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36卷 第06期 刊出日期:2020-06-25
上一期
下一期
新时期我国新兴产业所需紧缺矿产资源形势分析*#br#
郭佳, 易继宁, 张福良, 孙振一
2020, 36(06): 1.
摘要
(
111
)
PDF
(1141KB) (
1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当前及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与之相关的矿产资源供应结构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阐述了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对矿产资源提出的新需求,归纳梳理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重点领域、主要方向和所需矿产,综合评价了16种紧缺矿产的资源禀赋、对外依存度和供需形势,判断新形势下必将加重铬、镍、铜等6种传统矿产资源紧缺态势,钴、锂、铍等10种新兴矿产资源安全问题凸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我国资源供应紧张的五点建议,为新时期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有色金属绿色矿山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吴才伍, 吴和平,
2020, 36(06): 6.
摘要
(
87
)
PDF
(892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矿山概念已经从单纯的环境保护发展到资源综合利用层面。因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污染与破坏被人类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很重要的话题。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当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生态环保和社会文明等各方面的转变对绿色矿山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总结我国有色金属绿色矿山建设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和取得的建设经验,得出了当前我国有色金属绿色矿山建设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企业、协会、政府等各方的协同和合作的结论,并提出了下一步我国有色金属绿色矿山建设在地域布局、发展战略、模式体系、政策支持4个方面的有关建议。
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与绿色矿业发展策略
王党琦 何建平 李玉鹏 宋小宏
2020, 36(06): 11.
摘要
(
81
)
PDF
(857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是联系矿产资源开发与矿业经济健康发展的纽带,是落实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适应矿业发展阶段、矿业转型升级、落实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新定位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为进一步推进甘肃省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通过分析甘肃省矿产资源概况和绿色矿业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建设标准不够详尽、矿业结构不尽合理、创建先决条件不够、企业技术实力有限、矿山企业存有误区、支持政策未能落地等制约因素,提出在编制专项规划、细化建设标准,灵活运用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过程管控、严肃责任追究,申请专项资金、解决技术难题,加大宣传引导、积极纠正误区,细化优惠政策、倒逼产业升级等方面加以完善的对策,促进甘肃省绿色矿业转型升级。
豫西南寒武系黑色岩系中富硒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吉恒召 易志强 李娇艳 文景 苏保平 赵玮森
2020, 36(06): 13.
摘要
(
62
)
PDF
(2192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区位于豫陕交界的南秦岭造山带东段淅川断裂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在该区开展地质调查及研究工作表明:①岩石的含硒量与岩石的岩性和形成时代密切相关,与岩石的含碳量和含硫量呈正线性相关;②黑色岩系中富硒岩石形成于大陆边缘向远洋深海过渡地带的环境中,与扬子陆块北缘的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相一致,系多源成因,是正常缺氧沉积和热液喷流沉积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2处找矿靶区,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广东莲花山北部矿集区锡多金属矿床找矿预测*#br#
颜伦明 钱龙兵
2020, 36(06): 18.
摘要
(
78
)
PDF
(5596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河南省新县浒湾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杨明权 于超凡 刘伟 张媛媛 余翠
2020, 36(06): 26.
摘要
(
146
)
PDF
(2964KB) (
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浒湾钨矿位于河南省新县浒湾乡,地处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是一个以变质和变形为主体的陆内造山带,基本构造格架表现为透镜状弱应变域(造山地形地体)和线状强应变带(聚合边界断裂)相间排列。详细分析了矿区成矿岩体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讨论了成矿规律,并总结了找矿标志。结果表明:①浒湾钨矿属高温热液充填为主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主要受构造裂隙控制,黑钨矿化石英脉主要赋存在含榴混合花岗岩体或片麻状花岗岩的构造裂隙带内;②黑钨矿体产于隐伏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密集裂隙中,形成微—细(长石)石英脉型黑钨矿床,高温气水热液运移到岩体上部围岩构造裂隙中则形成细—大石英脉型黑钨矿床;③矿区找矿标志主要为近EW向、NW—SE向断裂构造、硅化、钾长石化、萤石矿化、地表黑褐色褐铁矿、黄钾铁钒(铅钒)及被膜状孔雀石、铜兰等蚀变,以W、Mo为主的多组分综合异常。
大红山铜矿床伴生金银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金鑫 余璨
2020, 36(06): 30.
摘要
(
103
)
PDF
(1765KB) (
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红山铜矿床属火山喷气—搬运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矿化丰富,成因复杂。在系统收集矿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工作、试验测试成果,对大红山铜矿区内的金、银矿化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中的独立金、银矿物是矿床中伴生金、银的主要产出形式;②曼岗河时期海底火山喷气—沉积作用奠定了金、银矿化基本格架,金、银矿化主要赋矿层位为曼岗河组第3岩性段;③I号矿带各矿段金、银矿化显示出与铜、铁矿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I2、Ib、I3矿段中矿化强度最高;④金、银矿化层控特征显著,矿床演化过程严格受火山活动及岩相古地理控制,地层岩性、围岩蚀变、地球物理特征等共同组成了寻找大红山金、银矿化的有利标志。
广西武宣县石叠水泥用灰岩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赵震云 梁燕兰 蒋惠俏 王忠伟
2020, 36(06): 35.
摘要
(
99
)
PDF
(2537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武宣石叠水泥用灰岩矿位于广西武宣县桐岭镇,为一大型水泥用石灰岩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下二叠统马平组地层中,岩性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夹少量白云岩。矿石质量稳定,为单一的Ⅰ级品。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的论述,分析了矿床沉积环境及成矿物质来源的演变过程,认为广西武宣石叠水泥用灰岩矿属浅水开阔台地型浅海相生物化学成因沉积碳酸盐矿床。
东川滥泥坪铜矿复杂矿体三维地质建模及应用
汪德文 邹国富 周罕 余璨 马正林 何宗宝 朱雪峰
2020, 36(06): 39.
摘要
(
115
)
PDF
(4724KB) (
1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川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铜矿带之一,滥泥坪铜矿位于昆阳裂谷以北,矿床成因复杂,矿(化)形态多样。依据现代成矿预测理论,结合已有的地形地质图、中段平面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及坑探等资料,基于DIMINE软件建立了滥泥坪铜矿白锡蜡矿段地表模型、地层模型、断裂模型、矿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水平断面法和距离幂反比法进行了矿体资源储量估算,并将2种估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块体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矿体实际规模大小,比传统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更广。在此过程中,利用DIMINE软件的模型约束功能,可以实现任何空间范围、任意品位区间资源量的自动化快速估算,清晰表达矿体品位变化特征,为资源评价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料数据库。此外,利用多元数据信息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可视化效果好,可靠性高,有助于从三维角度剖析矿区地质构造特征与矿床成因,是矿山部署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手段。
津巴布韦德特地区某铜矿床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方向
江伟华 卿芸 阎浩
2020, 36(06): 44.
摘要
(
79
)
PDF
(867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津巴布韦德特地区某铜矿床开展了1∶10 000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对矿区岩(矿)石的极化率和电阻率分别进行了测定和解译。研究表明:矿区岩(矿)石类型较简单,电阻率差异不大;极化率差异主要由地表硅化破碎带中含孔雀石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的斜长角闪岩引起,相对低电阻率由含矿硅化破碎带引起,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唐玉飞 王正兴 余璨 杨涛 刘长城 梁宇航
2020, 36(06): 46.
摘要
(
79
)
PDF
(1011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佐思孔矿床是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交汇部位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由于矿床同时存在多种矿化类型而备受关注,然而针对矿床成矿特征差异性缘由尚未厘定,有关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尚显薄弱,整体成矿模式亟待成立。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体赋存于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基底地层的石英脉及上三叠统地层与下伏大红山群地层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裂隙带中;燕山期末—印支期的构造作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大红山群作为矿源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成矿元素在构造作用的驱使下得以活化、运移,断裂构造为矿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赋矿场所。
滇南兰坪南厂铅锌矿矿床成因及成矿作用
李正章
2020, 36(06): 50.
摘要
(
105
)
PDF
(1952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厂铅锌矿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北端,构造格局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厂铅锌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赋存于第三系云龙组(Eyb)及下白垩统景星组(K1j1)地层中,与围岩接触部位发育微弱褪色蚀变,云龙组下段(Eya)是矿体底板有效的“屏蔽层”;区内发育原生砂岩型矿石、灰岩型矿石和氧化矿石,沉积构造特征明显,局部具有热液、变质作用改造特征;矿区地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高盐度热卤水沿导矿构造循环至有利层位、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综合分析认为南厂矿床属热卤水为主的多成因层控型铅锌矿床。
大兴安岭北段乌奴尔地区高吉山火山机构的类型及构造演化
尤建功, 李利阳,
2020, 36(06): 54.
摘要
(
91
)
PDF
(1457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吉山火山位于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上,属白音高老组地层,根据“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法对高吉山火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吉山火山发育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流纹质晶屑凝灰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岩、黒曜岩等;岩相主要有空落相、溢流相、火山碎屑流相、潜火山岩相、侵出相以及蒸汽—岩浆爆发相,局部地区见少量喷发沉积相。综合分析认为高吉山火山火山类型为破火山,破火山活动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即破火山爆发阶段、火山塌陷阶段、破火山复活阶段以及构造破坏及剥蚀阶段。
河北迁安二马铁矿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及应用
侯志刚
2020, 36(06): 58.
摘要
(
126
)
PDF
(1601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历年生产勘探获得的地质、测量、勘探工程、地质编录、取样与化验等地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urpac软件的二马铁矿床三维地质模型。通过对三维建模结果的综合分析,并结合二马铁矿床成矿控制规律研究结果,对S1000~S1400勘探线深部矿体进行了成矿预测,为矿山接替资源预测提供了新途径。建立的二马铁矿床地表模型、断层模型、地层模型、矿体模型实现了矿区矿床的三维可视化,完整准确地表达出了地下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矿岩信息,为矿床开采以及生产动态管理提供了基础。
贵州省织金县戴家田井田煤质特征分析
杨磊
2020, 36(06): 61.
摘要
(
99
)
PDF
(2607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戴家田井田煤炭勘探工程取得的大量基础性煤质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讨论了井田内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情况,查明了煤类情况,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并对井田内煤的工业用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井田煤宏观煤岩成分以半亮型为主,有机显微组分为镜质组和惰质组;煤属低—中灰分、中高—高硫、特低挥发分、中—中高发热量无烟煤,可作为民用煤、动力用煤、火力发电及一般工业锅炉用煤。
基于扫描点云的线/面变形基元数学模型及应用#br#
赵龙, 田鹏艳, 杨强胜, 段蔚平,
2020, 36(06): 65.
摘要
(
76
)
PDF
(1052KB) (
1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测量方面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在建筑物倾斜分析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数学模型,因此提出在3维笛卡尔坐标系中建立以最少的4个参数表达的直线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从而建立了7维变形基元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并建立了对水平位移和直线姿态的精度进行分析的模型。通过对某矿山转载站的扫描变形分析,说明所构建的模型在变形分析中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用于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
河南省商城县观庙金多金属矿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王东晓
2020, 36(06): 68.
摘要
(
70
)
PDF
(1187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对商城县观庙金多金属矿区的元素分布特征、相关性及元素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矿区地质背景,圈定了化探综合异常20处,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发现了Au矿(化)体,证明圈定的异常准确、有效,为地质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找矿靶区。
大红山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悬顶处理研究及应用
马关福 徐万寿
2020, 36(06): 72.
摘要
(
86
)
PDF
(1411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红山铁矿400万t/a二期采矿工程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30 m×20 m的高分段结构参数在国内类似矿山处于领先水平。受采矿方法影响,爆破后出现悬顶问题成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普遍存在的一大难题。为解决此难题,主要研究了悬顶产生的原因及利用周边进路的爆破震动自然下落处理悬顶的措施。经过在大红山铁矿的长期使用及验证,该方法具有安全可靠、低成本的特性,在悬顶处理措施中排列最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中深层地热井施工关键质量控制点分析#br#
薛超 葛毓 魏晓 张玉贵
2020, 36(06): 76.
摘要
(
87
)
PDF
(996KB) (
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些年地热资源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深层水热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与常规地热井施工相比,中深层地热井具有深度大、施工过程复杂、成井质量要求高、施工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对中深层地热井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在收集和分析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地热井施工流程、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关键成井技术指标要求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中深层地热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中深层地热井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矿山掘进爆破周边孔轴向间隔装药数值模拟及应用*
杨潘磊 高峰
2020, 36(06): 79.
摘要
(
75
)
PDF
(1596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岩石坚硬的巷道掘进爆破时,常采用周边孔连续装药形式,针对装药量过大而导致的炸药周围超挖严重及孔口因岩石强度较大却出现欠挖的问题,提出采用轴向空气间隔装药结构。根据理论计算爆破后粉碎区的长度,并结合类似矿山相关经验,确定装药间隔长度40 cm,并对40 cm间隔长度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40 cm空气间隔装药能保证良好的爆破效果,使炸药下部岩石在充分破坏的前提下能保护上部围岩不受破坏,且能保证孔口岩石产生受拉破坏。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在坚硬岩石中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爆破,相比无空气间隔的爆破,在保证巷道整体成型的情况下,周边孔的半孔数量增加,爆破效果显著提升。
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法在夏家店金矿的应用
王鑫
2020, 36(06): 83.
摘要
(
87
)
PDF
(1325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夏家店金矿上下盘围岩稳固性较差,属于难采矿体。原采用空场法和崩落法试采,贫化损失率高达20%~40%,采出矿石品位低,资源利用率低,技术指标与经济效益差。为了降低采矿的损失贫化率,提高经济效益,选用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有效减少采矿过程中的矿石损失,回采率达94%,贫化率为6%;采场布置简单,减少采准切割工程量,节省工程费用,缩短采场准备周期,降低采矿综合成本;简化回采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或非生产性材料的消耗,实现低成本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生产年限的同时,提高矿山经济效益,符合当前绿色矿山建设的要求。
工程配套小型石料矿山复杂环境开采爆破技术
李厚龙 何勇芳 余舟 程龙
2020, 36(06): 87.
摘要
(
80
)
PDF
(1005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设工程配套石料矿山相比传统以取得矿产品为目的的采石场具有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强度高、全寿命周期短、工程质量要求灵活多变、爆破安全警戒工作量大等特点。以普陀区六横岛中远船务二期工程石料(宕渣)矿爆破开采工程为例,介绍了该类矿山开采爆破的设计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经验,有效解决了建设工程配套小型石料矿山复杂环境开采爆破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类似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梅山铁矿东南区破碎采场诱导冒落回采试验
邱海涛 丁航行
2020, 36(06): 91.
摘要
(
98
)
PDF
(2324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梅山铁矿东南区破碎采场节理裂隙发育,矿岩稳固性较差,矿石回收率低,存在大量残矿。为了充分回收上部分段残矿,开展了诱导冒落回采试验研究。根据该区域的结构面调查和稳定性分级,-303和-318 m分段矿体稳定性分级处于不稳定极不稳定范围,易冒落。基于拱形冒落的原理,分析了顶板围岩的受力状态,计算出引起回采空间顶板岩体破坏的持续冒落跨度为34.2 m。由此设计了诱导冒落法两步骤回采方式,先进行-303 m分段岩体诱导冒落,后进行-318 m分段冒落矿石的回收。为了减小炮孔的破坏程度,缩短-318 m分段回收分段炮孔的长度。设计在-303 m分段S5~S8正常回采进路中间补打加密进路。根据矿石的流动规律和残矿的空间位置,设计将-318 m分段S7和S8进路作为主堑沟回收巷道,S6和S9作为辅助回收巷道。根据现场回采试验,-303 m分段S5和S6进路视在回采率分别达到了151.18%和193.97%;-318 m分段S7和S8进路视在回采率分别达到了129.15%和134.05%,成效显著。
上河—王峪矿区开拓系统优化比选
李何林, 胡崴, 武飞,
2020, 36(06): 95.
摘要
(
79
)
PDF
(1225KB) (
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鲁南矿业有限公司上河—王峪矿区提升能力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矿山拟将正在进行基建的上河矿段与王峪矿段联合开发,在充分利用现有开拓工程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对比分析方法,对上河—王峪矿区开拓系统进行优化。根据上河—王峪矿区开拓系统建设现状和设计情况,提出了2个整合开拓方案和1个分区开拓方案,通过对3个开拓方案从基建投资、基建时间、年经营费用、停产时间和最大提升能力5个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王峪主井整合开拓方案为3个备选方案中的最优方案。该方案不仅能有效解决矿山提升能力不足、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且对矿山正常生产影响小,为矿山留设了一定的扩能空间,产生的经济效益更为显著。
某铁矿地表雷管单、双网路应用对比分析
顾春雷
2020, 36(06): 98.
摘要
(
110
)
PDF
(1388KB) (
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精度雷管的爆破网路设计一般采用单爆破网路设计,即各地表传爆点只使用1根地表管。这种网路设计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施工成本低等优势,但是经常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能保证稳定传爆,极易出现拒爆现象。以某露天矿山为例,将该矿现阶段的单网路改为双网路设计,即每1个传爆点处均有2根地表管并联作业。双网路设计在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方面稍逊于单网路设计,但双网路的可靠度明鲜优于单网路,且安全经济效益可观。建议矿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双网路爆破设计进行爆破施工,尤其是大型重要爆区。
晋宁磷矿大柳树排土场位置选择及排废工艺设计#br#
李宝明
2020, 36(06): 102.
摘要
(
58
)
PDF
(2103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晋宁磷矿大柳树排土场拟建场地位于大柳树村北部冲沟内,排土高程为2 070~2 260 m,属构造侵蚀、剥蚀低中山河谷斜坡地貌,排土场库岸边坡大部分基岩出露,多为强风化玄武岩。详细分析了拟建场地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设计了排土场最佳位置,并对排土场设计参数以及排废工艺进行了设计,选用的排土工艺为汽车—推土机联合排土,对于类似矿山排土场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福建某露天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李洪文
2020, 36(06): 105.
摘要
(
65
)
PDF
(983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将影响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因素归纳为地质、技术、工艺、经济及其他因素等5个一级因素和资源储量、矿床参数与结构、矿石质量和品位等21个二级因素,并以福建某矿山为实例,对影响露天矿生产能力的因素展开详细分析,为露天矿山生产能力的核定提供参考依据。
某细粒难选铜(钼)矿石浮选试验
刘春龙, 何小民, 缪彦, 李广, 黄一东, 朱厚生
2020, 36(06): 109.
摘要
(
77
)
PDF
(1257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高效开发利用黑龙江某细粒难选铜(钼)矿石资源,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中的有用元素为铜、钼,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其次是斑铜矿;主要钼矿物为辉钼矿;主要脉石矿物为长石、石英;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粗精矿再磨细度为-0038 mm占80%的条件下,采用1粗3扫3精闭路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达2277%、含钼0436%、铜回收率达8977%、钼回收率达7819%的铜钼混合精矿。
云南某低品位硫-氧混合型铜矿石浮选试验
甘永刚
2020, 36(06): 112.
摘要
(
138
)
PDF
(1323KB) (
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某铜矿石属典型的低品位、高氧化率硫氧混合型铜矿石,含铜033%,其中硫化铜占有率为4909%,氧化铜占有率为5091%。为确定该矿石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640%的情况下,采用1粗3精1扫流程浮选硫化铜矿物、1粗3精1扫流程浮选氧化铜矿物,可获得铜品位1858%、回收率7755%、金品位423 g/t的铜精矿。试验指标良好,实现了低品位硫氧混合型铜矿石中铜、金的高效综合回收,可作为该矿石开发利用工艺设计的依据。
程潮铁精矿降低Al2O3含量试验研究
汤启宙 王静 刘曙
2020, 36(06): 116.
摘要
(
94
)
PDF
(2511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程潮矿业公司成品球团Al2O3含量超标,影响了成品球团的销售。为了降低铁精矿Al2O3含量,在工艺矿物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磨矿—弱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微细粒磁铁矿与含铝矿物连生体的存在是导致程潮铁精矿Al2O3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适当提高磨矿细度和降低磁场强度均能降低铁精矿Al2O3含量,其中,磁场强度为105.89 kA/m,磨矿细度为-0.076 mm占80%时,精矿Al2O3含量为1.06%,铁回收率为97.27%;磁场强度为113.85 kA/m,磨矿细度为-0.076 mm占85%时,精矿Al2O3含量为1.02%,铁回收率为97.98%。
甘肃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br#
赵磊
2020, 36(06): 120.
摘要
(
65
)
PDF
(2307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某硫化物金矿石金品位为3.34 g/t,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矿物。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粒度为-200目70%的条件下,采用1粗2精3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获得了金品位为47.44 g/t、回收率为91.87%的金精矿,选别效果较理想。
白云鄂博矿区富钾板岩中稀土铌矿物特征研究*
金海龙, 王其伟, 王振江, 魏威,
2020, 36(06): 124.
摘要
(
83
)
PDF
(2209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主要化学成分分析、自动矿物分析系统、偏反光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等手段对白云鄂博矿区内富钾板岩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稀土铌矿物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白云鄂博矿区内富钾板岩K2O含量高达13.15%,高SiO2富Al2O3,岩石主要由微斜长石与黑云母组成;富钾板岩中REO与Nb2O5含量分别为0.076%、0.012%,稀土、铌矿物含量低且粒度细小,形态产状多种多样,矿物共生组合与接触关系复杂,指示富钾板岩遭受了后期热液的蚀变改造作用。
高压辊磨机对某选铜厂磨矿作业影响的研究
汪军 陈来保 朱圣林 王美玲 吴来生
2020, 36(06): 128.
摘要
(
92
)
PDF
(1122KB) (
1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某大型铜选厂为了解该厂应用高压辊磨机实现节能降耗、扩能增效的效果,通过相对可磨度试验及邦德功指数试验考察了辊压前后产品的可磨性及磨矿能耗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工业试验验证了节能降耗、扩能增效效果。结果表明:常规三段一闭路破碎产品经高压辊磨机辊压,物料的可磨性得到显著改善,球磨邦德功指数从1811 kWh/t降至1540 kWh/t,降幅达1496%;工业试验情况下,常规破碎产品的P80=8 mm,一段磨机处理量为6392 t/h、钢球单耗为0902 kg/t、磨矿电耗为1290 kWh/t;辊压产品的P80=58 mm,一段磨机处理量为8658 t/h、钢球单耗为0699 kg/t、磨矿电耗为915 kWh/t,一段磨矿作业处理量提高了3545%,钢球和电力单耗分别降低了2251%和2907%。可见,现场增设高压辊磨机能有效减小入磨物料粒度,降低一段球磨的钢耗和电耗,提高一段磨矿作业的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四川某金矿石选矿试验
邓春华 张建刚
2020, 36(06): 131.
摘要
(
84
)
PDF
(1112KB) (
1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某金矿石金品位为5.85 g/t,矿石类型为少硫化物石英脉型原生含巨粒金矿石。针对该矿石的特点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重选法回收矿石中的部分中粒、粗粒和巨粒明金,重选尾矿再用浮选或氰化法回收细粒金的工艺是可行和有效的;矿石采用阶段碎磨(一段破碎粒度-2 mm,磨矿1细度-0.074 mm 30%,磨矿2细度-0.074 mm 65%)阶段尼尔森重选选别流程处理,可得到金品位19.24%、金回收率59.97%的高品位金精矿,这部分金精矿可以直接冶炼金锭,比锌粉置换工艺更简单;对金品位为2.35 g/t、金分布率40.03%的尼尔森重选尾矿进行了氰化炭浸和浮选流程试验,均能获得较好的回收率指标。试验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该类型矿石资源提供参考。
金源矿业低品位含金硫化矿石混合捕收剂试验研究#br#
刘民卫, 卢丽珍,
2020, 36(06): 134.
摘要
(
80
)
PDF
(1019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改善河南金源矿业公司低品位含金硫化矿石的选金指标,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捕收剂的选择与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0%时,使用MA+MC为混合捕收剂,用量为10+10 g/t时比改造前使用20 g/t的MA,金回收率提高了0.44个百分点,银回收率提高了1.17个百分点,每年可创造2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
Simba M4C型凿岩台车在梅山铁矿的应用
杨兵
2020, 36(06): 136.
摘要
(
93
)
PDF
(1140KB) (
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原采矿中深孔凿岩设备老化严重,随着分段高度的增加,炮孔深度相应增加。为满足采矿中深孔凿岩施工需求,引进了Simba M4C型凿岩台车。针对凿岩台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通过对比分析新老设备凿岩效率和采矿中深孔施工质量,证明Simba M4C型凿岩台车性能良好,自动化程度高,钻孔精度高,凿岩效率正常,完全满足矿山大结构参数下采矿中深孔凿岩需求。
地下铲运机紧急拖车作业方式研究#br#
徐春朋
2020, 36(06): 139.
摘要
(
77
)
PDF
(1170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如何安全高效地对地下铲运机进行紧急拖车作业一直是困扰各矿业公司的难题。井下路况复杂,地下铲运机工作原理及拖车作业原理复杂,对拖车作业流程、现场操控不熟悉是影响地下铲运机安全高效进行拖车作业的原因。结合梅山铁矿各型号铲运机拖车作业实践,对拖车作业思路、原理、技术难点、作业方案等进行研究分析,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了指导借鉴,便于了解拖车作业情况,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类问题;同时,有助于推动拖车作业方法、拖车设备甚至地下铲运机相关功能的改进。
智能化技术在炸药厂的设计及应用#br#
吕慧慧 汪为平 谭毅
2020, 36(06): 143.
摘要
(
69
)
PDF
(3080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业企业都在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以某炸药厂为例,提出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设计与应用方法,通过对已有DCS设备的改造,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数据采集层、数据分析层、管理应用层、数据资源层的系统架构,建立智能化工厂的简单应用模型,系统分为PC端和手机端,并在炸药厂车间应用和系统优化,有效解决各工厂生产管理问题,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基于5G技术的井下铲运机远程控制设计与应用
吴智广 栾桂勇 陈学辉
2020, 36(06): 147.
摘要
(
66
)
PDF
(1255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矿山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环境越来越恶劣,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为应对深部开采所面临的各种困难,提出“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构想,而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使远程控制的无人采矿成为现实。以焦家金矿为例,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经铲运机设备端改造、5G网络建设、集控操控技术接连3类工作的开展,最终完成井下铲运机远程控制及应用。该系统技术成熟、建设速度快、成本适中,可有效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真正提高开采效率,推动矿山少人化进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层次融合方面具有明显示范作用。
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br#
孙光裕, 杨付领, 乞朝欣, 康向涛, 余照阳,
2020, 36(06): 149.
摘要
(
91
)
PDF
(1429KB) (
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省煤矿事故频发、死亡人数众多,而在每年的煤矿事故总数及死亡总人数中,瓦斯事故所占比重较大。为了有效地改善贵州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局面,首先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贵州省矿井数量分布情况、矿井瓦斯事故发生情况、矿井瓦斯超限治理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小型矿井数量居多和突出矿井与高瓦斯矿井数量集中分布是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事故死亡人数总高于事故数量、重大瓦斯事故频发、发生的煤矿瓦斯事故以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为主是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总体发生情况,瓦斯超限治理能力低是贵州省煤矿瓦斯事故防治存在的重大难点,并提出了加快煤炭工业落后产能淘汰进度、瓦斯防治工作重心应放在防突与瓦斯抽采方面、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升煤矿瓦斯超限治理能力4个方面的防治对策,为贵州省有效防治煤矿瓦斯事故及提高全省整体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供借鉴。
郑州矿区“三软”煤层沿空掘巷锚网支护技术研究*#br#
代艳青
2020, 36(06): 154.
摘要
(
65
)
PDF
(1050KB) (
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沿空掘巷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回采率,但是在工作面与相邻采空区之间的应力集中区域,巷道支护难度较高,导致该技术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针对郑州矿区“三软”煤层沿空掘巷变形大、返修率高等问题,根据极限平衡理论,通过分析巷道围岩受力状态,提出了相应的锚网支护技术,得到留小煤柱的合理宽度为2 m。同时运用FLAC2D软件对31071工作面、31091工作面开采后的煤柱内侧向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影响巷道围岩变形的关键因素,并设计了锚杆安装预应力为50 kN的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主要参数为顶锚杆规格20 mm×2 400 mm,间排距750 mm×800 mm;帮锚杆规格20 mm×2 000 mm,间排距700 mm×800 mm,并于31091工作面回风巷对该方案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反映出该方案应用效果良好。
尾矿中和渣注浆技术在某矿山岩溶承压水治理中的应用
罗来和 吴冠斌
2020, 36(06): 158.
摘要
(
83
)
PDF
(2192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紫金矿业公司加压预氧化选冶工艺产生大量的尾矿中和渣排放尾矿库,成本很高;水银洞金矿深部大量资源处于岩溶承压水中,深受水患威胁,开采计划进展缓慢。为此,研究加压预氧化产生的大量尾矿中和渣作为注浆治水主要材料,运用中和渣注浆治理和环境改造技术,完善注浆治理的工艺参数和技术指标,注浆治理成本从前期计划强排水费用91.7元/t变成27.2元/t;同时,通过中和渣注浆技术与材料反复对比论证及试验检验,将水泥与中和渣比例大致控制在1∶2,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预氧化中和渣注浆技术运用于岩溶承压水的工艺体系,降低企业生产防治水成本,使得探明资源达到矿体开采安全的条件,解决资源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承压水注浆治理工艺技术难题,实现矿山资源接替延续。
北洺河铁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br#
汪光德, 王荣军, 周超群, 吴冷峻, 鲁智勇, 周伟,
2020, 36(06): 165.
摘要
(
89
)
PDF
(1124KB) (
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洺河铁矿是一座地下大型黑色矿山,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对角式四级机站通风方式,矿体两翼进风,中间回风。随着开采深度不断下移、通风网络不断变化,导致目前通风系统存在总风量不足、中段风量分配不合理、采区污风循环等问题。运用通风系统优化技术以及风量调控技术,提出了增设风门、增设进风侧风机、调整主风机运行频率等通风系统调整优化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3个通风系统调整优化方案的综合比较,最终选择在西风井石门增加进风主扇,并且对进、回风主扇运行工况进行协同匹配的优化方案。运用三维通风系统计算程序对优化方案进行了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现场调试,确定-50 m水平回风机站2台并联风机运行频率为40 Hz/43 Hz;-230 m东、西进风机站4台风机运行频率为30 Hz时,进、回风主扇运行工况协同匹配性较好,系统总风量达到了193 m3/s,满足理论计算的矿井总风量180 m3/s要求,同时采区污风循环问题得到解决,矿井通风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琅琊山铜矿地下采矿对复杂地表环境安全影响研究#br#
曹孝平, 徐泽林, 李同鹏
2020, 36(06): 169.
摘要
(
83
)
PDF
(1617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分析琅琊山铜矿地下采矿对矿区地表复杂的建(构)筑物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地表地形和地下开采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山地下采矿造成的地表沉降变形进行模拟,得出地表最大沉降值为48.4 mm,且各个沉降区域分布扩展较为均匀,倾斜变形、曲率及水平变形最大值均小于允许指标。采取模拟监测的方法,通过布置主监测线和辅助监测线来获得监测数据,对沉降变形进行修正。主监测线最大沉降值为45.99 mm,辅助监测线监测结果与主监测线监测结果相近。研究结果表明,沉降最大区域附近属于均匀变形,开采对地表建(构)筑物安全影响较小,同时也为矿山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淮北市地质花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费中良
2020, 36(06): 173.
摘要
(
97
)
PDF
(991KB) (
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淮北市地质花园建设工程为例,对区内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建设引起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预测评估。认为施工工程发生岩溶塌陷灾害的危害程度小,危险可能性也小。依据评估区的地质灾害种类,进行了危险性分区,将区内分为危险性大区、危险性中等区和危险性小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基坑边坡崩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对于确保该区后续工程建设安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极度破碎围岩下斜坡道掘进支护技术实践
王保东
2020, 36(06): 176.
摘要
(
54
)
PDF
(1554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恰拉塔矿区斜坡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极度破碎,斜坡道明槽开挖后,工作面揭露为绿泥绿帘石,稍微触动便成片脱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必须进行支护。因正值冬季,天气寒冷,混凝土整体支护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如采用常规的锚网喷支护,在支护过程中可能存在巷道顶板塌方隐患。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确定采用超前锚杆+钢拱架+锚网喷联合支护方案。在开挖掘进作业前,在开挖面顶部一定范围内,沿坑道设计轮廓线向已施工的超前锚杆孔内打入一排或多排纵向锚杆,以形成一道顶部加固的岩石棚,在岩石棚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作业,至一定距离后(在尚未开挖的岩体中必须保留一定的超前长度),再施工后续超前锚杆,如此循环前进。斜坡道掘进21.5 m时顺利通过破碎段,整个过程历时15 d,安装20架25U型钢拱架,施工78根超前锚杆,施工216根环向锚杆,无安全事故发生。采用超前锚杆+钢拱架+锚网喷联合支护技术,确保了施工安全,顺利通过围岩极度破碎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安顺煤矿采空区探放水方案设计与实践#br#
连洪全
2020, 36(06): 179.
摘要
(
62
)
PDF
(1020KB) (
9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安顺煤矿井下采空区积水问题,结合该矿采掘情况,对其9100采空区进行了探放水工作,首先计算了采空区积水量,然后进行了探放水方案设计,确定了相关排水设备及排水路线,最后评价了此采空区的探放水效果。实践表明:设计的探放水工程实践良好,既保证了巷道掘进期间不受老空区水害威胁,又省去了单独施工探放水工程所增加的工程量,减轻了施工探放水工程对矿井采掘平衡造成的生产压力。该工作的成功开展,为同类型巷道的探放水工程积累了经验。
遗留煤柱及断层影响下巷道掘进安全性分析#br#
沈建波, 程刚, 詹召伟
2020, 36(06): 182.
摘要
(
72
)
PDF
(1604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复杂地质构造区遗留资源开发过程中巷道掘进安全性问题,为研究遗留煤柱及断层构造对巷道掘进的影响,以运河煤矿充填工作面巷道掘进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数值建模分析等手段,对遗留煤柱及断层影响下巷道掘进过程中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巷道迎头距离断层40 m时,断层附近的集中应力开始迅速升高,巷道迎头距离采空区边界30 m时,掘进迎头集中应力开始升高;过采空区边界30 m后,集中应力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研究结果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巷道掘进及针对性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厚层坚硬顶板定向水力压裂强制放顶技术研究*
刘学, 李宏艳, 李磊, 刘宁宁
2020, 36(06): 185.
摘要
(
56
)
PDF
(1445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厚层坚硬顶板工作面初采期间顶板大面积悬空,初次来压步距大,矿压显现强烈,易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问题,依据定向水力压裂技术原理,研发了定向水力压裂成套装备,制定了顶板定向压裂施工工艺;结合西部矿区厚层坚硬顶板条件,分析注水压力、压裂层位、钻孔间距等关键参数,开展了3104工作面初采期间定向水力压裂工程实践,并通过实测顶板垮落情况和分析支架阻力,检测了实施效果。结果表明,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约11 m,初次来压步距平均值为31.8 m,与未处理顶板相比,初次来压步距减少了62.6%,初次来压时,矿压显现较类似工作面大幅减弱,避免了厚层坚硬顶板的大面积悬空,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回采。
某矿山涌水分析及排水方案比选
张蔚隆
2020, 36(06): 190.
摘要
(
76
)
PDF
(1420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文地质复杂的矿山含水层导水性和富水性极不均一,空间赋存和补给条件复杂,地下涌水的突发性和溃入方式往往始料不及,给矿山建设和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困扰。以国外某矿山为例,结合区域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预测出矿山最终境界地下水总涌水量为6.5万m3/d,同时对矿区提出2种不同的疏干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疏干效果都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计算出2种方案的工程量和投资额,并对后期运营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定地表降水孔+水平放水孔联合疏干方案。矿床疏干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坑涌水量大、长期受水害严重威胁的矿山得以开发,同时也可改善作业条件,降低开采成本。
地下开采对一线天回风井稳定性影响研究#br#
王建贵, 杨八九
2020, 36(06): 194.
摘要
(
82
)
PDF
(3282KB) (
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确定周边矿体开采对一线天回风井是否存在影响及影响程度,采用三维有限元、离散元2种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计算和分析了不同开采阶段矿岩体及大屯锡矿一线天回风井的应力、位移、塑性区及安全率的分布状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离一线天较近的矿体为陡倾斜矿体,且大部分矿体厚度较薄(约10 m),矿体从下往上倾向远离一线天回风井,矿体回采后上盘最大冒落高度约40 m,而采空区位置距离一线天回风井位置水平距离约160 m,不会对回风井的稳定造成影响。离散元分析结果表明,一线天回风井跟踪点位移均为毫米级,说明矿体开采对一线天回风井和地表没有影响。研究结果为矿体开采对井筒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红沙泉北露天煤矿边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
李双
2020, 36(06): 197.
摘要
(
60
)
PDF
(1744KB) (
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保证露天矿安全生产,研究分析边坡可能破坏模式、掌握边坡稳定状况是基本且必要的手段。针对红沙泉北露天煤矿边坡,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野外钻探、槽探等手段,查清地质特征,建立准确的工程地质模型;采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边坡的破坏模式进行了研究,边坡可能的破坏模式为圆弧滑移破坏;采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各剖面边坡稳定系数均大于储备系数要求。结果为边坡治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联合支护在围岩破碎凿岩硐室中的应用#br#
王福全 常宏 涂光富 王庆刚 尹爱民 杨金光
2020, 36(06): 200.
摘要
(
61
)
PDF
(2282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流量高流速径流水地层井筒冻结技术
陈轲 郝洪声 唐铁军
2020, 36(06): 203.
摘要
(
98
)
PDF
(1191KB) (
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姑山矿为例,通过改进冻结程序和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水文地质资料缺失以及高流速大流量深地层径流水造成的过水通道水流量较大,使得冷量损失过大,正常冻结壁交圈时间延长的问题,使冻结技术参数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了充填井井筒安全开挖的条件。
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方案研究
李钦韬, 彭涛, 杨健, 何剑奇, 王建伟
2020, 36(06): 205.
摘要
(
91
)
PDF
(1108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矿山开采对区域建设提供了物资保障,但也留下了危岩、地面塌陷、基岩裸露、植被覆盖率下降、扬尘等严重的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为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京津冀地区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形势急迫。以河北省廊坊市三河东部矿区为例,分析了废弃矿区存在的地质及生态环境问题,结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了矿山修复细分目标,并针对性提出了成套技术方案,为京津冀地区矿山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对区域矿山修复及环境改善提供了参考。
屯兰矿煤矸石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芦根玲, 张博, 王毅斌, 宫有寿, 李广强, 古将, 王伟鹏
2020, 36(06): 209.
摘要
(
54
)
PDF
(2620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矸石山综合治理模式指导下,西山屯兰矿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及煤矸石火情特点,系统实施了全程测温、灭火防复燃、山体整形与植被恢复工程,有效抑制了矸石山自燃,同时矿山表层土壤与浅层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也明显降低,矸石山生态环境得到恢复。该矿区煤矸石山综合治理模式对于我国主要矿区煤矸石山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客土喷播技术在铜陵市废弃矿山治理中的应用
单士锋, 李振武
2020, 36(06): 213.
摘要
(
64
)
PDF
(1208KB) (
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针对岩质边坡主要采用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复绿效果差,难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为此,以铜陵市劲松石料厂岩质边坡为例,降低边坡坡度至50°,优化客土喷播基材配置,选择乔、灌、草本混合植被类型,采用镀锌网片加固等措施,进行边坡客土喷播绿化。1 a养护期后,实现75%面积边坡植被覆盖。劲松石料厂边坡客土喷播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治理提供经验借鉴。客土喷播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浙江废弃矿井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戴家生
2020, 36(06): 216.
摘要
(
88
)
PDF
(1534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废弃矿井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未经治理的废弃矿井区域普遍存在地面建筑物破旧,地下采空区安全隐患,地下、地表水体及土壤污染,环境景观恶劣等现象,局部存在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通过对全省范围内的废弃矿井展开系统全面调查,查明各类废弃矿井2 806处,主要集中于浙西低山丘陵区的衢州市1 442个、浙南西部山地丘陵区的丽水市509个、浙中丘陵盆地的金华市445个,占全省废弃矿井总数的85.39%,并对各类废弃矿井进行影响分析,归纳总结废弃矿井影响现状,为开展系统、全面、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寨山废弃石灰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
马艳梅, 王起超, 王宏沛
2020, 36(06): 220.
摘要
(
86
)
PDF
(2325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科学治理寨山废弃石灰矿山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出发,对地质灾害类型及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将治理区总体分为边坡治理区(A区)、废弃地治理区(B区)和水塘区(C区),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治理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发生的可能性中等,危险性较小;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对土地资源影响较轻。边坡治理措施主要有地质灾害治理、挂网客土喷播、普通喷播;废弃地治理措施主要有场地挖、填方工程与平整工程;水塘区治理措施主要有截(排)水工程、植被养护工程等。研究成果可供类似矿山参考。
大型球团链篦机-回转窑高硫烟气脱硫增效改造设计优化#br#
周英贵
2020, 36(06): 224.
摘要
(
76
)
PDF
(1014KB) (
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200万t/a球团链篦机回转窑烟气脱硫装置基于单塔单循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随着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推进和实施,现有的脱硫装置处理能力不能满足新的环保排放要求,需要对原脱硫系统进行增效改造。此次改造采用单塔双循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在原脱硫吸收塔基础上增高抬升后进行分区喷淋,并增加喷淋层,吸收塔外新增塔外循环浆液箱及配套的循环浆液泵,同时对工艺水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供浆系统、氧化压缩空气系统和石膏脱水系统进行相关的配套改造设计。按优化设计进行的脱硫系统增效改造后,脱硫塔出口SO2浓度不大于35 mg/Nm3,雾滴排放浓度不大于50 mg/Nm3。项目实施改造后,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得到大大消减,达到了超低排放标准,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污泥吸附络合铜的动力学、热力学及其机理研究
贾鹏 王雄 陈俊
2020, 36(06): 227.
摘要
(
65
)
PDF
(1426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研究污泥对柠檬酸盐络合铜的吸附特性,采用平衡振荡法实验,借助相关方程分析其动力学、热力学特性,并利用BET、FTIR、SEM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吸附18 h后达到平衡,总铜去除率接近80%;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动力学实验数据;Langmuir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热力学实验数据;BET分析表明污泥为微孔结构;FTIR分析表明污泥吸附剂上的—OH、酰胺基、COO-是主要的吸附活性基团;利用SEM明显观察到,吸附后污泥表面有金属沉积物堆积;吸附机理包括络合作用和表面沉淀。
含重金属固体废弃物的固化处理技术
杨明录
2020, 36(06): 231.
摘要
(
85
)
PDF
(1066KB) (
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固化处理技术是含重金属固体废物处理的常用技术。为推动含重金属固体废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技术的进步,简要介绍了石灰固化技术、水泥固化技术、熔融固化技术、自胶结固化技术、大型包胶技术以及塑性材料包容技术等的概念、优缺点和适用情况。指出石灰固化技术和水泥固化技术比较适用于处理大宗的固体废物,同时具有操作设备与操作流程简单,处理费用低等优点,是目前固化处理固体废物的主流技术。
高浓度泥浆法(HDS)在硫铁矿采选酸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竹青
2020, 36(06): 233.
摘要
(
79
)
PDF
(1040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硫铁矿采选企业在解决生产中的酸性废水处理问题时,按照分质处理原则,对井下涌水、排土场淋溶水、选矿废水等先进行预处理,再采用HDS法处理,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制定的污染物限值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大型国产化半自磨系统高效运行技术与应用#br# #br#
陈建文 李全胜
2020, 36(06): 235.
摘要
(
83
)
PDF
(1773KB) (
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自磨机因兼有破碎和磨矿功能、可简化选矿厂工艺流程而得到快速发展与应用,但在SABC流程的研究、关键控制技术及特大型磨矿设备运行维护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德兴铜矿大山选厂为例,介绍了SABC系统磨矿工艺研究及控制、设备维护技术改进的情况,解决了特大型半自磨机运行不稳定、关键备件磨损快、磨矿过程控制难度大、磨矿效率不高等问题,实现了特大型半自磨系统的高效运行。
Solidworks在烟气脱硫塔三维设计中的应用
傅仕海 严社教 安忠义
2020, 36(06): 239.
摘要
(
79
)
PDF
(2007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某钢厂烧结机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塔的设计。介绍了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脱硫塔三维设计的过程,直观展示了脱硫塔各部件的三维形状和关系,计算各部件质量及总质量便于材料统计和吊装施工。脱硫塔的三维模型可导出为二维CAD格式施工图,方便出脱硫塔的三维施工图。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非标定制脱硫塔的设计简单、直观、准确。
某铜冶炼渣选矿厂SAB流程磨机衬板与钢球优化实践*
梁治安, 衷水平, 陈杭, 许培燕温志森
2020, 36(06): 242.
摘要
(
82
)
PDF
(1108KB) (
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大多数铜冶炼渣选矿厂采用半自磨机—球磨机流程(SAB流程)进行粉磨作业,由于铜冶炼渣硬度大、性脆、易碎难磨,磨机衬板及磨矿介质消耗较大。针对某铜冶炼渣选矿厂开展了SAB流程衬板和钢球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半自磨机用压条型铬钼钢衬板替代整体式锰钢衬板,使用寿命提高106.67%;球磨机用橡胶衬板替代锰钢衬板,使用寿命提高30%以上;检修强度大幅度降低,设备运转率明显提高。②半自磨机和球磨机由添加铸造钢球变更为锻造钢球,失圆率大幅降低;半自磨机补加球球径由120 mm调整为140 mm,增强了冲击破碎效果;球磨机补加钢球球径由60 mm调整为50 mm,磨矿浓度从75%提高到80%,研磨效果得到改善。③在磨矿细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系统台时处理能力提高15.55%,钢球消耗降低26.32%,电力单耗降低26.67%,单位磨矿成本降低29.07%。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对同行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谦比希铜矿主变功率因数差异分析#br#
林如山
2020, 36(06): 245.
摘要
(
74
)
PDF
(1115KB) (
1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谦比希铜矿11 kV中央变电所高压无功补偿装置2段进线功率因数差异问题,得出了主变并列运行补偿方式和环流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对工矿企业解决类似问题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新型固体进样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仪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br#
胡斯宪, 钟琦, 李小英, 张勇刚, 李自强,
2020, 36(06): 247.
摘要
(
62
)
PDF
(2908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重金属检测是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现有土壤重金属检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质谱(ICPAES/MS)等方法存在操作步骤繁琐、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现有的发射光谱仅用于地球化学样品中Ag、B、Sn等特殊元素的实际检测。采用电弧直读发射光谱仪研究了土壤中镉、铜、铅、锌、钼、银、锡等7种重金属检测过程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缓冲剂可有效统一各元素蒸发行为,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选择与目标元素的蒸发行为一致的In作为内标,可保证定量工作的开展。本方法形成的镉、铜、铅、锌、钼、银、锡检出限为0.96、1.1、0.097、0.007 1、0.008 7、0.080、0.41 μg/g,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
铁尾矿黑色微晶玻璃制备工艺概述#br#
王明
2020, 36(06): 252.
摘要
(
69
)
PDF
(1009KB) (
8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垣曲铁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SiO2Al2O3CaO系黑色微晶玻璃。主要阐述了铁尾矿黑色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根据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出一套实际生产可行的制备工艺,进一步克服了黑色微晶玻璃制备工艺难、板材成型难、板材气孔率高等难点。最终,通过一系列实际生产工艺改进,成功制备出气孔少且小、板材颜色纯正的铁尾矿黑色微晶玻璃。
RDL系列滤筒式除尘器在百花岭选矿厂的应用
马骁
2020, 36(06): 255.
摘要
(
72
)
PDF
(1087KB) (
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百花岭选矿厂碎矿车间生产过程中的扬尘,通过调研、比较,选择应用RDL系列滤筒式除尘器,实施加水抑尘+设备密封+干式机械除尘(滤筒除尘器)方案。运行实践表明,现场环境明显改观,各项指标低于规定值,除尘器运行平稳,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黄金电解精炼新工艺研发与应用
李尚远 冯桂坤 王兵强 丁志超
2020, 36(06): 257.
摘要
(
68
)
PDF
(1216KB) (
8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当前国内黄金精炼工艺普遍存在一定安全环保风险的问题,企业参考已在其他领域应用的离子半渗透膜技术,结合自身的生产实际,通过合作研发的方式设计了1台新型黄金电解精炼设备,从而开发出一种安全、环保、高效的黄金精炼工艺,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