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矿业 ›› 2022, Vol. 38 ›› Issue (07): 20-.
张铁安 赵雨生 高洪岩 刘宇奇 刘宇崴 杜兵盈
ZHANG Tie'an ZHAO Yusheng GAO Hongyan LIU Yuqi LIU Yuwei DU Bingying
摘要: 针对东北微地块群拼贴位置及构造演化这一重要科学问题,运用洋—陆转换及大陆 动力学等地学理论,通过系统分析额尔古纳—松嫩地块间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塔源—兴隆 俯冲增生杂岩带、早石炭世嫩江—黑河俯冲增生杂岩带的物质组成,甄别出了俯冲增生杂岩带内 蛇绿岩的类型及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塔源—兴隆俯冲增生杂岩蛇绿 岩类型主要包括SSZ 型蛇绿岩—富铌基性火山岩,地幔柱型蛇绿岩—超镁铁质岩、辉长岩组合,与 弧—盆演化相关的蛇绿岩超镁铁质岩、辉长岩组合;早石炭世嫩江—黑河俯冲增生杂岩蛇绿岩类 型主要是与弧—盆演化相关的超镁铁质岩、辉长岩组合。结合新元古代—早寒武世新林—塔源— 兴隆俯冲增生杂岩带、早石炭世嫩江—黑河俯冲增生杂岩带的物质组成和各期岩浆弧、区域磨拉 石建造空间分布,总结了额尔古纳和松嫩地块之间新元古代—早石炭世洋—陆转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