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9卷 第01期 刊出日期:2013-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合述评
地下轮胎式运人车辆的现状与发展
赵金元
2013, 29(01): 1-6.
摘要
(
117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地下轮胎式运人车辆现状,类型、结构特点、基本安全要求和发展趋势,特别针对MINExpo2012国际矿业展览会,介绍了地下采矿辅助车辆生产厂商及地下轮胎式运人车辆性能等基本情况。
洋山港进口铁矿石集装箱化运输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李晨, 刘曙
2013, 29(01): 7-9+48.
摘要
(
97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洋山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铁矿石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方式进口,是铁矿石海上运输中出现的一种新兴运输方式。比较了集装箱运输方式进口铁矿石与传统散装船舶运输方式进口铁矿石的优势,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了当前条件下集装箱运输方式进口铁矿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集装箱运输铁矿石水水中转及加强对集装箱方式进口铁矿石监管的建议。
采选工程
三山岛金矿盘区回采规格数值模拟优化
马明辉, 孙祥鑫, 王禄海, 李建杰
2013, 29(01): 10-13+48.
摘要
(
140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山岛金矿S12186采场为盘区法试验采场,在采场宽度确定的情况下,合理布置矿房宽度成为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通过采用FLAC3D软件,对5种不同矿房布置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方案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布情况,提出了最优的回采规格,为安全回采提供了理论参考。
深井厚煤层“三硬”围岩巷道应力分布规律及数值模拟分析
何晓军, 吴建虎, 张春萌, 肖斌, 王玉岭, 李程飞
2013, 29(01): 14-16+41.
摘要
(
12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河南平禹煤电公司方山煤矿千米井深、厚煤层、“三硬”围岩条件,采用FLAC软件对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和支护后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模拟,及巷道掘进过程中冲击地压危险性分析,得出了该条件下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的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1.8和1.56,巷道四角外侧剪应力最大。正常掘进情况下,巷道围岩变形量较小,如遇有复杂地质构造或受到采动影响时,巷道所受应力将成倍增加,具有发生冲击地压的危险。
基于ANSYS进路结构参数优化选择
李晓东, 刘广成, 王伟
2013, 29(01): 17-18+71.
摘要
(
111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获得最优化进路结构参数,利用ANSYS模拟软件对6种不同进路结构参数方案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获得不同方案、不同规格的进路开挖过程垂直位移量曲线和竖向应力,结合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地质条件与相对生产能力,获得最优的进路结构参数:即进路宽为4.0 m,高为3.0 m,确保了进路安全高效回采。
滨海金矿床点柱式大规模开采矿岩稳定性分析
王瑞星, 宋洪涛, 王平
2013, 29(01): 19-20.
摘要
(
121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矿体赋存于海水之下,开采过程中不允许出现岩层移动与变形,在整体规划采准工程、回采顺序、矿柱尺寸、矿柱布置方式、顶底柱厚度、回采工艺等参数的前提下,通过数值分析,得出大规模开采下的海床形变规律,提出合理的开采方法与结构参数。
岩体可爆性分级的神经网络判别方法
潘勇, 杨天祥
2013, 29(01): 21-23.
摘要
(
109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神经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MATLAB软件设计了岩体可爆性分级的BP神经网络判别模型,使用此模型完成对某铁矿中7种不同岩体岩体可爆性分级判别,并将此判别结果与使用模糊识别方法的判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体现了使用MATLAB语言设计BP神经网络模型不仅简便精确,而且还具备较强的可行性和客观性。
刘河煤矿采动影响下覆岩破坏高度的相似模拟
夏宇, 李新文
2013, 29(01): 24-26.
摘要
(
12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刘河煤矿13021工作面开采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和防砂煤柱的留设,采用实验室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分析了13021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其上覆岩层的破坏高度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对不同剖面的相似模拟发现,在13021工作面一次采全高平均采厚2.7 m,上覆岩层垮落带最大高度为16.1 m,模拟结果对于防砂煤柱的留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南芬选矿厂赤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董事, 刘军
2013, 29(01): 27-32+63.
摘要
(
12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芬选矿厂红矿车间自投产以来,一直存在着铁精矿品位特别是浮选铁精矿品位低(仅为59%)和铁回收率低(仅为65%)的难题,为此根据国内同类矿山的选矿生产实践,并针对本钢集团南芬选矿厂赤铁矿石特性,进行了阶段磨矿—中磁—强磁—反浮选、阶段磨矿—弱磁—细筛提质—强磁—反浮选、阶段磨矿—粗细分级—重—磁—浮联合流程3种流程的试验室小型选矿试验研究,均取得了铁精矿品位大于65%、回收率大于70%的良好选别指标。试验结果表明,现场因为磨矿粒度不够,导致强磁精矿和入浮矿品位偏低,是浮选作业指标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宁南赤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反浮选提铁试验
张汉泉, 谈方芳, 龚丽, 张华
2013, 29(01): 33-37.
摘要
(
115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宁南铁矿石属于弱磁性鲕状赤铁矿,铁品位低且SiO
2
、Al
2
O
3
等杂质含量高,无法直接利用,通过磁化焙烧,焙烧产品采用粗磨—弱磁选—细磨—脱磁—弱磁选流程,铁精矿品位达到了56.31%,回收率为80.89%,但SiO
2
、Al
2
O
3
的含量仍然较高;又进行了反浮选药剂制度试验及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铁精矿TFe品位为58.65%,作业回收率为87.01%,全流程综合回收率为70.04%的满意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探索的工艺流程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能够为鲕状赤铁矿的选矿利用提供参考。
采用新药剂提高铜铅锌浮选指标试验
胡献立, 潘瑞桃
2013, 29(01): 38-41.
摘要
(
10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新疆某铜铅锌多金属矿铜铅锌浮选指标,通过浮选试验研究采用了新型药剂酯-8、B6,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为22.61%、铜回收率为50.19%的铜精矿,铅品位为52.57%、铅回收率为81.24%的铅精矿,锌品位为55.46%、锌回收率为91.40%的锌精矿,指标良好,比现有生产药剂方案指标铜、铅、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4.63、1.77和1.34个百分点。
安全与环保
深部采区胶结充填体稳定性分析
林敏, 苏成哲, 周雄超
2013, 29(01): 42-44+54.
摘要
(
106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充填体的变形现象对安庆铜矿深部采场充填体进行了X型剪切破坏、鼓帮-裂皮-折断型破坏的宏观力学分析,运用测斜仪进行了不同深度监测,采用摩尔准则建立了充填体整体稳定分析模型,得出了充填体局部帮壁的垮落规律,不同高度暴露的充填体的稳定应满足其最小的正应力值的条件,为制定充填体强度方案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保安矿柱回采诱发地表变形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高志国, 徐铁军, 杜建华, 曹华兵, 陈宏涛, 石劲
2013, 29(01): 45-48.
摘要
(
122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掌握保安矿柱回采过程中的地表变形规律,对保护地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有重要意义。以程潮铁矿为背景,采用FLAC
3D
数值模拟分析方法,从地表水平变形、地表沉降、选厂位置地表变形、应力分析和塑性区分析等5个方面对西区保安矿柱回采过程的地表变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地表变形规律,并提出回采建议。
金属矿山斜坡道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邓尧增, 赵振鹏, 施鲁兵, 杨治彬, 刘多文
2013, 29(01): 49-54.
摘要
(
11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金属矿山巷道布置特点及灾变后风流组分特性,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建立了多组元风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利用混合差分格式和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对斜坡道灾变后多组元风流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模拟的巷道长度范围内污染物的体积分数均远大于国家标准,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其中联络巷下风侧斜坡道灾变的影响范围大于上风侧灾变,中段联络巷火灾对工作面的影响最为严重,高浓度污染物蔓延至整个工作面,是火灾防治的重点防范区域;灾变受风流的影响较大,灾变时期的风流控制是金属矿山火灾治理的重要方向。
基于数值模拟的采空区瓦斯分布规律研究
周发明
2013, 29(01): 55-57+63.
摘要
(
105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延伸,瓦斯问题显得十分严峻,尤其上隅角瓦斯超限现象普遍存在,是影响矿井持续、稳定、安全及高效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探讨上隅角瓦斯聚积的原因,根据流体力学中的渗流理论,通过建立采空区瓦斯渗流和分布数学模型的数值模拟,对采空区瓦斯流动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分析上隅角瓦斯浓度分布及预测其浓度提供理论依据,对上隅角瓦斯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云冶上峪麻子坑排土场滚石灾害分析与防治
蔡国庆
2013, 29(01): 58-60.
摘要
(
115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充分利用矿山有限的资源,云冶麻子坑对排土场废石进行剥离回收。在剥离削坡过程中由于机械扰动造成部分块石滚落,是资源回收中面临的主要危害。通过对滚石影响因素分析,由计算模拟滚石灾害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确保该排土场在资源回收中的安全作业。
露天煤矿边坡地质灾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锡刚
2013, 29(01): 61-63.
摘要
(
10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露天煤矿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确定露天煤矿边坡的主要滑坡模式。通过实际数据建立边坡模型,分析了边坡角、岩层倾角、地下水、软弱夹层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提出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及时调查地下水和结构面状况,采取合理措施,防止边坡地质灾害发生。
地质与测量
凹山铁矿1
#
矿体探采对比研究
王玉林, 邓永前, 王丛林, 马健
2013, 29(01): 64-66.
摘要
(
104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凹山铁矿具有代表性的矿段,将地质勘探资料与生产勘探及回采后地质资料所确定的1#矿体的形态、厚度、矿石质量与资源储量、勘查方法手段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了矿体勘、采资料误差的原因,探讨了合理的生产勘探方法及勘探网度,分析并划分了合理的勘探类型,为类似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GPS技术在姑山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陈勇亮, 李福渝
2013, 29(01): 67-68.
摘要
(
104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姑山矿区和睦山矿段,采用卫星GPS技术,实时监测矿山采空区的地表位移情况,准确地测量位移量并安装超限报警。该技术的实施能极大地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同时能实现毫米级别的形变测量,提升该应用领域的自动化技术水平。
鹿角场—李子坝地区嘉二段沉积微相及有利储集相带研究
席梦雪, 田景春, 张翔
2013, 29(01): 69-71.
摘要
(
106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鹿13、坝19等钻井岩芯观察、描述,在沉积微相识别标志研究基础上,结合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将鹿角场—李子坝地区嘉二段划分为局限台地沉积相,进一步识别出局限台坪和台内滩亚相,划分出众多沉积微相类型,系统研究了各类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同时,结合单井及井间沉积微相对比,系统研究了鹿角场-李子坝地区嘉二段不同亚段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认为颗粒滩及云坪相带代表了有利储层的平面分布。上述成果的取得将会为进一步储层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特别是为该区下一步水平井部署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保和岛红土型镍矿勘查中的应用
徐书奎, 王秀全, 张永鑫, 周少君, 胡利芳
2013, 29(01): 72-74.
摘要
(
10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菲律宾保和岛东部红土型镍矿地区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15处有价值的地球化学异常,在保和岛13、保和岛4两处地球化学异常区实施了浅井工程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证实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红土型镍矿找矿评价中非常有效,是一种勘查发现能力较强的找矿方法;Cr、Ni、Co元素综合异常强的地区是寻找红土型镍矿的有利地段;采用浅井工程验证是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基础上快速评价红土型镍矿的有效手段。
光山凉亭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徐春林
2013, 29(01): 75-77.
摘要
(
97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光山凉亭银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总结,认为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信阳群龟山岩组下段白云石英片岩、碳质绢云石英片岩内,严格受东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作出了矿床成矿远景评价。
地质雷达在井巷掘进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何磊, 孙家宁, 孙祥鑫
2013, 29(01): 78-80.
摘要
(
10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龙塘沿铁矿为依托,对开拓掘进巷道进行了地质雷达超前探测,通过对探测信号的处理分析,分别对破碎带、富水区域、软弱围岩以及矿岩分界面进行了预报,并进行开挖验证。对各种不良地质情况的地质雷达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总结井下地质雷达探测信号解释规律,并对金属矿山井下常见的干扰信号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可较好分辨不同类型的不良地质体,可在井下巷道超前地质预报中推广应用。
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
李学敏, 方玉满, 李争, 安云海, 李明雨
2013, 29(01): 81-82.
摘要
(
111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激发极化法中梯扫面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勘查中获得了明显的激电异常,特别是从异常形态方面,矿与非矿的激电异常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结合激电测深工作,确定了极化体的空间位置及产状。经钻探验证见到了达到工业品位的浸染状铅锌矿体。说明激发极化法仍是目前有色金属矿勘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高阳铁矿床构造的影响及找矿方向
孙天学
2013, 29(01): 83-85.
摘要
(
9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高阳铁矿床地质特征和构造特征的分析,认为矿体赋存于石炭系与燕山期闪长岩接触带,矿区构造形态为一向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由于地质应力较集中,矿区内发育有F1、F2断层,F2断层在一定程度上对矿体的形态有一定的破坏;F1断层改变了矿体的赋存位置,这两个断层在矿床形成后对其矿体形态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的找矿方向。
技术交流
间隔回采分段空场法在琅琊山铜矿回收中的应用
王士明
2013, 29(01): 86-88.
摘要
(
104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琅琊山铜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富铜矿床,矿体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形态复杂,回采难度大,多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但该采矿法存在“回采工艺复杂,作业安全性差、生产能力低、采矿成本高”等缺点,对难小复杂矿体和历史遗留的残存优质资源回收难度大。为了充分回收和利用资源,矿山在回采过程中根据不同矿体的地质赋存及周边环境情况,采用“非分层充填采矿法”,如在-365 m中段70
#
2
矿体采用“间隔回采分段空场法与上向尾砂分层充填采矿法联合回采”的方案,实现了特殊条件下难采小型复杂矿体的回收。
VCR采矿法破顶工艺实践
熊国雄, 卢波, 王耀, 周科礼
2013, 29(01): 89-90.
摘要
(
136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VCR法因其采矿的高效性,在国内许多有色金属矿床开采中被广泛运用。该方法工艺生产中,破顶是最复杂、最关键的工艺步骤,以铜绿山铜矿-425 m中段8320采场为例,探讨了采用VCR法采矿破顶技术。
基于MVSS仿真的陈四楼煤矿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祝恩勇
2013, 29(01): 91-93.
摘要
(
106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永煤公司陈四楼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现状,针对目前陈四楼矿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MVSS的适合陈四楼煤矿的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并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矿井进风段的通风阻力下降了1.326 kPa,减小了整个通风系统的总功耗,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提高了煤炭生产安全性,加快煤矿现代化、智能化进程。
山坡露天矿开拓运输方案的探讨
王健, 李慈, 杨利明
2013, 29(01): 94-95+121.
摘要
(
104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承德某矿山设计实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论述了山坡露天矿开拓运输方案的选择以及运输公路的线路布置方式。
菲律宾汇洋矿业30#矿权区红土镍矿建设东海岸码头的探讨
代碧波, 刘贞表, 杨再华
2013, 29(01): 96-99.
摘要
(
10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对中钢菲律宾汇洋矿业公司30#矿权区红土镍矿东海岸码头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无论是从眼前的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建立东海岸码头都是有必要的,且时间越早建设越好的结论。
焦家金矿寺庄矿区-400 m以上斜坡道设计与施工
刘兆满, 孙彬彬, 王辉
2013, 29(01): 100-101.
摘要
(
10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焦家金矿寺庄矿区辅助斜坡道-400 m以上道路的设计与施工,强调了矿山斜坡道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在南芬露天铁矿的应用
范立军, 姚元, 王长军
2013, 29(01): 102-106.
摘要
(
102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芬露天铁矿的采矿生产管理和调度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固定配车模式和无线对讲喊话的通讯方式,生产数据由人工录入,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卡车运输效率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矿山逐年递增的大规模采矿和剥岩生产任务发展的需要,而且一旦设备发生故障,信息沟通困难,设备容易出现空转、空耗、空跑现象,既影响生产,又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调度管理模式,加速实现矿山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南芬露天铁矿与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GPS卡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矿山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某铁矿干抛废石中综合回收铁、硫、铜试验
王炬
2013, 29(01): 107-109.
摘要
(
100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粗粒跳汰工艺对中碎后干式磁选抛废废石进行预先富集,跳汰粗精矿再进行磨选综合回收铁、硫、铜,最终获得了TFe品位为65.02%的铁精矿、硫品位为45.436%的硫精矿和铜品位为18.804%的铜精矿,试验指标较好,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预处理—堆浸—石煤湿法冶金提钒新工艺
梁建龙, 刘慧娟, 王清良, 史文革, 胡凯光, 胡鄂明, 李会娟
2013, 29(01): 111-113.
摘要
(
10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煤钒矿经破至-4 mm后,加入硫酸、提高温度至130 ℃预处理,加助浸剂2.0 kg/(t·矿石),加粘合剂2%LN3或0.5%LN1+1.5%LN3制粒,再堆浸提钒,V
2
O
5
浸出率达到92%以上,矿石渗透性良好;石煤湿法冶金提钒新工艺具有矿石不需细磨,固液分离简单,可因地制宜堆浸,减小矿石运输且投资更省,成本更低的优点,大颗粒尾渣可更好的利用且应用前景良好。
某低品位单一磁铁矿磨前预选新工艺选矿试验
袁风香
2013, 29(01): 114-115+128.
摘要
(
9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原矿铁品位为16.65%的低品位磁铁矿,为有效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选矿工艺,对铁矿石进行了中碎产品干式磁选—高压辊磨—粗粒湿式磁选—磨矿弱磁选试验流程,最终获得了产率为40.10%、全铁品位为30.20%、全铁回收率为72.73%、磁性铁品位为25.42%、磁性铁回收率为96.76%的满意指标,并可抛去产率为59.90%、全铁品位为7.58%、磁性铁品位为0.57%的预选尾矿。
钛铁矿选矿试验
彭征, 黄建雄, 徐国栋
2013, 29(01): 116-118.
摘要
(
10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钛铁矿品位低、嵌布粒度细、分选难度较大,原矿中含有大量弱磁性片状金云母,采用高梯度磁选方法无法有效去除等原矿性质,通过试验研究选择弱磁选铁—高梯度磁选、重选粗选抛尾—高梯度磁选、摇床精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钛精矿TiO
2
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42.26%和72.40%,铁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65.97%和54.98%的满意指标,为此类钛铁矿的选矿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
首钢水厂选矿厂磨矿分级优化控制系统研究
陈之功
2013, 29(01): 119-121.
摘要
(
102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首钢水厂选矿厂磨矿分级优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功能和控制方法及应用情况。实际应用证明,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先进、实用,选用的设备可靠、投资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元宝山钒钛磁铁矿回收工艺流程改进
程文庭
2013, 29(01): 122-124+142.
摘要
(
96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攀枝花元宝山钒钛磁铁矿的特点,分析了现有工艺流程存在的破磨工艺及设备选用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选矿试验及现有生产流程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选矿工艺并对现有流程进行了优化,对设备选型和设备配置特点也进行了综合论述。
SF-2杀菌剂处理铜尾矿废水试验及应用
朱桐, 罗书亮, 孙磊, 陈宏贵
2013, 29(01): 125-126.
摘要
(
11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试验研究、工业试验及实际运用得出石灰与SF-2药剂联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尾矿废水的pH值,可减轻酸性尾矿废水对尾矿库的腐蚀作用,对确保尾矿库安全意义重大。
铜山矿业中矿大循环再磨流程研究
刘文胜
2013, 29(01): 127-128.
摘要
(
9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铜山矿业公司原矿含硫高,矿石性质变化波动较大,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原设计的1段磨矿浮选流程难以适应原矿性质的变化,矿物解离状态不佳,浮选中矿量大且中矿性质变化大,导致浮选操作不稳定的问题,采用了中矿返回磨矿作业大循环再磨流程。试验结果表明:此流程不仅使中矿中的连生体获得充分解离,而且能较好地适应原矿性质的变化波动,保证了浮选给矿的稳定性。
大冶铁矿充填技术改造
张兴才, 谭远洪
2013, 29(01): 129-130+139.
摘要
(
96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影响大冶铁矿充填站连续生产的原因进行较详细的分析,采取3项技术改造措施,特别是旋流器和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组合脱水,使尾砂在砂仓内快速沉降浓缩,以提高充填站连续生产的可靠性。改造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满足了采矿生产的需要。
锚杆在深埋厚煤层巷道中的支护效果分析
闫鑫, 田志超, 刘业娇
2013, 29(01): 131-132.
摘要
(
106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深埋煤层巷道支护的研究逐渐成为煤矿安全控制的重点。以崔家寨煤矿为背景,通过对该矿的-650 m水平6152煤巷锚杆(锚索)支护效果的长期观测,揭示了深埋厚煤层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并通过分析巷道顶板破坏活动规律及其来压机理,确定巷道合理的支护方案及锚杆、锚索的性能参数。
祁南煤矿深埋薄煤层巷道围岩支护技术
刘伟
2013, 29(01): 133-134.
摘要
(
110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祁南煤矿综放开采工作面34
下
4支护时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该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及特殊情况下的支护形式,有效地保证了34
下
4综放开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降低了回采期间巷道的维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李堂矿井壁破裂卸压槽治理
汤力, 魏巍
2013, 29(01): 135-137.
摘要
(
9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李堂矿主、副井井壁破裂特点及其原因,介绍了卸压槽法治理井壁破裂的方案和卸压槽施工过程及治理效果。
某石英岩矿山边坡地质灾害评估及综合治理
许文飞
2013, 29(01): 138-139.
摘要
(
10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山开采结束后形成岩质边坡,对于结构面较发育的边坡,其稳定性主要受结构面控制,通常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进行定性分析。针对某石英岩矿露天开采终了边坡的状况,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采场终了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该边坡稳定性做出地质灾害评估,并进行综合治理。
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分析与应用
王建勇, 李耀基, 李小双
2013, 29(01): 140-142.
摘要
(
10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采矿、水利等土木工程建设造成的滑坡越来越多,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越来越重要。为了帮助工程人员选用合理的分析方法,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通过系统归纳和总结极限平衡法、数值方法、相似模拟实验等方法的原理,分析对比几类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结果表明当对边坡定性分析时,可采用极限平衡法和相似模拟实验方法对比分析,在使用极限平衡法时,根据边坡岩体的性质和滑移破坏面的形状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当对边坡进行定量精确描述并且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数值软件应用水平时,需根据工程实际,建立线弹性或弹塑性模型并考虑其边界和连续性情况,合理的选择数值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
煤矿采空区积水超前综合预报探放技术
段李宏
2013, 29(01): 143-145.
摘要
(
94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矿水害是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障碍,具有复杂性与突发性。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处理综合开采资料、工程钻探资料、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以及试验观测资料等,获得采空区范围以及积水量等参数,并通过调用历史防治处理经验数据资料,给出最优化处理措施,将此技术应用与煤矿生产中,取得了很好效果,为煤矿采空区积水超前预报探放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JT-1600系列矿井提升机制动系统液压改造
郝宁波, 陈进, 夏治芳, 杜锁乾
2013, 29(01): 146-146+151.
摘要
(
98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JT-1600系列矿用提升机制动系统存在安全制动闸空动时间长、制动减速度过小的重大安全隐患进行了技术改造,有效地解决了该提升机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矿山的提升安全。
矿块数据计算机处理及其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
王明
2013, 29(01): 147-149+158.
摘要
(
99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块图是露天矿山矿石生产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对指导配矿生产、实施岩矿分采方案和辅助矿山储量管理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矿块图编制过程进行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并采用Excel和CAD二次开发软件技术的编制方法,能简单快捷生成矿块图,避免了手工作图的误差,提高了作图效率和准确性。
某矿充填工艺选择和充填能力计算
段进超
2013, 29(01): 150-151.
摘要
(
101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某矿选矿尾砂的流向和井下空区充填材料的来源问题,该矿设计以选厂尾砂作为充填骨料,采用添加粉煤灰、普通水泥进行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通过充填能力计算,确定了充填料制备能力。
采石场粉尘控制现状与前景
王杰, 汪为平, 李家泉
2013, 29(01): 152-153.
摘要
(
10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采石场各工序粉尘产生的来源及其控制技术,介绍了当前矿山除尘技术的现状,展望了采石场除尘技术的发展前景。
数字矿井的探讨
宫良伟
2013, 29(01): 154-155.
摘要
(
96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比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的概念,结合矿山各专业对数字矿井的理解,给出了数字矿井的科学定义。同时分析了数字矿井与自动化的关系,并指出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矿井也能进行数字化矿井建设,阐述了数字矿井的技术基础。
小型矿山采矿权评估收入权益法优化研究
浦丽静, 崔彬
2013, 29(01): 156-158.
摘要
(
102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收入权益法是小型矿山采矿权评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其中,采矿权权益系数、价格和折现率等参数的选取是运用该方法的关键。但是这种方法在评估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过大,使得评估结果有失公平,结合具体评估实例,对收入权益法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得出了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