矿资源管理系统。重点介绍系统中重要的鹰眼导航功能的实现过程,此功能的实现为尾矿资源管理人员使用系统查找信息图元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手段。
矿产开发产生的地质环境时空变化规律及应对措施
李华
2012, 28(12): 44-45+54.
摘要
(
108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我国资源开采产生地质环境变化现状入手,分析和总结了资源开采所产生地质环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其产生变化的形式,并提出了在资源开采过程中地质环境保护和监管的应对措施。
南砂金沟矿区找矿潜力评价
尹西军, 刘浩, 庞文龙, 黄芳根, 张剑盈
2012, 28(12): 46-48.
摘要
(
109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南砂金沟矿区地质特征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矿区内矿化体受花岗闪长岩体和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成矿元素描述性统计、R型聚类、因子分析的比较、对照,认为矿区在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金苍—杜荒岭金矿化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丑述一
2012, 28(12): 49-51.
摘要
(
10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金苍—杜荒岭金矿化区内典型矿床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体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床成因与中生代火山岩浆活动有关,是以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带型为主的矿床,矿体严格受东西向断裂带及隐爆角砾岩筒控制,在横向上具有等间距分布规律。结合控岩、控矿规律,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技术交流
三维地质建模在露天采矿设计中的应用
徐军, 刘宏华, 祁书恒
2012, 28(12): 52-54.
摘要
(
10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正仁煤业露天矿为例,分析了该矿的地质概况,搜集与整理了地质数据,建立了地质数据库,简述了利用3Dmine矿业工程软件,计算了露天矿地质储量和分刀位煤岩量关系、露天矿地质建模过程及辅助设计过程。
井下地质编录与三维建模技术在沟里金矿开采中的应用
朱先洪, 景泮印, 戚伟, 付建新, 孙新博, 曹帅
2012, 28(12): 55-57+60.
摘要
(
111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井下地质编录与地质数据处理是矿山资源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尤其对于极薄的金矿体开采,准确的编录与建模是进行开采设计、提高回收率和降低贫化率的重要前提。以青海山金沟里金矿果洛龙洼中区为背景,介绍了一种井下地质编录、详细程序及采样数据的处理方法,将地质编录数据及样品数据导入Surpac软件中,建立了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及品位块体模型,为后续的矿体三维开采设计奠定了基础。
孟家屯铁矿复杂矿体开采方法探讨
孟凡明, 路增祥
2012, 28(12): 58-60.
摘要
(
112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孟家屯铁矿矿体形态复杂,岩体破碎、稳固性差,设计确定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厚矿体采用多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薄矿体采用单进路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大大地提高了矿石回采率、回采进度,以及作业安全性。
充填采矿法在马钢罗河铁矿的应用
赵华民
2012, 28(12): 61-62+68.
摘要
(
102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国家行业政策和当地用地环境,在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矿山基建已形成的开拓、采准工程,优化矿房结构参数,补充部分开拓、采准及充填系统的工程设计,将采矿方法变更为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以保护和改善矿区环境质量,减少配套资源的工业土地占有量,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探采结合回采技术在煎茶岭金矿的应用
林强, 周旭, 杨陆海
2012, 28(12): 63-64.
摘要
(
106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澳华黄金煎茶岭金矿在经过9 a的机械化高效率回采以后,原控制矿体在2006年底已经基本回采结束。2007年,为充分利用矿产资源,陕西华澳矿业有限公司依据原澳华黄金煎茶岭金矿的SURPAC矿业软件所记录的矿山开采生产探矿相关钻孔、采空区、采切巷道等实测图等资料,走探采结合回采之路。2007—2011年5 a间,在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回采金矿石28.08万t,黄金1 649.897 kg,创造产值3.28亿元。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探讨
邓国恩, 焦斌, 范文胜
2012, 28(12): 65-68.
摘要
(
97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裂构造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地质构造,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12420工作面过F7断层为例,介绍了综采工作面过落差大于采高断层方法,分析总结了过断层经验,为同类地质条件的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提供借鉴。
高浓度尾砂胶结充填技术的应用
刘慎刚, 厉洪涛
2012, 28(12): 69-70+88.
摘要
(
9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的设计方案,在徐州铁矿集团吴庄铁矿建立充填系统工程并对其采空区进行充填。介绍尾砂与水泥的配比、充填系统工艺、滤水措施及川脉封堵墙的施工与管理。
82采区F高长营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研究
黄敦杰
2012, 28(12): 71-73.
摘要
(
105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袁店二井煤矿82采区边界的F高长营正断层落差440~560 m,主采煤层72煤与奥灰含水层对接。奥灰突水具有水压高、水量大的特征,给矿井工作面开采带来极大的隐患,需在82采区内F高长营断层留设防水煤柱,为82采区开采设计提供必要的安全条件。
大采高工作面切眼分次掘进工艺
王红亮, 宋作文, 任耀飞, 宋立凯
2012, 28(12): 74-75.
摘要
(
100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王庄矿71采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在大采高工作面切眼分次成巷技术的方法,实践表明,该技术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安全生产和支护效果,经济效益明显。
81采区7
2
19综采工作面外段虚心甩采采煤法
全金现, 徐建文, 李成军
2012, 28(12): 76-77.
摘要
(
95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构造影响,孙疃煤矿综采二区回采7
2
19工作面外段,距机巷较近处为F
11
走向断层,随着回采的进行,工作面长度不断变短,采用甩机头采煤法,对机巷进行了斜线改造,回避了断层,保护了设备,降低了安全风险,为复杂条件下回采提供了经验。
谦比西铜矿岩石力学性质分析
苏永定
2012, 28(12): 78-90.
摘要
(
11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谦比西铜矿的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岩体应力状态、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评价情况,并结合该矿实际,提出了今后开展岩石力学工作的建议,有望对同类矿山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导硐法光面爆破技术在司家营铁矿大断面巷道的应用
李胜辉, 康志强, 范天文, 杨闯
2012, 28(12): 81-83.
摘要
(
127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司家营铁矿的地质情况及施工要求,在原有全断面一次成巷光面爆破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大断面巷道掘进施工,即采用普通爆破导硐超前掘进一定深度(10 m以上)的小断面巷道,然后光面爆破对预留爆破层进行扩帮挑顶,将此小断面扩大到设计断面,取得了较好的爆破效果和经济效益。
大红山铁矿主采空区强制爆破振动监测
徐炜, 蔺朝晖, 王志成
2012, 28(12): 84-86.
摘要
(
10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红山铁矿采用硐室强制爆破崩落空区上方岩层,由于爆破区域分布着大量矿山重要设施并有少量民居,为确保爆破安全,通过爆破振动的监测评估爆破对巷道及重要设施和民居的影响,获取大量的地面和地下振动观测数据,对研究山体爆破振动的衰减及其在山体介质内的传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混装乳化炸药在三道庄露天矿的应用
杨涛
2012, 28(12): 87-88.
摘要
(
11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道庄露天矿引进现场混装乳化炸药车技术,通过优化孔网参数,实现全耦合装药,解决了深水孔爆破后易产生岩根的问题,提高了爆破质量,对提高矿山开采综合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
提高内蒙古某含银铅锌矿选别指标试验
孙志勇, 李洁, 王重阳, 翟旭东
2012, 28(12): 89-91.
摘要
(
108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某铅锌矿主要有价金属元素为铅、锌并伴生银,为了综合回收各有用矿物,在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铅锌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通过制定合理的药剂制度及优化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铅品位为64.74%、回收率为87.96%的铅精矿,银品位为514.77 g/t、回收率为65.03%、含锌5.88%的银精矿,锌品位为56.38%、回收率为86.20%的锌精矿,试验指标较理想。
二氧化硫脲还原电解废液回收金试验
方荣茂, 廖小山, 廖斌, 林烽先, 刘亚建
2012, 28(12): 92-93.
摘要
(
160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从黄金冶炼厂电解废液中回收黄金的方法,考察了还原温度、碱度、还原时间等因素对金还原效果的影响。得出了二氧化硫脲还原电解废液最佳工艺条件为还原温度80 ℃、溶液碱度1.27 mol/L、还原时间12 min、二氧化硫脲用量0.5 g/L。研究结果表明: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金回收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选钼尾矿铁矿物回收试验及生产实践
王翠花, 李学忠
2012, 28(12): 94-95.
摘要
(
107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内蒙某钼矿浮选尾矿中含有一定量可综合回收的磁性铁,通过磁选—粗精矿再磨—磁选后,得到了一定品位的铁精矿,经钼矿选矿厂尾矿铁回收项目实施后,在浮选尾矿全铁品位仅为2.41%的情况下,得到了产率为0.51%,品位为63.12%,回收率为13.23%的铁精矿,经济效益显著。
淘洗磁选机在某些磁铁矿精选中的应用
范素月, 马卫东, 高磊
2012, 28(12): 96-99.
摘要
(
107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单介绍了淘洗磁选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在一些选矿厂磁铁矿精选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淘洗磁选机在磁铁矿精选中分选效果显著,不仅可提高精矿品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增加精矿产量,为微细粒磁铁矿的有效选别提供了可能。
蒙古矿工艺试验及生产实践
樊丽琴, 贾艳
2012, 28(12): 100-102.
摘要
(
103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合理利用蒙古矿,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别工艺试验,确定采用连续磨矿—弱磁选工艺进行工业试生产。同时,针对蒙古矿性质不断变化,造成生产指标不达标,工艺不合理等问题进行了工艺流程优化,最终采用3段2闭路磨矿—2段弱磁选工艺。实际生产考察结果表明:蒙古矿处理能力可达到200 t/h,铁精矿品位为68%,回收率为90%以上,提高了磨矿细度及选别指标,实现了生产顺行。
某低品位白钨矿选矿试验
邵伟华, 张艳娇, 赵平, 刘广学, 常学勇
2012, 28(12): 103-105.
摘要
(
11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综合回收利用WO
3
含量为0.045%的某低品位白钨矿,试验采用优先浮硫—白钨常温粗选—加温精选的工艺流程,以碳酸钠为调整剂,水玻璃为抑制剂,731为捕收剂进行浮选回收白钨矿试验,最终获得了含WO
3
为31.03%,对原矿回收率为75.38%的白钨精矿且经济效益显著。
包钢选矿厂尾矿铁资源二次回收试验
姬俊梅
2012, 28(12): 106-107+129.
摘要
(
10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充分、合理回收包钢选矿厂外购铁精矿弱磁尾矿中剩余的铁资源,针对尾矿资源再次回收进行了工艺试验研究。通过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工艺,不仅大大降低了磨矿能耗,而且较好地实现了铁矿物的单体解离,最终获得了品位为64.20%、回收率为32.16%的铁精矿,有效提高了尾矿资源的利用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新型大筒径磁选设备——
Φ
1800 mm湿式永磁磁选机
王兆连, 李运德, 刘风亮, 魏黎明, 李玉永, 高鹏军, 王磊
2012, 28(12): 108-110.
摘要
(
109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新型大筒径
Φ
1 800 mm湿式永磁磁选机的结构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经工业应用表明:其不但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工艺合理,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还具有磁场强度高,可有效提高精矿品位、浓度及回收率和降低尾矿磁性物含量等特点,应用后可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某选煤厂煤泥浮选工艺改进
关祥艾, 杜长乐, 崔广文
2012, 28(12): 111-112.
摘要
(
11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山西吕梁某选煤厂的极难选煤泥为研究对象,在对原料性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精煤产率、精煤灰分等指标的考察,研究了各工艺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精煤再选流程,捕收剂选用柴油,起泡剂选用复合药剂,再选时加入苛性淀粉抑制剂的方法,最终获得了精煤灰分为10.92%,产率为43.15%的合格产品。
真空陶瓷过滤机在金安矿业的改造实践
李苏春, 林鑫, 郑生颜
2012, 28(12): 113-113+116.
摘要
(
11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单介绍了安徽金安矿业有限公司真空陶瓷过滤机的使用概况,并针对过滤系统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循环泵经常滴漏水污染环境、设备维修率高及铁精矿水分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将真空陶瓷过滤机排液系统原滤液泵强制排液方式改造为高差排液方式,不仅稳定了铁精粉水份、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而且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城郊煤矿延深开采后矿井涌水量的预测
汪佩, 王传永, 张家峰, 冉德立, 王绍勇
2012, 28(12): 114-116.
摘要
(
11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井水害是我国很多煤矿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城郊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了矿井涌水来源及动态变化,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延深开采后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大井法比较全面地考虑到矿井的种种充水因素,适用参数较准确,预测结果相对可靠,为矿井的安全经济开采、制定有效的防治水措施和采掘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田兴铁矿3#主井注浆施工技术
翟会超, 闫满志
2012, 28(12): 117-118.
摘要
(
10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田兴铁矿3
#
主井围岩裂隙的发育状况,采用水泥单液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冷冻段和基岩段分别进行壁间注浆和壁后注浆,井壁涌水得到了有效控制,为竖井掘砌提供了安全的施工条件。
全煤大断面巷道支护分析
李航空, 胡鹏瑞
2012, 28(12): 119-121+148.
摘要
(
10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制定准格尔煤田4101首采工作面胶带巷支护方案,在分析研究该巷道围岩失稳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全煤巷道围岩稳定控制理论,提出了“锚杆+锚索+金属网+钢筋梯梁”的联合支护方式。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验证了该支护方案能够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同时证实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留一定厚度的护顶煤对巷道支护具有重要作用。生产实践亦表明,该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失稳,支护效果理想,对类似巷道支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冻结井筒破裂机理分析及预防加固措施
何益民, 郭宏东, 李中楠, 张文
2012, 28(12): 122-123.
摘要
(
102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立井井筒是人员、设备及材料上下的重要通道,井筒的稳定关系着整个矿山的正常运行。深厚表土中的井筒由于受水文地质条件影响常采用特凿法施工,施工及管理难度较普通法大。由于表土中膨胀土的存在,井筒破裂的事故时有发生,破裂后的井筒需及时有效地采取补救措施。
破碎断层综合治理技术
董亚宁, 陈能革
2012, 28(12): 124-126.
摘要
(
93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白象山铁矿风井-390 m水平F
4
断层突水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破碎断层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实施后保证安全可靠地通过破碎断层。
测斜仪对顶板高位瓦斯抽放钻孔参数的优化
郑跃兵
2012, 28(12): 127-129.
摘要
(
101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U型通风方式,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是最容易形成瓦斯积聚的地点,实施顶板高位钻孔抽放是解决上隅角瓦斯的有效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顶板高位抽放钻孔的抽放效果,在古书院煤矿94302综采工作面利用YHQ-X型测斜仪对高位钻孔的成孔轨迹进行了准确测量,并对高位钻孔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有效提高了高位钻孔的抽放效果,实现了9#煤综采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
缓坡型堆浸场锯齿式场地平整的探讨
罗敏杰, 刘宁
2012, 28(12): 130-131.
摘要
(
107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缓坡基础上的堆浸场,采用传统的场地平基方法土方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探讨采用锯齿式场地平整方法,根据堆浸场按单元生产的特点,场地平整后每个单元内坡度达标,整体坡度满足溶液导流的要求,有效地减少了土方工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东山采场地下水的综合利用
陈新旺, 李杰
2012, 28(12): 132-133.
摘要
(
9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马钢南山矿业公司东山采场地下水水质及排水条件的分析,提出地下水综合利用方案,方案实施后,对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资源,缓解东山选厂生产水不足的矛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主井撒矿清理技术改进
张辉
2012, 28(12): 134-135.
摘要
(
109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罗河铁矿主井采用载重24 t双箕斗提升,井底设置了撒矿清理装置,回收的撒矿由该水平装入矿车,经装载水平皮带提升至地表,不需经主溜井,提高了矿石主溜井利用系数,降低了撒矿回收单耗。
良山铁矿深部开采斜坡道施工
吴志全
2012, 28(12): 136-136+142.
摘要
(
95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良山矿业公司深部开采斜坡道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斜坡道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并进行改进,取得一定的效果。
中国铜矿资源现状及铜矿企业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陈三霞, 李克庆
2012, 28(12): 137-139.
摘要
(
10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资源进口国和精炼铜生产国,近几年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金属铜市场价格呈剧烈波动的态势,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来规避风险非常有必要。根据我国铜资源消费特点和企业现状,详细阐述了套期保值业务,分析了套期保值案例,为企业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提供思路和方法,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发展。
云南迪庆羊拉铜矿“三大系统”的建设思考
陈友春
2012, 28(12): 140-142.
摘要
(
106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援是规避灾害发生和降低灾害危害的有效措施,建设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实现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援的有力保障。通过对羊拉铜矿三大系统的建设,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事故发生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外来承包单位安全监管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杨和平, 连民杰
2012, 28(12): 143-145+150.
摘要
(
9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国内许多矿山拥有大量的外来承包队伍,由于外来承包队伍自身管理能力不足,事故多发,建设方安全监管面临很大压力,中钢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安全准入、强化日常监管、实施退出机制等多项监管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安全成效。通过分析外来承包单位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探索和总结外来承包单位安全监管的有效机制和措施。
采矿权用益物权属性及模式的探讨
于银杰, 赵仕玲
2012, 28(12): 146-148.
摘要
(
10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矿权虽然有用益物权的相关属性,但采矿权人通过开采国家矿产资源得到矿石(矿产品),并拥有其所有权,因此采矿权不是用益物权,是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转让。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人有权是否转让矿产资源。用益物权定性下的“自助式”采矿权与非用益物权定性下的“自主式”采矿权相比显示出管理粗放的特点,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开发利用。
矿权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探讨
王春, 陈雪荔
2012, 28(12): 149-150.
摘要
(
10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矿产资源蕴含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矿产量却略显不足,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轻自然环境负担,需要将矿权投入市场竞争,对其进行市场化运行才能尽量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达到节能环保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标。为此,有必要结合市场实际,探讨矿权市场化运行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