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欢迎访问《现代矿业》杂志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
扫码分享
主管主办: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获奖情况
评价指标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广告服务
杂志订阅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29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3-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采选工程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保安矿柱充填置换设计与数值模拟
张建刚, 王少勇, 吴爱祥, 韩斌, 尹升华
2013, 29(12): 1-5.
摘要
(
107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安全回采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的保安矿柱,提出采用充填体置换原生保安矿柱技术。设计了充填体配合比及配筋计算,采用GeoFBA模拟软件对该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开采置换过程中最大主应力与最大剪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生保安矿柱通过露天回收并用充填体置换后,充填置换体所受的最大主应力明显减小,仅承受17 kPa的拉应力;且置换后露天坑底部的剪应力立即消失,用废石回填后可消除最大剪应力集中现象;利用充填体置换原生矿柱技术是可行的,项目实施后预计可回收资源37万t,金属量1.55 t。
极薄煤层综采顶板限定变形控制机理及其应用
曹允钦, 李洪, 魏振全, 魏尊义
2013, 29(12): 6-8.
摘要
(
107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极薄煤层的开采由于其工作空间狭小,由此带来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恶劣、安全事故多、设备配套困难、投入产出比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综采工作面由于设备占用空间大,空间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采用“限定变形“理论,确定合理的支护强度限制顶板下沉,通过在斌郎煤矿N1014极薄煤层“爬底式”综采工作面应用,取得成功。
灰色关联理论在神经网络预测邻近层瓦斯涌出模型中的应用
吉振光
2013, 29(12): 9-10+30.
摘要
(
119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邻近层瓦斯通过裂隙通道向综采工作面运移是造成工作面瓦斯超限的重要原因之一。运用遗传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邻近层瓦斯涌出预测模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根据结构重要度选取影响因素,可以使综采工作面瓦斯预测结果更加准确,更有助于该工作面瓦斯治理。
基于CFD对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丁香香, 范彦明, 崔光磊
2013, 29(12): 11-14.
摘要
(
11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空区风流运动规律直接影响采空区乃至整个采场的瓦斯分布与涌动。以徐庄煤矿7335工作面为例,运用GAMBIT建立采空区多孔介质模型,流体力学软件FLUENT模拟采空区内流场,揭示了采空区漏风风速、压力的分布以及瓦斯在采空区内的运移规律,对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有重要指导意义。
冬瓜山铜矿地下采场爆破振动传播规律研究
王鹰鹏, 汪令辉
2013, 29(12): 15-17.
摘要
(
110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冬瓜山铜矿开采技术条件与采场生产实际,为确定大直径深孔采矿中地震波的传播规律,评价其对围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对采矿爆破引起的临近巷道围岩体质点振动进行现场测试。根据现场测试数据的统计和回归分析,参考萨道夫斯基公式,回归得到表征振动传播规律的经验公式,并分析了现场爆破振动频度特征,揭示了该矿地下采场爆破振动的传播规律,对指导矿山安全高效开采有一定指导意义。
梅山铁尾矿高浓度管道输送研究
黄保平, 燕海东
2013, 29(12): 18-22.
摘要
(
112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梅山铁尾矿长距离、高浓度管道输送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问题,通过对铁尾矿物理特性及管道输送参数的研究,分析探讨了梅山铁尾矿长距离、高浓度管道输送的规律性。以清华大学泥沙研究室推导的临界流速公式建立梅山铁尾矿管道输送参数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经济、安全的输送浓度及流速,并以环管输送试验得以验证。
攀西某钒钛磁铁矿深部矿石选铁试验
邓冰, 张渊, 徐明, 杨永涛, 邓杰
2013, 29(12): 23-26.
摘要
(
113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攀西某钒钛磁铁矿深部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揭示了其矿物组成、主要有用矿物的嵌布特性和有价矿物的单体解离难易程度,作为制定选矿工艺流程和合理开发利用该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参考依据。采用2段磨矿3段磁选的阶段磨选选铁工艺流程可获得TFe品位为58.11%,回收率为57.65%的高质量铁精矿。但要获得此高质量铁精矿需深度细磨至-0.030 mm粒级含量为86%以上,将增加企业成本,以目前的技术条件该矿石并不适合生产高质量铁精矿。
某菱铁矿选矿试验
刘军, 胡义明, 张永, 皇甫明柱
2013, 29(12): 27-30.
摘要
(
113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菱铁矿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简单、理论品位低等性质进行了磨矿—高梯度强磁选和焙烧—弱磁选2种工艺流程的选矿试验研究,在原矿铁品位为3706%的条件下,磨矿—高梯度强磁选流程可获得铁品位为4214%、回收率为7008%的铁精矿,焙烧—弱磁选流程可获得铁品位为6321%、回收率为9262%的铁精矿,试验结果表明强磁选或焙烧—弱磁选流程,是处理此菱铁矿石的有效途径。
安全与环保
概率积分法在煤矿开采沉陷预计中的应用
李帅, 宋振柏, 曹俊茹, 王廷
2013, 29(12): 31-33.
摘要
(
117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对由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变形进行预计,基于概率积分法,利用最小二乘原理反演求取地表变形参数,对矿区地表变形作出高精度变形预计,得到地表变形等值线及开采沉陷预计三维模拟图。结果表明,最小二乘原理求取的变形参数可以高精度的对地表变形进行预计,可为开采沉陷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中厚煤层大断面煤巷矿压显现规律数值模拟
苏国强, 韩志勇
2013, 29(12): 34-35+42.
摘要
(
107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山西省沁水煤田3#煤层为工程研究背景,运用大型仿真软件FLAC3D,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大断面煤巷开挖后的矿压显现规律,不仅掌握了大断面煤巷的矿压显现规律,而且在与小断面煤巷的对比研究过程中,揭示了大小断面煤巷矿压显现的差异性规律。
深部软岩煤巷锚网支护技术的探讨
乔汉朋, 陶常君, 孟凡龙
2013, 29(12): 36-38.
摘要
(
10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柳新煤矿深部软岩煤巷的破坏机理、变形规律,提出了软岩巷道控制的原则,经过计算和数值模拟,确定了该矿2119工作面回采巷道合理支护参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尾矿型泥石流冲击高度的正交试验
王永强, 张继春
2013, 29(12): 39-42.
摘要
(
104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探讨了尾矿型泥石流的冲击高度对尾矿库区下游人员和建构筑物的重大影响,应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以尾矿库坝高、库容,下游沟谷的坡降和弯曲系数为影响因素,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冲击高度的影响规律及作用程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泥石流冲击高度的预测数学模型。
某矿山公园3D漫游系统设计及实现
陈绿杰, 张伟
2013, 29(12): 43-46+79.
摘要
(
116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矿山公园的二维矢量数据为基础,采用Google SketchUp6.0软件平台,通过三维模型构建、渲染及漫游定制等过程,初步构建了一个矿山公园三维GIS系统实验原型,实现了与ArcGIS软件之间的交互,结合ArcGIS软件进行三维矿山公园场景驱动的开发工作,形成了矿山公园的三维建模场景再现,在Google SketchUp6.0中实现的建模效果与ArcGIS Engine中各种控件的浏览漫游功能统一起来,开发了一个简单的矿山公园三维漫游系统。
地质与测量
吉首地区青白口纪碎屑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孙兴丽, 韩忠, 肖振, 刘晓煌
2013, 29(12): 47-50+54.
摘要
(
113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湖南吉首地区青白口纪碎屑岩岩石样品进行岩石化学全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岩石稀土含量分析,运用环境判别图解对其大地构造背景进行判别。根据对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判定区内青白口纪地层的大地构造环境应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物物源应主要来源于英安岩型区,为研究该地区板块构造及沉积盆地构造环境提供了依据。
河南枣阳—驻马店一带多金属成矿潜力分析
彭松民
2013, 29(12): 51-54.
摘要
(
109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不同成因类型、不同规模矿床、矿(化)点分布特点、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等多种矿化信息,总结了枣阳—驻马店一带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划分出了8个Ⅴ级成矿带(矿田),对找矿远景进行了评价,并认为区域找矿重点应从银铅锌矿床、块状硫化物型铅锌银矿床进行突破。
渣滓溪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贺文华
2013, 29(12): 55-58.
摘要
(
113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综合研究大量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矿山生产坑道的详细调查工作,并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钻探控制,对矿床成矿规律进行了进一步总结。分析表明,区内矿体具明显的侧伏现象,主要受有利岩性组合及断裂构造两大因素联合控制。矿体倾向延深大于走向长,一般延深为走向长的1.5~5倍。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深边部找矿潜力巨大。
手持GPS数据在几种软件间的转换应用
刘军, 靳淑韵
2013, 29(12): 59-60+69.
摘要
(
11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介绍各种GPS相关软件的参数设置、批量数据导入手持GPS、图形范围导入到手持GPS、、手持GPS航迹导入到Google earth和Google earth图形导入到手持GPS等的路径方法,使用这些方法,可以节省大量的手工输入时间,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通过各种软件来查看数据信息。 GPS|Google earth|Mapsource|GPS trackmaker|G7towin|数据转换
阜新地区银及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马治忠, 陈满, 赵春荣, 樊黎莉
2013, 29(12): 61-63+74.
摘要
(
10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阜新地区银及多金属矿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综合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在典型多金属矿床剖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区内找矿标志,指出了找矿的有利部位,为下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思路。
激电法在内蒙苏额盖阿勒金属矿调查中的应用
张春生, 王文庆, 张先年
2013, 29(12): 64-66+71.
摘要
(
109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分析内蒙苏额盖阿勒矿区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野外观测数据的处理解释,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 预测了区内极化体的位置及走向,给钻探工程验证提供了科学依据。该区激电异常具有低阻和高极化率异常特征,推测为浸染型金属矿体。在确定激电异常源和空间分布范围以及矿体的储量时,认为平面极化率和电阻率测深观测以及三维极化率和电阻率反演与解释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减少钻井成本,提高勘探的效率。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泸沽铁矿中的应用与信号分析
杨巧荣, 杨宁, 蔡海燕, 杨波
2013, 29(12): 67-69.
摘要
(
11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运用Siroseis微震数据处理软件对泸沽铁矿大顶山矿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微震数据类型进行辨识分类,并对三类典型的爆破信号进行周期-频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信号具有不同的可识别特征。
CSAMT在宁安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郭桂柱
2013, 29(12): 70-71.
摘要
(
104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黑龙江省宁安地区采用CSAMT法进行了地热资源的普查工作,对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查明了该区域主要含水层分布及含水构造特征,对下一步的地热资源开采具有指导性意义。
镇康县小河边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董文伟, 陈少玲
2013, 29(12): 72-74.
摘要
(
112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新的勘查成果对小河边铁矿的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控矿因素为隐伏花岗岩、矽卡岩、地层、构造,矿化带及矿体呈带状“背形”隆起展布,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矿床深部及外围还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矿业遗迹分类体系的建立
梁登, 李明路, 夏柏如, 李海学, 高永坡
2013, 29(12): 75-77.
摘要
(
113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提出使用统一的代码来建立矿业遗迹分类体系。实践证明,该分类体系能够为建立矿业遗迹数据库提供科学依据,为我国矿业遗迹保护和矿山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技术交流
平底结构浅眼留矿法在某铜矿的应用
郑金鹏
2013, 29(12): 78-79.
摘要
(
105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铜矿目前已进入开采末期,为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结合矿体赋存条件,应用平底结构浅眼留矿法对以前废弃的急倾斜薄矿体进行了开采,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房柱交替式盘区上向分层充填法在西山矿区的应用
包东程, 韩春雨, 陈自辉, 张伟龙, 刘玉勇
2013, 29(12): 80-81+162.
摘要
(
10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山岛金矿西山矿区一直采用脉外采准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矿石损失率达22.60%,通过革新传统的房柱式充填采矿法,实施房柱交替式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采矿损失率降为5%,盘区生产能力提高到800~900 t/d,提高了矿区服务年限,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迂里矿区剩余矿体开采方案探讨
余盛浪
2013, 29(12): 81-82+93.
摘要
(
110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迂里矿区剩余矿体的赋存条件,利用矿区现有的各类系统与设备,采用浅孔留矿法替代分段空场法,提高了矿石回采率及资源综合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
不规则边角煤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田浩, 李洪
2013, 29(12): 83-84.
摘要
(
109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边角煤开采是提高煤炭回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由于边角煤块段的不规则性以及开采条件的复杂性,难以做到安全高效地回收。针对义桥矿13下07工作面边角煤地质条件,展开边角煤综放开采研究,确定使用倒梯形开采,实现不规则边角煤块段的高效开采、提高矿井煤炭资源回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二步矿房矿石回收率的探索与实践
王孝虎
2013, 29(12): 85-86.
摘要
(
106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张马屯铁矿在二步矿房回采过程中,相邻矿房充填体大面积塌落,造成矿石贫化,并最终影响了矿石回收率。通过对充填体塌落原因的分析,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对于减少充填料混入、提高二步矿房矿石回收率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低品位铁矿床开采降低矿石贫化率的技术措施
霍俊发
2013, 29(12): 87-88+103.
摘要
(
10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品位铁矿床开采由于掘进岩石混入,导致矿石品位更低、选矿比上升、铁精矿成本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等问题,从矿山设计、管理等方面入手,根据矿山建设和生产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了提高矿石品位、降低矿石贫化率的建议。
大埋深高地应力高突矿井石门揭煤技术
白克新, 葛万亮, 魏垂胜
2013, 29(12): 89-90.
摘要
(
10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与瓦斯突出是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之一,而石门揭煤发生突出的概率最大,突出的平均强度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大。针对车集煤矿大埋深、高地应力、高突矿井条件下的石门,采用超前注浆分割预揭煤层煤体、预留揭煤点最小保护岩柱的方法,有效地指导了矿井的揭煤作业,达到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
露天矿深孔压碴挤压爆破效果分析
顾春雷, 付永魁, 高毓山
2013, 29(12): 91-93.
摘要
(
11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碴挤压爆破可消除穿孔、爆破、铲运工序的相互制约,如果参数选择合理还可改善爆破质量,因此在矿山中应用较广。但白云鄂博西矿在深孔应用中却存在较多问题,为此,以爆破效果、采掘效果为切入点,分析了影响爆破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爆破质量的技术措施。
湖南某金矿中深孔爆破参数优化及应用
杨来, 申容
2013, 29(12): 94-95+124.
摘要
(
113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某金矿由于中深孔爆破参数选取不合理,导致爆破后大块较多,严重影响矿山生产。通过分析后,设计了最小抵抗线、孔底距、炸药单耗的范围,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其优化。结果表明,正交实验可减少实验次数,缩短实验时间,优化了爆破参数,并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参数取值对矿山爆破质量的影响分析
郭高原
2013, 29(12): 96-97.
摘要
(
10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露天采石场基本采用深孔台阶爆破,在爆破设计中底盘抵抗线的选择对炮孔间排距、装药量、填塞长度、爆破效果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合理选择爆破参数,降低爆破成本,对中小型露天采石场显得尤为突出。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相同条件下,参数取值对矿山开采成本的影响,选择出合理的爆破参数。
某嵌布粒度超细高硫铁精矿反浮选除硫试验
杨书春, 袁风香, 沈臻, 刘广才, 姚俊男
2013, 29(12): 98-100.
摘要
(
111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硫矿物嵌布粒度超细、硫品位较高的铁精矿进行了反浮选脱硫试验研究,细度为-0074 mm 92.06%、硫含量为1.73%的铁精矿经采用合理的药剂组合反浮脱硫,使精矿硫品位降至0.8%以下,精矿产率为89.23%,精矿铁品位为65.46%,脱硫试验有效降低了精矿硫品位,提高了铁精矿铁品位,经济效益显著。
某多金属矿尾矿浮选回收有价金属试验
吴贤, 阳建国, 曹亮, 马光
2013, 29(12): 101-103.
摘要
(
9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多金属尾矿具有可回收利用的有价金属金、铅和硫,经分析研究采用优先浮选法选铅、金—浮选尾矿活化选硫的工艺流程处理某多金属矿尾矿,获得了铅精矿产率为2.09%,铅精矿品位为43.30%,铅精矿含金20.10 g/t,铅回收率为74.18%,金回收率为47.73%;硫精矿产率为28.54%,硫精矿品位为44.18%,硫回收率为83.02%的满意试验指标,经济效益显著。
桦树沟矿石预选工艺生产稳定性参数优化试验
杨作华, 秦彩霞
2013, 29(12): 104-106.
摘要
(
109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桦树沟矿石预选工艺生产稳定条件下的参数优化测试分析,阐述了入选原矿粒级组成及围岩混入特征,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筛选出磁选机参数最优组合,并针对预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选工艺系统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
黑龙江某铜矿浮选可选性试验
张大勇, 王乐, 刘丙东
2013, 29(12): 107-109.
摘要
(
9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黑龙江某低品位氧化铜矿为研究对象,经过矿石性质分析,进行了浮选条件试验,在浮选浓度为30%,磨矿细度为-0.074 mm 68.72%,捕收剂用量为80 g/t,硫化钠用量为150 g/t,石灰用量为2 000 g/t,起泡剂用量为80 g/t的条件下,通过1段粗选、2段精选、2段扫选,获得了铜品位为13.70%,铜回收率为88.95%的铜精矿。
白云鄂博西矿难选氧化矿选矿工艺流程优化
郭丽东, 赵英, 宋利民
2013, 29(12): 110-111+116.
摘要
(
110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白云鄂博西矿氧化矿难选的特点,对目前选厂流程进行分析考察,考察结果表明:磨矿产品粒度偏粗,-0.074 mm粒级含量仅为79%,尾矿回水水质较差,含泥量高达9.18%。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流程优化改造及选用助沉药剂的措施,使最终磨矿产品-0.074 mm粒级含量达到90%以上,回水中含泥量降至5%以下,铁精矿品位达到62%以上,提高了产品技术指标。
研山铁矿碎矿工艺改造
刘进铭, 赵永银, 滕海涛
2013, 29(12): 112-112+133.
摘要
(
104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研山铁矿碎矿工艺流程存在的高压辊磨机辊皮磨损较快、设备更新维护费财费力、球磨机“吐矿”降低球磨机台效等问题进行了工艺改造,通过新增1个筛分间使碎矿系统工艺趋于完善,提高了碎矿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系统运转率,并为球磨机提供了合格的粒径,大力提升了球磨机台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某尾矿库尾砂回收利用选矿工艺试验
薛忠言, 刘兵
2013, 29(12): 113-114+131.
摘要
(
108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某尾矿库尾砂TFe平均品位达14%、TiO2平均含量为6%,具有很好回收利用价值的情况,开展了回收铁、钛等金属的试验研究,试验获得了满意的试验指标,达到了合理开发利用尾矿资源的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人机联合溜井施工工艺
周祥, 周伟, 田占, 胡波
2013, 29(12): 115-116.
摘要
(
111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镇北铁矿二期工程采矿方法的变更,设计溜井数目增多,采用反井钻机一次成井效率虽高,但容易造成溜井在使用过程片帮、冒落,影响生产安全;而单纯依靠人工施工溜井风险性较大,安全无保障。利用反井钻机施工小直径溜井,然后以小直径溜井为爆破自由面,扩井浇灌至设计尺寸,通过人工与机械联合施工,大大提高了溜井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安全。
某铁矿1
#
、2
#
主竖井延深方案探讨
郝世波
2013, 29(12): 117-119+128.
摘要
(
103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铁矿为位于安徽淮北沉积平原之下的铜铁矿床,采用主辅竖井联合开拓,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有1#、2#主竖井以及浅部风井,新副井正在施工中。目前1#主竖井井底标高-258 m,2#主竖井井底标高-272 m,根据该铁矿深部生产要求,在适当时间需要对1#、2#主竖井延深,其延深方案、施工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注浆帷幕下进路采矿充填接顶工艺实践
张勇, 吴卓栋, 西曰峰
2013, 29(12): 120-121+175.
摘要
(
97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大水矿山实施下向进路充填采矿中,针对充填体分层离析和接顶效果较差等问题,通过采取改善充填管路、安装三通减少废水进入采空区、设置标位管排气管等一系列改进措施,使充填体28 d平均抗压强度达到3.2 MPa,接顶率达到90%,对采矿安全和避免上盘帷幕变形破坏起到了重要作用。
滨海开采竖井沉降量及沉降速率分析
吕英磊, 梁洪涛, 王义元, 刘久青, 毕建杰
2013, 29(12): 122-122+154.
摘要
(
109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属滨海矿床开采,副井承担人员材料、设备的提升任务,通过历年来对竖井的ES点、EN点、WS点、WN点的观测,并对沉降量进行统计分析,副井使用期100 d内的沉降速率为0.02 mm/d,表明井塔已经稳定,当前的地基不采用加固措施也能保证安全生产。
锚注技术在软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王大鹏
2013, 29(12): 123-124.
摘要
(
106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矿西主运输大巷围岩主要为泥岩,岩性较软,巷道在使用过程中变形严重,分析了巷道变形的原因,对锚注加固参数进行了探讨,详细介绍了该矿西主运输大巷锚注加固设计方案,并进行了锚注支护,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控制,取得良好支护效果。
某矿采空区处理技术
赵武鹍, 高永, 何伟
2013, 29(12): 125-126+175.
摘要
(
118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观察了某矿采空区冒落过程,判断空区冒落线形态为拱形,利用拱形冒落原理,分析顶板围岩的受力状态,提出了采空区处理方法,限制了空区的有效暴露面积,对空区进行适时充填。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矿震规律研究
王桂洋, 武振, 和树栋, 丰凯
2013, 29(12): 127-128.
摘要
(
10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对矿震、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在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以实现对这类灾害,尤其是矿震灾害的监测预警和控制。
张家庄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治措施
武彦涛
2013, 29(12): 129-130.
摘要
(
100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张家庄排土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调查,应用瑞典条分法、直线法和折线滑动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验算与分析,得出部分边坡剖面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结论,并提出了可行的安全治理措施。
某露天矿第四系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
张维成, 孙晓军
2013, 29(12): 132-133.
摘要
(
10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是露天开采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分析了某露天矿第四系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边坡削方、加宽安全平台、减少爆破震动对边坡的影响等防治措施,为露天矿边坡或相似边坡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灰坝加高稳定性分析
吕锦伟
2013, 29(12): 134-138+157.
摘要
(
96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电厂储灰坝加高的稳定性分析,查清了电厂储灰坝的工程地质特性,对粉煤灰材料、初期坝体材料和黏性土材料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研究评价,采用规范规定的瑞典圆弧滑动计算法中的有效应力简化法,对整个灰坝5个计算断面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抗滑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其抗滑稳定系数大都大于允许值,由于3-3断面坝基下有淤泥质粉质壤土,现有设计断面尺寸不能满足抗滑稳定要求,通过放缓坡度,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也能满足要求,为灰坝的设计、施工、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白象山铁矿床突水因素分析及突涌水量预测
吴纪修, 张永勤, 贺可强
2013, 29(12): 139-142+180.
摘要
(
98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典型富水矿山白象山铁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及定量两种手段找出该矿矿床突涌水的关键因素,抽取-390 m水平面,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理论预测矿床突涌水量,为富水矿山突水因素分析评价及突涌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富水矿山|突水因素分析|突涌水量预测
河北某村崩塌地质灾害治理
孔源
2013, 29(12): 143-146+185.
摘要
(
102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北省沙河市绿水池村前西坡发生崩塌且目前仍处于不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或地震条件下易发生连续崩塌地质灾害。在查明了该村崩塌的自然环境条件、崩塌基本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治理技术的可靠性、施工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方面的综合比较,选出最优治理方案。 自然条件|地质灾害|治理方案
低透气性煤层综合防突技术的应用
惠金杰
2013, 29(12): 147-148+151.
摘要
(
105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防止低透气性煤层的煤与瓦斯突出,确定了以瓦斯抽采为主、监测监控技术为辅的综合防突技术,主要包括区域性防突措施、局部性防突措施、抽采强化措施、分源强化抽采和动态预测监控技术。实践表明,该项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煤层透气性,瓦斯抽采效果成倍增加,上隅角瓦斯浓度由1.5%降低至0.5%,并确定了电磁辐射强度预测突出危险的临界参考值为195 MV,取得了显著的防突效果。 瓦斯抽采|综合防突|强化抽采|监测监控
全孔深预下抽采瓦斯管技术的应用
潘少杰, 翟连矿
2013, 29(12): 149-151.
摘要
(
109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提高高瓦斯低透气性软煤层的瓦斯抽采效率,平煤股份十矿在己15-24080采面进行了顺层抽采钻孔全孔深预下瓦斯抽采管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抽采瓦斯管在软煤层中起到有效支撑作用,全孔深预下抽采瓦斯管成功率在80%以上,解决了钻孔因塌孔造成有效抽采段缩短的不利影响,钻孔有效抽采期延长到原来的4倍,单孔抽采平均浓度和CH4平均流量分别提高了5倍、7倍,有效提高了软煤层瓦斯抽采效率。
铁尾矿陶粒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曹曦娇, 邱俊, 吕宪俊
2013, 29(12): 152-154.
摘要
(
92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目前铁尾矿堆存量大、潜在危害高而且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从我国铁尾矿特性以及目前国内铁尾矿陶粒研究现状2个方面阐述了利用铁尾矿制备陶粒来降低铁尾矿堆存量、提高综合利用率的可行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目前铁尾矿陶粒研制中存在的问题。
淘洗磁选机在我国铁矿选别中的应用
赵福刚
2013, 29(12): 155-157.
摘要
(
99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铁矿石由于嵌布粒度细,共伴生组分复杂,选别效率比较低,淘洗磁选机作为国内近年研发的新型高效精选设备,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科学的磁场设置,能够有效提升铁精矿的品位。介绍了淘洗磁选机的结构构造、分选原里及对微细粒磁铁矿石、贫细杂钒钛磁铁矿等复杂铁矿石的选别实践,以供国内同行借鉴。
捕收剂对某低品位金矿石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
黄屹, 丁亚文, 林科龙
2013, 29(12): 158-159+180.
摘要
(
9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某低品位金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着重考察了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浮选的影响。试验表明:丁黄与丁胺搭配作为捕收剂的效果较好,而且丁胺具有起泡性,可省去起泡剂2#油,节约成本且经济效益显著。
溴化镧探测器在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张伟, 刘永超, 龚亚林, 魏晓云, 肖宪东
2013, 29(12): 160-162.
摘要
(
139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自行设计的溴化镧(LaBr3)闪烁体探测器应用于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中,传统应用于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中的探测器多为碘化纳(NaI)、锗酸铋(BGO)、硅酸乙镥(LYSO)等闪烁体探测器,由于受闪烁体性能的限制,应用传统探测器的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在元素测量精度与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经过充分论证将溴化镧探测器应用于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产品中,改进后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在元素测量精度与重复性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精细耐磨聚氨酯筛网在铁矿中的应用
赵海云
2013, 29(12): 163-164+169.
摘要
(
103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不同材质筛网的性能特点,对比考察了安徽某矿业公司选矿厂磨选车间采用不同筛网的2个平行系列的磨矿流程。与尼龙筛片振动细筛相比,使用精细耐磨聚氨酯筛网振动细筛在现场各阶段生产总平均质效率和量效率分别高出17.65个百分点和9.03个百分点,在给矿粒级相差不大的情况下,筛下-0.074 mm粒级平均含量高出8.23个百分点。使用精细耐磨聚氨酯筛网振动细筛原矿台时能力平均为55.31 t/h,比使用尼龙筛片振动细筛提高6.49t/h,精矿品位稳定在65%以上,平均可达65.62%,比使用尼龙筛片振动细筛提高1.14个百分点。
铬铁合金在高锰钢铸件中的应用
刘金
2013, 29(12): 165-166+177.
摘要
(
8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高锰钢铸件的失效形式及金相组织分析入手提出了通过添加铬元素改善高锰钢的淬透性,提高其使用性能,并从使用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论证了低铬高锰钢铸件作为高锰钢铸件替代产品的可行性。
溢流型球磨机改造为格子型球磨机的生产实践
王东言, 刘涛
2013, 29(12): 167-167.
摘要
(
94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第一选矿厂1段磨矿使用MQY3254溢流型球磨机长期存在的处理量偏低、能耗高、制约矿山生产的情况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为格子型磨机后比原溢流型磨机产量高出15个百分点以上,提高了磨矿处理能力,达到了节能降耗、增产增效的目的,经济效益显著。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在山钢供水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李宗国, 张纪恩, 杨军, 赵海峰
2013, 29(12): 168-169.
摘要
(
95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的具体特性及在山钢集团新疆喀什钢铁供水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即工程安装中管道成型的工艺路线及连接方式,管道铺设方式及管道打压检验等,项目安装完成后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王林, 曹珂, 车轩, 程刚
2013, 29(12): 170-172.
摘要
(
104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矿山废弃地的主要生态修复技术,包括基质改良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及植被种类选择,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生态修复技术的综合利用是实现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指出了生态修复评价体系是目前此领域的薄弱环节。
综采工作面设备撤除工艺
郭树林
2013, 29(12): 173-175.
摘要
(
91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综采工作面设备撤除前的准备工作,阐述了综采工作面自移液压支架撤除方法,重点论述了不同条件下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拆除工艺。采用先进的综采工作面设备撤除工艺,不仅能优化运输线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输环节,安全及时的撤除工作面全部设备,而且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五轮山煤矿瓦斯管道阻燃防静电性能检测分析
梁荣训, 仇模伟
2013, 29(12): 176-177.
摘要
(
96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述了煤矿井下静电产生机理、来源及防治措施。抽采瓦斯管道积累的静电具有较大危险性,为了全面掌握煤矿井下用聚合物的阻燃抗静电性能,五轮山煤矿对现场所使用的抽采瓦斯非金属管材按不同厂家、不同批次进行了防静电、阻燃检测试验,检测效果可靠有效,为今后煤矿抽采瓦斯用管道的购买、安全使用、现场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抱伦金矿东翼风井主通风机性能测定
刘加飞
2013, 29(12): 178-180.
摘要
(
95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抱伦金矿生产通风风量不足的问题,对东翼风井主通风机装置进行了性能测定,得到主通风机的实际风量分别与通风机装置风压、功率、效率的相互关系特性曲线,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为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工况调节、降低损耗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资料。
20 t抓斗桥式起重机起升制动器改造
张艳琨
2013, 29(12): 181-181.
摘要
(
9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钢集团敦化塔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 t抓斗桥式起重机制动器闸带更换频繁,为提高设备台效,选用硬质无石棉刹车块,提高了耐高温性和耐磨损性,使用寿命提高了近5倍,减少了维修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开动率和工作台效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架线电机车漏电保护
钱永林
2013, 29(12): 182-183.
摘要
(
9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煤矿井下架线机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附加中频交流电源,检测系统漏电情况,实现了输出电压稳压、解决频繁跳闸、瓦斯检测与架线供电联动、架线系统漏电保护等功能。
煤矿点检定修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
安君德, 王青祥, 宋双林
2013, 29(12): 184-185.
摘要
(
100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点检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设备管理综合数据信息,为矿井设备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管控一体化和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